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詩的贈予

      2022-12-05 15:09:24
      廣州文藝 2022年10期
      關(guān)鍵詞:大地語言

      于 堅

      以文為生

      在寫作四十年后,我愈加堅定地認為,寫作應(yīng)當回到文章。漢字一開始就是文,文,錯畫也。章,彰顯。以文去敝,解放敞開動物性生命。文明,以文明之,以文為黑暗的動物性生命去敝、照亮。人通過語言的道說,道可道,非常道而超越,成為仁者之人?!跋缔o焉,以辯吉兇。”這是一種開天辟地式的超越。這種語言超越在西方,只是晚近才覺悟,比如海德格爾、德里達。

      在云南許多古老民族的祭祀中,說唱史詩總是現(xiàn)在向過去追溯,直到開天辟地之時。他們不敢忘記自己是誰,從哪里來,由此知道自己要去何處??鬃臃Q為溫故知新。未知生,焉知死。知生即是在場的,也是對出生的知。

      文章乃是中國文明的持久傳統(tǒng)。只是在“五四”后才被遺忘。今天我們不寫文章,寫作是分類的。傳統(tǒng)中國的作者叫作文人,詩人一詞與文人同義。其實,只有詩人,沒有小說、詩、散文……之類的劃分。

      是語言令我們成為作者而不是小說、劇本、散文或者分行排列的白話詩。

      語言是一種鏡子,某種“他者”,令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是誰。沒有語言,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而他人也在鏡子中。語言令我們記起自己,這是一種可疑的記憶,形同虛構(gòu)。我不喜歡虛構(gòu)這個詞,這令人以為寫作就是憑空捏造。語言不是虛構(gòu),人作為人只在語言中才存在。沒有語言,人與獸無異。語言記錄的是對發(fā)生過的可疑記憶,而非事實,事實沒有語言。就像結(jié)繩記事,一種最原始的形而上的僅僅關(guān)于要點的、點到為止的記錄。人一旦在語言中存在,他就沒有事實了。文章的高明就在于它知道那不是事實,那是敞開。

      寫作是寫意思還是寫語言?我認為是后者。

      人、社會、時代、歷史……沒有語言,我們不知道那是什么。

      “系辭焉,以辯吉兇?!保ā兑讉鳌罚┤送ㄟ^語言而在。

      “不學詩,無以言?!笨鬃釉缇痛_立了語言的本體論地位。

      言,言說;說,釋也,解釋說明。(《說文》)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毛詩序》)

      文是言的載體、物化?!拔模e畫也。象交文。凡文之屬皆從文?!保ā墩f文解字》)“其旨遠,其辭文?!保ā兑住は缔o下》)“經(jīng)緯天地曰文?!保ā蹲髠鳌罚拔恼?,會集眾彩,以成錦繡。合集眾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釋名》)

      我們用文寫作,而不是別的什么。

      “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保ā墩撜Z》)“藝,種植?!保ā墩f文》)“藝術(shù)就是:對作品中的真理的創(chuàng)作性保存。因此,藝術(shù)就是真理的生成和發(fā)生。”(海德格爾)

      文,中國獨有。文明,就是以文照亮。

      文意味著對無、對不可知者的象征性轉(zhuǎn)移,表象化,知白守黑、有無相生。以期獲得某種冥冥中的“靈暈”(本雅明的詞),與諸神對話,持存一種“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猶希臘柏拉圖所謂Eidos者”。(陳寅?。?/p>

      文的誕生是驚天動地的事件,所以,天雨粟,鬼夜哭。巴別塔再也建不成了。

      文天人合一,能指和所指在文中無法分開。其品質(zhì)在度的掌控,文勝質(zhì)則史,質(zhì)勝文則野。文就是存在的敞開、此在。文不僅僅是展示個人聰明才智的修辭造句活動,修辭立其誠,這是漢語寫作的本具,在世界寫作中獨一無二。

      漢語這種古老的寫作(種植)被遺忘了——“寫,置物也?!保ā墩f文》)

      在以神照亮的世界中,語言只是通神的天梯、工具。世界是作者們寫的對象。能指和所指的分裂,令這種寫作總是在兩極之間搖擺?;蛘咭饩喞谓Y(jié),或者追求所謂純粹寫作,以擺脫意義的困擾、阻滯,是西方寫作的根本焦慮。

