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瑪頁1井風城組頁巖含油性與烴類賦存狀態(tài)

      2022-11-21 11:10:36錢門輝王緒龍黎茂穩(wěn)李志明冷筠瑩孫中良
      新疆石油地質 2022年6期
      關鍵詞:風城瑪湖烴源

      錢門輝,王緒龍,黎茂穩(wěn),李志明,冷筠瑩,孫中良

      (1.中國石化a.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b.頁巖油氣富集機理與有效開發(fā)國家重點實驗室;c.油氣成藏重點實驗室,江蘇 無錫 214126;2.中國石油 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頁巖油主要以游離態(tài)和吸附態(tài)2 種形式賦存[1]。游離油主要分布于以中孔、大孔為主的次生溶蝕孔和殘留粒間孔中,以非極性或弱極性的低碳數(shù)直鏈烷烴為主。吸附油主要分布于以中—小孔為主的有機質孔和晶間孔中,以極性較強的高碳數(shù)重烴為主??碧介_發(fā)實踐表明,以吸附態(tài)賦存的滯留油在現(xiàn)有的開發(fā)條件下動用難度大,游離油才是天然彈性能量開采方式下頁巖油產能的主要貢獻者。如北美Williston 盆地Bakken 組頁巖油系統(tǒng)中可動用油主要為碳數(shù)低于15 的輕烴部分[2-3];濟陽凹陷可動頁巖油主要貢獻者則是賦存于孔隙中的輕質烷烴[4-5];四川盆地侏羅系涼高山組頁巖油∑C21-/∑C22+為4.06,油質較輕;鄂爾多斯盆地長7段頁巖油地面原油密度為0.83 g/cm3,黏度為5~20 mPa·s,整體為輕質原油;準噶爾盆地吉木薩爾凹陷蘆草溝組頁巖目前采出原油主要為直徑300 nm以上大孔中的中質原油,游離油含量是控制水平井產油量的關鍵因素。因此,泥頁巖體系烴類滯留量及烴類賦存狀態(tài)是確定頁巖油甜點的重要依據(jù)。泥頁巖體系烴類滯留量是頁巖油甜點存在的物質基礎,而烴類賦存狀態(tài)則是決定頁巖油資源能否有效動用的關鍵。

      準噶爾盆地瑪湖凹陷下二疊統(tǒng)風城組發(fā)育一套堿湖環(huán)境下的白云巖與碎屑巖過渡的白云質混積巖,分布面積大,有機質生烴能力強,平面上與烴源巖發(fā)育中心區(qū)疊置,為頁巖油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物質基礎[6]。自20世紀60年代起,多口井在瑪湖凹陷北部風城組白云巖獲得工業(yè)油流,展現(xiàn)良好勘探前景,但未形成大規(guī)模突破。2016 年,吉木薩爾凹陷蘆草溝組頁巖油區(qū)的勘探階段成功以后,受此啟發(fā)以及全球非常規(guī)頁巖油氣勘探熱潮的影響,在瑪湖凹陷風城組相繼部署了頁巖油風險探井瑪頁1 井以及老井復查風南14 井,均在風二段—風三段頁巖段獲得高產工業(yè)油流?,敽枷蒿L城組成為繼吉木薩爾凹陷蘆草溝組之后,準噶爾盆地頁巖油又一新的接替領域,引起了高度重視。前期圍繞風城組的形成環(huán)境、烴源巖、成藏特征等進行了研究,但整體處于起步階段。頁巖油地質甜點分布特征及優(yōu)選、烴類賦存狀態(tài)及頁巖油可動性研究薄弱,制約了瑪湖凹陷風城組頁巖油下一步的勘探部署。本文以瑪頁1 井風城組頁巖為研究對象,通過X 射線衍射、巖石熱解、多溫階熱解、熒光薄片等分析方法,系統(tǒng)開展風城組頁巖的含油性地質甜點評價與優(yōu)選以及烴類賦存狀態(tài)研究,以期為風城組頁巖油下一步的勘探部署與有效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

