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市通泰中心小學 朱 倩
關于學習的定義,《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中將學習劃分為深和淺兩個層次。深度學習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它是一種與淺層學習相對的學習模式,也是一種學習的動態(tài)過程。深度學習注重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將碎片化的知識進行優(yōu)化組合,從而有利于精細化掌握學習內容,牢固記憶知識內容,達到訓練思維的目的。由于學習分為深、淺兩個不同的層次,教學目標自然也有不同的層次。數學作為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包含多學科的內涵,對于學生和教師的要求都很高,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師也需要結合深度學習的內涵,構建傾向于理解性的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打破以往被動、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模式,促進數學學科向深度學習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小學數學知識準備階段,主要是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這個階段可充分利用圖形完成知識的講解和學習,這樣既可以為后期的深度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也能保證小學生更快地學習知識。目前,大部分數學問題所給出的條件都是已知的,但數量很難確定,這種安排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能力,而教師需要在此過程中做好引導者,讓學生根據順序來觀察所學知識,通過這種有效的引導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思維意識。
形成數學知識需要建立在一定形成表象的基礎上。學習數學知識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學生只有清楚地表達整個學習過程,才能深入了解所學內容,并將這些內容轉變成為基礎知識,從而培養(yǎng)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說理主要是來檢驗學生的解題過程,及時發(fā)現學生的不足,并提出解決措施,最終提高學生的抽象思想。同時基于教師說理,輔助學生架構基本的知識框架,為后期學生思維延伸奠定基礎,確保所有小學生的抽象思維都能得到發(fā)展。
說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單純地通過教師來完成說理教育,那么說理課堂教學的優(yōu)越性將無法充分體現出來,長期這樣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的枯燥乏味。因此,“說理”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同時進行“說理”,保證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讓其充分感受到參與感和自身的價值,這樣才能快速地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時,教師完成自身思路和理解后,可通過課堂提問方式讓學生進行“說理”,教師評價學生的思路,然后對學生提出鼓勵,并進行合理的指導,導向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探究“三角形的面積”知識內容,而不是被動地等待教師的知識灌輸。
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這與其語文學習水平、知識認知程度有莫大關聯,怎樣讓學生敢說、能說、會說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熱議的話題。在“說理”過程中,學生能通過聽、讀的方式來鍛煉自己口語表達能力、聽覺辨識能力,能聽音對字、想字思意,慢慢地形成一種下意識的反應,不論教師說什么都能聽得懂,這樣在聽課時才能跟上教師的步調,能與同學進行正常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或看法,在課上能夠更好地融入合作氛圍中,提升合作效率與合作質量。
小學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有序開展學習活動的基礎和前提都需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通常情況下教學時會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來完成課程的講解,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輕松地學習知識,而且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也有作用,但這種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容易造成學生分不清主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說理課堂教學方式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也受到諸多教師的厚愛。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對“說理”活動的設計重視程度過高,從而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受到忽視,學生并不能充分意識到說理的真正意義,導致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降低。由此可以看出,處于深度學習的環(huán)境中,教師進行說理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然后通過正確的指導方式,提高學生對數學說理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講解“小數乘整數”時,首先要讓學生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及算理,然后在課堂中融入說理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深度掌握這部分知識。教師利用學習情境構建的方式完成教學。如:小麗假期和兩個朋友去放風箏,一個風箏4.5元,一人一個風箏,由小麗埋單,小麗和朋友一共需要多少錢?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都可以列出乘法算式,并算出小麗需要準備的錢是4.5×3=13.5(元)。但公式中出現了小數,學生在計算時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此時教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先讓學生計算出45×3的得數,然后采取有效的引導方式讓學生計算出4.5×3的得數。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從根本上落實教學活動,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時,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輕松愉快且豐富多彩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性。對于小學生而言,其身心正處于發(fā)展階段,一些外部環(huán)境的因素很容易對其帶來影響。因此,小學數學說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學生營造出愉快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中順利完成學習,并提高數學說理教學質量。同時,教師也需要適當增強情境的交互性,適當滲透一些說理信息內容,化情境為信息傳播途徑,透過情境帶給學生一些說理啟發(fā)、說理思考、說理興致,進而使其愿意主動參與到說理學習中,化身數學說理學習的“主人公”。
