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盛楠
陳坤
11月底,熱播了近3個月的《閃耀吧!中華文明》迎來完結(jié)篇。最后一期的拍攝點在安陽殷墟,節(jié)目發(fā)起人陳坤和考古專家一起探尋甲骨文遺跡,追蹤文字起源。
《環(huán)球人物》記者見到陳坤時,他穿著黑色T恤和休閑西裝外套,和記者打過招呼后,非常放松地坐到了攝影機對面的原木色高腳凳上。
談及錄制《閃耀吧!中華文明》帶給他的感受,陳坤說,這是一次難忘的錄制體驗。從殷墟甲骨文、神秘三星堆、秦始皇帝陵,到敦煌藏經(jīng)洞、南海I號沉船和大唐長安城,六大考古場景,12期節(jié)目,作為節(jié)目發(fā)起人,陳坤和32位考古專家一起,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一檔文化探索紀實節(jié)目。陳坤說,他感覺自己真正觸摸到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也看到了閃耀的中華文明之光。
《閃耀吧!中華文明》緣起于對文博題材節(jié)目的探索。
近年來,隨著“考古熱”“博物館熱”,影視行業(yè)衍生出大量文博類綜藝。相比較而言,專家講述、歷史溯源的節(jié)目形式側(cè)重于專業(yè)性,明星參與、情景再現(xiàn)的節(jié)目形式側(cè)重于娛樂性和市場化?!堕W耀吧!中華文明》則試圖在這中間找到平衡。在紀錄式呈現(xiàn)的手法中大膽加入真人秀元素,起用“文明追光者”深入考古現(xiàn)場,揣著歷史謎團與專家學者暢談,引證古籍推理分析,在文物中尋找蛛絲馬跡,在種種可能性中了解歷史、探尋答案。
節(jié)目的選題從三星堆浪漫的古蜀文化到大唐盛世的綺麗繁華,再到曾經(jīng)改編成經(jīng)典國漫的莫高窟《九色鹿經(jīng)圖》,在紀實的基礎上加入推理的演繹,在專業(yè)的同時兼顧輕松有趣——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文明追光者”的作用尤為重要。在《閃耀吧!中華文明》的制片人鄧瑞玲眼中,陳坤就是最合適的“文明追光者”?!耙环矫?,他能憑借自身影響力為節(jié)目吸引到一些年輕的觀眾;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有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積淀。尤其難得的是,他對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鄧瑞玲說。
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第四展廳,館長侯寧彬在介紹何家村窖藏寶藏的時候提到唐代的貴族有食丹、煉丹的習慣,陳坤適時地接了句“因為當時信奉道教”;在敦煌莫高窟,敦煌研究院研究員婁婕介紹盛唐時期的45窟采用了繪塑結(jié)合的方式,陳坤敏銳地觀察到雕塑的手指動作靈動、各不相同;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館長曾超群介紹南海I號沉船貨物中的一條金項鏈,下面的流蘇吊墜中間是壽桃,兩邊是石榴,陳坤笑著說“多子多福”。
在博物館里錄制時,換景或是調(diào)機位的間隙,陳坤總是一溜煙兒就不見了。他會趁這些“碎片時間”仔細地看展柜里的文物,用手機拍下很多照片。“看得出來他是內(nèi)心自發(fā)的有探索文明的原動力。”鄧瑞玲說。陳坤則笑言,要好好享受這個福利。
在殷墟博物館,陳坤第一次近距離觀察了人類所能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甲骨文。他用手機把它拍下,再用手指拖動照片慢慢放大:“這種最真實最簡單的美,超越了之后我們對字體的創(chuàng)造和美化。”
