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P20模具鋼球化退火工藝研究

      2022-11-23 02:34:54黃志恒張玉棟汪雨昌元亞莎
      大型鑄鍛件 2022年6期
      關(guān)鍵詞:球化珠光體碳化物

      黃志恒 張玉棟 汪雨昌 元亞莎

      (1.洛陽中重鑄鍛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洛陽 471039;2.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39)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汽車行業(yè)也經(jīng)歷著大的革新,新能源汽車逐漸盛行,進而對我國模具鋼產(chǎn)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行業(yè)要求。在我國模具鋼產(chǎn)量不斷攀升的當下,P20塑料模具鋼由于其自身良好的耐磨性、耐蝕性、易切削性能、優(yōu)異的淬透性,被廣泛應(yīng)用于大型、精密注塑型塑料模具中[1]。但P20鋼屬于預(yù)硬化塑料模具鋼,在連續(xù)冷卻過程中會發(fā)生貝氏體和馬氏體相變,使鋼的硬度和脆性增加,從而使后續(xù)的加工難度增加,加工中易出現(xiàn)鋸切面不平整、鋸條崩斷等問題[2],嚴重時甚至影響交貨期。因此考慮使用正火+球化退火工藝來得到粒狀珠光體組織[3],降低模具硬度,有利于獲得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4-5]。為進一步提高模具鋼性能、增加壽命,更快打入高端進口模具鋼市場,本文通過研究合適的鍛后熱處理工藝來改善組織問題,提高P20鋼的綜合性能。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本試驗所用的P20鋼為我廠自主生產(chǎn),其化學(xué)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P20鋼化學(xué)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

      采用雙真空熔煉-澆鑄重量50 kg的P20鋼錠(?157 mm×330 mm),鋼錠加熱至1250℃保溫4 h,然后在3 t錘鍛機上進行鐓拔變形。采用一鐓一拔的鍛造工藝,保證鐓粗壓下量為原高度的50%以上,然后拔長至?50 mm×L,鍛造完畢后灰坑冷卻至室溫。

      試驗使用Formastor-F II相變測試儀檢測相變溫度點如表2所示,與文獻[6-7]檢測的通用相變點基本吻合。將9組試樣加工成20 mm×20 mm×30 mm規(guī)格,待到箱式熱處理爐爐溫達到810℃裝入試樣,到達指定溫度后保溫4 h,出爐后水冷,依次裝入下一組試樣,設(shè)定工藝為15 min升溫到下一保溫溫度,重復(fù)上述步驟,檢測不同保溫溫度下試樣的晶粒度等級來確定晶粒粗化溫度區(qū)間,選取最佳的正火工藝路線。

      表2 P20鋼相變點

      經(jīng)正火并退火的試樣,拋磨后,用3%的硝酸酒精腐蝕;利用倒置式光學(xué)顯微鏡觀察不同工藝試樣的顯微組織,并確定其晶粒度;使用布氏硬度計對不同熱處理條件下的試樣進行硬度試驗,研究鍛后熱處理溫度和保溫時間對材料微觀組織的影響;對不同鍛后熱處理工藝下得到的組織進行分析,確定最優(yōu)退火工藝參數(shù)。

      2 試驗結(jié)果與討論

      2.1 晶粒粗化實驗

      本文通過對830~930℃不同溫度下試樣組織形貌分析,得到不同溫度下材料的晶粒度,如表3所示;根據(jù)材料晶粒度臨界突變溫度區(qū)間,確定合適的鍛后正火工藝。不同晶粒粗化溫度下組織形貌如圖1所示。

      (a)830℃ (b)850℃ (c)870℃

      由圖1結(jié)合表3可以發(fā)現(xiàn),晶粒度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呈現(xiàn)下降趨勢[8],當加熱溫度為830~850℃時,組織未達到完全奧氏體化,并有大量未溶解碳化物存在;當加熱溫度為870℃時,碳化物顆粒明顯減少,繼續(xù)升高溫度至890℃時,碳化物基本溶解完全;在910~930℃時,針狀貝氏體逐漸長大,晶粒粗化比較嚴重,因此本文選取正火溫度范圍為870~900℃。

      表3 不同粗化溫度下的晶粒度

      2.2 退火工藝實驗

      退火工藝主要是為后續(xù)性能熱處理做組織準備,以便獲得良好的材料切削性能。根據(jù)相變點檢測結(jié)果(Ac1:775℃、Ac3:819℃)與晶粒粗化試驗,本試驗選取正火溫度為890℃,并設(shè)計了九組不同退火溫度及不同保溫時間的對比試驗,具體實驗方案如表4所示。

