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軍
在風起云涌的中國近現(xiàn)代革命時期,有這樣一位非常傳奇的廣東女作家:她曾經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引領,周恩來是她的入黨介紹人;她曾經得到魯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指導。她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工業(yè)題材作品,創(chuàng)作出一部部具有探索性、開創(chuàng)性的作品,她是中國工業(yè)文學題材的拓荒者、開路人,也是中國工業(yè)文學的集大成者,體現(xiàn)出高超的創(chuàng)作水準;她一生致力對工人作家的輔導,深受工人作家的喜愛,被視為“恩師”,獲得“延安火種鞍鋼魂”的稱譽。這位紅色革命、傳奇的女文藝家,就是出生于廣東順德的本土作家草明。
80年前,作家草明就參加過延安文藝座談會,還參與了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前期籌備工作。1942年4月,草明和伴侶歐陽山收到毛澤東的三次來信。毛澤東邀請歐陽山和草明夫婦到他的窯洞里討論當時的文學狀況和文學問題,同時受到毛澤東的委托,收集當前的文藝政策、文藝傾向以及文學創(chuàng)作面臨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反面的、不同的、多樣的觀點。我們從中可以看出,毛澤東對草明夫婦的信任。
1942年4月9日,毛澤東給歐陽山和草明寫了一封信:來信收到。擬面談一次,如同意,請于今日惠臨一敘,并盼與草明同志偕來。
毛澤東問:“草明同志,你有什么意見啊?”“沒有什么,就是感到文藝界有些宗派不大好。”草明非常直率地說。毛澤東說:“只要文學家能到工農兵中去,誠心誠意為他們服務,宗派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痹诨丶业穆飞?,草明興奮地說:“我見到了中國的列寧!”
1942年4月17日,毛澤東再給歐陽山和草明書信一封:如果你們在搜集材料,那很好,正反兩面都盼搜集,最好能給我一個簡明的說明書。
正是在大量的前期資料搜集基礎上,1942年5月2日—23日,毛澤東在延安召開了延安文藝座談會。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會上毛澤東發(fā)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這個講話對草明來說影響非常大。剛跟毛澤東接觸的時候,毛澤東提出的“工農兵要深入普通民眾、普通群眾去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讓草明心里很困惑,認為自己出身于貧困的家庭,寫的就是工廠的工人,這不就是工農兵的生活嗎?難道還需要進一步深入嗎?但是,當聽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之后,草明深深地被毛澤東、朱德、陳云等人的觀點所震撼,真正理解到《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豐富深刻的內容、意義和價值,從而獲得心靈的啟發(fā),更加自覺地轉化語言腔調、文風,進一步走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走到革命斗爭生活的前列來,去探尋和書寫工人生活。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對草明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重要的指引作用。當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時候,草明就提出來要到新的解放區(qū)去工作,尤其是1946年東北解放的時候,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開啟一段新的人生。
