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珠 郭慧芳
“二七”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所領導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所演化的優(yōu)秀品質,它繼承發(fā)揚著中國民族文化傳統(tǒng)。文章基于“二七”精神在中國紅色歷史文化的重要價值,對當下時代如何利用短視頻的優(yōu)勢傳播“二七”精神等紅色文化進行了實踐研究。觀察目前“二七”精神傳播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短視頻傳播的優(yōu)勢對二者的有機結合展開探討。舉例分析短視頻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成功案例,得出了諸如與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等的有效路徑。同時在短視頻傳播“二七”精神的實踐中發(fā)現了二者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方面,進一步提出建議和解決措施。旨在延續(xù)“二七”精神新時代下的生命力,為紅色文化良好傳播積累經驗。
20世紀初,京漢鐵路全線通車招募大量工人,但在各勢力的壓榨下,鐵路工人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各站工會代表在鄭州召開總工會成立大會。2月4日,在工會的領導下京漢鐵路工人開始了為“爭人權、爭自由”的全線罷工行動。2月5日,軍閥企圖通過武力強迫工人復工,但工人堅持“沒有總工會的命令,絕不復工。”2月7日,深感威脅自身利益的軍閥吳佩孚在誘騙京漢鐵路工會代表談判途中,對工人們實行鎮(zhèn)壓。最終工人糾察隊前后犧牲52人、被打傷300多人,這就是駭人聽聞的“二七”大罷工事件。京漢鐵路工人罷工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的高潮,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留下深遠影響。充分展現了工人偉大的犧牲精神和斗爭精神,它不僅使工人階級為自己的權益爭取了話語權,也進一步喚醒了中國人民的。
1“二七”精神的時代價值
“二七”精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革命和建設時期為國家富強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與中國革命精神之源高度契合、一脈相承。新時代鄭州二七區(qū)政府組織有關專家研究者對“二七”大罷工運動所蘊含的“二七”精神進行了深入挖掘,提取出了“堅定信念、忠于為民、勇于戰(zhàn)斗、勇于擔當”“二七”精神的內涵。二七紀念館館長張江山說,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二七”精神的內涵也需要被注入新的時代內容。但是,無論“二七”精神的內涵怎么變化,“聽黨話,跟黨走”的核心思想永不改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二七”精神和二七記憶,“二七”精神不僅是鄭州的、河南的,更是全黨的、全國的,傳承和弘揚新時代的“二七”精神對每一個中國青年來說都責無旁貸[1]。
2 當下短視頻的傳播特點
2.1 用戶基數龐大
2016 年以來,互聯網文化消費市場,以抖音、快手等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用戶數量持續(xù)激增。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已達 8.88 億,網民使用率為87.8%[2]。短視頻應用軟件普及范圍較廣,用戶基數龐大。
2.2 傳播速度快
短視頻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常常只需幾秒鐘就能抓住受眾的眼球。發(fā)布不受時間控制。使用信息傳播容量與速度快速提高。用戶觀看與傳播也不受時間控制,能夠在短時間內在用戶之間傳播視頻內容。
2.3 碎片化時間的處理
新媒體環(huán)境下,短視頻最大特點是能夠適應受眾碎片化的時間。當“碎片化”閱讀興起,新媒體所衍生下的用戶“碎片化”就更加細化,引發(fā)出多樣的用戶需求。抖音短視頻從新聞、美食再到美妝、搞笑等幾十種視頻類型,可供受眾根據自己的喜好需求選擇內容。不同種類的視頻長短不一,適應人們在不同場合的碎片化時間里觀看視頻,也更加激發(fā)創(chuàng)作者適應不同場景創(chuàng)作內容,提供出沉浸式觀看內容[3] 。
