同馬克思本人一樣,馬克思所留下的大量手稿也經歷了坎坷波折的命運。
馬克思、恩格斯相繼去世后,他們的大部分手稿被輾轉交由德國社會民主黨保管。20 世紀30年代,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即納粹黨),對馬克思的學說表現(xiàn)出極端的仇視。德國和丹麥社會民主黨的工作人員將大批手稿以各種方式從柏林經基爾、弗倫茲堡、奧爾胡斯轉運至哥本哈根,存放在丹麥工人銀行的保險柜里,無一張落入法西斯之手。1938年,流亡海外的德國社民黨因資金不足,將這批手稿賣給阿姆斯特丹國際社會歷史研究所?!岸?zhàn)”期間,為躲避入侵荷蘭的德國法西斯,這批手稿又被轉運至英國保管,直到“二戰(zhàn)”結束后才重回阿姆斯特丹。
目前,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約三分之二手稿存放于阿姆斯特丹國際社會歷史研究所;另有約三分之一的手稿于20 世紀30年代中期轉移到莫斯科,被收藏于俄羅斯社會和政治歷史檔案館。
1845年年初,馬克思接到法國當局的驅逐令,離開巴黎到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在這里,馬克思開啟了他人生中第二次對經濟學的系統(tǒng)研究,留下了六本筆記手稿。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收藏的馬克思《布魯塞爾筆記》第四筆記本,是由中國企業(yè)家在海外買下后捐獻給國家的,是目前國內唯一一件較為完整的馬克思筆記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