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浙江博物館擷英

      2022-12-04 14:42:34吳明華
      養(yǎng)生月刊 2022年11期
      關鍵詞:河姆渡官窯良渚

      吳明華

      遠在五萬年以前,就有“建德人”生活在浙江這塊肥沃的土地上,從此揭開了浙江歷史的序幕。河姆渡文化遺址的發(fā)現(xiàn),更有力地證明了地處長江流域的浙江也是中華民族的發(fā)源地之一。自古以來,浙江這塊秀美的山川之地,孕育了我們的燦爛文化和杰出人物。浙江素有“魚米之鄉(xiāng)”“文物之邦”“絲綢之府”“旅游之地”的美譽。近年來,浙江省重視挖掘、開發(fā)人文旅游資源,興建了一大批高檔次,又具有豐富文化內(nèi)涵的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

      始建于1929 年,初名為西湖博物館,坐落在杭州西湖孤山南麓,原址為清代行宮的一部分。1949 年后曾一度改名為浙江博物館。新的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始于1990 年12 月,1993 年10 月正式建成,并試開館,于1994 年10 月正式開館。

      建成后的浙江省博物館占地面積204 公頃,建筑面積7360平方米。該館背靠孤山,面臨西湖,東鄰平湖秋月,西連中山公園,可謂是“真山真水園中館”;新館建筑高低錯落,大小呼應,并建有廊亭水景,如一座精巧的園林,不失為“假山假水館中園”。博物館大門左右兩門柱都刻有良渚文化特有的獸面紋,大門東側有三根立柱,象征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琮,博物館所有建筑的外墻都貼有仿良渚文化時期的獸面紋的面磚。新館共分15個展廳,分別陳列浙江歷史文物、錢幣、工藝、書畫、青瓷等,較為完整、全面地反映了浙江的歷史和文化。

      浙江省博物館的建成開放,為人們在游覽西湖之余提供了一處認識浙江、了解浙江的最理想的去處。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1994 年5 月,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鎮(zhèn)河姆渡村東北正式建成。該館占地面積達1.6 公頃,建筑面積3200 平方米。太陽和鳥是河姆渡先民的崇拜物,因此,新建的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采用長脊短檐、離地架空的仿遠古干欄式建筑結構,遠遠望去,整幢建筑就像是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鳥。河姆渡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距今約7000 年,在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內(nèi),珍藏著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石、骨、木、陶質(zhì)的各種生產(chǎn)工具,其式樣之新穎,制作之精巧,目前在我國尚屬首次發(fā)現(xiàn)。館藏遺址中發(fā)現(xiàn)有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谷殼、稻稈和稻葉等,其數(shù)量之多,保存之完好,是世界考古史上少有的,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fā)現(xiàn)最早的人工栽培的稻谷,表明中國是世界上稻作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同時遺址中成行排列的木樁和大量的梁、柱、地板等木構殘件中,有大量榫卯殘件,這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榫卯結構和干欄式建筑,這是江南多雨地區(qū)代表性的建筑形式,至今仍為我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所沿用。河姆渡遺址的發(fā)現(xiàn),雄辯地證實了長江流域同樣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它具有自己獨立的發(fā)展過程。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仿佛是鑲嵌在旅游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良渚博物院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古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1936 年為原西湖博物館施昕更先生在其家鄉(xiāng)良渚鎮(zhèn)首先發(fā)現(xiàn),1959 年著名考古學家夏鼎先生在長江文物考古隊長會議上正式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經(jīng)C14年代測定,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000 年。所有這些表明,良渚文化已處在原始社會末期軍事民主制的高度發(fā)展階段,并已產(chǎn)生了社會貧富差異和等級觀念,預示著文明時代的行將到來。良渚文化對揭示家庭、私有制、國家的起源有著重要的價值。

