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淑華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第三實驗小學)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一些錯題總是錯了再錯,甚至在測試中一半以上的錯誤都是平時練習中常常出現(xiàn)的錯題。大多數(shù)的常見錯誤需要經(jīng)歷多次修改學生才能真正掌握正確的答案。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追求真實有效的課堂,建立“嘗試—錯誤—再嘗試”的探究型教學模式,而嘗試、探究必然會有錯誤的出現(xiàn),這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畏難和退縮,而應該巧妙地利用錯誤,避免再犯的同時更好地探索和進步。認知心理學派認為:錯誤是學習的必然產(chǎn)物,小學階段學生的認識水平、思維方式和表達形式等都處于萌芽和高速發(fā)展時期,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是很正常的,數(shù)學中的錯誤是學生最原始思想的暴露,所以教師一定要平和、理智地看待,并輔之以科學地引導,充分利用錯題資源進行教學,在錯誤上“多做些文章”,便可變廢為寶,讓錯誤“美麗”起來。
要求學生準備一個專門的糾錯本,最好是厚本活頁的,將平時課上練習、課下作業(yè)、單元練習、各種測試的錯題中的典型錯誤整理下來,其中要包含完整的原題目、錯誤原因和正確思路與解法,要求學生清晰正確地整理在自己的糾錯本上。我們在引導學生建立“個性錯題集”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要求學生必須將題目完整、正確地謄抄下來,對于一些試卷、習題頁也可以進行剪切、粘貼,在整理過程中要將原題目中的重點字、詞、句用重點符號或顏色標注出來;②錯題原因是錯題集的重點,因為只有對錯題建立深刻、準確的認識,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錯題,找到錯誤原因,避免下次在同類問題上發(fā)生錯誤,錯誤的原因可能有粗心大意、審題不清、題意不明、概念模糊、公式不熟、計算錯誤、緊張過度、格式錯誤、書寫錯誤、速度過慢等,教師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要將錯誤歸因于可控制的、穩(wěn)定的主觀因素,以便引導學生為下一次作業(yè)和測試的完成做好心理鋪墊,更大程度地發(fā)揮其主觀性和能動性;③正確思路與解法,這里要在學生的心里建立對于正確思路和解法的認知,對于有一題多解的問題也要寫在旁邊,這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我們常常說:“你想教給學生一碗水,你自己就必須有一缸水。”在錯題集的整理上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自己首先要做好表率。學生整理的錯題集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集中體現(xiàn)的都是符合其個人缺陷、知識漏洞的錯題,而教師要整理的“共性錯題庫”是平時在批改作業(yè)和測試卷過程中,學生最容易錯的題,是具有很高普遍性的錯誤,教師對這些錯題進行認真分析,尋找問題的癥結(jié),對于下一步教學工作的展開是十分有利的教學資源。我們在建立“共性錯題集”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要按照不同錯誤點記錄出錯率較高的典型做法,選取最為普遍的問題;②對于審題不清、概念錯誤等問題要找學生單獨談話,及時準確分辨出學生的問題是否真的是因為粗心,切記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直接武斷地去定性學生的問題,草率地將其歸因到粗心或?qū)忣}不清中,因為有些概念或者算法學生可能確實沒有切實地掌握,這個時候錯誤就不簡簡單單是做題上的問題,教師還要注意對知識點的復盤和鞏固;③教師要定期收集學生的錯題本,一方面檢查學生是否按時、真實地完成了錯題整理,另一方面也可以與學生的錯題進行交流,實現(xiàn)師生進度一致,互通有無。
收集整理錯題是對于錯題的第一步策略,接下來更重要的是對于錯題的反思。相較于教師和學生整理的一本本錯題集,更有意義的是整理的錯題在學生腦海中、內(nèi)心深處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以便更好地學習數(shù)學知識,爭取以后不再犯類似的錯誤。由于小學生能力不足,所以教師對于錯題的整理、反思要發(fā)揮充分的引導和主導作用,通過錯題本,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知識基礎(chǔ)等學生個性的具體情況,還能夠?qū)W生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進行完整、充實的整理和歸納。一方面,找到共同存在的對于習題演練中的干擾因素,進行對普遍性問題的講解,幫助學生分析反思,這樣先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性的問題再進行講解的教學模式能夠極大程度地節(jié)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同時可以對特殊群體有具體的、準確的認識,隨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
