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昔
前列腺癌是一種發(fā)生在男性前列腺的上皮性惡性腫瘤,主要見于老年男性患者。可出現小便異常、血尿、骨痛,男性前列腺癌發(fā)病率居男性惡性腫瘤的第五位。多發(fā)人群為老年男性、飲食不當者、肥胖者、長期吸煙者、做過輸精管切除術的男性。前列腺癌的疾病周期較長,有的患者在十幾年內都不會進展,有的患者可能在幾個月內會進展。
前列腺癌的病因與遺傳、環(huán)境、食物、年齡有關,有家族性前列腺癌病史,發(fā)病率相對偏高,發(fā)病的年齡也會偏年輕。前列腺癌多數誘發(fā)于年齡大于65 歲以上的老年男性、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直系親屬中有得過前列腺癌的人,飲食、肥胖、運動因素則容易誘發(fā)。如遺傳因素、患者后天自身因素等可能有關系。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飲食結構的改變、腫瘤篩查及診斷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前列腺癌的發(fā)病率雖然遠低于西方發(fā)達國家,但近年來已呈明顯上升趨勢,現位于男性泌尿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第3 位,已經逐漸成為嚴重影響我國男性生命健康的重要腫瘤之一。和其他常見的泌尿系統惡性腫瘤不同,前列腺癌無典型的臨床癥狀。這是因為前列腺癌多發(fā)生在前列腺的外周帶,早期的前列腺癌多局限在前列腺內未侵犯前列腺周圍組織,往往無明顯臨床表現。
該疾病在早期表現為無癥狀,隨著疾病發(fā)展可能會有小便異常、血尿、疼痛、勃起功能障礙等癥狀出現。前列腺癌引起的癥狀可概括為兩大類:
壓迫癥狀 逐漸增大的前列腺腺體壓迫尿道可引起進行性排尿困難,表現為尿線細、射程短、尿流緩慢、尿流中斷、尿后滴瀝、排尿不盡、排尿費力,此外,還有尿頻、尿急、夜尿增多、尿失禁等。腫瘤壓迫直腸可引起大便困難或腸梗阻,也可壓迫輸精管引起射精缺乏,壓迫神經引起會陰部疼痛,并可向坐骨神經放射。
轉移癥狀 前列腺癌可侵及膀胱、精囊、血管神經束,引起血尿、血精、陽痿。盆腔淋巴結轉移可引起雙下肢水腫。前列腺癌常易發(fā)生骨轉移,引起骨痛或病理性骨折、截癱。前列腺癌也可侵及骨髓,引起貧血或全血象減少。
早期與中期患者以根治為目的,晚期以改善癥狀、減輕疼痛、延長生存期為主。前列腺癌早期大多數采取手術治療,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是治療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手術方式包括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或機器人手術。常用術式包括恥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經會陰前列腺根治術、腹腔鏡前列腺根治術等。目前,最常用的是用腹腔鏡或機器人輔助的前列腺癌根治術。
放射治療能夠通過高能射線殺死癌細胞,對于早期前列腺癌,放療的治愈率與根治術不相上下。對于晚期患者,放療也可用于轉移灶的治療。具體的放射治療包括體外放射治療以及組織內放射治療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