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何若蘋治療直腸癌術后腸功能紊亂臨證經(jīng)驗探析

      2022-11-25 20:36:57吳麗琴何若蘋
      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22年6期
      關鍵詞:健脾脾胃直腸癌

      吳麗琴 何若蘋

      直腸癌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位居全球第三位,死亡率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1]。直腸癌術后腸功能紊亂是直腸癌切除術后,因直腸括約肌和周圍神經(jīng)功能障礙,進一步引起腹瀉、便秘、排便急迫、大便失禁等癥狀的腸功能失調(diào)綜合征[2]。何若蘋教授為全國名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從事腫瘤臨床治療近40 年,深諳首屆國醫(yī)大師何任先生創(chuàng)立的“不斷扶正,適時祛邪,隨證治之”十二字法則,在腸道腫瘤的治療方面獨具特色,療效顯著?,F(xiàn)將何教授治療直腸癌術后腸功能紊亂之經(jīng)驗介紹如下,以供同道借鑒。

      1 病因病機

      1.1 體質(zhì)偏盛是發(fā)病基礎 若患者平素偏屬痰濕體質(zhì),腸腑濕邪偏盛,水谷精微下泄則生泄瀉。若患者屬陽虛或陰虛體質(zhì),已是陰陽失衡之體,又經(jīng)刀刃所傷,正氣未復,陰陽二氣無以補充,陽虛腸寒則會引起便秘或泄瀉,陰液不足,水虧舟停則引起便秘。

      1.2 飲食及情志所傷是發(fā)病誘因 患者術后飲食失慎,飲食多辛辣或滋膩,腸胃積熱,熱耗津液,腸道失于濡潤則便秘;若饑飽失常,或進食生冷不潔之品,損傷脾胃之氣而泄瀉?;颊咭蛏砘及┘捕鴳n心忡忡,憂思過度本已傷脾,復加肝氣疏泄失常,腸道氣機失于調(diào)達則便秘;肝氣疏泄太過則生泄瀉。

      1.3 脾腎衰憊,邪氣留戀是發(fā)病之本 《靈樞·百病始生篇》曰:“兩虛相得,乃客其形?!被颊咝g后包括放化療、靶向治療等一系列輔助治療,或抗腫瘤藥物使用不當,傷及脾胃,后天之本不能涵養(yǎng)先天之本,脾腎之氣俱衰,會出現(xiàn)便秘或泄瀉。病氣日久,數(shù)經(jīng)攻伐,脾腎陽氣耗散,正虛邪進,痰、瘀、毒邪聚于腸絡,中醫(yī)認為“絡主血,且久病入絡[3]”,腸絡脈的津液、血液不能正常布散,瘀滯于腸絡,久之又釀生痰濕、濁毒等病理產(chǎn)物,加重腑氣壅滯,六腑不通導致腸功能紊亂。

      2 治療特點

      2.1 健脾和胃以養(yǎng)后天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亦是氣機升降出入的樞紐。何教授認為,患者平素中焦脾胃之氣不足,手術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脾胃功能,術后又屢經(jīng)放化療,脾胃虛甚。唯有脾胃健運,方能使水谷之氣轉化為氣血,氣血得充而發(fā)揮助正祛邪的作用。直腸癌術后,脾胃受損導致腸功能紊亂,臨床主要有以下表現(xiàn):食欲不振,腹脹,便次多質(zhì)溏稀,肛門下墜感,倦怠乏力等。臨證中表現(xiàn)為脾氣虛弱者,何教授多用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參苓白術散等方加減,常用藥物如黨參、太子參、黃芪、白術、茯苓、白扁豆、蓮子、砂仁、山藥、薏苡仁、芡實。表現(xiàn)為脾胃不和,樞機不利者,多選半夏瀉心湯、香砂六君子湯為底方,并酌加蒲公英、厚樸、佛手、沉香曲、木香、白芍、郁金、生谷芽、炒雞內(nèi)金、北秫米等。