在去東北之前,草明得到了毛澤東的關心。毛澤東問到草明孩子的情況,草明說她有兩個孩子,一大一小還沒有上學,因為學校是八路軍子弟學校,按照規(guī)定是進不去的。毛澤東叫來負責學校入學工作管理的葉劍英,請他安排孩子入學,解決作家的后顧之憂。這讓草明非常感動。
草明離開延安的時候跟毛澤東話別。此時草明和歐陽山已經離婚了。草明說我要獨自走以后的人生道路。毛澤東知道了就問起來,你以后怎么辦?草明說,我今年33歲了,我讀到《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太晚了。毛澤東說,33歲還是年輕人,到66歲還可以繼續(xù)給革命做工作,繼續(xù)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草明說,我以后就沒有感情了。毛澤東說,怎么沒有感情呢,是感情更純潔了,更可以為工農兵服務了,可以集中精力為工農兵進行書寫。毛澤東的這些話語成為草明以后人生、生活和情感的重要精神指引。毛澤東還問,你帶不帶孩子到東北去?草明說不帶了。毛澤東說,也好,交給黨。這些交往都充分呈現(xiàn)出,我們黨的領袖對作家、對文藝工作者的關愛。革命領袖從生活深處、生活細節(jié)、情感深處為草明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啟示。
事實上,草明在去延安之前就遇到了周恩來。這個事情說來也巧,在1938年廣州淪陷的時候,草明和歐陽山想到重慶去。當他們經過長沙的時候,就看到了國民政府文化部第三廳的牌子。當時的長沙是革命的中心,是國民政府所在地。第三廳就是郭沫若任廳長的部門。歐陽山和草明前去打聽,碰到他們熟悉的朋友吳奚如,吳此時是周恩來的秘書。他對草明說,去重慶肯定需要一個過程,可以先參加工作穩(wěn)定下來。周恩來邀請他們到辦事處相見,說我們正在湖南辦一份報紙,非常需要人手和編輯,需要有文學功底的人,你們來得正好,可以幫我們做這個工作。歐陽山、草明、廖沫沙等人就按照周恩來的指示,來到了湖南沅陵編辦《抗戰(zhàn)日報》。隨著戰(zhàn)爭形勢的變化,報紙也停了。在周恩來等人的安排下,1939年他們來到了重慶。來到重慶之后的一天,吳奚如跟他們說周恩來要約見他們。周恩來說歐陽山和草明參加過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都是經受過多次重大考驗的人,應該加入中國共產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周恩來是歐陽山和草明的入黨介紹人。
同時,周恩來還和歐陽山進行談話,指導歐陽山和草明的文藝創(chuàng)作要轉變方向,為民眾說話。這就和后來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是一致的。在周恩來的安排下,隨著革命的變化,草明和歐陽山相繼到了延安,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與毛澤東的相遇。
草明的成長是非常幸運的,不僅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等革命領導人的指導與引領,而且得到了當時文壇領袖魯迅、茅盾和郭沫若等人的熱情鼓勵。
1932年9月,歐陽山(筆名羅西)聯(lián)合草明等人在廣州主辦《廣州文藝》周刊。這個周刊發(fā)表了很多有力量的文藝作品,引起當時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注意。草明夫婦成為政府反動通緝名單上的人。為躲避通緝,草明和歐陽山決定離開廣州。在一條拉豬貨船的封閉空間里,他們避開檢查,來到了上海。
事實上,在這之前,歐陽山就跟魯迅有過接觸。1927年魯迅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的時候,歐陽山作為一個廣東文藝青年,就組織南中國文學會的問題,向魯迅請教,并且得到魯迅的指導與支持。所以,1933年,當身無分文的他們來到上海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魯迅。草明夫婦和上海的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總部取得了聯(lián)系。