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各種類型癌癥的治療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對膽管癌的研究非常有限。近來有小樣本研究表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化療可能會改善轉移性膽管癌的預后。
為評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化療治療中國晚期膽管癌患者的療效和耐受性,Zhao等回顧性分析了130例解放軍總醫(yī)院由病理確診為轉移或復發(fā)性,未接受化療的膽管癌患者的病歷,這些患者包含了肝內/外膽管腫瘤。接受一線化療±免疫抑制劑治療,合格患者被納入療效和安全性分析。研究比較了免疫抑制劑聯合化療組和單純化療組的無進展生存期(PFS)、總生存期(OS)、客觀緩解率(ORR)和緩解持續(xù)時間(DoR)。
研究最終納入90例患者,每組各45例。免疫抑制劑聯合治療組的中位隨訪時間為18.7個月,化療組為19.6個月。免疫抑制劑聯合化療組的中位PFS為5.9個月(95%CI:4.3~7.5),明顯長于單純化療組的4.2個月(95%CI:2.1~6.5)(HR=0.62,95%CI:0.39~0.94,P=0.030 6)。兩組中位OS分別為14.7個月(95%CI:11.4~18.0)和14.2個月(95%CI:12.5~15.9)(HR=0.93,95%CI:0.57~1.50,P=0.765)。兩組之間3級或4級與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相似(分別為71.1%和64.4%)。
通過該研究發(fā)現,盡管一線免疫抑制劑聯合化療比單純化療可以顯著改善轉移性或復發(fā)性膽管癌的中位PFS,但這一獲益并未轉化為統(tǒng)計學上顯著的OS延長。免疫抑制劑聯合化療的安全性與單純化療相似。
摘譯自ZHAO S, GUO XG, ZHANG D, et al. First-line chemotherap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or recurrent biliary tract cancer[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1, 36(12): 3541-3547. DOI: 10.1111/jgh.15668.
(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二醫(yī)學中心腫瘤內科 王鵬 趙書,解放軍總醫(yī)院腫瘤醫(yī)學部 胡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