      1 地質概況

      準噶爾盆地位于西伯利亞板塊、哈薩克斯坦板塊和塔里木板塊交會區(qū),面積約13×104km2,是中國西部典型的大型疊合富油氣盆地?,敽枷菸挥跍矢翣柵璧刂醒脎晗莸奈鞅辈?,東北側與石英灘凸起和英西凹陷相鄰,東南側為三個泉凸起、夏鹽凸起和達巴松凸起,西側緊鄰烏夏斷裂帶和克百斷裂帶(圖1)?,敽枷蒿L城組沉積時期為典型的半干旱閉塞堿湖環(huán)境[7],發(fā)育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積體系。受季節(jié)性潮濕環(huán)境與干旱環(huán)境交替以及局部火山活動影響[8],主要發(fā)育內源化學沉積、近源扇三角洲陸源碎屑沉積和火山物質。瑪湖凹陷風城組自下而上依次可分為風一段、風二段和風三段,風一段形成于湖盆發(fā)育初期,火山活動頻繁,主要發(fā)育火山巖類、砂礫巖類和砂巖類[9];風二段經歷了沉積早期的湖盆擴展期和晚期的湖盆萎縮期2 個階段,主要發(fā)育泥質白云巖、白云質頁巖、泥質粉砂巖等[10];風三段形成于湖盆再次擴展期,主要發(fā)育灰色頁巖、白云質頁巖、泥質白云巖等[11]。

      圖1 準噶爾盆地瑪湖凹陷構造位置及風城組綜合柱狀剖面Fig.1.Structural location of Mahu sag and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Fengcheng formation in the sag,Junggar basin

      總體而言,風城組沉積韻律強,紋層與薄紋層、薄互層發(fā)育,淺色含堿性礦物層與暗色層形成互層,具有巖石類型復雜、巖性縱向變化快等特征。其中,風二段和風三段為典型的源儲一體型頁巖油藏,風一段主要為火山巖致密油藏?,敽枷蒿L城組具整體含油、甜點厚度大、甜點分布相對分散、油層厚度小等特征[8,12]。

      2 樣品與實驗

      2.1 樣品采集

      研究樣品取自瑪頁1 井風城組取心段,其中,風一段28 塊,風二段67 塊,風三段15 塊,采樣深度為4 585.35~4 937.04 m,巖性主要包括粉砂質泥巖、泥質白云巖、粉砂巖、凝灰?guī)r、陸源碎屑巖、火山碎屑巖等(圖2)。不同層段之間的巖性組合存在明顯差異,風一段主要為深灰色—灰色石灰質泥巖、凝灰質泥巖夾白云質砂巖、白云巖、凝灰質白云巖、泥質白云巖和凝灰?guī)r,火山活動相對強烈,火山碎屑巖發(fā)育,并且含豐富的鹽巖及堿性礦物;風二段發(fā)育白云質砂巖、灰色泥巖夾泥質白云巖,并且發(fā)育大量堿性礦物,以層狀堿性礦物與暗色白云質泥巖組成厚度不等的韻律為主要特征;風三段發(fā)育灰色泥巖、泥質白云巖和白云質泥巖,堿性礦物含量相對較小。

      圖2 瑪頁1井風城組典型巖心照片F(xiàn)ig.2.Typical photos of cores from Fengcheng formation in Well Maye-1