      2.2 溫腎填精以滋先天 腎主司二便,大腸正常傳導功能的維持有賴于腎氣的固攝、腎陽的溫煦氣化和腎陰的濡潤?!峨y經(jīng)·三十六難》曰:“腎兩者,非皆腎也……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系也?!蹦I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可化生元氣,元氣推動和調(diào)控臟腑、經(jīng)絡、官竅、形體的生理活動,為生命的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趙獻可在《醫(yī)貫》中進一步闡述:“命門無形之火……為十二經(jīng)之主,大小腸無此則變化不行,而二便閉”,強調(diào)命門之火(腎陽)對于小腸泌別清濁,大腸傳導糟粕的重要性。臨床表現(xiàn)為大便溏稀或干結,小便清長,腰膝酸冷,四肢不溫,面色黧黑或晄白,舌淡苔白,脈虛無力等腎陽不足證者,何教授常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等方加減,常用藥物有菟絲子、補骨脂、骨碎補、杜仲、仙茅、肉蓯蓉、淫羊藿等。若臨床表現(xiàn)為口干、五心煩熱、失眠、潮熱盜汗、舌紅苔少、脈虛數(shù)等腎陰虧損證者,何教授常以六味地黃丸、左歸丸滋陰益腎,常用藥物如枸杞子、女貞子、墨旱蓮、制黃精、制首烏、生地黃、桑葚等。

      2.3 補氣養(yǎng)血以扶正氣 氣血是人體內(nèi)的基本物質(zhì),直腸腫瘤術后患者進行放療、化療等治療手段,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其中以骨髓抑制較為常見。骨髓造血功能障礙會引起外周血細胞減少,進而出現(xiàn)貧血、免疫力下降的表現(xiàn)。在放化療期間配合服用具有補養(yǎng)氣血功效的藥物,有助于扶助正氣,提高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減輕腸道以及其他臟器的不良反應。何教授常選用補骨脂、枸杞子、熟地黃、杜仲、巴戟天等藥物促進骨髓造血;選用阿膠、雞血藤、人參、丹參、女貞子、紅棗、鹿角霜等藥物升高白細胞水平。

      2.4 養(yǎng)陰潤燥以助舟行 《景岳全書》對便秘的治療提出“陰結者正不足,宜補宜滋者也”。陰虛體質(zhì)的患者,放療后期更容易津虧液涸。無水則舟停,患者易出現(xiàn)大便干結如栗,數(shù)日一行,排便量少,腹脹,伴口干,煩熱,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等癥狀。對于年老陰虛較重者,何教授善用六味地黃丸、增液湯、術芍火麻仁湯、濟川煎等方加減。常用生地黃、玄參、麥冬以增液行舟;制首烏、制黃精、肉蓯蓉補腎填精;火麻仁、瓜蔞仁、決明子、當歸、白芍潤燥軟堅。

      2.5 適時祛邪以防病進 手術雖切除了腫瘤組織,但機體的毒邪因素難以快速消除,因此,祛邪解毒改變內(nèi)環(huán)境對于控制腫瘤的復發(fā)和轉移至關重要。若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提示病情有進展征象,或者血清腫瘤指標異常,則須加強解毒抗癌藥物的運用,藤梨根[4]、貓人參[5]、白花蛇舌草[6]、半枝蓮[7]、蒲公英[8]均具有抗癌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何教授將以上藥物各用至30 g,再囑托患者加服三葉青粉[9],以控制邪毒蔓延。痰濕為病,難以速去,痰濕膠著的環(huán)境可促進腫瘤發(fā)生。蒼術偏于燥濕,白術偏于健脾,二者皆用其炒制之品,去性存用,發(fā)揮健脾燥濕之用。茯苓健脾利水,豬苓滲濕利水,二苓相須為用,利水不礙正。白豆蔻化濕寬中,薏苡仁健脾利濕,二仁合用暢利中焦、滲利下焦。二術、二苓、二仁為何教授利濕化濁常用藥對。局部氣血運行不暢,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患者可表現(xiàn)為局部有腫塊,刺痛,肌膚甲錯,面色晦暗,脈澀,舌質(zhì)紫黯,舌下絡脈紫等證候。氣為血之帥,氣滯則血阻。牡蠣、海藻性咸寒,合用能加強軟堅散結之功。石見穿能活血散結、清熱利濕,鱉甲善于軟堅散結,兩藥相合可活血軟堅。莪術、丹參均屬活血藥,兩藥合用祛瘀不傷正。牡蠣-海藻、石見穿-鱉甲、丹參-莪術為何教授活血化瘀消堅常用藥對。

