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雨
有人曾問大師羅丹雕塑的秘訣,答曰:“減去多余的部分?!比松嗳?。學會人生的“減法”,才能活得輕松,活得自在,活得灑脫。
人生在世,不可過于復雜,因為生命之舟載不動太多的物欲與虛榮。多余的脂肪只會壓迫人的心臟;多余的財富也只會增加生命的負擔。智慧的弘一大師早在15 歲時就寫下了“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這樣發(fā)人深思的詩句;《三國演義》開篇中也寫道“……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詞《西江月》中有“富貴五更春夢,功名一片浮云……”這些經(jīng)典詩詞佳句無不在闡明一個人生哲理,不要被身外之物所累,再多的財富,再多的名利,到頭來也一樣浮云一片,轉眼變?yōu)榭諢o。
不可否認,這個世間值得人們喜愛的東西太多,面對太多太多的誘惑,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只是本能,而明白自己不需要什么才是人生的智慧。一位哲人說過,真正的人生并非擁有的多,而是所求的少。人生在世,只有學會“減法”,才能減去疲憊,減去煩惱,減去壓力,減去沒有價值的身外之物,減去心靈上的沉重負擔。減去多余的部分,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老子曰:“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彼未皱驮凇妒⌒匿洝分姓f:“飽肥甘,衣輕暖,不知節(jié)者損福;廣積聚,驕富貴,不知止者殺身?!边@兩位智者勸導人們要知足、節(jié)制、知止,本質上就是說人生需要減法,遠離名利,看淡成敗,安于淡泊。
撥冗除雜,刪繁就簡,讓我們學會減去多余的部分,那樣,我們才能輕裝上陣,我們才能感受“減掉”后的輕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愉悅的心境中盡情享受生活,聆聽心靈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