      19世紀以降,繁文縟節(jié)意締牢結(jié),文垂死。山崩地裂,對文的懷疑開始,之前漢語從未懷疑過“文明”,導致了寫作的革命。受西方邏各斯中心主義影響的“拿來”式寫作,成為漢語寫作的主流。一向道法自然、師法造化的,混沌、“篇終接混茫”“曲徑通幽”的文在直線式修辭面前開始自卑,自慚形穢,文聲名狼藉。文人成為一個貶義詞?!耙幻鼮槲娜?,無足觀矣?!保ā端问贰穭矗?/p>

      文體必須界限分明,已經(jīng)成為一種德性。文不再是一種“種植”“置物”,而是各種壁壘森嚴的專業(yè)修辭技術(shù)。

      與未來主義不同,道法自然、溫故知新是中國文明最古老的真理。

      寫作就是文,就像“文”這個字既是名詞也是動詞一樣。在名詞,它的意思是,寫一切。文人就是寫一切,司馬遷、李白、蘇軾都是偉大的例子。文人一詞其實統(tǒng)括了小說家、詩人、劇作家、評論家、記者、畫家的身份。在動詞,它的含義起源更早,文,錯畫也。文就是為世界文身。山水詩、山水畫都是在為大地文身。詩、文章、繪畫、舞蹈、音樂無不源自文身。文是古代薩滿教祭祀向書面的一種轉(zhuǎn)移。文就是祭。隨物賦形,這個形是不確定的。在一篇文中,即將出現(xiàn)的是隨筆、分行的詩、小說、評論或者圖像……這是不確定的。

      中國古代那些偉大的經(jīng)典無不是文?!队壤魉埂返娘L格極似《左傳》。嚴肅的作者應(yīng)當已經(jīng)注意到,西方19世紀末以降的寫作都在努力脫離傳統(tǒng)的線性寫作,寫得更自由,更隨心所欲,更沒有文體界限。喬伊斯、普魯斯特、羅蘭·巴特似乎都在將他們的寫作“隨筆化”。

      拿來主義到今天,已經(jīng)越過模仿學習的階段,拿來就像一種藥,開始發(fā)生某種始料未及的效果。這種藥不再是指向虛無的千禧年,而是開始復蘇已經(jīng)被遺忘的記憶,文轉(zhuǎn)世的時代到來了。就像西方現(xiàn)代主義通過塔希提島、黑森林之類的地方重新想起希臘。我最近與一位印度作家也談到此,英國就像一種醒藥,提醒了印度自己到底是誰。

      漢語是一種大地語言,上善若水,隨物賦形。這意味著寫作是文的流動,而不是形的凝固。

      “給平庸的東西以威嚴,給日常的現(xiàn)實以神秘?!保ㄖZ瓦利斯)

      “將過去被抹殺的意義、陳腐的意義、當下的意義、新奇的意義、最古老的意義和最現(xiàn)代的意義熔為一爐?!保ò蕴兀?/p>

      “寫作:是世界和語言之間的某種路徑,而不是語言產(chǎn)品的結(jié)構(gòu)形式?!薄胺磳σ磺小獭氖挛?。世界不再以對象的方式呈現(xiàn)在我面前,而是出現(xiàn)為寫作的形式?!薄坝卸嗌倨伪阌卸嗌傥恼缕痤^,也便有多少的樂趣?!薄袄枚痰钠翁釤挸鲇肋h新鮮的話語、強烈、動態(tài),不固著于特定位置……盲目似的、不向任何普遍意義、宿命意念、精神超越開放:總之,是純粹的漫游、無目的性的流變……而一切,會盡可能地、突然且無限地重新開始。”(羅蘭·巴特)

      蘇軾說:“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蘇軾文集》)

      就像漢字書寫中各個筆畫、構(gòu)件之間的關(guān)系,個人化的手書,筆畫(字典)是一套,但永遠沒有兩個字的結(jié)構(gòu)、氣韻、場域是一樣的。各種斷句、碎片、細節(jié)、故事、分行、記錄、敘述、表達、引文……之間的關(guān)系不是一條直抵主題、意義的直線,而是迂回、協(xié)調(diào)、商量、討論、停頓、尊重……隨筆而至,最后抵達一種恍兮惚兮、大象無形之境,一個語詞的場,一場語詞祭祀?!八囆g(shù)是歷史性的,歷史性的藝術(shù)是對作品中的真理的創(chuàng)作性保存。藝術(shù)發(fā)生為詩。詩乃贈予、建基、開端三重意義上的創(chuàng)建?!保ê5赂駹枺皩懀梦镆??!保ā墩f文》)