      3 典型醫(yī)案

      3.1 案例一 許某,女,73 歲,2018 年5 年24 日初診。患者2017 年12 月13 日在全麻腹腔鏡下行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直腸前切除+腸系膜淋巴結清掃+乙狀結腸-直腸吻合術)。術后病理:直腸盤狀型(瘤體4 cm×3 cm×0.5 cm)中分化腺癌,浸潤至漿膜纖維、脂肪組織;癌瘤轉移至3/27 枚淋巴結(腸周近中組)1 枚癌結節(jié)形成及部分結內(nèi)陳舊性血吸蟲卵沉積及多核巨細胞反應。術后曾口服化療藥,因不能耐受而停服??滔拢夯颊呙嫔n黃,目眶偏暗,疲乏無力,納少,大便不規(guī)律,排便費力,糞質(zhì)干溏不一,現(xiàn)大便已3 日未解,腹脹,舌苔白膩舌質(zhì)略黯,脈細弱。西醫(yī)診斷:直腸癌術后。中醫(yī)診斷:便秘;證型:脾肺氣虛,傳導無力。治法:健脾補肺,順氣通便。擬方:太子參20 g,炒白術12 g,茯苓20 g,炙甘草、陳皮各10 g,姜半夏9 g,炒蒼術、山藥各12 g,藤梨根30 g,佛手15 g,生稻芽30 g,炒山楂15 g,萊菔子12 g,砂仁4 g(后下),炒枳殼12 g,沉香曲9 g,瓜蔞仁24 g。14 劑,每日1 劑,水煎400 mL,分上下午溫服。2018 年6 月14 日二診:藥后腹脹減輕,大便隔日行一次,糞質(zhì)干結,舌脈同前。初診處方加火麻仁、炒雞內(nèi)金各15 g。14 劑,煎服法同前。2018 年7 月12 日三診:藥后納漸展,大便日行,糞質(zhì)已轉潤,舌上膩苔已退,脈細弱。效不更方,繼進二診方藥14 劑,煎服法同前。

      按:何教授認為,臟腑百骸受脾胃之氣而能強,患者病后肺脾氣虛,氣血化生乏源,不能充實四肢則疲乏無力,不能榮養(yǎng)肌膚則見面色蒼黃,目眶暗沉;脾肺氣虛,推動無力,氣機失常,濁氣不能通降,大便停聚腸腑則脘腹脹滿,納谷不馨?;颊呱嗵γ}象為肺脾氣虛、腑氣不通之征象。故何教授選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以健脾補肺,順氣通腑。方中太子參、炒白術、茯苓、炙甘草健脾益肺,補益中氣,以滋化源;山藥、稻芽醒脾開胃,改善食欲;陳皮、砂仁、姜半夏、炒蒼術理氣化濁;佛手理氣和胃,行滯消脹;山楂、萊菔子、枳殼、沉香曲理氣消谷;瓜蔞仁潤腸通便;藤梨根解毒抗癌。二診時患者腑氣不通諸癥減輕,加火麻仁增強潤腸通便之力,雞內(nèi)金運脾消食開胃。三診時患者諸癥轉瘥。