歐陽山和草明在廣州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廣州分盟,后來得到上海的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同意,改名為“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廣州分會”。來到上海的草明和歐陽山,很快就成為上海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總部的新生力量,參與了“左聯(lián)”這個革命文化陣地的新戰(zhàn)斗工作和任務??少F的是,即使在這樣艱難的時期,草明依然堅持創(chuàng)作。在魯迅等人的介紹下,草明的作品在“左聯(lián)”主辦的文學刊物上發(fā)表出來,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當時有位美國記者讓魯迅和茅盾做一本中國青年作家的文藝作品選本,要在美國出版。魯迅選了一些左翼作家的作品跟茅盾商量,其中就提到了草明和歐陽山。后來當草明和茅盾相遇的時候,草明拿出作品讓茅盾看,茅盾說他已經看過了。茅盾還給草明的作品寫了一個評價,說其非常老練、成熟。
這時候的草明才20多歲,就能寫出成熟、老練的作品,出版了一部中篇小說集、一部短篇小說集,還刊發(fā)了40多篇短篇小說。這讓茅盾很吃驚。茅盾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也是非常有鑒賞力和判斷力的評論家。草明得到了魯迅和茅盾等人的認可和支持。他們提攜草明進入中國優(yōu)秀的青年作家行列。作為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的重要干將,草明和歐陽山得到魯迅的關愛、信任。魯迅親切地稱呼歐陽山為山兄。1935年,為了營救被捕入獄的草明,魯迅、茅盾等人合在一起湊了200塊大洋,把草明救了出來。魯迅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生活上、革命上給草明和歐陽山關心和指導,讓草明有一種家庭的溫暖——草明懷孕的時候,醫(yī)院檢查結果不是很好,草明猶豫著孩子到底要還是不要。作為一個有醫(yī)學背景的作家,魯迅就結合醫(yī)生的診斷認為,這個小疾病不是問題,如果沒有別的炎癥的話,要把這個孩子保下來。
草明的創(chuàng)作引起一些反動作家的模仿,草明很生氣,想大聲駁斥一下。魯迅建議,不要大聲去駁斥他們,那是為他們做了廣告,可以巧妙、低調地用智慧處理。為此,魯迅親自代草明在即將發(fā)表的作品后邊,擬就一個啟事:某某作品不是本人所寫,不敢掠美,特此聲明。我們可以看到,草明在魯迅身邊,直接跟魯迅學習到高超的對敵斗爭的技巧和經驗。這種指導以及蘊藏在其中的感情是無比深厚的,讓草明終生難忘。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去世。草明和歐陽山夫婦非常悲傷。草明的書中有過一段描寫,說有一天,歐陽山非常黯然來到了家門口,倚靠在門框上久久沒有說話。她就知道一個非常悲傷的時刻到來了——魯迅逝世。在給魯迅治喪過程中,草明不僅在挽聯(lián)上簽字,而且做了很多細致具體的工作。出殯路上,歐陽山打著幡在前面走著,草明做送葬后勤的其他工作。
作為一個作家,草明不僅得到魯迅、茅盾的指導,還得到郭沫若的鼓勵和指點。當草明的代表作品《原動力》和《火車頭》出版的時候,茅盾和郭沫若都給予很高的評價。郭沫若說草明的作品寫得太好了。他認為草明在鋼鐵般堅硬的東西中注入了女性的柔軟,賦予了作品詩性的氣質。這是郭沫若給草明很準確、懇切的評價。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中國作家國際交流史,有草明的堅毅身影。1950年11月,在波蘭召開的第二屆世界保衛(wèi)和平大會上,中國代表作家有郭沫若、草明、趙樹理等人。就在這個國際會議上,剛剛誕生的新中國向世界文學界推介了兩部作品:一部是草明的中篇小說《原動力》,另一部是趙樹理的《李家莊的變遷》。我們可以看出,草明的作品和趙樹理的作品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所具有的巨大影響力。草明的《原動力》要向世界宣告,站起來的中國人民正以一種積極熱烈的姿態(tài)擁抱新中國,熱愛新中國,開啟新的中國工業(yè)建設?!对瓌恿Α肥?948年出版的中篇小說,在草明的筆下,呈現(xiàn)了獲得解放的中國人民,尤其是中國工人對工作的巨大熱情,對革命的深刻認同,對新生政權的無比熱愛,以及發(fā)自內心的喜悅。工人們把發(fā)電廠修起來,把被國民黨、日本人破壞的機器修起來,要為新中國提供電能,提供動力。