      “《奧德賽》之所以新穎,是因為它使一個像奧德修斯這樣的史詩英雄與‘女巫和巨人、怪物和食人族’斗爭,這些處境,屬于更古老的傳奇類型,其根源是‘古代寓言的世界,甚至原始魔術(shù)和薩滿教的世界’。按照霍伊貝克的說法,《奧德賽》的作者正是通過這手法向我們展示他的真正現(xiàn)代性,使得作者似乎更接近我們?!保柧S諾《為什么讀經(jīng)典》)

      寫作其實不過是一種對語言的回憶。語言的一次次轉(zhuǎn)世。

      用過去的“可引用性”取代過去的“可傳承性”。

      “我不需要說任何東西,僅僅需要展示?!保ū狙琶鳎?/p>

      隨筆,隨著筆。

      我以為現(xiàn)代寫作其實是一種文的復活。它以復古的假象呈現(xiàn)著真正有效的現(xiàn)代性。

      我最近十年完工的詩集《時代談話》和“堅記”系列——隨筆與圖像的文集,可謂實踐。

      得硯記

      2020年1月13日,余在淘寶網(wǎng)閑魚購硯臺一塊。出售者為網(wǎng)名“天外石頭者”。“現(xiàn)居河南駐馬店,80后處女座男生。喜歡美食、電影、旅游、高科技、數(shù)碼、善良、感性?!?600元。硯長19.5厘米,寬13.5厘米,厚3厘米,灰綠,近橄欖色,很素。墨池為桃形,蓄墨坑為月牙形。桃池邊圍著兩根鶴頭枝,纏繞著葉片,簡潔不繁。

      硯臺左側(cè)行書刻字:“試此硯乃出于粵東山溪之下,石乃是綠色端石也??加闷湫?,細潤而堅潔,品之極貴也矣。太宗十三年九月 中浣 旭清氏心賞?!蹦┒藶閮蓚€方印,篆書“金永”。

      太宗十三年。愛新覺羅·皇太極,廟號:清太宗,年號:天聰與崇德,1626—1636年在位,1643年(農(nóng)歷癸未年)逝世,立廟號太宗。(皇太極逝世后立廟號太宗之后的第十三年就是1656年,丙申年。)

      中浣——浣乃唐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為上浣、中浣、下浣,后來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別稱。

      右側(cè)行書刻字:既端其方如珪如璋,清而且潔壽命永昌 旭明氏 題 逸園子心賞。

      背面刻放鶴圖,圖上有穿長袍的老翁(頭系東坡巾?)和童子、云、涼亭、水、樹、沙洲、四鶴。皴法。行書刻字:懸峰古道論前修,不染紅塵一點塵,只謂頻年風流氣,深蔭云里喚鶴游。云谷子 甲午年秋八月 中浣 鳧山瀕風老人藏(鳧山在山東)。

      甲午或許是1714年。所以,側(cè)面在先,背面后刻。

      文字是文字,文字古老。石頭是石頭,難以斷代。注水于池,研墨,立刻洇出黑來,是塊硯臺。

      “他端詳手中的物品,而目光像是能見它遙遠的過去,仿佛心馳神往?!保ū狙琶鳌洞蜷_我的藏書》)這塊石頭確實喚起了這種感受。

      就在我桌子上。繼續(xù)用。

      一塊端硯

      奧東山溪的一塊石頭 開端于1655年秋十月

      旭清氏理解了它 那是清太宗駕崩后第十三年

      理解了它的細潤 它的方 它的堅潔它的形而上

      品質(zhì) 如珪 如璋 真諦在握的一生知白守黑

      旭明氏追隨 逸園子心賞 1744年傳到鳧山

      瀕風老人手中 因此“不染紅塵一點塵”(銘文)

      之后出入于時間與空間 陰遞給陽陽轉(zhuǎn)給陰

      一次次從死亡(粉身碎骨)那兒脫手春秋代序

      文章升起 文章沉淪 轉(zhuǎn)動宇宙之輪2019年

      冬天傳于我 再次上手 注入清水食指放在

      墨錠頂端 拇指和中指 夾在兩側(cè)腕子用力

      混沌初開 一團黑暗洇出如烏鴉誕生道可道

      端午有感:關(guān)于故鄉(xiāng)

      公元前278年,偉大的中國巫師、文人——屈原歿于江。

      屈原歿前唱道,“去終古之所居”,這令他痛不欲生。

      “去故鄉(xiāng)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睂τ谇瓉碚f這是最根本的悲劇。政治上的失意倒在其次,甚至無足掛齒??坦倾懶牡氖恰叭ス枢l(xiāng)而就遠兮”。