      2.2 實驗方法

      全巖X 射線衍射礦物分析遵循SY/T 5163—2018《沉積巖中黏土礦物和常見非黏土礦物X射線衍射分析方法》,使用直徑約80 μm 粉末樣品,采用德國布魯克公司D8 AD-VANCE 型X 射線衍射儀分析,每一種礦物質量分數(shù)通過分析軟件計算,并參考國際標準樣品的參比強度。巖石熱解和多溫階熱解分別遵循GB/T 18602—2012《巖石熱解分析》和Q/SH 0754—2019《泥頁巖中不同賦存狀態(tài)的滯留烴含量測定方法》,實驗儀器為HAWK 頁巖分析儀,巖心樣品在冷凍狀態(tài)下粉碎,避免粉碎過程中輕烴受熱損失[13]。首先將粉末樣品加熱到300 ℃,持續(xù)3 min,獲取游離烴含量;之后以25 ℃/min 加熱到650 ℃,獲得裂解烴含量,最高熱解峰溫來自于熱解烴的裂解峰;同時開展多溫階熱解實驗分析,200 ℃恒溫1 min獲取輕質游離烴含量,然后以25 ℃/min 升溫至350 ℃,恒溫1 min 獲取中質游離烴含量,再以25 ℃/min 升溫至450 ℃,恒溫1 min 獲取吸附烴含量,最后以25 ℃/min 升溫至600 ℃,恒溫1 min獲取裂解烴含量。

      3 結果與討論

      3.1 巖相特征

      巖石礦物組成是泥頁巖儲集空間發(fā)育的物質基礎,而巖相則是連接微觀研究與宏觀預測的橋梁[14],反映了泥頁巖儲集層的沉積構造、孔隙結構類型、有機質豐度等地球化學、地質和巖石物理信息[15-16]。有機相是指有機質的沉積相,涉及沉積巖中有機質的巖石學特征、地球化學特征、生物學特征、沉積環(huán)境、沉積巖體的展布特征等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機質的生源特征,它不僅反映有機質的生烴質量,也反映有機質的形成環(huán)境[17]。富有機質頁巖的巖相和有機相是頁巖油氣甜點評價的基本單元[18],對頁巖油氣最終開采效果具有重要控制作用[19],其組合分析,對泥頁巖的古沉積環(huán)境和資源潛力的判識提供了快速手段。

      本文利用全巖礦物組成測試結果,結合巖相和有機相劃分方案[19],對風城組不同層段的巖石礦物組成、巖相類型和有機相開展分析。結果顯示,瑪頁1井風城組主要的巖石礦物組成按含量高低依次為長英質礦物(鉀長石、斜長石、石英等)、碳酸鹽礦物(方解石、白云石、鐵白云石、菱鐵礦等)和黏土礦物,整體表現(xiàn)為混積巖特征,不同層段礦物組成發(fā)育不同,縱向非均質性較強(圖3a)。

      圖3 瑪湖凹陷風城組頁巖礦物組成及巖相、有機相劃分Fig.3.Mineral compositions and division of lithofacies and organic facies of Fengcheng formation shale in Mahu sag

      風一段底部(4 913.26—4 933.06 m)灰質細砂巖段,長英質礦物含量為51.30%~61.11%,平均為54.90%;碳酸鹽礦物含量為14.10%~31.80%,平均為25.50%;黏土礦物含量為7.50%~27.90%,平均為12.50%。風一段中部(4 864.87—4 913.26 m)火成巖夾泥巖、砂礫巖段,長英質礦物含量為10.30%~78.40%,平均為49.00%;碳酸鹽礦物含量為8.80%~68.40%,平均為21.90%;黏土礦物含量為6.10%~37.50%,平均為17.30%,黃鐵礦異常發(fā)育,平均為8.20%。風一段上部(4 835.75—4 864.87 m)灰色泥巖及白云質泥巖段,長英質礦物含量為10.30%~81.00%,平均為37.00%;碳酸鹽巖礦物含量為11.80%~67.90%,平均為34.90%;黏土礦物含量為4.30%~37.50%,平均為15.80%。

      風二段較風一段黏土礦物含量明顯降低,長英質礦物含量增加,表現(xiàn)為低黏土礦物含量、高碳酸鹽礦物含量和高長英質礦物含量的特征。其中,黏土礦物含量為2.62%~34.57%,平均僅為8.70%;碳酸鹽礦物含量為7.70%~73.60%,平均為34.40%;長英質礦物含量為18.50%~86.50%,平均為49.90%,整體上以紋層狀頁巖為主,沒有明顯分段界限。

