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大旱,火一樣的太陽烤焦了地上的莊稼,曬干了河里的流水??涓敢姶诵睦锓浅ky受,就暗下決心把天上的太陽逮住,讓它聽從人類的安排。終于有一天,太陽剛剛升起,夸父就踏上了追日的行程。
原文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選自《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
注釋
逐走:賽跑。逐:競爭。走:跑。
欲得飲:很想能夠喝水解渴。欲:想要。
河、渭:黃河、渭水。
大澤:大湖。傳說縱橫千里,在雁門山北。
未至:沒有趕到。
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
鄧林:桃林。
譯文
夸父與太陽賽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河喝水。黃河、渭河的水不夠,又去北方的大澤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澤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遺棄的手杖,變成了桃林。
賞析
夸父逐日的故事向人們展現(xiàn)了夸父為了族人的幸福而勇于獻身的精神,充分反映了古代先民勇敢地與自然災(zāi)害做斗爭的精神。這個世界正是有了夸父和無數(shù)個像夸父一樣勤勞勇敢、堅定不移、不怕犧牲的人們前仆后繼、勇往直前,才有了社會的進步、人類文明與科技的發(fā)展。如果人類沒有像夸父這樣的先驅(qū)者和開拓者,所有人面對困難都因為害怕自己做不到而不敢去追求,去探索,去嘗試,那么今天的我們可能還依然在過著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
我知意
想一想,下面加點的詞可以換成現(xiàn)在哪些詞?
1.夸父與日(? ? ? ? ? ? ? ?)
2.渴,得飲(? ? ? ? ? ? ? ?)
3.未,道渴而死(? ? ? ? ? ? ? ?)
從這個故事中,你可以感受到夸父的哪些品質(zhì)?
我會積累
古文中有大量字形相同而意義和用法不同的詞,就是古今異義詞。
1.詞義擴大:“江”“河”古代專指“長江”和“黃河”,現(xiàn)在擴大為泛指一般河流。
2.詞義縮小:“金”原泛指一切金屬,現(xiàn)在專指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