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衛(wèi)連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盛澤實驗幼兒園 江蘇 蘇州 215200)
2022年2月份,我國教育部正式出臺《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以下簡稱《評估指南》)。其中針對五大方面提出多項指標與考查要點,這五大方面分別是:一是辦園方向;二是教育過程;三是保育與安全;四是教師隊伍;五是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希望可以更好地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結合幼兒的發(fā)展情況實現(xiàn)保育教育的有機融合,利用游戲活動全面地提升幼兒園的教學水平,優(yōu)化保教的質量。新形勢下,幼兒園要積極地響應國家的號召,全面地貫徹落實《評估指南》的內容,加強改革與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育教學方法,基于此全面地提升幼兒教學水平,推動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
所謂的自主游戲,即為采用游戲教學法,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進行自主性的選擇與參與,推動幼兒自主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其非常重視幼兒的實踐參與以及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主要是以創(chuàng)新以及實踐為主的。在游戲活動中,幼兒可以得到充分的尊重,能夠進行自我認識,進行良好的想象以及聯(lián)想,結合個人的理解與感悟參與游戲活動,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在自主游戲的活動中,幼兒的思維十分活躍,可以獲得十分深刻的思想感情,可以推動幼兒的全面發(fā)展[1]。通過自主游戲活動的參與,可以使得幼兒對這些活動的適應能力得到增強,更好地學習知識,增長見識,掌握技能,推動幼兒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進而滿足不同幼兒的多元化學習需求,推動幼兒身心的快樂成長與發(fā)展。
2.1 主題自主。一般狀況下,常規(guī)游戲的主題往往是教師在組織開展游戲活動以前就已經設定。然而對于自主游戲而言,幼兒是能夠自主提議,對游戲主題進行自主確定的。在該游戲模式中,教師發(fā)揮引導與指導的作用,會對幼兒的意見與想法進行尊重,肯定幼兒的自主選擇,有著主題自主的特點。
2.2 形式自主。因為幼兒的心智發(fā)展快慢不同,有著不同的性別與年齡,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因此有著個性化的特點。例如,男孩比較喜歡戶外體育游戲,喜歡“探險”類與“打槍”類的游戲;女孩比較喜歡“裝扮”類的游戲,喜歡角色扮演。所以在自主游戲活動中,教師不要太多地干預活動的內容與形式,而是要引導幼兒進行自主的選擇,自主組合,自主地選擇游戲的內容與游戲的形式、游戲的材料,自主地與其他小朋友進行交流與互動[2]。如此一來,才可以更好地鍛煉幼兒的自主性,鍛煉幼兒的實踐性與社會性。
3.1 選用低結構材料,創(chuàng)設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在《評估指南》中大力地強調,幼兒園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玩具材料的作用,并且加強空間設施建設,使得幼兒園的教育環(huán)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富有童趣,更好地促進幼兒探索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在此基礎上保證保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3]。在幼兒園自主游戲的開展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游戲材料的作用,基于此更好地實現(xiàn)游戲的價值。在設計游戲活動時,教師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站在幼兒的角度與層面入手選擇游戲材料。要盡可能地選用低結構的材料,該類材料有著很強的可變性與靈活性,有著相對十分松散的結構,其可以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自主發(fā)揮與創(chuàng)造的空間。例如,在以“趣味餐廳”為主題開展自主游戲活動時,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材料,引導幼兒制作“食物”。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一些低結構的材料,例如褶皺紙與太空泥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研究與探索,進行手工制作,制作個人比較喜愛的“食物”。很多幼兒利用太空泥制作“白菜”,或是捏平以后制作成“饅頭”;利用不同顏色的褶皺紙制作成“海帶”等?;谠擃愑螒蚧顒拥拈_展幫助幼兒創(chuàng)作出獨特的作品,另外,教師也要引導幼兒進行勤思考、勤動手,實現(xiàn)對材料的二次加工,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動手能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chuàng)造以及探索空間,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熱情,提升游戲活動的有效性。此外,在幼兒獲得較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以后,就可以更好地表達個人的思想與見解,增強其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與大膽性。而且,教師也能夠結合幼兒的創(chuàng)作過程,掌握幼兒的思想理念,加強對于幼兒的科學引導與全面評估,基于此發(fā)揮材料的應用價值,營造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深化《評估指南》,提高游戲的有效性。