      風三段較風二段黏土礦物含量有所增高,平均為18.90%;碳酸鹽礦物含量為8.60%~61.40%,平均為33.30%;長英質礦物含量為30.10%~53.90%,平均為42.00%,與風二段類似,巖相組合界線不明顯。

      3.2 有機相特征

      依據(jù)風城組主要礦物組成進行巖相及有機相劃分(圖3b),可以看出,風城組巖心主要集中在中—低碳長英質頁巖相、中—低碳混積頁巖相和中—低碳碳酸鹽質頁巖相,不同層位巖相分布存在差異,風一段上部頁巖巖相主要集中于中—低碳碳酸鹽質頁巖相以及長英質頁巖相,風二段3 種巖相均有分布,而風三段主要集中于混積頁巖相。

      從有機相類型劃分結果來看(圖3b),風城組頁巖以有機相A 類(高含硫海相碳酸鹽/蒸發(fā)巖相)、A/B類(高含硫海相碳酸鹽/蒸發(fā)巖相與中含硫海相硅質碎屑巖混合相)和C類(低含硫淡水湖相)為主[19],D/E/F 類(低含硫陸相)不發(fā)育,有機質含量不高,平均為1%左右,風二段以陸相富碳酸鹽質頁巖為主,有機質類型為Ⅰ型—Ⅱ型,碳酸鹽巖與頁巖呈互層或夾層形式,沉積有機質在早期成巖作用階段通過微生物硫酸鹽還原作用形成富硫干酪根,降低了干酪根熱降解成熟度門限[20-21],由此表現(xiàn)為低演化階段生烴特征[22]。

      3.3 烴源巖特征

      烴源巖是生油的基礎,烴源巖品質是影響成藏質量的重要因素,從有機地球化學角度看,烴源巖生烴潛力主要取決于有機質豐度、類型和成熟度[23],三者互為補充,有機質豐度高、Ⅰ型或Ⅱ型有機質中等成熟的烴源巖具有較大的生烴潛力。本文主要從有機質豐度、成熟度、類型和形成環(huán)境4 個方面對瑪湖凹陷風城組烴源巖進行評價。

      3.3.1 有機質豐度

      總有機碳含量可以被認為是烴源巖中碳含量的直接量度,由于有機質類型、成熟度等因素影響,不同類型有機質的生烴潛量存在差異,因此不能僅依靠總有機碳含量對烴源巖品質進行評價,結合生烴潛量進行烴源巖品質評價是目前應用較多的方法[24-25]。前人研究表明,相較于淡水或半咸水湖烴源巖,堿湖烴源巖具有生烴轉化率高且持續(xù)生烴的特點[26],因此即使總有機碳含量較低,其生烴潛量可能較高,應用傳統(tǒng)的烴源巖評價標準可能會低估風城組的資源潛力。前人結合瑪湖凹陷情況以及實驗結果,依據(jù)總有機碳含量和生烴潛量將烴源巖品質分為非烴、一般、好、較好和優(yōu)秀5類[27]。本文借鑒其分類標準對瑪湖凹陷風城組烴源巖品質進行劃分,主要為較好—優(yōu)秀烴源巖;風二段烴源巖品質最好,主要為好—優(yōu)秀烴源巖,風一段烴源巖的品質一般,主要為好烴源巖,少量烴源巖的品質較差,但主體上為好—較好烴源巖;風三段的烴源巖品質相對較差,在每個分類標準范圍內均有分布(圖4)。

      圖4 瑪湖凹陷風城組頁巖烴源巖品質評價Fig.4.Source rock quality evaluation of Fengcheng formation shale in Mahu sag

