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建
洪武初年,朱元璋心血來潮,想建造一座獨一無二的樓閣,彰顯天子氣派。承接這個任務的自然非應天府鼎鼎有名的吳家莫屬。吳家?guī)状袛堖^朝廷官府數(shù)不勝數(shù)的館臺樓閣,個個都是精品。
吳家第五代傳人叫吳起祥,正值年富力強,他自然不敢怠慢,可怎么才能造出別具一格的樓閣呢?吳起祥鉆進書房,一連幾天不出門,終于悟出一個絕妙的構思,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父親吳春霖。老爺子聽后,捋著胡子,點頭說道:“造園起樓和書法有相通之處,有的字端正太過,不能稱奇,而有的字旁逸斜出,看似出格,卻自有一番風流。你想仿魏晉凌云臺,這是一著險棋,那臺子后人都沒見過,只能憑空想象,你想一試,勇氣可嘉!”
有了父親的鼓勵,吳起祥便緊鑼密鼓地忙碌起來。
樓閣建好后,朱元璋挑了個好日子,帶文武百官前去參觀,遠遠就見那樓閣拔地而起,立于天地之間,巍峨高聳,氣勢宏偉;近前細觀,只見雕梁畫棟,精美無比。就在朱元璋興致勃勃準備拾級而上時,一陣疾風吹來,樓閣竟然微微搖晃起來!
朱元璋蹙眉止步,心下疑惑。同行的有一個大臣名叫馮玉寶,見狀立馬走上前,指著吳起祥斥責他建了座危樓,欺君罔上。
這馮玉寶素來與吳家不對付,但吳起祥早有準備,他面無懼色,對朱元璋稟告道:“皇上,此閣乃吳家族人心血鑄就,怎能馬虎大意?御風飄搖,正是在下有意而為之。”
朱元璋不解,好奇地問:“哦?你說說看,這是何道理?”
吳起祥坦然相對:“皇上,此閣設計時,所有木材的斤兩已精確計算過,故而四面八方都極為勻稱,任多大風雨,只是擾動其表,絕不會撼動其里。如此一來,方顯此閣曼妙搖曳,儀態(tài)萬千?!闭f到此處,吳起祥又頓首道:“皇上心系黎民,曾說過‘治理天下,君王當誠惶誠恐,驚懼環(huán)宇,居安思危’,此閣正喻有此意?!?/p>
聽到此處,朱元璋頓時龍顏大悅:“吳愛卿暗設巧喻,構思不俗,正合朕意!” 說完,朱元璋便領人登閣遠眺,隨樓閣沐浴春風,飄搖如臨仙境,不住點頭稱贊,當即重賞吳起祥。
吳起祥領旨謝恩后,起身回望,卻見馮玉寶臉色陰沉,一雙小眼正憤憤地盯著自己。
過了幾日,吳家突然接到圣旨,讓吳家老爺子吳春霖題寫新建皇閣的牌匾。吳家父子心下疑惑,那“凌霄閣”三字的燙金牌匾不是已經(jīng)讓馮玉寶題了,并掛在樓閣上了嗎?怎么又讓吳老爺子再題?吳起祥詢問宣旨太監(jiān)邱公公才得知,皇上還想在閣頂再掛一個“功蓋千秋”的四字大匾。
吳家父子二人心如灌鉛,不知如何是好。吳春霖眉頭緊鎖,喃喃自語:“老夫昨日右臂跌傷,現(xiàn)在圣上委此重任,怎堪垂愛啊!”說完,他便試探著問邱公公能否養(yǎng)病數(shù)日,待腕力恢復后再書寫。
邱公公愛莫能助,說皇上口諭,吳春霖三日之內必須親登高閣,現(xiàn)場題寫。
“什么?要父親爬上高閣書寫?”吳起祥頓時驚得目瞪口呆。
邱公公嘆了口氣,搖頭道:“馮玉寶大人說,工匠不慎把一個空白匾額先掛了上去,只能讓老先生勞累一番了。而且馮大人還在皇上面前說,吳老先生的字逸興風流,與凌霄閣氣質絕配,可謂錦上添花。”
聽到又是馮玉寶,吳起祥略一思忖,全明白了,如此既能為難老父,又能對題字吹毛求疵,到時定下個欺君之罪……此招何等惡毒!
邱公公低聲相告:“實不相瞞,這馮玉寶向皇上屢進讒言,并搜集上呈了吳老先生與奸相胡惟庸唱和的詩詞?;噬献詈藓希匀灰稍祁D生,又聽馮玉寶說那凌霄閣搖搖欲墜,吳家巧言令色,實為包藏禍心,是想讓皇上自高處摔跌身亡……”
吳家父子聽后,心中如翻江倒海,有苦難言。吳起祥回想起,父親當時只是有一次應邀泛舟秦淮河,與那些文人雅士、達官貴人吟詩作對,何況在場的很多都是皇親國戚,怎么能借題發(fā)揮?