      賀知章回到故鄉(xiāng):“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p>

      故鄉(xiāng)曾經(jīng)令杜甫:“漫卷詩書喜欲狂,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p>

      卡夫卡說:“現(xiàn)在沒有一樣東西是名副其實的,比如現(xiàn)在,人的根早已從土地里拔了出去,人們卻在談?wù)摴枢l(xiāng)。”雖然根已經(jīng)被拔去,但人們還在談?wù)摴枢l(xiāng)。無論屈原還是卡夫卡,失去故鄉(xiāng)都是心痛之事?!霸率枪枢l(xiāng)明?!保ǘ鸥Γ?/p>

      故鄉(xiāng)意味著母語、記憶。

      意味著人與世界的那種最本真、最干凈的、開始的、原初的關(guān)系。

      卡夫卡的現(xiàn)代性正在于某種對“工業(yè)化”導致的異化、遺忘的懷疑和迷惘,他的教育是支持啟蒙的。卡夫卡失去的東西,馬克思早有預(yù)見:“資產(chǎn)階級在它已經(jīng)取得了統(tǒng)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般的關(guān)系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guān)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xiàn)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lián)系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圣發(fā)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保ā豆伯a(chǎn)黨宣言》)馬克思講的就是故鄉(xiāng)。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這個道不僅是政治之道,更是生命之道,它重要到這種程度,不行,生命就像漂浮于大海上,失去根基,危機四伏??鬃又纴碜怨枢l(xiāng),而非別處,這一點往往被釋者忽略?!翱鬃訛閮烘覒?,常陳俎豆,設(shè)禮容?!?/p>

      故鄉(xiāng)賦予人們最根本的存在感。“不學詩,無以言”,這個言是母語之言。人類精神世界因此敞開、植根、開化、升華、深邃,記憶之源自此打開,文章出世,溫故知新成為可能,涌出那種我們稱之為文明的東西。

      只有故鄉(xiāng)知道你是誰。當尤利西斯九死一生回到故鄉(xiāng)?!澳霖i人緊緊抱住神樣的俄底修斯(尤利西斯),熱切親吻,似乎他正逃脫死的逼難。他放聲號哭,開口說道,用長了翅膀的話語:‘你回來了,尤利西斯,像一縷明媚的光線。’”

      在荷馬這里,在路上意味著朝著死亡,歸鄉(xiāng)則是回到生命。“牧豬人端出盆盤,放在他們面前,裝著燒烤的豬肉,上回不曾吃完,剩留的食餐,迅速拿出面包,滿堆在籃里,調(diào)出美酒,蜜一樣醇甜,在一只象牙的缸碗,下坐在神一樣的俄底修斯對面。”

      沒有故鄉(xiāng),人類不會發(fā)生文明。只有動物世界才永遠在路上,哪兒有吃的上哪兒去,居無定所。

      每個人都難逃“去終古之所居”的命運,因為去終古之所居乃為人類的欲望驅(qū)使。借助現(xiàn)代技術(shù),這種趨勢已呈摧枯拉朽之勢。甚至,手機都在摧毀手這個勞動者的亙古故鄉(xiāng)。

      《中庸》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庇H,至也,近也。

      失去了故鄉(xiāng),就失去鄉(xiāng)親?,F(xiàn)代人其實是一種舉目無親之人。

      當馬爾庫塞所謂的“陌生人社會”到來,人們會發(fā)現(xiàn)這不過是故鄉(xiāng)的失去,人和人再也無法實現(xiàn)基于空間的親近、關(guān)懷、仁愛?!八司褪窍葳濉!保ㄋ_特)好聽點,不過是合同、契約。作為孤獨的個人,當災(zāi)難到來只有孤軍奮戰(zhàn),好自為之。

      曾經(jīng)在我的老家聽到一個故事:我的一位叔叔,突歿之際還很年輕,沒有備壽材。祖母將自己備的柚木板先給他,將他的青春激昂之軀放進那古老的安靜小房間,挨著曾祖父。

      故鄉(xiāng)意味著存在的確認。衣錦還鄉(xiāng),如果沒有鄉(xiāng),衣錦只是虛無。

      夏日最后一朵玫瑰

      我在威爾士班戈鎮(zhèn)的Kyffin咖啡館念詩,結(jié)束的時候有個中年男子遞給我一個字條,上面寫著:

      POETS

      Thomas Moore

      Dyian Thomas

      W.B Yeats

      James Joyce

      (詩人托馬斯·摩爾迪倫·托馬斯W.B.葉芝詹姆斯·喬伊斯)