這一期節(jié)目錄制結(jié)束后,陳坤買了很多與甲骨文有關的書籍。休息日,陳坤慣常是喝茶、練字、彈琴。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他突然就明白了,甲骨文的返璞歸真、歐陽詢字體的含蓄剛勁、蘇東坡字體的自由灑脫,這之間,有一場穿越古今與文明的對話,也在對話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態(tài)度?!八晕幕鞘裁??當你越接近它的時候,它不僅作用在你的內(nèi)心,也作用在你的生活里?!?/p>
兩年前接受采訪時,陳坤曾說,自己從小就是一個充滿好奇、喜歡提問的少年。這個天性,在《閃耀吧!中華文明》中得到了充分的釋放:三星堆出土的青銅樹和《山海經(jīng)》中的扶桑神樹有沒有關聯(lián)?蜀王蠶叢是不是射日的后羿?青銅大力人是祭司還是國王……陳坤帶著濃濃的求知欲成了觀眾的“眼替”和“嘴替”。
在《閃耀吧!中華文明》的拍攝過程中,陳坤有過兩次落淚。
一次是在敦煌莫高窟的長廊,陳坤和在敦煌研究院工作了40年的研究員婁婕邊走邊聊。莫高窟的壁畫在風沙的侵襲下慢慢消失,無數(shù)考古工作者跟時間賽跑,用數(shù)字技術,用繪制臨摹,像一千年前古代的匠人們一樣,一鎬又一鎬,一筆又一筆,以每4年臨一個洞窟的速度,還原莫高窟的璀璨藝術。錄制結(jié)束時,陳坤和婁婕擁抱告別,轉(zhuǎn)過身,陳坤拭了拭眼角說,我怎么40歲了還這么愛哭。
還有一次是在廣東,陳坤和廣東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南海I號項目的負責人崔勇,面朝大海有過一次對話。陳坤問:“最讓您感到驕傲的事情是什么?”崔勇回答,自己從入行到退休,30年的考古事業(yè)都是和南海I號的發(fā)掘重合在一起的,這是他最大的幸運。陳坤聽得熱淚盈眶。
在采訪中,陳坤向記者坦言:“考古人幾十年從事一件事,這樣的精神給我的震撼太大了。節(jié)目之后我就在反省,我這一生能不能把我年輕的時候定下的事從一而終地做好。”
陳坤選定的事業(yè),是做演員。
出道的頭一個10年,用陳坤自己的話來說,他并沒有充分把自己帶入過角色。彼時,他是中國最炙手可熱的明星之一,邀約紛至沓來,讀劇本讀到麻木,甚至有一天想用閉眼盲點的方式?jīng)Q定下一部戲。這個念頭出現(xiàn)時,他痛罵了自己,休整了6個月,然后接拍了電視劇《故夢》。
這是一部講述中國近百年歷史變遷的正劇,制作精良,豆瓣評分達到8.4分。因為和主人公心境的契合,陳坤通過這部劇,切切實實體會到了做演員的幸福感。在這之后,陳坤拍攝了電影《畫皮》,并以此獲得了第三十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此后的時間,即使在事業(yè)上順風順水的階段,這種自省也一直伴隨著陳坤?!懂嬈ぁ分?,他出演了《建國大業(yè)》《讓子彈飛》,都是戲份只有幾分鐘的配角,拍完一條,他習慣站在監(jiān)視器后面看其他演員的表演,換一個角度,他重新找到了對鏡頭的尊重。
再次回歸鏡頭中心的陳坤,在《龍門飛甲》中演活了雨化田,被網(wǎng)友們稱為“廠花”;在《畫皮2》中和周迅搭檔,以7億票房刷新紀錄,成為當時國產(chǎn)片票房冠軍。
但陳坤沒有乘勝追擊,他反而開始減少拍片數(shù)量,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做“行走的力量”公益項目、出版雜文集等。
兩年后的2014年,陳坤接拍了《鬼吹燈之尋龍訣》,該片上映8天,票房超過16億元。之后他基本保持了一年一部電影的頻率,這也是他喜歡的節(jié)奏?!澳芰砍渥愕臅r候就多接一些角色,沒有儲備了就回歸生活”,等待下一次能量溢滿的狀態(tài)。
近兩年,陳坤回歸電視劇市場,《天盛長歌》《風起隴西》《輸贏》《和平之舟》相繼播出,從古代權謀到商戰(zhàn)職場,再到軍旅題材,他挨個演了一遍。
“你現(xiàn)在怎么定義一個好角色?”記者問。
