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福州傳統(tǒng)民居中的博古圖案

      2022-11-22 14:13:06周南亞
      藝術家 2022年8期
      關鍵詞:博古器物福州

      □周南亞

      傳統(tǒng)民居是在特定地域背景下,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和文化沉積而形成的滿足人類日常生活需求的民間居住建筑。福州傳統(tǒng)民居以縱向的多進天井式布局、曲線形的馬鞍墻和繁復的雕飾為特色,以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qū)為代表性案例。福州地區(qū)包括五區(qū)八縣,范圍較大,傳統(tǒng)民居數量多,分布廣泛,且多以木材為結構材料,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明清以前的建筑實物幾乎無存。因此,在考察過程中只選其中特色鮮明、保存尚好且具有典型意義的明清時期民居作為研究對象。

      《說文解字》中對“博”的闡述為:“博,大通也。從十,從尃。尃,布也?!睂Α肮拧钡年U述為:“故也。從十、口,識前言者也?!倍犊鬃蛹艺Z》中的《觀周篇》最早出現了“博古”一詞,“吾聞老聃博古觀今。”此處的“博古”意為通曉古今?!安┕拧币辉~在《辭源》中有兩個解釋,其一為通曉古代事物、博通古事之意,其二特指描摹或仿摹鐘鼎等古器具的字畫或瓷器。

      一、博古圖案的形成與發(fā)展

      “博古圖”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北宋時期王黼編撰的《宣和博古圖》一書中。宋代器物學興盛,復興禮樂之學,民間盛行一股收集銘文、古器之風。帝王更將這種風尚推至極致,宋徽宗將各地收集的古器物納入宣和殿中,命人描摹圖像,《宣和博古圖》這本譜錄文獻應運而生。書中所著錄的青銅器數量眾多,所繪器圖精益求精,著錄了宣和殿內由商至唐的青銅器八百余件,對后世研究古器物起到了重要作用。從宋代開始,“博古”一詞作為繪本圖譜的概念進入書畫領域。隨著博古圖在繪畫領域的流行,其也逐漸作為裝飾紋樣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據現有考古資料來看,博古紋樣最早見于金代的定窯瓷器上。明代末年以及清康熙、乾隆時期的瓷繪博古紋樣最盛行,出現此類圖案的瓷器存世量大、器型豐富。同時,博古圖作為裝飾紋樣,出現在建筑裝飾、家具、絲織品等多種載體上,形成了獨特的表現方式和藝術風格。由此可見,隨著時代的變化,“博古”一詞的含義也在不斷擴大并延伸。無論源自《宣和博古圖》的博古圖,還是后世作為設計裝飾的博古紋樣,通稱為博古圖案。如今,凡是以鼎、尊、瓷瓶、玉件、盆景、雜寶、琴棋書畫等內容進行排列組合的裝飾圖案,皆以博古名之。

      博古圖案較有規(guī)則,每個形象既各自獨立又組合搭配,這種風格被稱為“圖錄式”(cataloguing style)。設計者可以根據裝飾需要或工藝要求,刪減或添加某些形象,達到完美的視覺效果。博古圖案也符合“圖錄式”的風格特點,特別是運用于建筑裝飾中,工匠會根據需要來布置畫面,各器物可單獨存在或組合構圖,無須考慮比例、透視等因素。福州傳統(tǒng)民居上的博古圖案大膽取舍,創(chuàng)新組合,不強求任何固定的模板,以表現更多內容,賦予整體圖案全新含義。正是如此,整體畫面古拙質樸,形成了一種民間建筑特有的藝術風格。

      二、福州傳統(tǒng)民居中博古圖案的文化內涵

      (一)博古圖案中的尚古審美趣味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崇古”“復古”的思想,先秦時期就出現了對古器物的收藏與研究。宋代更是一個盛行復古的階段,金石學研究盛行,文人墨客也培養(yǎng)出對古器物的熱愛之情,不由地在日常藝術創(chuàng)作中引入古器物圖案。經過數百年的發(fā)展,金石學在明清時期又得到復興,尚古思潮推動古器物收藏活動盛行。鑒古藏古已成為文人墨客的一種精神生活方式。古器物已成為財富與身份的象征,博古圖案也成為高尚審美趣味的代表之一。在封建社會中,文人墨客是社會核心力量階級,該群體的審美對整個社會的審美傾向起著導向作用。博古圖案也隨之逐漸被百姓認可并在生活中廣泛使用。