      遞給我條子的人顯然很驕傲,這些人都是他的同胞。

      我不知道托馬斯·摩爾,回來查了一下,原來他就是《夏日最后一朵玫瑰》的作者。

      《夏日最后一朵玫瑰》是一首古老的愛爾蘭民歌,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原來的叫作《年輕人的夢》,后來米利金將它重新填詞,改名為《布拉尼的小樹林》。到19世紀,詩人托馬斯再次為這曲子填詞,用他自己寫的一首詩《夏日最后一朵玫瑰》,于是傳遍世界。

      夏日最后一朵玫瑰

      夏日最后一朵玫瑰,

      獨自開放著;

      她那可愛的同伴們

      都已飄然消逝;

      沒有一朵同族的花,

      沒有一顆同族的苞蕾,

      來映襯她的如霞紅暈,

      來回應(yīng)她的嗟惋嘆息。

      我不會離開你,孤獨的你!

      讓你獨自憔悴消殘,

      既然你可愛的同伴都已入睡,

      那去吧,與他們一同去睡吧。

      我把葉片溫柔地

      撒落到你的床上,

      你園中的侶伴

      在這里紅消香斷。

      若友誼消散,

      我會緊隨其后,

      而珍寶也在戀人的光環(huán)中

      黯淡了它的顏色。

      當真心全部凋零,

      當多情全都飄散,

      噢!誰還會獨自苦守

      在這凄涼荒寒的宇宙!

      (考拉 譯)

      通行的譯文為了便于合曲,譯得太油膩了。

      考拉譯得好,有了一點澀。詩要澀,像橄欖那樣。我有一次說,詩是粗糙的礫石,在以色列荒野上將基督的腳磨得鮮血淋淋的那種東西,傷害陳詞濫調(diào)的自我感覺良好,而不是魚缸里的鵝卵石。

      記憶洶涌,多年前的夏天,我在一家電影院里聽到這歌聲,德國電影《英俊少年》。在20世紀80年代,人很容易被外面的世界感動,已經(jīng)封閉了那么長的時間。我已經(jīng)不知道憂傷為何物,浪漫為何物。感動至極,《夏日最后一朵玫瑰》就會唱了。唱著在黑暗里漫游,唱著去談戀愛。有些歌直達靈魂,永遠難忘。是的,直達心靈的往往是那些雞湯,而真正高深莫測者總是被束之高閣。

      英國民歌傳到中國,我又在它的原籍找到作者。

      那一天,班戈鎮(zhèn)的Kyffin咖啡館的小房間里擠滿了詩人,里面沒有叫托馬斯的。

      一直以為《夏日最后一朵玫瑰》是匿名者的作品。

      匿名乃作品的生之路。

      美教

      “五四”以來,新青年知識分子一直在散布中國無信仰之論。吾人甚不以為然,且不說這個詞乃西來,漢語不這么說。沒有這個詞并不意味著中國不追求終極價值,沒有宗教式的感受。

      “信就是所望之實底(實質(zhì)、憑據(jù)、實在),是未見之事的確據(jù)。”“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jīng)上所有的預(yù)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因為預(yù)言從來沒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保ā妒ソ?jīng)》)

      中國沒有信仰這種意思,但是有誠信。

      漢字有“信”這個字,這個“信”不是對虛構(gòu)者的“信”,不是向上的、仰視的,更某某的。(“信仰”一詞乃佛教傳入。)

      信,誠也?!罢\,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周敦頤)“誠者,真實無妄之謂?!保ㄖ祆洌靶揶o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易傳》)

      這種信是對常的信。“常,質(zhì)也。”(《廣雅》)“天命靡常。”《詩·大雅·文王》“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常就是誠實不欺。這就是終極價值。

      常不是一成不變,不易?!吧^易”,這就是常。

      人生是對常不斷認識的過程。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道德仁是常的因地制宜的不同表現(xiàn))這正是一種宗教式的生活。

      “系辭焉,以辯吉兇?!保ā兑讉鳌罚┻@個終極價值是通過“修辭”(文)表現(xiàn)出來,“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易傳》)

      信仰,神唯一。中國是信萬物有靈,中國的神是諸神,眾神。一片云是一位神,一塊石頭是一位神,一輛單車是一位神,一只鷗是一位神,一個嬰兒是一位神,一件古董是一位神,一列火車是一位神,一個漢字是一位神,一碗米飯是一位神……都是神。

      這種萬物有靈是對“天地之大德曰生”這個生的尊重、敬畏、感激、誠惶誠恐、戰(zhàn)戰(zhàn)兢兢。

      《論語》:“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瘖W者,形而上也。灶者,形而下也。天者,存在也,有也。失去天(灶),禱即無也?!碧炀褪恰疤斓刂蟮略簧@個天’。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人之位來自天,得罪了天這個大德,就沒有灶(位),無所禱也,奧就是虛無。

      如何才能不“獲罪于天”,媚于灶!

