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寶芬
(賓川縣園藝站,云南 賓川671600)
沃柑是一個晚熟高糖型雜柑品種,云南最早于2010年引入賓川縣種植,通過10年的發(fā)展,到2020年,以賓川、鶴慶、永勝、華坪為主的金沙江干熱河谷產(chǎn)區(qū),沃柑面積已達10000 hm2,投產(chǎn)面積超過6000 hm2,年產(chǎn)值16億多元,種植沃柑已成為當?shù)剞r(nóng)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經(jīng)濟來源。為進一步提高沃柑生產(chǎn)的質(zhì)量和效益,現(xiàn)結合該產(chǎn)區(qū)的地理、氣候特點和栽培模式,總結了一套適宜金沙江干熱河谷區(qū)的沃柑栽培技術,以供廣大種植戶參考。
1.1.1 園地選擇要求
一是園地周圍自然隔離條件好,避開風口、無霜凍;二是周圍無或少病蟲傳染源;三是土層深厚、疏松、透氣、有機質(zhì)含量高、微酸性砂壤土;四是水、電、路配套設施齊備。
1.1.2 桔園規(guī)劃
根據(jù)地形、坡度、坡向等條件,科學合理地做好桔園配套設施和小區(qū)規(guī)劃。在桔園內(nèi)合理配置水池、電力、道路、排灌系統(tǒng)、小區(qū)、防風林、肥池、藥池等。做到功能齊備,操作簡便,省工省力。
平地小區(qū)的劃分面積以3.3~4.0 hm2為1個小區(qū),形狀以長方形為宜;山地小區(qū)的劃分要結合地形、地勢進行,面積0.7~1.3 hm2為1個小區(qū)。
桔園道路系統(tǒng)由主路和支路組成。主路要求位置適中,貫穿全園,寬4~6 m,支路貫穿小區(qū),寬2~4 m,道路與防風林帶建設相結合,防風林建設與常年風向垂直。
金沙江干熱河谷區(qū),山高坡陡,水土流失嚴重,土壤類型復雜,土層瘠薄,肥力低下。為了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打牢桔園基礎,要按照建園規(guī)劃進行土壤整理和培肥。
對常年撂荒或板結的土地,全園深翻80~100 cm,山坡地要筑等高梯臺,臺面寬根據(jù)坡度1~2 m不等,1臺定植1行。施底肥(有機肥)120~150 t·hm-2,施有機肥采用點狀(穴狀)培肥或條狀(槽狀)培肥,以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
為解決金沙江干熱河谷產(chǎn)區(qū)干旱缺水問題,桔園采用肥水一體化節(jié)水灌溉技術。肥水一體化節(jié)水灌溉有滴灌和噴灌2種方式,根據(jù)小區(qū)面積大小,配置肥水一體化設備,灌溉系統(tǒng)由水池、肥池、過濾器、輸水管、控制閥、滴管、滴頭、噴管、噴頭等組成。
1.4.1 種苗質(zhì)量要求
從規(guī)范化苗圃選擇優(yōu)質(zhì)種苗,種苗要求品種純正,根系完好,嫁接口愈合,新梢老熟,無病蟲危害,株高大于40 cm,干徑大于0.6 cm。
1.4.2 苗木定植
金沙江干熱河谷區(qū),由于長期干旱,光照較強,需要合理密植。定植過密通風透光不好,容易滋生病蟲,田間操作困難。定植過稀,土地利用率低,果實色澤差,皮厚胞粗,日灼果較多。坡地適當密植,平地適當稀植,枳砧適當密植,香橙、枳橙、紅桔砧木適當稀植。坡地、香橙砧沃柑定植密度采用2.0 m×2.5 m,1995株·hm-2,平地、紅桔砧木沃柑定植密度采用2 m×3 m,1665株·hm-2。定植前最好通過雨水或灌水讓培肥回填的土壤沉降落實,在定植穴或培肥槽上壘高15~20 cm的樹盤再定植。平地、低洼地采用深溝高墑起壟定植。定植時做到“苗正(主干與地面垂直)、根舒(舒展)、土實(土與根緊密結合)、水足(定根水充足)、根系入土、嫁接口外露、樹盤覆蓋”,確保定植成活率。
桔苗定植成活后,適時做好除草及中耕工作,中耕深度10~15 cm,保持樹盤土壤疏松、透氣、無雜草。幼齡桔園每年秋季從樹冠外圍滴水線處開始,逐年向外深翻擴穴30~40 cm,用秸稈、茅草、腐熟農(nóng)家肥、餅肥、普鈣等與表土混合回填在底層,底土回填在表層,然后灌足水。為了防止土壤板結,控制雜草,減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培肥熟化土壤。一是桔園行間套種劍舌豌豆、苜蓿、三葉草或矮桿豆科作物等綠肥,在綠肥盛花期適時翻埋入土或割下覆蓋在樹盤上;二是在樹盤以外生草(除惡性雜草外),待雜草長到高30~40 cm時,使用割草機將雜草割下覆蓋于樹盤或行間;三是樹盤覆蓋控草地布。