陳坤想了想,答道:“我有時候看完一部電影,在第二天還想著它的畫面,第三天有人提到,我還會回憶得起來,我覺得這就是一部好作品。如果一部電影看完之后,你馬上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那不能作為標準,因為根本沒有融入。角色也是如此,對我來說,沒有什么理性的分析和市場的預判,好角色的標準就是我特別想演他。”
在紀錄片《我和我的時代》中,陳坤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拍攝《天盛長歌》的時候,有一天他坐在車里,收到同事發(fā)來的一條消息:“襄陽下雨了?!彼茏匀坏嘏ゎ^看向窗外,然后回復訊息:“在寧弈(劇中陳坤扮演的角色)的世界里,今天沒有雨?!?/p>
陳坤在《天盛長歌》中飾演寧弈。
陳坤在《風起隴西》中飾演陳恭。
陳坤對于寧弈的理解,超過了之前他扮演的所有角色。劇中,寧弈身負母親、兄長被陷害致死的大仇,又有對朝中種種惡習的不滿,懷抱政治理想,在朝堂紛亂中不改初心、隱忍前行。
作為演員,陳坤也是個理想主義者。他愿意去挑戰(zhàn)不同的角色,這帶來了關注度,但爭議也如影隨形。
電視劇《天盛長歌》開播10天,改編不接地氣、不符合大眾口味成了這部劇被批評的主要方向。陳坤心平氣和地翻看觀眾的評論,特意發(fā)了微博寫道:“……請多包涵?!?/p>
2022年上線的三國諜戰(zhàn)劇《風起隴西》,陳坤飾演顧全大局、為國身死的陳恭,播出后存在一定爭議。對此,陳坤保持著一顆平常心:“創(chuàng)作就是你充滿誠意地做了一道菜,不一定每一位食客都喜歡,但這個人物會一直沉寂在我的身上,幫助我再出演下一個角色?!?/p>
事實證明,陳坤這么沉得住氣是有道理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沉淀,《天盛長歌》和《風起隴西》在網(wǎng)絡上的口碑都持續(xù)穩(wěn)步上升,分別獲得了8.1分和8.2分的豆瓣評分。
年輕的時候,陳坤面對不同的聲音,也曾經(jīng)很糾結(jié)、很擰巴。他會每天看網(wǎng)上對自己作品的討論,贊美多的時候就會特別高興,批評多的時候再怎么調(diào)整也會覺得沮喪。
記者問他,心態(tài)的轉(zhuǎn)變來自于什么?陳坤引用了《閃耀吧!中華文明》中的一位考古專家說過的話來回答:“古代人35歲就去世了,如果按照古代的時間軸,我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死’了,那就不要在乎那么多得失,去做喜歡的事,去享受當下?!?/p>
與不甘心、不成熟一起沉下來的,還有對年齡的焦慮。
2015年,有記者問陳坤:“年齡的增長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陳坤說:“意味著和過氣越來越近?!?/p>
2018年,又有記者問他:“年紀對你來說是什么概念?”陳坤說:“終于輪到我活到有質(zhì)感的年紀了?!?/p>
這一次,面對記者類似的提問,陳坤回答:“我覺得我比任何時候都要放松,還有一種幸福的感覺?!?/p>
如今的陳坤實現(xiàn)了自洽,看到自己真實的樣子,坦然接受自己的微小,“我會安慰自己,同時我也在鼓勵自己,我不會扮演一個完美的、在標線以上的擁有幸福感覺的人?!?/p>
“就是說,你現(xiàn)在既能接受自己的缺點,也能接受自己的優(yōu)點?”記者追問。
陳坤一聽,笑了起來:“被你大白話一說,顯得不那么浪漫。”他頓了頓,接著說:“可以,就是這樣?!?/p>
結(jié)束了《閃耀吧!中華文明》錄制,陳坤又把腳步放慢了下來,他蓄滿了能量,靜靜等待下一次出發(fā)。
1976年出生于重慶,演員,代表作電影《龍門飛甲》《畫皮》《尋龍訣》等。心靈建設公益項目“行走的力量”發(fā)起者。近期作為節(jié)目發(fā)起人參與錄制文化探索紀實節(jié)目《閃耀吧!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