      “媚,說(悅)也?!保ā墩f文》)“媚,美也?!保ā稜栄拧罚懊模靡??!保ā稄V雅》)

      中國“信仰”是在形而下與形而上“天人合一”的美中。

      美不是一個定義、概念。美是一個動詞。

      媚于灶!

      莊子說:“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鼻f子是以感恩神靈的口吻說到大地。

      “善吾生”,善,吉祥。(《說文》)“善,德之建也?!保ā秶Z·晉語》)大地不是科學可以解剖研究的死物、尸體式的東西。大地是有德行的,天地之大德曰生?!暗拢?。境界因善行而升華?!保ā墩f文》)

      “天命靡常,惟德是輔?!保ā渡袝罚?/p>

      德是不可見的,形而上的。人生于大地,又在大地上獲得形而上的超越性。大地、萬事萬物本具德這種超越性。

      有無相生,知白守黑。德在萬物的表現(xiàn)是美?!俺鋵嵵^美?!保献樱?/p>

      美是黑暗的、形而上的、先驗的、無時間的、變易的。

      “天地之美生?!保ā豆茏印の逍小罚疤斓赜写竺蓝谎?。”(莊子)美乃大地(大塊)本具,美就是天地之大德。

      “美哉輪焉,美哉奐焉?!保ā抖Y記·檀弓》)

      美是超越時間的,輪回不已的。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康德)時間是樸素的。時間不會做作。

      誠實必美。關(guān)于美,漢語的說法都與誠實(本)有關(guān):天真、樸素、大巧若拙、大音希聲、“賁象窮白,貴乎返本”?!安恢蛔?,盡得風流?!保ㄋ究請D)

      “君子務(wù)本?!保ā墩撜Z·學而》)

      若論終極價值,則中國之終極價值就是美。

      雅馴,就是美的宗教?!把耪?,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毛詩序》)“雅之為言正也?!保ā讹L俗通·聲音》)“雅者,古正也?!保ā栋谆⑼āざY樂》)

      美不是今天甚囂塵上的小資美學的所謂“還有詩和遠方”,這個不是美,只是一點意思、“漂亮”。

      美不是意義。意義非此即彼,此是彼非。

      美是對意義的超越?!皯c祝無意義。”(米蘭·昆德拉)

      意義總是陳詞濫調(diào)。

      屈原指出過“美政”?!皣鵁o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p>

      美是人之為人的大事。“仁(德的另一個說法)者人也”,美是人與動物性生命的根本界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保ㄇf子)“不學詩,無以言?!保鬃樱┤送ㄟ^文章(語言)彰顯美,為美去敝。李白所謂“大塊假我以文章”,就是萬物有靈,萬物都是可以成為文章,世間一切皆詩。文章就是終極價值的轉(zhuǎn)喻式載體。文章是對終極價值的尊重,敬畏、去敝、敞開。所以中國產(chǎn)生了文教(美教)而不是宗教。文教就是中國的宗教,文廟就是中國的教堂。

      根本上,可以說,人就是文人、詩人,而不限于作者。

      美乃是中國之終極追求,因此創(chuàng)造了詩國、藝術(shù)之國。自古以來都是世界上詩、藝術(shù)最發(fā)達之社會。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笨鬃?、莊子、老子、阮籍、王維、李白、杜甫、蘇軾、白居易、朱熹、王陽明、錢穆……都是中國的圣徒。注意,這些圣人都是文人而不是教宗、牧師。但是其執(zhí)著、誠信、犧牲:“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又何曾亞于耶教、佛教的圣徒。

      西方,19世紀尼采主張以“藝術(shù)形而上”取代上帝。藝術(shù)形而上就是“美政”。在1972年的一次討論會上,當有人沖著博伊斯吼道“您談?wù)撋系郯。澜绨?,就是不談藝術(shù)”時,博伊斯冷靜地回答道:“可上帝和世界就是藝術(shù)啊!”博伊斯認為,藝術(shù)具有革命潛力,藝術(shù)創(chuàng)新是促進社會復興的無害的烏托邦。