吳起祥立刻表示要親自面見皇上,但邱公公兜頭潑下一盆冷水:“聽咱家一句勸吧,網(wǎng)已織就,馮玉寶能言善辯,咬定你們意圖反叛,你就是見了皇上,又怎是那馮玉寶的對手?”
“那也不能坐以待斃?。 眳瞧鹣轭D足哀嘆,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邱公公也無辦法,安慰幾句便回宮復命去了。
吳起祥沉思半天,緩緩說道:“事到如今,只能鋌而走險,我把那凌霄閣一把大火焚為灰燼,馮玉寶還有何緣由強令您去題字?”
吳春霖哀嘆道:“吾兒,凌霄閣是你嘔心瀝血之作,怎可自毀?再說那里日夜有侍衛(wèi)重兵把守,你去冒險,無疑是飛蛾撲火啊……”
吳起祥說:“我意已決,父親勿再相勸。想我監(jiān)造之官,編造一個勘驗瑕疵的理由,登入凌霄閣自不費事?!?/p>
不管父親如何規(guī)勸,吳起祥全然不聽,一連兩日暗自準備。第二天傍晚,吳起祥告別父親,前去勘察,歸來時已是三更。見了父親,吳起祥一臉欣喜地說道:“觀今日月暈,定有北風,此閣必坍塌無疑!兒子無需去點火焚燒了?!笨粗赣H疑惑的神情,他拉起父親的衣袖又道:“您跟我前去凌霄閣,一看便知緣由?!?/p>
凌霄閣在月光下靜立著,吳春霖遠遠望去,低聲驚呼:“吾兒,那樓閣四角上吊著的是什么?黑乎乎的,似缸非缸,似桶非桶,真是大煞風景!”
吳起祥笑道:“這是那馮玉寶為了討好皇上,懼怕凌霄閣搖晃,不堪風雨,派人匆忙打造四個鑄鐵大鐘以穩(wěn)此閣。他不知造樓古法,真是杞人憂天,徒增笑料!我勘察過了,那四個鐘厚薄不均,導致樓閣整體結構產(chǎn)生偏差,加上今夜大風驟起,凌霄閣恐怕難逃此劫!”
吳春霖聽后,仍是愁眉不展:“凌霄閣毀了,馮玉寶定會栽贓吳家,向皇上說我們筑閣不穩(wěn),仍然難逃欺君之罪?。 ?/p>
吳起祥建議三十六計走為上,趕緊收拾行囊,躲避禍端。吳春霖搖了搖頭:“逃是逃不掉的;再者,咱們一跑反倒有心虛之嫌,以后更加有口難辯!”
吳起祥知曉父親把吳家清譽看得比命還重,現(xiàn)如今是禍躲不過,索性靜觀其變吧。
翌日清晨,凌霄閣在夜里轟然倒塌的消息傳遍全城。吳家父子在家中忐忑等待,沒想到竟等來了馮玉寶被關入死牢的消息。父子倆大大松了一口氣,但又不禁疑惑起來,皇上身邊的大紅人怎么突然身陷囹圄?
吳起祥忙去打探,原來,馮玉寶惡貫滿盈,朝廷有識之士對他早就恨之入骨。馮玉寶自作聰明在凌霄閣上掛上四個鐵鐘,幾個御史便借坊間所言,暗示皇上這是“送終”之意。
聽了兒子的解釋,吳春霖追問道:“一句坊間戲言,怕是不足以讓馮玉寶獲罪吧?”
吳起祥哈哈笑道:“沒錯!但蒼天有眼,昨日是明貴妃生辰,馮玉寶得知后,便于昨晚在凌霄閣擺下宴席,特邀皇上與貴妃前去賞月。誰知皇上偶染風寒,宴席剛開始便感到腹痛,在貴妃攙扶下,離開凌霄閣前去出恭,而恰恰在這之后,凌霄閣轟然倒塌!巧合的是閣塌之時,馮玉寶也不在場,他解釋說自己是去為皇上取毛氅御寒,可皇上哪里會信?盛怒之下,皇上把馮玉寶打入了死牢。這馮玉寶真是機關算盡,反誤性命哪!”
吳春霖聽后卻久久不言,最終開口道:“可惜凌霄閣如曇花一現(xiàn),后人再也無緣一睹風采了……”
(發(fā)稿編輯:王琦)
(題圖、插圖:謝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