      表4 九組退火工藝試驗方案

      退火有多種分類方式,按照加熱溫度不同可分為等溫退火和亞等溫退火,工藝1~4為等溫退火,退火的加熱溫度大于Ac1溫度,等溫溫度小于Ac1溫度;工藝5~9為亞等溫退火,退火的加熱和等溫溫度均小于Ac1溫度[9-10]。由于試樣規(guī)格不大,在正火890℃×4 h處理灰坑冷卻至300℃,空冷至室溫后試樣顯微組織為貝氏體、珠光體和鐵素體的混合組織。為獲得良好的組織球化效果,在相同正火工藝的前提下,進行了九組不同退火溫度、不同保溫時間的工藝試驗。圖2為經(jīng)四種等溫退火工藝處理后試樣的顯微組織,工藝1、2的等溫退火溫度均為840℃+720℃,840℃已經(jīng)超過了P20鋼的Ac3點,此時珠光體和貝氏體中的滲碳體回熔,組織基本達到完全奧氏體化;由于滲碳體幾乎全部回熔進奧氏體內(nèi),組織中幾乎不存在未熔碳化物,在720℃等溫階段,保留的作為形核質(zhì)點的未熔碳化物較少,無法滿足后續(xù)退火球化的形核數(shù)量,故形成了片層狀珠光體。

      (a)工藝1 (b)工藝2 (c)工藝3 (d)工藝4

      從圖2(a)和(b)微觀組織可知,退火組織基本都是片層狀珠光體,未熔碳化物較少;與工藝2相比,工藝1試驗在840℃保溫時間較短,保留的未熔碳化物相對較多,在720℃保溫時存在局部球化現(xiàn)象;工藝2試驗在840℃保溫時間較長,保留的未熔碳化物相對較少,在720℃保溫時基本沒有球化現(xiàn)象,并且在后續(xù)冷卻過程中全部形成了細小、平滑順直的片層狀珠光體。奧氏體在過冷過程中,由于組織遠離平衡態(tài),出現(xiàn)結(jié)構(gòu)起伏和能量起伏,在奧氏體組織中會隨機出現(xiàn)貧碳區(qū)和富碳區(qū),并且鐵素體在貧碳區(qū)形核,滲碳體在富碳區(qū)形核,兩者交替共生,形成珠光體組織[11]。珠光體組織轉(zhuǎn)變是擴散型相變,過冷奧氏體共析分解為鐵素體和滲碳體,這兩相以界面相結(jié)合,形成一定的位相關(guān)系[12]。

      工藝3的加熱溫度降到800℃,此溫度介于Ac1與Ac3之間,貝氏體組織完全熔斷,但由于加熱階段的奧氏體化溫度偏低,珠光體回熔不完全,從圖2(c)可以看出,組織中保留了一部分未熔碳化物作為球化形核質(zhì)點,在退火等溫階段的溫度降至Ac1以下時形核質(zhì)點形成球狀珠光體,碳化物回熔形成的奧氏體組織重新共析分解為片狀珠光體組織,如圖2(c)所示,片層狀珠光體和球化組織各占一半左右。與工藝3試驗相比,工藝4試驗延長了加熱溫度800℃的保溫時間,但對比圖2(c)和(d)可知兩者組織分布基本一致,均屬于片層狀珠光體與粒狀珠光體的混合組織,故在介于Ac1與Ac3溫度的兩相區(qū)加熱階段延長保溫時間對退火組織的球化效果影響不大。一般來說在兩相區(qū)隨著保溫時間延長,小粒徑碳化物融入奧氏體[13],殘留碳化物平均粒徑有所增加,碳化物數(shù)量隨之減少,但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時,繼續(xù)增加保溫時間,對碳化物的形態(tài)和分布不會有明顯的影響。由圖2(a)、(b)、(c)和(d)可知,隨著加熱階段球化溫度降低,退火組織球化率增加,但組織中仍存在片狀珠光體。

      圖3為五種亞等溫退火工藝的顯微組織,工藝5所得退火組織如圖3(a)所示,組織中存在少量片層狀珠光體,而工藝6、7、8所得退火組織如圖3(b)、(c)、(d)所示,均為粒狀珠光體組織,不存在片層狀結(jié)構(gòu);工藝9所得退火組織如圖3(e)所示,此時組織球化效果較差,并且球狀碳化物呈一定位相分布。工藝5加熱溫度為780℃,略高于Ac1,退火后其組織轉(zhuǎn)變與工藝4相似,但由于此時加熱溫度低于工藝4,奧氏體組織形成較少,在650℃等溫后僅形成了少量片層狀珠光體組織;工藝6、7、8和9的加熱溫度和等溫溫度均低于Ac1,在加熱階段貝氏體分解熔斷,碳化物質(zhì)點在基體內(nèi)混亂分布,在等溫階段碳化物球化,由于等溫溫度降低,過冷度增加片狀珠光體自發(fā)熔斷形成粒狀珠光體。按照界面能理論,曲率半徑小的片層狀碳化物周圍的鐵素體中的碳濃度較高,曲率半徑大的碳化物周圍的鐵素體中的碳濃度較低,由此形成碳的濃度梯度和化學(xué)勢梯度,碳原子下坡擴散由高濃度區(qū)擴散到低濃度區(qū),從而實現(xiàn)片狀碳化物的熔斷球化[14]。從表面能的角度考慮,由于片狀滲碳體表面積大于同體積的粒狀滲碳體,因此鋼在退火過程中會自發(fā)的破裂、球化,解脫其共析鐵素體的約束而呈自由態(tài)[15]。對比圖3(a)、(b)和(e)可知,在相同退火時間下,當加熱溫度降到Ac1以下時組織球化效果明顯提升,但當加熱溫度降到700℃時,球化的碳化物組織仍保留部分原始位相,為保證良好的碳化物球化效果,退火加熱溫度在700~780℃之間選取。退火的實質(zhì)是使奧氏體化鋼進行珠光體轉(zhuǎn)變,即等溫退火溫度應(yīng)大于貝氏體轉(zhuǎn)化溫度Bs才能滿足退火要求。對比圖3(b)、(c)和(d)可知,加熱溫度選取750℃時,在相同退火時間下,一定程度上提高或者降低等溫溫度,對碳化物球化效果影響不大;由于此P20鋼中含有碳化物形成元素Cr、Mo,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碳原子擴散,減少碳化物聚集長大的程度,從而使組織中粒狀珠光體較為細小[16]。對比圖2和圖3可知為獲得球化效果較好的組織狀態(tài),等溫退火溫度選取(700~750℃)+(600~690℃)。