      不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那是動物之生。

      味道、美味,不美的味就是動物之味,無道。

      今日生之郁悶蓋在于:一切都是“有點意思”,追求個意思,但不美。

      不美,必無信仰,無終極價值。

      “盡美矣,又盡善矣。”(孔子)美在第一,善第二。善是意思,此善非彼善。陸游說“言之不文,行之不遠”。行不遠,因為不美,只是有點短平快的意思。

      論大地性

      各民族真理的可信都來自一種大地性。

      《圣經(jīng)》說光是好的。樹木花草是好的。日月星辰是好的。晝夜,分別明暗是好的。飛鳥與魚類是好的。地上的活物是好的……

      這就是大地性,沒有大地,神就無法指出什么是好的。

      《論語》則不說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有用、什么無用。第一句是“子曰,學而時習之”。這個子是一個人,這個人開天辟地張口就說:學而時習之!

      學吧,不斷地學吧。

      沒說學什么。這個學是不言自明的。

      學什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莊子)天地就是莊子所謂的大塊:“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也就是老子所謂“道法自然”。

      先驗的一切都是好的。

      自然而然,學就是了。

      “未知生,焉知死?!睂W就是知生。學那個“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大德,學那個“生生之謂易”者。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是啊,子如不言,小子何由述焉?“系辭焉,以辯吉兇。”(《易傳》)

      言,辭,就是語言。學就是學語言。人超越動物群,說出萬物有靈,只能通過語言。語言即存在。語言意味著人終于與大地發(fā)生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就是“道法自然”。

      語言是大地的轉(zhuǎn)喻。語言記錄、轉(zhuǎn)述大地。人因此獲得真理性、超越性,“物物而不物于物”,這就是大地性的語言轉(zhuǎn)喻。

      《論語》之學與《圣經(jīng)》之學不同,《論語》學一切,學的是存在。

      《圣經(jīng)》學的是“好的”。“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語言是“向好”(例如天堂。更好的是天堂而不是大地)的工具、階梯。

      “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黃金時代的中國文章,是寫一切,一切都好。

      好,“表示男女親密相處”。(《象形字典》)“好,美也?!保ā墩f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種好?!俺鋵嵵^美”(孟子),美是好的充實。

      古代中國的詩歌都是大地之歌。感激與敬畏乃是兩個永恒的主題。

      山水畫也是,大地贊美。人相對小,面目模糊如樹葉。

      學好的,是一種有用性。學一切(大地),不問是非,導致了不同的文明。更好的,是對好的虛構(gòu),導致大地本具之好最終被拋棄。

      更好的是水泥,因此泥巴不再信了。更好的是水管,于是水井不再信了。更好的是飛機,于是鳥不再信了。更好的是味精,于是鹽巴不再信了。

      不信的結(jié)果是,人失去了大地。

      人自己將自己囚禁起來,因為不信,或者只信自己,其他一切都可疑,人潔身自好。所以今天,這個世界無可救藥地患著潔癖。抑郁癥乃潔癖所致。

      手機也是潔癖,失去了大地性,人自己將自己囚禁在這個小機器中,時時刻刻在“更好著”。

      古典中國的形而上世界,須臾不能脫離大地。

      美不是潔癖,美就是大地。大地是先驗的好,而不會更好。

      不美(不生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這就是中國的真理,形而上學。

      詠而歸。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這是一種大地上的生活,美的生活。

      叫魂

      在云南,有時會遇到女巫(師娘)。這些古老的靈魂王國從業(yè)者站在高山邊上為亡靈和生者叫魂。

      宰殺犧牲,灑酒于地,吟唱只有神知道含義的歌曲。

      “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詩序》就是這一套,在中原地區(qū)失傳已久,在云南的高山峽谷中還在繼續(xù)。

      叫魂是一個祭祀之場。正如孔子描述的:詩可以興、觀、群、怨、邇遠、多識。

      一些鄰人圍著她,“白象似的群山”,巨大的天空。云煙蒼蒼兮萬物有靈,諸神不語兮溪流喧響。

      我們在公路邊停下來,拋錨,魂被叫住。

      叫魂這種事是無法實證的。它只是帶來一場祭祀、一個玩場、一種表演、一種催眠……以緩釋某種緊張、恐懼、害怕,或者抑郁。

      弗洛伊德是現(xiàn)代的叫魂者,弗洛伊德更像一個技術(shù)時代的巫師。他與師娘不同,他試圖將靈魂這種東西分析成一種知識、一套體系:潛意識、力比多、自我、本我、超我……其實就是靈魂一詞的異名同謂。弗洛伊德被一些教授視為騙子。