      如今在福州保存較完整的傳統(tǒng)民居基本是建于明清時期,正是博古圖案在全社會流行的時期。所以,工匠很自然地將雅化的博古圖案運用于民居建筑裝飾上。如在柱礎、槅扇、水車堵等建筑部位出現了博古圖案,并借助多種工藝手法來表現,顯示戶主的審美品位。以古器物為代表的博古圖案最能體現尚古之風,如福州林則徐故居的屏墻頂部與院內水車堵等部位,都裝飾著鼎、瓶、爐、尊、鬲等古器物,各元素單體排列或組合搭配,并在兩端以祥云紋和回字紋為輔助裝飾,營造出濃厚的尚古氣息和清雅高潔的氛圍。

      (二)博古圖案中的祈求夙愿

      傳統(tǒng)建筑裝飾是建筑文化內涵和地域文化的載體,其形式運用形象化的“符號”反映價值觀念、情感寄托等。建筑綜合體現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建筑裝飾主要承擔了精神創(chuàng)造的作用,通過輔助、優(yōu)化建筑造型構件,使原本強調功能性的建筑具有調解心靈的精神價值和引起視覺感受的審美價值。傳統(tǒng)民居建筑裝飾更是運用隱喻性的符號,結合象征、寓意、諧音等表現方式,來反映情感寄托、價值觀念等信息,傳達建筑的精神。

      福州傳統(tǒng)民居中的博古圖案涵蓋鼎、尊、瓶、書畫、如意、花卉等題材,寓意清雅高潔、吉祥如意。如“瓶”與“平”諧音,瓶中插有如意,以表示“平安如意”,瓶中插有竹子,以表示“竹報平安”等。以盒子、荷花與如意組成的博古圖案,由于“荷”與“和”諧音,“盒”與“合”諧音,來表達“和合如意”的美好憧憬。為了期盼家族富有,銅錢的圖案也經常與瓶等器物搭配出現。瓶中插入幾支孔雀翎的博古圖案經常出現??兹隔崾乔宕倮舳Y帽上裝飾的表示品級的物品,借以表明官階顯赫、職權光耀的家族祈盼。在墀頭等建筑部位出現的書卷紋或筆筒中內插毛筆、拂塵的圖案,意為鼓勵后代努力讀書;在寶瓶中插入三個戟的圖案,代表希望家族后代能夠當官順利連升三級。博古圖案將美與吉祥聯系,不僅是視覺上的審美感受,同時帶有精神功利性,反映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期盼、憧憬和祈福納祥的真誠夙愿。

      三、福州傳統(tǒng)民居中博古圖案的表現工藝

      (一)灰塑

      灰塑是一種以石灰為原材料做成灰泥,然后在建筑裝飾表面堆砌塑型的裝飾工藝,其可塑性強、經用耐久、價格低廉,在福州傳統(tǒng)民居中極常見。在沿海地區(qū),工匠多采用殼灰、砂及棉花或麻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之所以用殼灰,既便于就地取材又可防酸性侵蝕。混成后的灰泥需多次拌和均勻,在篩除雜粒后,加水搗煉成糊狀,不過常加入糯米汁或煮熟的海菜汁來增加黏性和吸水性,黏性越強的灰泥越適合做灰塑。在灰泥制作完成后,舊時的工匠大多利用其可塑性強的特點,在現場快速塑形。等泥塑完全干燥后,呈現淺灰色,也可在即將干的時候涂刷色料,使之呈現鮮艷的色彩。