幼樹施肥應勤施薄施,以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有機水溶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每次新梢萌發(fā)前施萌芽肥1次,新梢生長期施促梢肥1次,新梢自剪后施壯梢肥和促根肥1次。結合噴水,每次施高氮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或有機水溶肥45~75 kg·hm-2。隨著樹冠擴大和樹齡增長,施肥量由少到多逐步增加。中、微量元素肥根據(jù)缺素癥狀補施。
掛果樹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大量元素肥、有機水溶肥和中微量無素肥相結合。施肥量和施肥時間要根據(jù)樹勢和掛果量,因樹施肥,以產(chǎn)定肥。每年采果后或秋季,施樹體復壯肥(基肥)1次,肥料種類以腐熟有機肥、土雜肥或商品有機肥為主,配合使用大量元素復合肥和中、微量元素肥。腐熟有機肥、土雜肥施90~120 t·hm-2,若用商品精制有機肥施15~30 t·hm-2。采用樹冠滴水線環(huán)狀開溝、株間開溝或行間開溝的方法,土、肥混勻回填深施。在施基肥的基礎上,全年還要施好春梢萌芽肥、穩(wěn)果肥、壯果肥、促秋梢肥、越冬肥、增糖著色肥等幾次追肥,肥水一體化噴灌或滴灌,每次用平衡型大量元素復合肥90~150 kg·hm-2,雨季土壤水分重,可以根據(jù)天氣預報,下雨前每次撒施平衡型大量元素復合肥225~300 kg·hm-2。在春梢萌動前和秋梢老熟后還要配合補充促根、壯根的有機水溶肥各1次。同時,在花期注意補充硼肥和鋅肥,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補充鈣肥,花芽分化期補充磷、鉀肥,果實成熟期補充鉀肥和氨基酸類有機水溶肥。
沃柑與其它柑桔品種相比,產(chǎn)量高,需肥量大,對中、微量元素肥比較敏感,缺素癥狀明顯,尤其是用枳和枳橙作砧木的沃柑,更容易出現(xiàn)缺素癥。所以,在土壤施肥的基礎上,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要及時補充含中、微量元素的葉面肥。結合病蟲防治,花期噴施葉面肥硼肥+磷酸二氫鉀2次,幼果期和膨果期噴施含鈣葉面肥各1次,夏、秋梢生長期,注意噴施含硼、鋅、鐵、鎂等中微量元素肥2~3次,果實成熟期噴施高鉀葉面肥和氨基酸類葉面肥2次,花芽分化期噴施磷酸二氫鉀或含磷、鉀的葉面肥2次,促進花芽分化。
金沙江干熱河谷區(qū),氣候炎熱、空氣干燥,土壤水分蒸發(fā)量大,雨水集中在7—9月,其余時間干旱突出,要根據(jù)土壤墑情適時補水,確保植株生長需求。尤其在春季花果生長期和夏季果實膨大期,水分供給要充足。冬季花芽分化期適當控水,確?;ㄑ糠只_M行。雨季要及時清淤,疏通排灌溝渠,做好果園的排澇工作。
幼樹以整形為主,修剪為輔。通過定干、配置主枝、摘心、疏枝等整形修剪措施,促進樹冠長高、擴寬,增加分枝級數(shù),為試花投產(chǎn)建立緊湊、牢固的樹冠骨架。
5.1.1 幼樹整形
新植苗在距地面高度40~45 cm處短剪,地面以上20~25 cm內(nèi)萌發(fā)的枝梢全部抹除,保持樹高不低于20 cm。在剪口以下20 cm內(nèi)萌發(fā)的枝梢中,選留不同方位、健壯的新梢3~4個,多余枝梢抹除,選留的新梢長20 cm(10片葉)左右摘心,促進新梢老熟,加快下一級分枝萌發(fā)。以此類推,以后各級新枝都可以按相同方法摘心處理。過密、叢生的新梢及時疏除。
5.1.2 幼樹修剪
幼樹修剪以輕剪為主、短切為輔,一年四季均可進行。通過短切、疏枝、疏花等修剪措施,每年促發(fā)4~5次新梢。按照“棄弱留強、棄內(nèi)留外、棄吊留翹”的原則進行疏枝,每個母枝上保留3~4條新梢。強枝20 cm(10片葉)左右短切,剪口芽盡量向外。次年預備試花掛果的幼樹,秋梢盡量不作短切處理。對不能掛果的幼樹,春季疏除全部花蕾,對初掛果幼樹,疏除樹冠上部的花或幼果,只保留樹冠中、下部適量的花或幼果,確保掛果和長樹兩不誤。