錯題的利用不僅對學生意義重大,對于教師的教學也影響深遠。長期以來,我們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只有教科書、教輔、練習冊等。我們固有的思維將教學資源只禁錮在傳統(tǒng)模式中,卻恰恰忽視了我們教學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的錯題資源。作為教師,依據(jù)師生雙方整理的錯題,在長久的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儲備一本自己專屬的“學生指導方案”,這套“方案”,對于教師對于的教學導入、新課傳授、習題鞏固和作業(yè)布置都有不可替代的借鑒意義。更重要的是,這也是教師教學反思的重要依據(jù),對于學生普遍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也要反思:是不是哪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或者是知識點的講解不夠透徹?我們在反思學生問題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哪里不夠好以及哪里可以做到更好,這是我們要努力的重點。因為在反思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的錯誤并非是學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哪怕很小的教學失誤也可能使學生產(chǎn)生理解偏差、認知錯誤。這時候,教師所整理的“錯題集”不僅僅是針對學生的,也要審視自己在整個教學行為中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對教學設(shè)計、重難點的把握、教學過程、教學方式等都要進行深入分析,再結(jié)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和個性特點,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對待錯題的態(tài)度大多是預防和避免,很少正面回應,使得學生的學習范圍不能得到很好的拓展,認知范圍不能得到豐富,更加無法舉一反三,將類似的錯誤和問題進行整合與分析,不利于學生觸類旁通,形成發(fā)散思維和歸類思維,在無形之中浪費了絕好的教學資源。因此,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錯誤資源,讓學生接觸到各方面的知識,開闊視野,豐富知識。
一本好的錯題集能夠幫助學生匯總平時出現(xiàn)的錯誤,對常錯點和易錯題有整體的把握和感知,在糾錯和整理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減少數(shù)學作業(yè)量。通常,對于班內(nèi)在平時課下作業(yè)和集中測試中同一個題目錯誤達到30%以上的,我會設(shè)計專門的習題課,將該題在課堂上進行集體分析,教會方法,以防再錯;對于學生出現(xiàn)20%以上的錯誤,我會及時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和交談,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時利用反饋練習和動態(tài)檢測相結(jié)合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矯正錯誤,鞏固知識點。課堂上的有效講解能夠幫助學生減輕作業(yè)壓力和負擔,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機械的習題演練。一本好的錯題集是學生和教師自我反思的結(jié)晶,教師要在平時引導學生多注意整理和總結(jié),在復習的時候也巧妙地利用起錯題本,多回頭看,多思考,多沉淀,這樣能夠達到很好的復習效果。
通過建立和利用錯題庫,學生可以正面審視自己的問題,時時對自己加以督促和監(jiān)督,在整理的過程中,培養(yǎng)對于數(shù)學的嚴謹態(tài)度;同時錯題利用得好,還可以幫助學生通過糾錯激發(fā)創(chuàng)新潛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通常的做法是:首先,讓學生自我糾錯,想想自己為什么會出現(xiàn)失誤,在內(nèi)心建立對自己問題的初判,也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自我檢測能力;其次,讓小組之間討論錯誤,利用同伴之間的互助效應,實現(xiàn)小組內(nèi)的交流與成長,在課堂上對一些遺留的問題進行全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和驗收,對一些討論得比較好的小組要重點表揚并展開經(jīng)驗交流,帶動其他的組競相學習、共同進步;最后,教師要時刻向?qū)W生強調(diào)對錯題本的高效利用,多多自我反思,不斷提升自己的自主探究和自我評價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基礎(chǔ)階段,也是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guān)鍵期,建立對錯題的正確態(tài)度,認真反思錯誤原因,時刻謹記充分高效地利用錯題集是小學生從小應該養(yǎng)成的習慣。錯題是學生平時學習狀態(tài)的集中反映,糾錯是重要的學習過程,所以我們一定要將錯題看作是教學中的重要教育道具和教學資源,加以充分的利用,幫助學生在錯誤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