      福州傳統(tǒng)民居中的灰塑博古圖案多出現于墻體上,包括馬鞍墻的墀頭、水車堵、擋水檐等部位?;宜苡捕葟?,防水性能好,立體突出,適合用于遠距離觀看的高處部位,多混合采用淺浮雕和高浮雕形式進行處理。如福州林則徐故居的外側屏墻頂部刻畫了瓶、壺、畫軸為主體的博古圖案,以高浮雕的灰塑形式體現??紤]到高度的問題,工匠又將突出的圖案盡量往前傾,以便更立體,便于觀賞。福州傳統(tǒng)民居馬鞍墻的墀頭部位是灰塑博古圖案常出現之處,墀頭的斜堵面、直堵面皆是重點位置。如沈葆楨故居的墀頭斜堵面處,以灰白色的高浮雕式灰塑裝飾了內插毛筆的筆筒和內插蕉葉的瓷瓶圖案,營造出樸素內斂的文化氛圍。

      (二)彩繪

      彩繪,也就是彩畫,即用礦物彩料在建筑表面繪制圖案,其具有裝飾性和保護性兩種功能,既能強化裝飾效果,增加藝術感染力,又能防止潮濕和風化的侵蝕,保護木構建筑表面。在福州地區(qū)傳統(tǒng)民居中,彩繪裝飾的重點部位是馬鞍墻的牌堵、屋檐、墻楣部位,裝飾風格較為樸素淡雅,色調以藍、白為主,土黃、墨綠等顏色點綴,突出墨線效果,勾畫出清晰柔和、生動美觀的圖案。

      福州傳統(tǒng)民居中的彩繪博古圖案,色彩比較典雅,內容豐富,除了常見的鼎、瓶、爐、尊、爵、鬲等古器物,還添加了一些常見的床榻、幾案、屏風等家具,通過博古圖案的內容、形式等可以看出戶主的品位修養(yǎng)與地位。如福州林則徐故居的屏墻內墻墻楣部位和院內墻楣部位,以海藍色為底,以灰白為主要色調繪制了大量古器物為代表的博古圖案。這些原本單體出現的器物完全按照畫面的構圖所需來重新組合規(guī)劃。該彩繪裝飾色彩淡雅,但勾畫細致,用墨線突出器物外輪廓和器物表面的紋樣,線條流暢精致,塑造了清新自然的裝飾風格。

      (三)嵌瓷

      嵌瓷是以次等廉價的陶瓷器或破碎的彩色陶瓷片為材料,用尖嘴剪刀等工具剪成小塊形狀,再嵌進未干的灰泥表面而拼成各種圖案。瓷片經過高溫燒制,并用紅糖水或糯米水作為粘貼材料,在黏結后非常牢固,能承受風吹雨打。嵌瓷是一種現場施工的陶瓷片鑲嵌技巧,具有即興創(chuàng)作的特點,很考驗工匠的手頭功夫。

      從整體上來看,嵌瓷工藝主要流行于廣東潮州、福建南部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居建筑中,在福州地區(qū)并不多見,但是在靠近閩南地區(qū)的福清,當地的傳統(tǒng)民居深受閩南建筑裝飾的影響,出現了部分嵌瓷裝飾。嵌瓷常用于民居中的屋脊、山墻、水車堵等部位。在福清幾處傳統(tǒng)民居中,嵌瓷的博古圖案出現在水車堵處。水車堵是在建筑物墻體上端接近屋檐處的一種水平帶狀裝飾,這一名詞流行于閩南地區(qū)的建筑行業(yè)。由于博古圖案大多以古器物為主,因此工匠直接以完整的瓷器代替,再用一些邊角料拼成花卉與博古架,這一處理手法簡單又高效。如需要增加色彩的多樣性,也可在陶瓷片的表面涂上顏料、油漆等以達到預想的效果。

      (四)石雕

      石雕是福建省較負盛名的民間工藝,如東晉時期就開始萌芽的惠安石雕至今仍在國內外傳播。閩東地區(qū)石材資源豐富,特別是花崗石,具有質地堅硬、耐磨防水防潮等優(yōu)點,在建筑中被大量使用,多作為墻基、臺基、柱礎等防潮濕和受力較大的建筑構件。石雕的種類豐富,技法繁多,主要包括沉雕、圓雕、線雕、浮雕和影雕五大類。在建筑的運用中,工匠會根據不同的建筑部位選用不同的技法,也會將多種雕刻技法結合,展現形象生動的裝飾圖案。

