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杰(安徽省潛山市天柱山林場 安徽 潛山 246300)
在園林造景的過程中,樹種的選擇尤為重要。楓香是安徽省潛山市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優(yōu)選樹種。本文分析楓香的生長習(xí)性,并對現(xiàn)有的栽培技術(shù)進行歸納總結(jié)。
楓香屬落葉喬木類植物,其成樹可高達30 m,胸徑最寬處可達1 m以上。樹皮為灰褐色,且剝落之后的樹皮為方塊狀。樹枝背后覆蓋有細小的絨毛,表皮呈灰色、有小孔。楓香的樹芽長度約1 cm,橢圓形,有魚鱗狀苞片覆蓋其上。完全風(fēng)干的楓香樹芽有黑色或棕色光澤。楓香的樹葉為寬闊的橢圓形,被3條較粗壯的葉脈分為三部分,其中中間部分較長,前后兩部分則相對狹窄且呈水平延展狀。樹葉邊緣有細小的鋸齒,葉柄能夠長至10 cm以上。楓香樹樹冠頂部呈綠色,樹干背陰面通常為沒有光亮的灰綠色,楓香樹干下部具較多細毛(部分楓香樹的細毛僅存在于脈腋之間),同時具有3~5條掌形脈腋。在樹干上下兩部分均可見較為清晰的網(wǎng)狀脈腋[1]。
楓香為雌雄異花植物。雄花具有短穗狀花序,且成簇分布;花序中花絲長度不一致,大多長于花藥。每簇雄性楓香花序中包含24~43朵花,其花柄長度3~6 cm。頭狀果序多為圓球狀,且木質(zhì)部分占比較大。圓球直徑最長可達4 cm。蒴果下半部分位于花序的軸線之內(nèi),含有針刺樣萼齒。楓香樹種為褐色,形狀不規(guī)則,且?guī)в杏糜陲L(fēng)媒傳播的翅樣結(jié)構(gòu)。
楓香的雌花和雄花位于同一花株,其開花時間為4月上中旬,果實成熟時間為10月下旬。一棵楓香果實只能夠產(chǎn)生1~2個發(fā)芽的種子,若種子顏色呈黃色,則意味著該種子無法發(fā)芽。楓香果實成熟后,果實外殼會裂開,種子會借助風(fēng)媒打散到其他地方。果實采摘后,需要將其放置于陽光下晾曬4 d,及時除去雜質(zhì),并對果實翻動2次。
播種應(yīng)選擇地勢平坦、灌溉良好、土壤松軟的砂壤土地塊。病蟲害嚴重或過于干旱的地塊,不適宜種植楓香。在秋末冬初對地面進行翻整,深度控制在15~25 cm,待到翌年春季,淺耕土地,使土壤變得更加松軟。然后,拉線作畦,畦寬控制在1.2~1.3 m,高度控制在0.2 m左右。為進一步提升畦的平整度與土壤的松軟度,應(yīng)當兩耕兩耙,同時除去石塊和雜草等。
楓香最佳播種時間是冬季,因為此時出芽較早且出芽整齊。楓香種子質(zhì)量較小,平均千粒重3.2~5.6 g。播種密度以每667 m2播種0.5~1 kg為宜。若采取條播方式進行播種,播種行間距控制在0.2~0.25 m,并且控制溝底寬度0.06~0.1 m。播種時應(yīng)當將樹種撒播均勻,并篩取細土覆蓋于剛播下的種子表面,再在上面覆蓋稻草,并壓實[2]。
楓香樹種約25 d發(fā)芽,樹苗長齊約需45 d,樹種的平均發(fā)芽率為35.6%。當樹苗長齊后,應(yīng)分2次揭開稻草,每次揭開一半,兩次間隔時間為5 d。在育苗時,應(yīng)及時將病弱樹苗除去,控制樹苗密度。樹苗出土后,及時開展培土、護根,用于護根的土壤厚度約1 cm。
樹苗長至3~5 cm時,選在陰雨天進行間苗和補苗。首先,借助竹簽去除樹苗表面的泥土,并且轉(zhuǎn)移密集的樹苗。將待移栽的樹苗放置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 min左右,以株行距8 cm×12 cm栽苗,栽后立即進行灌溉[3]。
在樹苗移栽后第30天或揭草后第40天進行施肥和排灌。初次施肥應(yīng)使用稀釋肥,濃度在0.1%以下,后續(xù)施肥間隔期控制在30 d左右,肥料濃度不得超過0.5%。苗期共施肥3次,重施氮肥,配施磷鉀肥,施肥時間為15:00之后。若降水較多或天氣干旱,及時做好排灌工作。
松土與除草工作應(yīng)當貫穿楓香整個生長周期。若樹苗較小,采用人工方式進行除草;當樹苗高度超過0.3 m,則可以借助除草劑進行除草。
楓香對多種病蟲害都有一定的抵抗力。為進一步提升楓香的抗病性,應(yīng)每隔10~15 d噴灑廣譜殺菌劑,避免根腐病及猝倒病的發(fā)生。蠐螬、螻蛄和小地老虎為楓香主要蟲害,可使用3%呋喃丹顆粒稀釋液殺蟲,每667 m2楓香林使用量約為4 kg,隨翻土施入,使藥物與土壤充分混合。另外,為避免攜帶病原體及蟲卵,嚴禁使用未經(jīng)腐熟的有機肥料。
防治楓香螨蟲的主要藥劑為金霸螨、三氯殺螨醇等。防治介殼蟲若蟲和刺蛾的主要藥劑為40%氧化樂果或乙烯甲胺磷,每周使用1次,一月之內(nèi)即可見效。防治蚜蟲的主要藥劑為吡蟲啉,連續(xù)使用1~2次[4]。
楓香種子質(zhì)量較輕,在播種后應(yīng)對播種區(qū)域覆蓋稻草,并保持播種區(qū)域土壤濕度,待幼苗完全出齊之后才能去除稻草。同時,楓香幼苗不能暴露于陽光直射之下,應(yīng)搭建遮陽棚,透光率為70%。
楓香樹苗年生長期大約為224 d。生長初期及快速生長期,楓香樹苗需要吸收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應(yīng)注意及時除草與松土,使用復(fù)合肥。尤其在快速生長期,需補充氮元素,每隔7~10 d噴灑0.4%尿素溶液,同時輔以0.3%過磷酸鈣。若施肥時天氣晴朗,應(yīng)當在10:00前或16:00后施肥,陰天則無此要求。
移栽楓香時應(yīng)注意保護根部,帶土球一起挖出,并且使用草繩對土球進行捆扎。移栽后前3年,楓香的冠幅和冠形往往難以及時恢復(fù),但隨后2年內(nèi)會逐漸恢復(fù),因此,移栽前不能對樹枝進行大范圍或大幅度修剪,順應(yīng)原生方向,嚴格按照移栽程序進行,避免樹苗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