      良渚博物院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美麗洲路1 號,占地面積4 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 萬平方米。內(nèi)設三個展廳,第一展廳水鄉(xiāng)澤國,較為全面地介紹了良渚文化時期的我國太湖流域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及社會經(jīng)濟、生活情況,突出展示了當時的稻作農(nóng)業(yè)、制陶業(yè)、紡織業(yè)以及玉器制作業(yè)。第二展廳文明圣地,2007 年考古發(fā)現(xiàn)的良渚古城遺址,被譽為“中華第一城”,顯示良渚古城的規(guī)劃營建和結構布局具有東亞早期城市文明的典范。第三展廳玉魂國魄,主要展出了良渚文化時期各種雕琢精巧的玉器,以神徽像作為共同信仰的神,并與玉琮、玉鉞、玉璧為代表的神權、軍權、王權形成良渚社會獨具特色的用玉禮制,反映了良渚社會是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國家形態(tài)。

      中國茶葉博物館

      茶是世界各國人民所喜愛的飲料之一,被列為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首。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xiàn)和利用茶的國家,有關茶的歷史記載可上溯到公元前11 世紀。茶早已超出了本身的范疇,滲透到飲食、醫(yī)療、園藝、陶瓷、禮儀、宗教、民俗等領域,與中國文化及中國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

      浙江省地處我國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適宜于茶樹的生長,是我國茶葉的重要產(chǎn)地之一。中國茶葉博物館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座以茶文化為專題的博物館,它坐落在杭州市的著名產(chǎn)茶地雙峰村,占地面積約22公頃,建筑面積3100 平方米,共由四組建筑組成。陳列大樓內(nèi)設茶史、茶萃、茶具、茶事、茶俗五個展廳,用豐富的實物和圖片文字資料充分展示了我國悠久的茶文化歷史;多功能樓設有外賓接待室、學術交流廳等;風味茶樓是給參觀者提供的品茗場所;茶藝游覽區(qū)為參觀者提供不同形式的茶道、茶藝、茶俗。

      該館的建筑突破了傳統(tǒng)的青磚綠瓦的江南建筑風格,白墻紅瓦掩映在四處青青的茶園中間。游客到此,既可品茗小憩,也可現(xiàn)場觀看茶葉的采摘和加工制作,以及了解和體驗周圍茶農(nóng)的日常生活。每當一年一度的采茶時節(jié)到來時,這里還會舉辦盛大的“中國杭州國際茶文化節(jié)”。

      中國絲綢博物館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蠶絲的國家。早在5000 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懂得種桑養(yǎng)蠶了。地處亞熱帶的長江下游太湖流域地區(qū)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正是桑樹生長發(fā)育所需的良好自然環(huán)境,因而也是我國重要的蠶?;睾徒z綢制作中心。坐落在杭州城西南玉皇山北麓的中國絲綢博物館,于1992 年2 月26 日建成并正式開館。博物館占地面積4 公頃,建筑面積1 萬多平方米。分序廳、絲綢文物廳、蠶桑廳、制絲廳、絲織廳、印染廳、現(xiàn)代成就廳、民俗廳等展廳,用大量的實物圖片和文字資料充分展示我國自新石器時代以來悠久的絲綢發(fā)展歷史,通過陸上、海上絲綢之路將我國的絲綢產(chǎn)品輸送到世界各地,為世界文明作出的貢獻,以及絲綢產(chǎn)品的最新發(fā)展與成就。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

      瓷器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發(fā)明,是中國文明古國的象征。早在夏商便已出現(xiàn)了原始瓷,經(jīng)過1000 多年的發(fā)展,到東漢終于燒制出了成熟的瓷器。瓷器深得中國人民的喜愛,融入了中國人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國瓷器也曾大量遠銷海外,深入到世界各民族的生活、生產(chǎn)、建筑、宗教以及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為人類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貳獻。

      “官窯”就是為宋室燒制瓷器的瓷場。宋室南遷杭州之后,在杭州鳳凰山下建立了官窯,后又在烏龜山郊壇下另設一官窯,這兩處統(tǒng)稱“南宋官窯”。南宋官窯出產(chǎn)的瓷器,胎質(zhì)細膩,胎骨輕薄,呈黑褐色或紫色。釉層很厚,細密潤澤,精光內(nèi)蘊。

