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新聞網(wǎng)"歐洲版11月28日文章,原題:北約隱現(xiàn)的破裂線:中國 今年早些時候,北約終于就中國是“一個挑戰(zhàn)”達成一致。北約30個成員國的官員給中國打上這個標簽后面臨一個任務:將這個可無限延展的詞語轉(zhuǎn)換成現(xiàn)實計劃。但迄今為止,他們進展寥寥。
一方面,美國等對華鷹派試圖將北約的目標集中到遏制中國上來;另一方面,匈牙利等對華鴿派則希望接觸北京。此外,北約內(nèi)還有一個龐大并不斷轉(zhuǎn)變立場的中間派:它們不想過度對抗北京,同時又擔心在經(jīng)濟上依賴中國。
美國駐北約大使朱莉安娜?史密斯稱,美國和北約的戰(zhàn)略有“很大的一致性”。但她也承認,語言轉(zhuǎn)換為行動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事”。的確,在整個討論的過程中隱隱浮現(xiàn)的問題是:中國是否值得(北約)如此多的關注?而且目前正值北約后院燃起戰(zhàn)火之際。
這個問題將于本周在布加勒斯特被放到桌面上討論,北約各國外長將簽署一項關于如何應對中國的最新報'告。一名歐洲高級外交官表示,美國想要盡可能多的中國因素,使北約能夠靠近華盛頓針對中國的戰(zhàn)略,但北約的價值在哪里并不清晰。最重要的是,北約轉(zhuǎn)向中國凸顯有關歐洲自身安全的問題。上述那名歐洲外交官說:“一個不言而喻的事實是,美國不會永遠強化在歐洲的存在。歐洲人必須獨自面對,并且付出更多?!?/p>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北約并未構想太平洋的行動,它是北大西洋聯(lián)盟。人們可以考慮其他的威脅和挑戰(zhàn)。但就目前而言,難道你不認為,北約面臨的威脅和挑戰(zhàn)已經(jīng)夠多了嗎?”英國駐北約大使克勞雷則稱:“北約有可能面臨無休止地爭論所使用的形容詞的風險?!薄ㄗ髡呃蚶?拜耶,王曉雄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