2.4 傳播門檻低
一臺手機即可記錄生活,隨著抖音短視頻的發(fā)展,衍生了許多附加軟件。以抖音旗下App“剪映”為例,剪輯方式容易,操作流程便捷,功能齊全,是很多剪輯新手的不二之選。每一位用戶都可以是視頻的參與者。普通創(chuàng)作者的意外走紅事件也帶動了大眾拍攝短視頻的想法。在抖音短視頻里,人人都是視頻的創(chuàng)作者,人人都是可以獲得關注的自媒體人[4]。
3 短視頻弘揚“二七”精神對二者的意義
3.1 “二七”精神在短視頻形式傳播下的未來發(fā)展
3.1.1 為“二七”精神的傳播創(chuàng)新形式,激發(fā)新活力
據現階段調查來看,“二七”精神的傳播形式對比于其他傳統(tǒng)紅色文化僅停留在視頻、圖片資料及開發(fā)旅游資源方面,較為單一,同時缺乏創(chuàng)造性,與當下時代的用戶心理難以匹配。短視頻的內部元素豐富,能為“二七”精神創(chuàng)新傳播形式,也能進一步拓寬“二七”精神的傳播渠道,迎合大眾多樣化需求。在如今多變的時代下,“二七”精神也能順勢潮流隨機應變,用多元化的形式來豐富自己,激發(fā)創(chuàng)新性、創(chuàng)造性,以應對傳統(tǒng)文化傳播面臨的更多挑戰(zhàn)。
3.1.2 拉近大眾心理距離,加大新時代傳承力
以“二七”精神為主的紅色文化目前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傳播形式過于傳統(tǒng),無法適應如今的互聯網全民化時代。而短視頻本身就是一個全年齡段的可接受化平臺,其產出內容用戶接受度高。在短視頻傳播形式的帶動下,“二七”精神能更快地拉進與廣大群眾的心理距離,從嚴肅的傳統(tǒng)文化到慢慢與大眾文化接軌,大眾的接受度高了,“二七”精神的傳承力度就會有所加大,在新時代下的存活力及影響力也會愈來愈之頑強。
3.2 短視頻在“二七”精神引領下的未來變化
3.2.1 引導新時代價值觀,弘揚正能量思想
短視頻的受眾多數是年輕人,更多是未成年人,所以短視頻平臺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正能量性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岸摺本裨诙桃曨l平臺的傳播,是發(fā)展自身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勢來引導一個新時代網媒的良好價值觀,弘揚正能量,也利于發(fā)揚大眾的學習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2.2 營造良好網絡環(huán)境
目前,由于網絡環(huán)境管理制度的不完全、短視頻門檻低,短視頻平臺的亂象頻出。各大平臺在嚴抓管理,一大批主播紛紛“下線”,但仍存在漏網之魚。當下短視頻中的文化傳播現狀堪憂,營造網絡空間的天朗氣清、維護網絡空間的健康發(fā)展離不開傳統(tǒng)文化對抖音短視頻的引領作用[5]。“二七”精神與短視頻的結合,營造了良好的網絡氛圍,也是為了短視頻平臺的長久生存,讓短視頻不再是不法分子的“存亡之地”。在與“二七”精神的結合下,其道德準則將會大大提高,也更方便管理,二者的合作正是和諧共贏的局面。
4 目前短視頻弘揚“二七”精神存在的問題
4.1 短視頻泛娛樂化
短視頻利用用戶心理,制造出噱頭高、趣味性強的視頻內容,短時間內沖擊人們的大腦,讓用戶樂在其中,逐漸迷失無法自拔。泛娛樂化視頻內容往往制造笑料,娛樂性較強,難以傳遞較為深刻、具有價值的內容,豐富的娛樂性信息逐漸弱化用戶大腦的思考能力。泛娛樂化的現象也使得弘揚“二七”精神等紅色文化陷入過度娛樂化的風險,讓這一傳統(tǒng)主題視頻在眾多娛樂性視頻中無競爭力。
4.2 短視頻受眾構造“信息繭房”
“信息繭房”一詞最早由桑斯坦在《信息烏托邦》一書中提到,桑斯坦通過對互聯網的考察指出,在信息傳播中,因公眾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眾只注意自己選擇的東西和使自己愉悅的通信領域,久而久之,會將自身桎梏于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以抖音短視頻為例,平臺擁有一套熟練的推薦算法機制,通過用戶對于某類視頻的觀看時長及點贊評論進行分析,從而根據用戶喜好推送內容。這種機制下,用戶逐漸沉浸于自己偏好的視頻內,陷入平臺于自我編織的信息繭房。而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用戶逐漸偏向娛樂化方向視頻推送,使得“二七”精神等紅色文化的現代價值觀遭受忽視,逐漸走向邊緣化。
4.3“二七”精神創(chuàng)作內容單薄