例如,學習“圓柱的表面積”這一課時,大部分教師教學過程中依然以學生掌握計算公式為主,忽視了對學生認識和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就會造成學生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但由于缺乏對知識的深入了解,一旦題型變化,學生就不懂如何解題。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手工操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用硬紙片做出圓柱,然后對其進行分解和組合,之后教師再詳細地向學生講解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么得出的。這樣,通過實際的操作可以加深學生對該知識的理解。科學合理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可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推理過程,在面對題型的變化時,學生可以利用知識的本質來靈活解題。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教學活動時,需要將學生的心理特點作為依據,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以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可將說理教學方式融入實際課堂中,為學生組織課堂辯論活動,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反駁和辯解中深入了解數學知識,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說理能力。
例如,在開展“分數的意義”課堂教學時,教師可通過辯論賽的方式讓學生討論分數的意義,以此提高學生的說理思維。教師可先講解分數的由來及其意義,然后提出問題:“分數是否包括‘1’?”讓學生以反方和正方的身份分別說出自己的觀點。經過幾輪辯論后,教師再講解真假分數的概念,并告知學生正確的答案。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經過思辨、分析以及說理等環(huán)節(jié),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說理能力,最終促進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正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舊知識也有著重要價值,通過對舊知識的回顧可導入新知識,以此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由此也可以看出,小學教學說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新舊知識的有效結合,將舊知識充分利用到新知識的講解中,這樣不僅能保證學生溫習舊知識,也可以幫助其順利完成新知識的學習,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欲望。除此之外,學生通過新舊知識的結合,可以借助舊知識進行“說理”,站在舊知識的“肩膀”之上眺望新知識,體悟新舊知識之間的溝通聯系,鞏固舊知識、領悟新知識,從而順利掌握新知識。
例如,學習“多邊形的面積”這一課時,教師可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完成新舊知識的融合,促使說理依據彰顯在課堂上。剛上課時,教師可向學生提出之前學習到的知識,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等內容,幫助學生回憶舊知識,得到學生的回應后,再提問學生:“平行四邊形也屬于四邊形的一種,它的面積計算同學們是否懂得?”大部分同學會回答不知道怎么計算,這時,教師可以將底邊和高度都相等的長方形和四邊形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的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然后教師再通過正確的引導方式,讓學生使用相同的方式來計算多邊形的面積。當學生完成計算后,教師再告知學生長方形和多邊形面積計算的規(guī)律,并順勢引出四邊形的計算,這樣既幫助學生回顧了舊知識,也讓他們學習了新知識。
學生在小學階段十分敏感,對他人態(tài)度和外界事物的關注度較高,并且社會、家庭以及學校等環(huán)境因素對小學生的影響較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提高對身心發(fā)展的重視程度,適當對學生給予鼓勵和表揚,增強其對數學學習的信心,正確引導學生將自身的觀點以及看法積極在課堂上發(fā)表,這樣既可以提高其說理水平,同時也能避免小學生因語言或是態(tài)度問題對身心發(fā)展帶來不良影響。
例如,教師在講授“因數和倍數”一節(jié)時,通過鼓勵學生來提高其自信心以及說理水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更快地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上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6÷6、12÷6、18÷6、24÷6、30÷6、36÷6等算術題展示出來,并說道:“同學們快速計算這幾道除法題目,看誰做得又快又對?!睂W生立即計算起來,不一會兒就有人舉起手來說自己已經計算好了。教師道:“非常棒,稍微等其他同學一下?!闭f著,其他學生紛紛表示計算完畢。教師說道:“同學們計算得好快啊!”學生露出自信的微笑,教師再帶領大家一起說出正確答案后說道:“像剛才我們所做計算的除法中沒有小數出現,我們就可以說被除數是除數和商的倍數,除數和商是被除數的因數,誰來嘗試舉例說一說?”學生紛紛舉手嘗試。
處于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數學開展說理教學時,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有效整合新知識和舊知識,努力創(chuàng)建出豐富的說理環(huán)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說理課堂中,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深入了解說理教學的重要性,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提高數學說理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