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惠麗
9月26日,“融古慧今 書香平江”——第十四屆“平江曬書節(jié)”活動在蘇州金谷里藝術(shù)館啟幕。啟動儀式活動現(xiàn)場發(fā)布了二十本姑蘇好書,并為“姑蘇閱讀推廣人”及“姑蘇夜書房”授牌,推出“名城姑蘇文化專架”項目。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書籍是文化的沉淀。自2009年成功舉辦首屆“平江曬書節(jié)”以來,平江曬書節(jié)始終秉持“曬書、曬文化,交流、交朋友”的宗旨,持續(xù)舉辦14年。本屆“平江曬書節(jié)”以書籍為線索,以文化為脈絡,通過打造“稽古傳薪”蘇州民間古籍收藏展、藏書名家圓桌會議等精彩活動,深耕全民閱讀,厚植墨韻書香,展現(xiàn)人文古城魅力和江南文化精神內(nèi)涵,讓書韻書香飄進古城大街小巷,熏陶尋常百姓家。
稽古傳薪,百本古籍共展覽
曬書這一傳統(tǒng)是中國書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姑蘇古城歷史悠久、有史可鑒的傳統(tǒng)習俗。本屆“平江曬書節(jié)”活動由蘇州市全民閱讀活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蘇州市姑蘇區(qū)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姑蘇區(qū)委宣傳部、姑蘇區(qū)教體文旅委、姑蘇區(qū)文聯(lián)、姑蘇區(qū)平江街道辦事處承辦,蘇州圖書館(蘇州市古籍保護中心)、古吳軒出版社、十方書屋、金谷里藝術(shù)館協(xié)辦。
啟動儀式現(xiàn)場,《名城姑蘇文化系列叢書(第一輯)》正式對外亮相。該《叢書》甄選涵蓋各個領域具有鮮明特色、深受讀者歡迎、內(nèi)容有趣且雅俗共賞的15種優(yōu)秀圖書,將贈送給學校、社區(qū)、機關等20家單位,以名城姑蘇文化專架為載體,擴大“書香姑蘇”社會影響力,營造全民閱讀氛圍?,F(xiàn)場同步展示了新書《家在古城》、蘇式生活系列連環(huán)畫《活色蘇城》等反映姑蘇深厚人文底蘊的精品力作。其中,《家在古城》以重走同德里、鈕家巷等街巷的形式,詳實記錄古城在民生改善、老宅修繕、整體風貌保護等方面的探索;《活色蘇城》則以連環(huán)畫黑白線描為特色,展示2500年姑蘇極簡史以及蘇工蘇作、園林美學、不時不食等蘇式生活特色場景,展現(xiàn)姑蘇區(qū)作為旅游勝地、創(chuàng)業(yè)福地、居住天堂的獨特魅力。讓大家通過閱讀,親近姑蘇、了解姑蘇、愛上姑蘇,使典雅精致的蘇式生活在縷縷書香中展現(xiàn)出文明之光、人文之美、歲月之約。
作為本屆平江曬書節(jié)特色活動之一的“民間古籍文獻展”,于9月26日下午起在金谷里藝術(shù)館正式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展覽時間持續(xù)至9月28日。作為姑蘇區(qū)成立以來首次舉辦的古籍類文獻展,邀請到蘇州圖書館(蘇州市古籍保護中心)主任孫中旺、民間收藏家,現(xiàn)場重磅展出宋刻孤本《元豐類稿》、明嘉靖蘇州王延喆覆宋本《史記》、明蘇州小宛堂刻本《玉臺新詠》,民國至今不同版本的《浮生六記》等百余部民間古籍,以宋版書為主,也有明清及民國的藏書,不少古籍都是難得一見的孤本善本。后期,還推出尋訪研學、信札特展、書單分享等系列活動。
名家齊聚,圓桌會議話保護
作為本屆曬書節(jié)的子活動之一,啟動儀式后,國內(nèi)十余位重量級專家學者、民間藏書家會聚一堂,召開“藏書名家圓桌會議”,就“古籍保護的意義”“古籍保護對當代城市文明建設的作用”“如何讓古籍‘活起來”等議題進行研討,共商古籍保護路徑,積極為《蘇州全書》編纂建言獻策。國內(nèi)古籍收藏大家、復旦大學古籍保護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韋力,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子善,江蘇省地方志學會常務理事薛冰,蘇州圖書館古籍保護中心主任孫中旺等參加了本次藏書名家圓桌會議。