對于草明來說,廣州是她求學之路、啟蒙之路、革命之路、愛情之路的發(fā)生地、出發(fā)點,紅色革命文藝思想的基點。草明在父親的帶領下,來到廣州讀書。聰慧的她考入了廣東省師范學校的附屬小學四年級,后來跳級考上了初中,又升入了高中學習。在這個過程中,草明讀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化典籍,特別是現(xiàn)實的革命文藝作品。魯迅、茅盾、郁達夫的作品給草明帶來深刻影響。
中學老師組織讀書會,讓草明開闊了眼界,使得她漸漸對革命產生了興趣。草明開始寫作并得到老師的關注,她的文筆很優(yōu)美,一位老師就預言“當代文壇的交椅有一把是草明的”。老師希望草明寫一寫與勞苦大眾相關的作品,于是,草明寫了一個關于家鄉(xiāng)順德繅絲工業(yè)題材的作品——《繅絲女工失身記》。這篇小說被當時《廣州文藝》的主編羅西,也就是歐陽山發(fā)現(xiàn)了。他深深為小說優(yōu)美的文筆、獨特的人物命運、與眾不同的人物形象所感動。羅西就跟草明的班主任說,想見一見這位作者。相見之后,羅西對這個中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此年輕的中學生卻寫出這么深刻的作品,而且態(tài)度特別認真。羅西問草明,能不能繼續(xù)寫一些作品?能不能介紹你的同學寫一些這樣的作品?草明就答應下來。在這樣慢慢的接觸之下,草明對革命文藝和革命運動有了更深的認識。隨著發(fā)行量和影響力越來越大,《廣州文藝》引起了國民政府的關注,草明和歐陽山登上了廣州反動政府的通緝名單。
在廣州的生活、學習,尤其是參加革命工作、編辦刊物為草明打開了新的世界,成為草明邁出堅定革命步伐的開端。從這個開端,我們看到草明的文學稟賦、文藝才華以及堅韌品格。
草明何以會有這種才華?何以會有這種堅韌的品格?這就要從草明的童年說起。草明的家鄉(xiāng)是廣東順德桂花溪鎮(zhèn)桂洲東村。草明的父親是晚清的一個小官吏,雖然有些才華,但是由于晚清政府垮掉,失業(yè)在家。草明原名吳絢文,出生在一個大家族,家里有20多個孩子。作為一個女孩,草明并不受重視和待見。幸運的是,草明的母親堅持讓她讀書,要草明的哥哥給她念書,草明的聰慧顯現(xiàn)出來:哥哥念著書,草明就聽著書、看著字,在沒上學之前已經認識了很多字,甚至自己拿起書看起了中國傳統(tǒng)小說?!豆P生花》是清代的彈詞作品,講述一個女扮男裝考取狀元的女子的故事。草明在幼小的時候就意識到女人也可以成為狀元,也可以改變命運,也可以成為命運的主人,與命運相抗爭。在她的心里,有了一種主宰自己人生的可能路徑。
順德是中國工業(yè)起源地之一,草明童年時看到很多繅絲廠的女工。她就在這些機器工廠里轉來轉去,看那些工廠女工的生活。正是在廣東這樣一個得風氣之先的地方,草明開始了對于早期中國工人生活的觀察和思索。這成為她進行工業(yè)題材創(chuàng)作的淵源和基礎。
紗廠女工們的命運引發(fā)了草明的思考。她看到這些女工的生活是那么忙碌和悲哀,同時也看到女工們的堅強和獨立。歷史上廣東順德女工們有一種“不落家”的現(xiàn)象。女工們通過工廠的工作,獲得一種獨立生活的能力。有些女工名義上嫁到男方家,但是回門之后就永遠不再去男方家里了。她們有了獨立的經濟來源,不愿意受夫家的欺凌,尋求一種獨立的、有尊嚴的生活。這些對草明幼小的心靈產生了很大的震撼。這片土地上的女性是那么堅強、堅韌、獨立,勇于開拓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運。這些女性的經歷深深影響了草明,之后在很多重大的時刻,草明都做出了走自己道路的堅定選擇。面對困難、危險、寂寞和孤獨,草明都義無反顧、絕不畏懼、堅強獨立、堅韌不拔地去走自己的道路,去掌握自己的命運。
一個作家的成長,與她人生道路上遇見的種種引路人都關系密切,是種種的因緣際會成就了一個作家。盡管有種種因緣際會,草明之所以成為草明,就在于她是自己人生道路的主人,是自己道路的選擇者。