3.2 科學設計游戲時間,增強幼兒的自主意識。在幼兒園自主游戲活動中,教師要根據《評估指南》的要求,明確辦園方向,加強對于學生品德的啟蒙教育,堅持立德樹人。并且要不斷地優(yōu)化教育過程,組織開展科學的游戲活動,加強教師以及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園在組織開展游戲活動以前要科學地選擇游戲材料,組織幼兒共同研究游戲的玩法,制定科學的游戲規(guī)則,而且要動手創(chuàng)作作品,從而確保游戲的有效性與科學性[4]。在游戲中或許還需要結合實際狀況科學地調整玩法,對規(guī)則進行完善,所以,教師要確保幼兒有著足夠的游戲時間,引導幼兒進行認真的思考、研究、分析、討論與實踐,保證時間的充足性,在此基礎上才可以保證游戲的效果。要確保自主游戲的時間不能少于一個小時,這僅僅是玩游戲的時間,其中并不包括教師與幼兒共同制定計劃與回顧游戲的時間。教師要將時間表明確地展示出來,張貼在活動室,從而使得幼兒可以樹立控制游戲時間的意識。在設計與回顧游戲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可設定半個小時,先要引導幼兒制定游戲的計劃,接下來引導幼兒融入到游戲活動中。如果幼兒提前完成游戲活動,那么就可以參與其他的活動,例如,將幼兒轉移至繪本閱讀區(qū)域,開展閱讀活動等。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每位幼兒結合游戲的需求對游戲的時間進行自主性的控制以及管理,這樣可以防范游戲被突然中斷情況的發(fā)生,從而盡可能地根據幼兒的實際狀況組織開展游戲活動,發(fā)揮游戲活動的應用價值。
3.3 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加強引導與鼓勵?!对u估指南》大力地提倡要堅持以兒童為主體,堅持以幼兒為本。所以,教師要圍繞著幼兒科學地選擇游戲活動的方案,要保證游戲活動的安全性,避免安全隱患的產生。教師要發(fā)揮個人的引導與指導作用,為幼兒提供有力的支持與幫助,進而使得游戲活動得到順利的開展。教師要明確個人在自主游戲活動中的地位,意識到自己是幼兒活動與學習的引導者,要認真地觀察幼兒的言行舉止,了解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首先,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加強安全觀察活動,因為幼兒的年齡很小,因此其在自主游戲中會頻繁地發(fā)生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行為[5]。例如,幼兒在觀看動畫片時會模仿其中的動作,于是可能就會引發(fā)安全隱患。所以,教師要加強對幼兒安全問題的充分重視,一旦觀察到幼兒存在不良行為,就要馬上加強干預。對此,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游戲角色扮演的自主游戲活動,由教師扮演“黑貓警長”等角色,對幼兒的行為進行勸導,基于此幫助幼兒改正不良的行為,使得幼兒可以了解更多的安全常識。除此以外,教師要對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投入情況進行充分重視,要認真地觀察幼兒的表情,基于此了解幼兒的情感表達,了解幼兒的所思所想,增強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自主意識。假如幼兒出現(xiàn)難過與悲傷的表情,教師就要馬上掌握實際情況,采用科學的方式加強與幼兒的交流與互動,對幼兒的不良情緒進行科學調整,使其可以更好地回歸游戲狀態(tài),更好地融入到自主游戲中。
3.4 提倡交流合作,回歸幼兒的自主權。《評估指南》大力提倡要加強幼兒之間的互動、加強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通過多元化的游戲活動引導幼兒進行認真的學習,保證保育教育質量。在自主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與小朋友們進行交流和合作,基于此,使其可以充分地體會到游戲的快樂,另外也可以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大家集思廣益,共同對問題進行分析、探索與解決[6]。在游戲中,偶爾會發(fā)生游戲中斷的情況,在此情況下,教師就要引導并且鼓勵幼兒相互之間加強合作與溝通,通過解決問題。例如,教師要組織開展以“野外生存”為主題的戶外自主游戲活動,其中會使用到汽車輪胎與海綿等材料。教師也要幫助幼兒了解材料,認識到材料的價值,并且利用材料搭建堡壘。在將堡壘搭建完畢以后,幼兒會自主地發(fā)現(xiàn)在當前的場地缺乏“武器”,所以難以開展下一步的游戲活動,在此狀況下,教師就要加強引導,使得幼兒認識到不是每個物品都可以作為“武器”的,不要隨意拿出“武器”,要引導幼兒共同對該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很多幼兒指出,能夠利用彩紙捏成小團,然后用“彈弓”進行發(fā)射,這樣操作十分環(huán)保,并且不會對其他小朋友帶來傷害,這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在對游戲的規(guī)則明確以后,教師要引導幼兒共同制定游戲的規(guī)則,并且劃分游戲小組,由不同小組自主地選擇不同顏色的紙團。在此游戲中學生獲得了自主權,自主地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獲得良好的效果。