      3.2 案例二 孫某,男,52 歲,2021 年1 月18 日初診?;颊咴?018 年12 月行直腸癌根治術,2020 年10 月因腫瘤轉移又行腹腔轉移腫物切除術??滔拢夯颊呒{尚可,大便日行十次左右,質(zhì)稀溏,肛門部下墜疼痛不舒,舌淡苔白,脈濡軟。西醫(yī)診斷:直腸癌術后。中醫(yī)診斷:泄瀉;證型:脾虛濕盛。治法:健脾扶正,滲濕止瀉。擬方:太子參30 g,茯苓20 g,炒白術18 g,白扁豆30 g,陳皮10 g,山藥18 g,炙甘草10 g,蓮子24 g,砂仁4.5 g(后下),薏苡仁30 g,桔梗8 g,藤梨根、貓人參各30 g,炒雞內(nèi)金、炒枳殼各15 g,沉香曲9 g,木香8 g,黃連6 g。14 劑,每日1 劑,水煎400 mL,分上下午溫服。2021 年2 月1 日二診:患者服上方藥后每天大便次數(shù)減至7~8 次,肛門仍有墜痛,舌淡苔白脈弦,治宗原旨。原方加無花果30 g、赤芍12 g,14 劑,煎服法同前。期間患者堅持來門診調(diào)方,2021 年4 月19 日患者訴肛門部墜痛已減,每日大便次數(shù)已減至4~5 次,繼守上方14 劑以期瀉止,煎服法同前。

      按:本案患者系直腸癌術后轉移又再次手術,術后出現(xiàn)泄瀉。何教授認為,患者脾氣虛弱,脾虛不能散精,精微下陷,脾病及肺,肺通調(diào)水道失司,不能將水液下輸膀胱,水液從腸腑而走,發(fā)為泄瀉??滔掳Y見患者日行稀便十余次,肛門墜痛不適,舌脈亦表現(xiàn)為脾虛濕盛之象。何教授遣方參苓白術散加減以健脾止瀉。脾喜燥惡濕,方中太子參、白扁豆、炙甘草味甘,能平補脾胃;茯苓、白術、山藥、薏苡仁、蓮子等藥味甘性微燥,健脾滲濕;木香、砂仁味辛性香,氣味俱升,可醒脾理脾,雞內(nèi)金、枳殼、沉香曲與之合用可增強調(diào)理氣機之功;桔梗味甘性緩,載諸藥至上焦,補肺氣以通調(diào)水道;泄瀉雖屬脾經(jīng),但心火乘之,化津液成膿血,可致下痢疼痛,用黃連清火泄熱;藤梨根、貓人參為兼顧癌毒所設。二診時患者便次減少,但肛門仍有墜痛,加無花果、赤芍止痛止瀉。藥證相合,治療有效,其后診次何教授則在原方基礎上隨癥化裁。

      4 結語

      何教授認為,直腸癌術后患者正氣不足,脾腎虧虛,加上七情怫郁,臟腑氣機失調(diào),體內(nèi)熱毒與痰瘀交織,腸腑氣機失和,遂發(fā)為腸功能紊亂。在治療此類腸功能紊亂時當以顧護脾胃為首要,用藥貴在平和,少攻伐戕正,以防“虛虛實實”之弊。根據(jù)臟腑氣血陰陽虛損的程度,有針對性地投以健脾益氣、調(diào)和脾胃、溫腎填精、補氣養(yǎng)血、養(yǎng)陰潤燥之品。同時抗癌祛邪之法寓于培扶正氣的過程中,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相結合,正邪兼顧,扶正與抗癌相輔相成。

      猜你喜歡
      健脾脾胃直腸癌
      好脾胃 養(yǎng)出來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12-02 15:48:21
      脾胃失調(diào)該如何調(diào)理
      老年健脾操(一)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32
      老年健脾操(二)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34
      老年健脾操(四)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3:38
      老年健脾操(三)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 07:42:26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脾胃氣滯多因肝胃不和
      腹腔鏡下直腸癌前側切除術治療直腸癌的效果觀察
      直腸癌術前放療的研究進展
      区。| 苍梧县| 石首市| 北流市| 昔阳县| 松江区| 潜江市| 梨树县| 尖扎县| 驻马店市| 洛阳市| 彭水| 茶陵县| 饶阳县| 井研县| 济南市| 洱源县| 卢龙县| 成武县| 毕节市| 哈尔滨市| 贵港市| 遂川县| 漳州市| 余姚市| 定州市| 文登市| 鱼台县| 南通市| 张掖市| 千阳县| 合山市| 新疆| 台东市| 镇宁| 延安市| 梓潼县| 绥滨县| 临清市| 蓝田县| 禹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