草明的文學創(chuàng)作,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主要是中篇小說、短篇小說。草明真正獲得全國性的、廣泛的、突破性的認可,是1948年發(fā)表的中篇小說《原動力》。這是草明的代表作之一。1946年,東北最早獲得解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長子。草明決心要到東北去,要參加東北火熱的土地改革和解放斗爭。來到東北的草明要求到前線去,她和當時東北的宣傳部部長林楓有過談話。部長說,有很多作家已經到土改中去了,也有很多作家到部隊中去了,還有一個領域沒有人關注,就是工業(yè)領域。這位很有戰(zhàn)略眼光的部長就勸草明到工廠中去,進行工業(yè)題材的書寫,指出黨的工作重心已經發(fā)生了轉移,已經從農村走向了城市,現(xiàn)在需要大量的書寫城市生活的人,需要熟悉工業(yè)的人。就這樣,草明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方向和文學書寫的新發(fā)力點。
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成功需要很多條件。這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走對的路、遇到對的人、做對的事。對草明來說,最正確的就是她從事自己最熟悉的領域,進行了最有經驗的寫作。1948年,草明正是憑借已有的積累和經驗克服很多困難,寫出了《原動力》這部具有新中國新工人階級思想情感和階級意識的標志性中篇小說,讓世界人民了解新中國的新工人階級形象??少F的是,草明沒有停下來,沿著毛澤東給她指引的創(chuàng)作方向,踐行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繼續(xù)書寫新中國具有人民性內涵的新紅色工業(yè)文學。
1954年,草明帶著自己的戶口、身份、編制來到了鞍山鋼鐵廠,在鞍鋼落戶,成為一個真正深入工農兵群眾的作家。草明在鞍鋼整整生活了10年。在10年的時光里,草明深入每一個廠區(qū)、車間,了解一道道工序,與一線工人交心,寫出了第二部長篇小說《乘風破浪》,再次突破自己?!痘疖囶^》《乘風破浪》這幾部作品體現(xiàn)出草明對于新中國成立初期工廠里的復雜情況非常熟悉和了解:對于大的工業(yè)場景、技術的把握,不同工種的配合,都了如指掌。草明的作品充滿豐沛的動人情感,人物形象豐盈、飽滿、耐人尋味,閃耀著人性美的光澤。
20世紀90年代,草明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60周年的時候,鞍鋼工人給她送了一副“延安火種鞍鋼魂”的匾,道出了這位女作家的內在筋骨和魂靈。草明是從延安走出的革命火種,是鞍鋼的魂靈。草明的創(chuàng)作具有鞍鋼工人的精神,有鋼鐵般的意志?!把影不鸱N鞍鋼魂”是對草明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道路、文學生活的一個非常生動的總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草明的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成長體現(xiàn)了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精神:作家要到人民群眾中去,要熟悉人民群眾的生活,作品要具有人民性,要具有通俗性,要具有時代性。草明開創(chuàng)了一條中國工業(yè)文學的道路,提供草明經驗、草明模式、草明道路。
到工人生活中去,到實踐中去,和工人融為一體,這是草明道路、草明精神的精魂所在。作家魏巍提出,誰來探尋草明精神?誰來闡釋草明?一個有內涵,有藝術品位,有深刻精神、質地的作家和作品是不會被時代忘記的,一定會有讀者,有她的闡釋者。
在中國強起來、成為世界工廠的新時代里,如何書寫工業(yè)題材、工業(yè)生活,來呈現(xiàn)時代的新變化,特別是書寫廣東這個改革開放地區(qū)的新時代、新生活、新工業(yè)?這都是中國在新時代面對的新課題。
春來草自青,月上已天明。像她的名字一樣,草明自有其來路和去處,有其內在的精神光芒。在21世紀的今天,草明依然和我們的時代有著很強的對話性,依然讓我們感到無比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