韋力在會議上表示,先賢早就意識到知識積累的重要性,中國早在商代就已經(jīng)有了“中國國家圖書館”,老子是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孔子可以被看作是中國最早的私人藏書家之一。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今天,更應重視典籍的收藏與整理,科技創(chuàng)新可以飛速發(fā)展,先賢們的偉大思想也不會因此而淘汰,當今,國家仍然在大力提倡和復興傳統(tǒng)文化。所以,我們搜集整理相關典籍,編纂《蘇州全書》,是為了弘揚蘇州在傳承傳統(tǒng)、延續(xù)江南文脈的巨大作用,也是盛世修典、復興傳統(tǒng)。
陳子善對“平江曬書節(jié)”的積極意義充分肯定。俗話說,紙壽千年。循著千年前那一頁頁紙,便能探尋到過往的繁華。他同時認為,古人早有“曬書”的風雅之舉,作為今人,理應創(chuàng)造條件,將之發(fā)揚光大。蘇州是江南文化繁榮發(fā)達的代表之地,公家私家所藏古槧今籍可在曬書節(jié)上陳列展覽,各方愛書之人可在此交流切磋,而年輕的朋友也可在節(jié)上領略中國古籍的迷人之處,一切都圍繞書、圍繞書文化而生動地展開,從而為蘇州這座千年古城進一步煥發(fā)文化活力而作出新的貢獻。
薛冰針對古籍的“活起來”與“傳下去”發(fā)表了看法,他認為古籍保護,可以從兩個層面做探討:一是對古籍本體的保護,二是古籍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對其所承載內(nèi)容的保存與研究。近年來,很多傳世稀少的刊本、抄本和孤本通過影印、點校、數(shù)字化等形式,得以露出“廬山真面目”。仿真影印、電子掃描都是很好的再現(xiàn)方式,如《蘇州全書》的編纂,為研究提供了條件。
孫中旺就探索公藏單位和民間藏書家合作的新路徑發(fā)表見解,他談到蘇州是著名的狀元之鄉(xiāng),也是明清時期全國的刻書、藏書中心,先賢們的讀書、著書、刻書、藏書活動,使得蘇州至今仍有大量的古籍留存?!盁o論公藏還是私藏,這些古籍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都有責任保護好,利用好。”蘇州市古籍保護中心將努力探索公藏單位和民間藏書家合作的新路徑,正在籌備建設符合國家標準的代管庫房,在所有權(quán)不改變的前提下,為民間藏家提供代管服務。同時,也在充實古籍鑒定、古籍修復、古籍數(shù)字化及古籍宣傳推廣等專業(yè)團隊,為民間藏家提供相關服務?!拔覀儸F(xiàn)在正在進行的為《蘇州全書》征集底本的活動,也是希望將蘇州的公藏單位和民間收藏的有價值的古籍進行系統(tǒng)整理出版,讓古籍活起來,夯實蘇州文化建設的文獻基礎?!?/p>
知名學者、藏書家王稼句認為,書文化的傳播,需要專家的熱忱、市民的熱心,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姑蘇區(qū)政府如此重視這次曬書節(jié),正是一種有力的支持。中國古籍保護協(xié)會民間古籍收藏工作委員會委員、古籍收藏者馬驥表示,蘇州作為歷史上藏書與刻書的重鎮(zhèn),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與傳承,起到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新時代古籍保護也需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有愛心之人,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普及版本知識,由淺入深,來促使更多受眾人群關心保護古籍。藏書的樂趣,不僅僅是關注古籍的版式、紙墨、序跋、題識、藏印、裝潢,同時還要加以整理研究與出版利用?!短K州全書》的規(guī)劃出版,無疑是值得稱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