新媒體不斷發(fā)展,要求視頻創(chuàng)作者在傳播內容方面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傳播技術方面具有創(chuàng)意性。抖音短視頻達人之所以能獲得大眾關注,正是因為注重創(chuàng)新力的重要性,在新媒體發(fā)展下能夠緊隨其后,給用戶耳目一新的感覺。而傳統(tǒng)主題短視頻存在視頻內容不均衡、吸引力不夠、互動性較弱和時長較長等問題,難以加深用戶印象,保持與用戶的黏性。目前抖音短視頻傳統(tǒng)文化內容傳播實踐經驗較少、創(chuàng)新內容單薄制約著抖音短視頻弘揚傳播“二七”精神紅色主題文化。
5 短視頻弘揚“二七”精神的具體路徑
5.1 融入多種藝術形式,創(chuàng)新短視頻表現方式
“二七”精神的傳播,首先是與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如視、聽覺藝術:書法、繪畫、音樂和舞蹈,更新穎的還有3D技術、VR和AI擬人等,最終是實現靜態(tài)藝術到動態(tài)的轉變,將“二七”精神傳播形式的單一性轉化為多元性。再是短視頻的內部元素:熱曲熱詞、剪輯特效、配音和扣圖。短視頻的內容豐富多樣,多種形式與“二七”精神的有機結合不失為一種傳播的良好渠道。
5.2 與流行文化、大眾文化相結合
短視頻的形式已經被大眾廣為接受,其中也有更為流行爆火的點值得“二七”精神等傳統(tǒng)文化借鑒。當下短視頻中“網紅效應”極為吃香,“二七”精神也可利用這種網紅、大流量賬號來帶動其宣傳,但也要篩選符合自己文化調性的。同時,短視頻垂類中旅游類視頻也可與較強區(qū)域性的“二七”精神相結合,且能帶動二七的旅游資源和經濟發(fā)展。大眾文化并非“雅”,但當今時代嚴肅的傳統(tǒng)文化確實需要主動下臺來與大眾接軌,這是大勢所趨,最重要的是如何在追隨流行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質。
5.3 豐富短視頻創(chuàng)作內容
新媒體平臺發(fā)展迅速,這就要求以抖音短視頻為主的新媒體創(chuàng)作者能夠根據素材創(chuàng)作優(yōu)質內容。弘揚“二七”精神主題的短視頻制作,應當具有真誠、專業(yè)和創(chuàng)新的特點,應當立足于“二七”事件發(fā)展歷史和傳播所帶來的影響,產出具有用戶認同的視頻。其內核是產出的視頻內容與用戶產生共鳴,用戶能在視頻中獲取價值所需。因此應豐富短視頻創(chuàng)作內容,衍生出凝聚精華、形式創(chuàng)新和語態(tài)鮮活的作品,延續(xù)“二七”精神等傳統(tǒng)文化短視頻的生命力與影響力。
6 結語
短視頻弘揚“二七”精神所帶來的是雙方互利的結果?!岸摺本裥枰碌膫鞑バ问絹砑ぐl(fā)自己新時代下的活力,走入大眾內心。而短視頻平臺也需要“二七”精神來規(guī)范環(huán)境,引導其走向正確道路。同時,短視頻弘揚“二七”精神也是對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代下如何生存積累豐富的經驗,開辟新的道路。但在與其他傳播形式的結合中,也要堅持自身的文化性能,避免過度娛樂化從而失去本身的真正價值。相信未來的“二七”精神等紅色傳統(tǒng)文化會與新時代下的傳播形式磨合得更加默契,大眾的接受度也會越來越高,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新傳播路徑。
引用
[1] 潘志賢.“二七精神”注入新時代內涵[N].中國青年報, 2021-01-20(004).
[2]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8次中國互聯網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R].2021.
[3] 曹瑞穎,邱玥,方江菲.新媒體環(huán)境下西安紅色文化的短視頻傳播——以西安事變紀念館為例[J].傳播與版權,2021 (3):70-72.
[4] 閉悅明.抖音自媒體短視頻傳播特點和優(yōu)勢分析[N].貴港日報,2021-08-27(003).
[5] 李嘉嘉.抖音短視頻中紅色文化傳播的新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3):43-44.
基金項目:河南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弘揚“二七”精神主題抖音短視頻拍攝與制作(S202111834044)
作者簡介:余明珠,女,河南南陽人,本科,就讀于黃河科技學院;郭慧芳(2000—),女,河南商丘人,本科,就讀于黃河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