      (a)工藝5 (b)工藝6 (c)工藝7 (d)工藝8 (e)工藝9

      2.3 硬度試驗

      對工藝1~9處理后的試樣進行布氏硬度試驗,每個試樣上打5個硬度點,取其平均值作為該試樣的硬度值,結(jié)果如表5所示。

      表5 九種工藝處理后的硬度

      硬度是反映材料抵抗彈塑性變形的能力[17]。根據(jù)金相組織可初步判斷其組織狀態(tài),再通過硬度試驗進一步驗證。布氏硬度一般用于檢驗低硬度材料,如退火、正火態(tài)鋼等。工藝2與工藝1相比,片狀層狀珠光體組織相對較多,硬度值略高于工藝1;工藝3與工藝2相比未熔碳化物增多,硬度值低于工藝2;工藝4與工藝3相比延長了加熱時間,但此時組織狀態(tài)基本一致,硬度值相差不大;工藝5與工藝4相比,片狀珠光體占比更少,粒狀珠光體比例增加,硬度值有所降低;工藝6、7和8相比組織狀態(tài)基本一致,硬度值相近;工藝9與工藝6相比碳化物擴散不充分仍存在一定位相,硬度值略高于工藝6。大量球化的碳化物可以降低試樣硬度、均勻組織并改善加工切削性能[18],與退火試驗結(jié)論相吻合。

      3 結(jié)論

      根據(jù)上述工藝方案與試驗結(jié)果分析,可得出以下結(jié)論:

      (1)晶粒度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呈現(xiàn)下降趨勢,經(jīng)過六組試驗對比,本文選取的正火溫度范圍為870~900℃。

      (2)通過等溫退火和亞等溫退火試驗可知,當加熱溫度高于Ac1時,組織球化不完全,存在片層狀珠光體組織;當加熱溫度低于Ac1一定范圍時,組織球化良好,粒狀碳化物細小均勻,本文選取的等溫退火溫度為(700~750℃)+(600~690℃)。

      (3)通過對比不同退火工藝下的硬度,驗證了不同退火工藝后的組織狀態(tài),其中工藝6、7和8硬度值最低,組織均勻,利于切削加工,與退火試驗結(jié)論相吻合。

      猜你喜歡
      球化珠光體碳化物
      改善高碳鉻軸承鋼碳化物均勻性研究
      上海金屬(2022年6期)2022-11-25 12:24:20
      提升珠光體組織的耐磨性能以及熱穩(wěn)定性
      GCr15軸承鋼球化退火工藝的模擬試驗
      山東冶金(2022年1期)2022-04-19 13:40:36
      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and predictive analysis on Q-marker
      ML40Cr熱軋材球化退火工藝實踐
      Al元素對高碳珠光體鋼連續(xù)緩慢冷卻相變行為的影響
      Cr12Mo1V1鍛制扁鋼的共晶碳化物研究
      模具制造(2019年3期)2019-06-06 02:11:04
      球墨鑄鐵QT500-7球化不良的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Nb微合金鋼中碳化物高溫溶解行為研究
      上海金屬(2016年4期)2016-11-23 05:38:50
      12Cr1MoVG珠光體耐熱鋼材料及焊接性能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0期)2014-02-27 14:09:10
      闽清县| 泾源县| 城口县| 弋阳县| 称多县| 牙克石市| 宜州市| 兴国县| 邯郸市| 濮阳市| 栾城县| 杭锦后旗| 屯留县| 长海县| 湖口县| 夹江县| 黑山县| 太湖县| 合川市| 延寿县| 潍坊市| 田阳县| 武山县| 长岭县| 中阳县| 桦南县| 大洼县| 南投市| 陇川县| 桃园市| 晋宁县| 新竹市| 巍山| 汶川县| 昂仁县| 湟源县| 杂多县| 乐业县| 井陉县| 云和县| 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