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小平
“只有全黨繼續(xù)發(fā)揚擔當和斗爭精神,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 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年輕干部一定要挺起脊梁、沖鋒在前,在斗爭中經(jīng)風雨、見世面??倳浾Z重心長的諄諄教導,飽含著對年輕干部的殷切期望,是對廣大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提出的客觀要求。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zhàn)勝的強大精神力量。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歷經(jīng)磨難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今天,我們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希望,無論是立身處世還是從政干事,都要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人敢于斗爭的風骨、氣節(jié)、操守、膽魄,主動到重大斗爭一線去真槍真刀磨礪,在難點和堵點工作中多接幾次“燙手山芋”、多當幾次“熱鍋螞蟻”,在摸爬滾打中將其淬煉成“烈火真金”“疾風勁草”。
擔當和斗爭是一種精神,最需要的是無私的品格和無畏的勇氣。無私者無畏,無畏者才能擔當、能斗爭。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也才能敢擔當、能斗爭。黨員領導干部有了這種無私的品格,就能坐得穩(wěn)、行得正、走得遠。如果一事當前,先盤算自己的“小九九”,那么只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年輕干部要深刻理解權力與責任的辯證法,始終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心思動在事業(yè)發(fā)展上,精力用在推動工作上,功夫下在為民解憂上,以積極的作為努力實現(xiàn)自身價值。
擔當和斗爭是一種責任,敢于負責才叫真擔當、真斗爭。領導就是責任,領導就要擔當。有多大的擔當才能干多大的事業(yè),盡多大的責任才會有多大的成就。擔當和斗爭精神體現(xiàn)著領導干部的黨性和覺悟,體現(xiàn)著領導干部的胸襟和勇氣,也決定著領導干部職責的履行、作用的發(fā)揮、貢獻的大小。沒有擔當,不敢斗爭,何談領導,何以率下?對領導干部來說,責任無處不在,擔當和斗爭義不容辭。年輕干部要發(fā)揚歷史主動精神,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不猶豫、不觀望;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勇于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
擔當和斗爭是一種格局,堅持局部服從全局、自覺為大局擔當更為可貴?!安恢\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蔽覀兯鶑氖碌墓ぷ?,都是黨和國家整個事業(yè)的組成部分,只有胸懷大局,將自己所負責任與大局聯(lián)系起來,認清自己的方位,工作才能有方向、有意義、有章法。這就要求年輕干部心懷“國之大者”,站在全局和戰(zhàn)略的高度想問題、辦事情,一切工作都要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為前提,不能為了局部利益損害全局利益、為了暫時利益損害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自覺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黨中央作出的戰(zhàn)略決策必須無條件執(zhí)行,確保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無數(shù)事實告訴我們,唯有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我們才能贏得尊嚴、贏得主動,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年輕干部在各項工作中埋頭苦干、攻堅克難,在風險挑戰(zhàn)面前挺起脊梁、沖鋒在前,在斗爭中經(jīng)風雨、見世面,就能“風雨不動安如山”,牢牢掌握發(fā)展主動權,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