      3.3.2 有機質成熟度

      熱演化程度是決定頁巖油藏資源潛力的重要參數(shù)[28-29],而熱解峰溫是評價熱演化程度最常用的參數(shù)之一[30]。研究區(qū)頁巖樣品熱解峰溫分布于410~460 ℃(圖5),不同層位的熱解峰溫存在較大差異,其中,埋藏較深的風一段熱解峰溫普遍偏低,主要為415~445 ℃,位于中部的風二段熱解峰溫相對升高,主要為430~445 ℃,埋藏最淺的風三段的熱成熟度最高,熱解峰溫主要為430~450 ℃,該異常現(xiàn)象反映風一段可能對運移油有貢獻。風一段下部4 915~4 940 m 游離烴含量普遍較高,但是裂解烴含量和氫指數(shù)偏低,顯示出典型的儲集層特征,表明該層位的油氣多為運移而來。且風一段下部堿湖白云質混積巖中滯留烴豐富,造成了熱解峰溫偏低,因此風城組烴源巖的熱演化程度更高[2,31]。整體上,風城組熱解峰溫主要為430~450 ℃,其隨深度的變化特征可以看出,瑪頁1井風城組頁巖已經達到了成熟階段?,旐? 井風城組的平均鏡質體反射率為1.1%[32],為成熟階段。

      圖5 瑪湖凹陷風城組頁巖熱解峰溫隨深度的變化Fig.5.Variation of Tmax with the shale depth in Fengcheng formation,Mahu sag

      3.3.3 有機質類型

      氫指數(shù)和最高熱解峰溫均可用于判斷有機質的類型[33]。結果表明,研究區(qū)風城組頁巖氫指數(shù)為21.62~304.41 mg/g,平均為164.96 mg/g,以Ⅱ1型及Ⅱ2型干酪根為主,不同層位的有機質類型差異不大(圖6)。有機質顯微組分分析顯示,風城組有機質顯微組分主要是鏡質組和惰質組,而富氫組分的殼質組和腐泥組含量較低,與吉木薩爾凹陷蘆草溝組咸化湖相頁巖有機質顯微組分構成相差較大,與前人分析的細菌、藻類和無定型優(yōu)質生烴母質有很大差異[34],可能與堿湖環(huán)境對生烴母質的改造有關。模擬實驗表明,風城組油氣同生,生氣能力優(yōu)于咸化湖相頁巖[35],反映了堿湖環(huán)境下特殊的有機質構成及潛在的頁巖氣勘探潛力。

      圖6 瑪湖凹陷風城組有機質類型劃分Fig.6.Classification of organic matters in Fengcheng formation of Mahu sag

      3.3.4 有機質形成環(huán)境

      黏土礦物中伊蒙混層的層間K+吸附作用較強,對有機質和液態(tài)烴具有較強的吸附力[36-37],與有機質發(fā)育有密切關系[38],前人研究表明,無論是泥頁巖還是現(xiàn)代沉積,黏土礦物含量一般與有機質發(fā)育呈正相關[39]。然而,風城組頁巖黏土礦物含量整體與總有機碳含量呈負相關(圖7a),一方面可能與堿湖環(huán)境下水中抑制了蒙皂石伊利石化[40],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堿湖極端環(huán)境對生烴母質組成的控制和篩選效應[41]。碳酸鹽礦物中白云石比例可近似反映Mg/Ca[42],隨著蒸發(fā)作用增強,鹽度增高,Mg/Ca 逐漸升高,碳酸鹽礦物中白云石比例也逐漸增大。風城組頁巖中白云石比例與總有機碳含量呈弱正相關(圖7b),表明高鹽度水體有利于風城組頁巖有機質富集與保存。因此,風城組頁巖中有機質形成并富集于咸化的低黏土環(huán)境。

      圖7 瑪湖凹陷風城組頁巖礦物與總有機碳含量的關系Fig.7.Relationship between mineral contents and TOC of Fengcheng formation shale in Mahu sag