3.5 加強評價和分享,增強幼兒的自主能力?!对u估指南》明確指出,要加強對幼兒活動的評估,基于此更好地增強幼兒的自主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意識。在自主游戲活動結束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分享。第一,照片分享法。該方法即為教師對幼兒在自主游戲活動中的表現(xiàn)情況與畫面進行捕捉,拍攝生動有趣與令人難忘的畫面,然后引導幼兒觀察照片,談談當時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吸引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獲得良好的游戲分享效果。第二,選用畫圖法。幼兒有著較為豐富的想象能力,利用畫圖的方法能夠使得幼兒將個人在自主游戲活動中的經歷進行表現(xiàn),另外也能夠側面地反映出幼兒游戲活動中的情緒狀態(tài),使得幼兒的表達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基于此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更好地增強幼兒的自主性[7]。除此以外,在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也要加強對于學生的科學評估,要采用口頭評估法與肢體語言評估法,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表達出對于幼兒持有的期待,從而更好地推動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在教學評價中,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主體,由教師進行評價、學生進行自評、學生互評等,從而有效地增強幼兒的自主性。例如,在實踐中,教師可采用“說說心里話”的評價模式,引導幼兒之間加強溝通與互動,談談個人在游戲中的收獲與體驗。無論是感動或是難過,都要引導幼兒暢所欲言,大膽地表達出來,通過這種談話互動的方式使得幼兒更好地表達內心的感受,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成長,而且可以拉近幼兒之間的距離,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使得幼兒可以學會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
3.6 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增強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在幼兒園自主游戲改造實踐的過程中,為了可以獲得更好的時間效果,為了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評估指南》的指導作用,就要求幼兒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發(fā)揮個人的專業(yè)能力與引導作用,科學地設計自主游戲活動,并且組織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在此基礎上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能力,鍛煉幼兒的思維。教師要認真地學習,掌握更多科學、先進的專業(yè)知識與專業(yè)技能,實現(xiàn)對于自主游戲活動的優(yōu)化設計。而且要加強學習,積極地借鑒國內外科學、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不斷地提升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幼兒教師要拓展思維,擺脫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弊端,要對自主游戲的區(qū)域、活動內容與活動規(guī)則等進行優(yōu)化設計,要結合幼兒的實際狀況,在保證幼兒身心安全的前提下科學地設計自主游戲活動,在此基礎上更好地達到保育教育的目的,更好地激發(fā)幼兒的游戲參與熱情[8]。通過生動有趣的自主游戲活動鍛煉幼兒的能力,提高幼兒的素養(yǎng),使得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得到成長、得到發(fā)展。
總之,通過自主游戲活動的科學開展能夠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使得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增強技能。在自主游戲設計中,教師要結合《評估指南》的內容科學地設計游戲活動,加強對于幼兒的科學指導,發(fā)揮個人的引導作用。結合幼兒的實際狀況組織開展自主游戲活動,從而使得幼兒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加強點撥與引導,而且對幼兒的活動情況進行評估。基于此更好地發(fā)揮自主游戲的應用價值,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貫徹落實《評價指南》,推動幼兒身心的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