      福州傳統(tǒng)民居中以石雕方式出現的博古圖案多出現在柱礎中,如長樂九頭馬民居中廳堂前的柱礎,以淺浮雕的手法刻畫了畫軸、書卷等博古圖案。在廂房門楣處,以高浮雕的手法刻畫了博古架和多個內插有花卉的博古圖案,形象立體突出且生動。部分民居大門入口處的兩邊墻體裝飾上,以淺浮雕和線雕的手法刻畫了鼎、瓶等古器物與祥云紋、卷草紋組合的博古圖案,線條流暢明朗,圖案清晰平整。大戶人家的民居大門門檻外側會使用抱鼓石,來展示戶主身份地位。鼓面上常雕飾著螺旋曲線、三獅戲球等圖案,在四面的基座上常會雕飾斜型棋盤、畫軸、書籍等博古圖案,來體現雅致的審美趣味。

      傳統(tǒng)民居建筑上的博古圖案是福州地域文化的生動化凸顯,也是明清時期世俗風尚和文化情境的立體化寫照,更是戶主審美觀念和價值觀念的形象化表達。博古圖在歷代發(fā)展過程中,其意義逐漸被解構、擴大,并通過不同的表現工藝運用于日常生活中。同時,博古圖融入了更多的內容,更是結合象征、寓意、諧音等表現方式,使器物附加人格化的情感寄托,表達相應的審美趣味、價值觀念和情感夙愿。

      建筑是城市歷史和地域特征的顯著表現,而傳統(tǒng)民居作為地方性建筑中最普遍的建筑類型,更對地域特色的塑造起著關鍵作用。建筑裝飾更是歷史文化的見證,具有不可再生性。福州傳統(tǒng)民居建筑裝飾通過表層的工藝形式和深層的文化內涵兩個方面來體現城市的精神文化和地域的審美文化,由此可見其重大的保護價值和研究價值。但遺憾的是,許多傳統(tǒng)民居建筑并沒有及時得到保護和修復,經歷多年風吹雨打,墻體逐漸破敗,裝飾逐漸凋落。因此,如何保護和傳承福州傳統(tǒng)民居以留住歷史文脈,彰顯地方特色,以及如何利用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民居以打造符合當今審美并實用的建筑,是需要持續(xù)探索的問題。

      猜你喜歡
      博古器物福州
      2010年新鄭市郭店鎮(zhèn)工業(yè)園區(qū)墓葬出土器物
      聽古器物講“孝文化”
      金橋(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0
      恣意浪漫的楚國器物
      藝術品鑒(2020年7期)2020-09-11 08:04:56
      我認識的幾位福州女
      海峽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00
      拓本博古畫:金石傳拓與中國畫的交匯
      藝術評論(2020年3期)2020-02-06 06:29:54
      以愛之名 和諧至美——福州十中簡介之三
      逐夢福州 只為“她”
      海峽姐妹(2018年11期)2018-12-19 05:18:32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尋味福州
      海峽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8
      博古通“經”,養(yǎng)生亦養(yǎng)心
      學生天地(2017年7期)2017-05-17 05:49:30
      涟源市| 东兴市| 运城市| 新津县| 鸡西市| 张掖市| 海淀区| 菏泽市| 南涧| 天峨县| 茂名市| 中西区| 岗巴县| 红原县| 隆子县| 福州市| 竹北市| 墨玉县| 县级市| 平远县| 工布江达县| 浦北县| 色达县| 济源市| 盐山县| 怀柔区| 越西县| 衡南县| 耿马| 尼玛县| 茶陵县| 偃师市| 星座| 大方县| 汉川市| 佛教| 宁阳县| 巧家县| 阿巴嘎旗| 县级市|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