      3.4 含油性特征

      含油性評價是判斷油氣藏是否有商業(yè)開采價值的重要手段,其中熱解實驗參數(shù)主要包括游離烴含量、裂解烴含量和總有機碳含量。瑪湖凹陷風城組頁巖游離烴含量、裂解烴含量和總有機碳含量分布范圍分別為0.04~10.46 mg/g、0.07~26.49 mg/g 和0.28%~4.17%(圖8),其中,風一段頁巖游離烴含量為0.04~5.71 mg/g,平均為1.03 mg/g,裂解烴含量為0.07~26.49 mg/g,平均為3.40 mg/g,總有機碳含量為0.25%~4.17%,平均為0.91%;風二段頁巖游離烴含量為0.07~10.46 mg/g,平均為1.54 mg/g,裂解烴含量為0.05~7.37 mg/g,平均為2.38 mg/g,總有機碳含量為0.21%~1.67%,平均為0.93%;風三段頁巖游離烴含量為0.15~9.26 mg/g,平均為2.97 mg/g,裂解烴含量為0.14~4.64 mg/g,平均為1.79 mg/g,總有機碳含量為0.28%~1.81%,平均為0.77%。依據(jù)深度與含油性的相關性特征可以發(fā)現(xiàn),瑪頁1井風城組頁巖在4 580.00—4 600.00 m、4 613.69—4 637.73 m、4 666.17—4 692.11 m、4 724.85—4 762.93 m、4 786.78—4 810.50 m和4 876.47—4 935.15 m井段含油性相對較好??v向上可劃分為6 個含油性較好的甜點層,其中頁巖油發(fā)育甜點層為層1—層5,層6為致密油發(fā)育層[10]。

      圖8 瑪湖凹陷風城組頁巖含油性綜合柱狀剖面Fig.8.Composite column showing oil-bearing properties of Fengcheng formation shale in Mahu sag

      進一步通過對比不同層段游離烴含量與總有機碳含量的關系可知(圖9),層2 以及層4 紋層狀長英質頁巖發(fā)育段的含油性最好,平均游離烴含量分別為2.06mg/g和2.69mg/g,含油飽和度指數(shù)大于100mg/gTOC,黏土礦物含量整體較低(圖10a),石英和長石類脆性礦物的發(fā)育與游離烴含量呈較好的正相關性(圖10b),表明風城組頁巖儲集層主要是長英質頁巖,脆性礦物發(fā)育,可壓性較好,展現(xiàn)了風城組頁巖良好的頁巖油勘探前景。

      圖9 瑪湖凹陷風城組頁巖不同甜點層游離烴含量與總有機碳含量的關系Fig.9.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 hydrocarbon content and TOC of sweet spot intervals in Fengcheng formation of Mahu sag

      圖10 瑪湖凹陷風城組頁巖礦物含量與游離烴含量的關系Fig.10.Relationship between mineral content and free hydrocarbon content of Fengcheng formation shale in Mahu sag

      3.5 烴類賦存狀態(tài)

      對頁巖油產能起貢獻的主要是游離態(tài)的可動烴,因此可動烴含量及其占總烴含量比例是評價頁巖油成藏質量的重要參數(shù)[43-44]。多溫階熱解具有準確表征頁巖中不同賦存狀態(tài)烴含量的優(yōu)勢,評價參數(shù)主要包括游離烴中輕質烴類含量、游離烴中重質烴類含量、吸附/互溶束縛態(tài)烴類含量、衍生游離烴含量、游離烴/吸附烴以及游離烴占總烴比例。瑪湖凹陷風城組頁巖游離烴中輕質烴類含量較高,為0.03~5.09 mg/g,平均為0.70 mg/g。層間非均質性較強,含油性較高的部位主要集中在風二段頂部、風二段中部和風一段中—下部。其中,風二段頂部和中部平均游離烴含量為1.46~1.50 mg/g,風一段中—下部致密油發(fā)育層平均游離烴含量為3.08 mg/g。2 種油氣富集類型的游離烴含量相差較大,但吸附烴含量相差較小,平均為0.31~0.36 mg/g,較高的游離烴/吸附烴是風城組頁巖油賦存狀態(tài)的主要特征,泥頁巖段平均游離烴/吸附烴為3,灰質細砂巖段游離烴/吸附烴高達5。游離烴含量總體較高,在泥頁巖段和灰質細砂巖段平均游離油占總油比例為80%~90%,反映了風城組成熟度較高、油質較輕及可動性較好的特征。