掛果樹要整形和修剪相結合,遵循“一保、兩促、兩控、三稀三密”的修剪原則。一保即保留一批晚夏梢,以梢避果,減少日灼;兩促即促發(fā)春梢和秋梢,培養(yǎng)良好的結果母枝;兩控即控制早夏梢和冬梢,減少營養(yǎng)消耗,緩解梢果矛盾,減少落果,促進花芽分化。三稀三密即通過整形修剪,使樹體達到上部稀、下部密,外部稀、內(nèi)部密,大枝稀、小枝密的標準。通過修剪做到“密而不交,密而不疊,稀而不空”,“大枝稀疏疏,小枝鬧攘攘”,“地上有光斑,對面能看穿”。
5.2.1 修剪時間
一般采果后4—5月修剪1次,秋梢萌發(fā)前7—8月修剪1次,年修剪2次。
5.2.2 修剪方法
修剪要根據(jù)不同砧木、樹勢強弱、掛果量多少等情況來確定修剪方案,要因地制宜、因樹修剪。由于金沙江干熱河谷產(chǎn)區(qū)光照太強,為避免產(chǎn)生日灼,提高果實外觀品質(zhì),修剪不宜過重,樹冠不能太空。強樹以疏剪為主,棄強留弱,剪翹不剪吊;弱樹以短切為主,棄弱留強,剪吊不剪翹。
采果后修剪,以疏剪為主,回縮為輔,強枝盡量不短切。疏剪密枝、枯枝、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等?;乜s結果枝組和下垂裙枝。對擁擠的骨干枝適當疏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前期適當多留果,以果壓梢(早夏梢),及時抹除強旺的春梢和早夏梢營養(yǎng)枝,6月中旬促放一批晚夏梢,以梢避果,減少7—8月日灼果產(chǎn)生。
放秋梢修剪時,要根據(jù)樹勢和掛果量,修剪和疏果相結合,疏剪和短切并用。在保證產(chǎn)量的前提下,大年樹適當疏果,以果換梢,確保秋梢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疏果時優(yōu)先疏除畸形果、病蟲果、傷痕果、花斑果、向陽果、日灼果等,疏剪密集枝和徒長枝,回縮長枝,短切部分樹冠外圍中庸枝,促放良好的秋梢結果母枝。
對落花落果突出的無核沃柑(091),為提高坐果率,需要采取修剪調(diào)控和藥劑調(diào)控的?;ū9胧R皇谴荷胰~片轉綠期在大枝基部,用1號環(huán)割刀(寬度約1 mm)進行環(huán)割1圈,割后用薄膜包扎傷口,1月后解除薄膜。二是謝花80%左右,葉面噴施芐氨基嘌呤(BA)+赤霉酸(GA3)+磷酸二氫鉀1次,10~15 d后再用蕓苔素內(nèi)酯+赤霉酸(GA3)+磷酸二氫鉀噴第2次,重點噴幼果。三是及時抹除強旺的春梢和早夏梢營養(yǎng)枝,減少樹體營養(yǎng)消耗,緩解梢果矛盾。
在新梢生長期,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預防;發(fā)病初期用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或6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劑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新梢和幼果期發(fā)病初期,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2000~2500倍液,或60%吡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發(fā)病初期,用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20%噻唑鋅懸浮劑500倍液噴霧防治。
發(fā)生初期,用3%啶蟲脒微乳劑1500~2500倍液,或10%烯啶蟲胺可溶性粉劑4000~5000倍液噴霧防治,也可以掛色板誘殺成蟲。
發(fā)生初期,用24%螺螨酯乳油3000~5000倍液,或30%乙唑螨腈懸浮劑3000~4000倍液噴霧防治。
結合修剪抹芽,整齊放梢,當晚夏梢、秋梢萌發(fā)3~5 mm時,用20%氯蟲苯甲酰胺乳油3000~4000倍液,或2.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4000~5000倍液噴霧防治,也可以用性誘劑誘殺成蟲。
鮮銷果在果實正常成熟,表現(xiàn)出沃柑固有的品質(zhì)特征(色澤、香氣、風味和口感等)時,適時分批采收。采收時間一般在次年2—6月。貯藏保鮮果在8成熟時采收,鮮銷果在9~10成熟時采收。大年樹和枳殼作砧木的沃柑不宜采收過晚,以免影響果品質(zhì)量和樹勢復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