      1991 年11 月11 日,在杭州鳳凰山南麓南宋官窯遺址上建成并開館的南宋官窯博物館,占地面積1 公頃,建筑面積達3400平方米。博物館分展廳和遺址兩大部分。展廳部分有三個,第一展廳展示各地出土的歷代精美瓷器珍品,第二展廳展示我國瓷器的發(fā)展歷史,第三展廳展示官、哥、汝、定、鈞宋代五大名窯的仿制精品。遺址有建筑面積達1700 平方米的制瓷作坊保護廳和龍窯遺址保護廊。遺址內(nèi)的水溝、練泥池、陶車坑、釉缸、素燒爐、生坯堆和窯爐均是當年制作現(xiàn)場的生產(chǎn)設備,因而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

      中國醫(yī)學源遠流長,從傳說的“伏羲制九針”“神農(nóng)嘗百草”來看,我國人民早在原始社會就已懂得運用針灸和藥物來治療疾病了。

      胡慶余堂創(chuàng)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 年),距今已有100 多年的歷史,有“江南藥王”之美譽,它與北京的同仁堂同為全國最著名的國藥號。胡慶余堂的創(chuàng)始人是安徽績溪籍的胡雪巖(1823~1885)。胡雪巖官至江西候補道,并被皇帝賞穿黃馬褂,特許在紫禁城騎馬,成了亦官亦商的“紅頂商人”。

      胡慶余堂是胡雪巖的一大杰作。1874 年,胡雪巖曾自制大量藥品贈送給左宗棠部,由于療效顯著,全國各地求藥人不斷,便創(chuàng)辦了胡慶余堂。胡雪巖十分講究藥品的質(zhì)量,曾親自寫有一塊“戒欺”橫匾,高懸于店堂之上,教育員工制藥要“采辦務真,修制務精”。

      1991 年5 月10 日建成并試開館的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坐落在杭城吳山腳下的胡慶余堂內(nèi),整座建筑仍保持著清代重檐木結構的建筑風格,古樸典雅,占地面積2700 平方米,分陳列展廳、中藥手工工作廳及興趣室、中醫(yī)坐堂門診、胡慶余堂藥膳、營業(yè)廳五部分。其中陳列展廳又分藥學概況室、“江南藥府”——胡慶余堂、藥苑擷英室、中藥標本及中成藥室四展室。參觀者來到這里,既能博覽中國醫(yī)藥寶庫的精華,又能觀賞胡慶余堂古建筑的風貌。

      猜你喜歡
      河姆渡官窯良渚
      河姆渡,被世界更好“發(fā)現(xiàn)”河姆渡文化發(fā)現(xiàn)50 周年考古成果特展亮相國家博物館
      寧波通訊(2023年22期)2024-01-03 12:12:56
      銅官窯陶瓷
      幼兒畫刊(2023年5期)2023-05-26 05:50:40
      5000年前的“良渚人”愛吃什么肉
      軍事文摘(2022年16期)2022-10-28 16:50:50
      良渚保護大事記
      良渚古城
      西夏官窯瓷器
      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 03:16:22
      “玉”見良渚
      藝術品鑒(2019年8期)2019-09-18 01:22:52
      河姆渡遺址與河姆渡文化
      祖國(2018年19期)2018-10-25 10:41:06
      此“官窯”非彼官窯
      寧波風物志
      河北省| 沙洋县| 石阡县| 淮北市| 长子县| 阿拉尔市| 湘阴县| 镇赉县| 通江县| 吴江市| 洪雅县| 北京市| 高唐县| 东辽县| 三门峡市| 普安县| 应用必备| 依安县| 建阳市| 莒南县| 呼伦贝尔市| 剑河县| 正镶白旗| 邳州市| 开化县| 胶州市| 漳平市| 浙江省| 镶黄旗| 新河县| 青河县| 修武县| 古浪县| 广安市| 隆安县| 潼南县| 淄博市| 香河县| 比如县| 泗水县| 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