      由于礦物、干酪根表面潤濕性差異以及分子極性的不同,游離烴含量存在較大差異。游離烴含量主要與長英質礦物含量有關(圖11a),吸附烴含量主要與總有機碳含量相關(圖11b),前人通過溶脹實驗得出,有機質吸附能力是礦物的10倍以上[37]。有機質對于烴類的吸附能力在干酪根演化前期,其生成的烴量遠遠無法滿足干酪根的吸附能力,因此其吸附的烴量呈現(xiàn)增加的狀態(tài);烴生成量大于干酪根吸附能力之后,烴源巖開始向外排烴。緊鄰烴源巖的紋層狀長英質頁巖發(fā)育的大量粒間孔隙、基質孔和層理縫(圖12),為烴類的富集提供了較好的賦存空間。

      圖11 瑪湖凹陷風城組礦物含量和總有機碳含量與烴類含量的關系Fig.11.Relationship between mineral content/TOC and hydrocarbon content of Fengcheng formation in Mahu sag

      圖12 瑪湖凹陷風城組烴類賦存空間特征Fig.12.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occurrence in Fengcheng formation of Mahu sag

      4 結論

      (1)瑪湖凹陷風城組頁巖礦物成分主要包括黏土礦物、碳酸鹽礦物和長英質礦物,堿性礦物發(fā)育。巖相組合主要為中—低碳長英質頁巖相、中—低碳混積頁巖相和中—低碳碳酸鹽質頁巖相。

      (2)瑪湖凹陷風城組風二段烴源巖品質最好,風一段烴源巖品質主要為好,部分烴源巖品質一般,少數(shù)烴源巖品質較差,風三段烴源巖品質相對較差。有機質顯微組分以鏡質組和惰質組為主,烴源巖主要集中在成熟階段,有機質類型多為Ⅱ1型及Ⅱ2型,主要形成于咸化的低黏土環(huán)境。

      (3)風城組頁巖縱向上可劃分為6 個含油性較好的甜點層,風二段頂部以及中部的紋層狀長英質頁巖發(fā)育段的含油性最好,平均游離烴含量均為1.50 mg/g左右,儲集層黏土礦物含量整體較低,脆性礦物發(fā)育。

      (4)較高的游離烴/吸附烴是風城組頁巖油賦存狀態(tài)的主要特征,游離烴含量總體較高,平均游離油占總油比例為80%~90%,成熟度較高,油質較輕,可動性較好,展現(xiàn)了良好的頁巖油勘探開發(fā)前景。

      猜你喜歡
      風城瑪湖烴源
      風城老鐘
      電化學破乳技術在風城超稠油SAGD 循環(huán)液處理中的應用
      新疆瑪湖油田水平井低摩阻導向鉆具組合優(yōu)選與應用
      礦產勘查(2020年5期)2020-12-25 02:39:14
      “風城”廣元
      東濮凹陷西南部晚古生代—早新生代烴源研究
      風城的風
      民族音樂(2018年2期)2018-05-26 03:04:35
      瑪湖油田氣測和巖石熱解錄井敏感參數(shù)研究及應用
      錄井工程(2017年1期)2017-07-31 17:44:42
      中國近海湖相優(yōu)質烴源巖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高密度寬方位地震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在瑪湖凹陷的應用
      瑪湖凹陷夏子街斜坡坡折帶發(fā)育特征及控砂作用
      拉萨市| 中方县| 宁蒗| 兴海县| 依兰县| 湖北省| 女性| 高陵县| 湖口县| 东乡族自治县| 康乐县| 开化县| 特克斯县| 阜南县| 凤山县| 屏东市| 崇义县| 武山县| 始兴县| 南宁市| 绵阳市| 高阳县| 博湖县| 广灵县| 衡东县| 岗巴县| 大理市| 鄯善县| 庆元县| 宝兴县| 衡南县| 宁海县| 始兴县| 望谟县| 交城县| 盐津县| 合山市| 深圳市| 定安县| 民权县|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