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艷
(昌黎縣泥井鎮(zhèn)人民政府 河北 昌黎 066600)
選用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抗病性強、適應(yīng)性好的品種,適合北方種植的品種主要有早大白、荷蘭15、中薯5號等。早大白,早熟高產(chǎn)品種,比其他品種可提早成熟10 d左右,且薯形扁圓、大而整齊,白皮白肉,表面光滑,有較強的抗病性,適宜大棚種植;荷蘭15,生育期短、極早熟,薯形長橢圓形,表面光滑,而且薯形大而整齊,皮淡黃色、肉鮮黃色,商品性好,備受消費者的青睞。中薯5號也是早熟高產(chǎn)品種,口感好,商品性好,而且抗病性強、產(chǎn)量高,適宜地膜種植。
北方馬鈴薯主要采用大棚種植和地膜種植,大棚種植一般在2月中旬開始播種,4月底開始采收;地膜種植,3月中下旬開始播種,5月底、6月初開始采收。
馬鈴薯種植應(yīng)選擇地勢平坦、灌溉條件良好、排水性好、耕層深厚、疏松的砂壤土,馬鈴薯對連作敏感,所以生產(chǎn)上要合理輪作、避免連作。馬鈴薯種植前要精細(xì)整地,深翻土地,施足底肥,一般畝施有機肥3 000 kg,高鉀復(fù)合肥150 kg。
4.1 精選薯種。在選用良種的基礎(chǔ)上,精選種薯。選擇薯形好,具有本品種典型特征的,薯皮光滑、色澤鮮明的健康種薯做種。注意選擇薯種時,嚴(yán)格去除畸形、芽眼壞死、病斑、表皮龜裂、尖頭或黑腐的塊莖,畝用種量150 kg左右。
4.2 切塊。為了保證薯種質(zhì)量,切塊時要剔除病薯,并對切塊薯具進(jìn)行消毒,一般用75%的酒精消毒,注意切塊時要縱向切塊,保證每塊薯種有2個芽眼。
4.3 催芽。室內(nèi)催芽法,將種薯堆放在室內(nèi),保持室內(nèi)溫度在10℃~20℃。15 d后,等薯芽長到黃豆粒大小時,將薯種進(jìn)行攤晾,芽由紫色變綠后進(jìn)行切塊,裝袋播種。
5.1 播種前準(zhǔn)備。播種前整地施肥,澆透水,水滲透后做壟臺,臺面寬80~90 cm,高25~30 cm,壟距20 cm。
5.2 播種。直接將薯種芽眼朝上按入濕潤蓬松的土壤里,并覆土15 cm,每個臺面播種2行,株距20 cm。根據(jù)品種特性,合理密植,大棚栽培每畝5 000株左右,地膜栽培每畝4 600株左右。
5.3 播種后管理。播種后鋪設(shè)滴灌管道,然后覆膜,并噴灑除草劑。有條件的種植大戶,可以采用播種鋪帶覆膜一體機,機械化栽培,省時省力省工。
6.1 出苗后及時破膜。出苗后要及時破膜,以免幼苗被“燙死”。注意芽苗摳出地膜后,抓一把土將芽苗覆蓋,3 d后將未全出芽苗統(tǒng)一的捋一次,統(tǒng)一向上生長,確保出齊苗、壯苗。如果當(dāng)年氣溫過高,必要時不見苗也要破膜。
6.2 水分管理。馬鈴薯在整個生育期的水分需求各不相同,馬鈴薯高產(chǎn)的最佳耗水量為500 mm,馬鈴薯整個生育期的澆水原則是少量多次,第1次澆水時間以幼苗期最佳,第2次在開花期,第3次在耗水最多的塊莖增長期。整個生育期需要澆水10次左右。
6.3 肥料管理。出苗后施芽苗肥,以氮肥為主,畝施尿素15 kg,促進(jìn)幼苗迅速生長;現(xiàn)蕾前施促花肥,畝施尿素8 kg、硫酸鉀5 kg;現(xiàn)蕾期后施1次結(jié)薯肥,以鉀肥為主,氮肥為輔,畝施硫酸鉀20 kg、尿素15 kg;根據(jù)生長情況,結(jié)合病蟲害防治,葉面合理噴施微量元素鋅、鎂等。
7.1 蟲害防治。馬鈴薯主要地下蟲害有根結(jié)線蟲、地老虎、蠐螬等。主要防治方法:種植前進(jìn)行土壤處理,隨整地施肥畝施入3%辛硫磷顆粒5 kg,1.8%阿維菌素可濕性粉劑300 g,1.2%苦參堿·鹽堿水劑1 000 ml。
7.2 病害防治
7.2.1 晚疫病。低溫、高濕容易引起晚疫病,開花前后可以噴藥預(yù)防,重點是葉子背面,用25%阿西米達(dá)、72%雙尿腈·鋅錳可濕性粉劑、68%精甲霜靈·錳鋅水分散粒劑,7 d噴灑1次,連續(xù)3次,交替使用。
7.2.2 早疫病。高溫、高濕容易引起早疫病,栽培管理上注意底肥施足有機肥,多施磷鉀肥,及時處理病殘體??捎?0%多菌靈800倍液、硫酸銅1 000倍液或百菌清1 000倍液,7 d噴灑1次,連續(xù)3次。
適時采收,選擇晴天上午進(jìn)行采收;采收前若遇連雨天,待土壤干燥后再采收;根據(jù)市場需求,合理調(diào)整采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