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達
(當涂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安徽 當涂 243100)
當涂縣烏溪鎮(zhèn)蟹苗培育面積12 000多畝,每年培育優(yōu)質蟹苗近2億只,已有30多年蟹苗培育歷史,多年來烏溪鎮(zhèn)廣大蟹苗養(yǎng)殖戶從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蟹苗培育經驗?,F總結如下。
1.土池建造標準 池塘呈長方形,東西向排列,面積3~5畝,四周開挖環(huán)溝,坡比1∶(2~3),溝深0.5米、寬2米,池塘四周用厚塑料薄膜搭建防逃墻,墻高0.6米,防止蟹種逃逸,水源充沛、水質良好,土質以黏壤土為好,池底為硬質,并且池塘堅實不漏水,池底平面向出水口傾斜。進出水口用密眼網扎緊,以防雜魚、蝌蚪等敵害進入和蟹逃逸。
2.塘口準備 要點如下。
(1)消毒。4月上旬注滿新水,用漂白粉50千克/畝消毒,浸泡1周后放水,再用50千克/畝生石灰全池潑灑,浸泡1周后放水。
(2)設置隱蔽物。蟹苗下塘前半月,加注新水0.2米,栽種水花生,行距1.5米、株距0.5米。水花生要先用水進行沖洗,洗去附著的大部分蝦仔、魚卵。
(3)水質調節(jié)。放苗前兩天肥水,將環(huán)溝水位加至0.4米,用優(yōu)質生物肥料1千克/畝肥水,透明度保持40~50厘米,以培育大量的浮游生物。調節(jié)pH至7.5~8.5。
1.選擇 選擇長江水系的河蟹,親蟹母本不小于200克/只、父本不小于250克/只,日齡6天以上,淡化4天以上,鹽度3以下;體色金黃,活潑有力,手握有硬殼感,個體大小均勻。
2.運輸 要做到“人等苗、車等苗、池等苗”,大眼幼體采用干法運輸,運輸途中注意保持溫度和濕度,避免風干。
3.投放 一般畝放大眼幼體2千克。投放時直接將其均勻投放在四周環(huán)溝中,觀察活力。注意:投放時苗箱按照從上而下順序投放,最底層的苗箱須單獨放置3~5分鐘,通風瀝水后再均勻投放到環(huán)溝內。
一般5月10日前后大眼幼體進入塘口,用48%蛋白質開口餌料投喂,每天早8點、晚5點投喂兩次,總投喂量為大眼幼體存塘量的20%(0.4千克/畝),投喂時間持續(xù)10天左右,蟹苗規(guī)格至第3期,其中放苗3天后大眼幼體變?yōu)?期幼蟹,環(huán)溝須緩慢加水淹沒坂田0.2米(少量多次加水,每次加水量不超過塘口存水量的1/3)。5月中下旬,蟹苗培育進入到3~5期,每天投喂(晚5點)40%蛋白質破碎飼料1次,投喂量為0.5千克/千克大眼幼體。5月底前后用茶籽餅2.5~5千克/畝殺滅敵害生物(蝌蚪等)。
6月上中旬蟹苗培育進入6~7期,每天投喂(晚5點)36%蛋白質浮性膨化飼料1次,投喂量為1.5千克/千克大眼幼體。其中6月20日前后水花生長勢旺盛,須人工割斷水花生與塘底的根部連接,使水花生漂浮在水面,控制水花生瘋長。6月下旬至7月上旬,蟹苗培育進入8~9期,每天投喂(晚5點)30%蛋白質浮性膨化飼料1次,投喂量為2.5千克/千克大眼幼體,7月初須將所有水花生“翻身”1次,減少“懶苗”、控制水花生瘋長。
7月中旬蟹苗培育進入10期,每天投喂(晚5點)28%~30%蛋白質浮性膨化飼料,投喂量為1.5千克/千克大眼幼體,觀察水花生長勢情況,如果旺盛須“翻身”1次。7月下旬至8月上旬蟹苗培育進入11期,每天投喂(晚5點)30%蛋白質浮性膨化飼料1次,投喂量為2.5千克/千克大眼幼體,此時為高溫季節(jié),應根據氣溫變化情況適當減少投喂量。
8月中下旬蟹苗培育進入12期,每天投喂(晚5點)30%蛋白質浮性膨化飼料1次,投喂量為2.5千克/千克大眼幼體,此時為高溫季節(jié),應根據氣溫和天氣變化情況適當減少投喂量。
9月上中旬蟹苗培育進入13期,每天投喂(晚5點)30%蛋白質浮性膨化飼料1次,投喂量為2.5千克/千克大眼幼體,此時須注意人工捕捉上岸早熟蟹(老頭蟹)。9月下旬每天投喂(晚5點)1次,飼料改為30%蛋白質浮性膨化飼料和餌料魚,各占50%,投喂量不變。
10月至11月每天投喂(晚5點)餌料魚1次,投喂量15千克/畝。11月之后根據氣溫和天氣情況適當投喂餌料,一般水溫在12℃以上適當投喂,投喂量以兩小時內全部吃完為宜。
部分捕撈:不動水花生,用地籠捕撈適量扣蟹;全部捕撈:清除水花生,降低水位用地籠捕撈80%扣蟹再干塘人工捕撈全部扣蟹。
捕撈后應立即用80目專用尼龍袋掛袋吐水3小時,5~7.5千克/袋,以掛袋水清潔干凈為宜。
扣蟹出售分為大、中、小3種規(guī)格,大規(guī)格扣蟹60只/千克、中規(guī)格扣蟹100~120只/千克、小規(guī)格扣蟹200只/千克以上。
蟹苗5期前水位控制在60~80厘米,此后每周加注新水,7-9月保持水位1~1.2米。冬季遇暴雪冰凍,要保持最高水位,并注意破冰防缺氧。
及時檢查蟹池防逃設施。發(fā)現破損要及時修復,防敵害生物進入池內。每日巡池3次,即早晨查蟹吃食情況;中午查蟹生長,勤檢修防逃設施;傍晚查水質,勤分析水質狀況,便于及時換水或消毒。
7月后每月用5~7.5千克/畝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以調節(jié)水質,保持pH在7.5~8.5,預防病害發(fā)生。水質出現惡化趨勢可以用微生物制劑進行調控,但不能與生石灰同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