      弗洛伊德的實驗室太冷酷,太做作了。因為他的精神分析學是一種對生病的靈魂的治療。靈魂不是疾病,也沒有人知道那是什么。

      “完美的作品就應(yīng)當一揮而就——我們欣賞完美的作品時,往往忽略掉其創(chuàng)作問題,而只是愉悅于眼前的作品,仿佛它是魔棍一揮,便從地下跳出來似的。在這里,我們仿佛還處在一種古老神話感覺所遺留的影響之下。我們還有這樣的心情,好像某個早晨有一位神靈,游戲似的用這些巨材蓋了他的住宅,或者好像有一個靈物,突然被魔法鎮(zhèn)入一塊巨石,現(xiàn)在想借此訴說。藝術(shù)家知道,他的作品唯有在使人相信是即興而作、是奇跡般地一揮而就之時,才生出圓滿效果。所以,他巧妙地助長這種幻覺,把創(chuàng)作開始時那熱烈的不安、盲目抓取的紛亂、留神傾聽的夢幻等因素引入藝術(shù),以當作欺騙手段,使觀者或聽者陷入某種心境,相信這完美的作品是一下子蹦出來的。不言而喻,藝術(shù)科學斷然反對這種幻覺,指出悟性的誤解和積習,也正是由于這些誤解和積習,悟性中了藝術(shù)家的圈套?!蹦岵蛇@一段講的就像是叫魂。

      杜甫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p>

      字典對魂這個字的解釋歷來語焉不詳,說不清楚,很難定義。

      就字形來看,這個字由云和鬼組成。

      云,指給你看就是。鬼則指不出來。

      《說文解字》:鬼,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

      漢字中有許多與魂組合的詞,恐怕是世界上最多的:魂膽、魂輿、魂質(zhì)、魂洲、魂子、魂報、魂常、魂車、魂出、魂床、魂意、魂衣、魂旦、魂想、魂守、魂爽、魂髓、魂臺、魂亭、魂庭、魂消、魂銷、魂神、魂鑒、魂交、魂轎、魂精、魂景、魂痕、魂骸、魂蝶、魂斷、魂幡、魂旛、魂構(gòu)、魂府、魂干、魂識、魂帕、魂露、魂靈、魂樓、魂夢、魂牌、魂瓶、魂魄、魂氣、魂人、魂色、魂舍、魂兮、魂牽夢繞、魂縈舊夢、魂耗神喪、魂歸故里、魂飛湮滅、魂傍要離、魂慴色沮、魂亡膽落、魂亡魄失、魂消膽喪、魂消魄奪、魂消魄散、魂消魄喪、魂銷腸斷、魂銷目斷、魂壓怒濤、魂搖魄亂、魂依姜被、魂不附體、魂喪神奪、魂不赴體、魂不守舍、魂不守宅、魂不著體、魂慚色褫、魂馳夢想、魂顛夢倒、魂飛膽顫、魂飛膽裂、魂飛膽落、魂飛膽破、魂飛膽喪、魂懾色沮、魂牽夢縈、魂祈夢請、魂勞夢斷、魂夢為勞、魂飄魄散、魂飄神蕩、魂飛目斷、魂飛魄蕩、魂飛魄散、魂飛魄揚、魂飛魄飏、魂飛魄越……

      這是一個可以加在任何一個漢字上而不會不通的字。萬物有魂。

      魂兮歸來!

      東方不可以托些。

      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

      彼皆習之,魂往必釋些。

      歸來兮!不可以托些。

      魂兮歸來!南方不可以止些。

      雕題黑齒,得人肉以祀,以其骨為醢些。

      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雄虺九首,往來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屈原《招魂》)

      屈原就是一位巫師。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李白的《蜀道難》也是一場叫魂,大地之魂。

      他們的叫魂都成了文字?!把灾晃?,行之不遠。”(陸游)

      在云南高原,叫魂還沒有成為文字。

      那日,在元陽縣的大峽谷邊走,驚心動魄。司機是內(nèi)陸來的,開慣的路是一馬平川。越開越怕,淌著稀汗,脖子潮濕。不再信任他的開車技術(shù)了,緊緊抓著扶手。忽然看見公路邊有人在跳舞,就停下來。是一位師娘正在招魂,幾位鄉(xiāng)親跟著她。他們在公路邊坐著,吃肉、喝酒。師娘坐一陣又站起來對著天空、峽谷跳舞,唱起來,一只鷹在她的聲音中飛。她已經(jīng)是老人,慈眉善目、精神矍鑠,臉上放著光彩。一位鄉(xiāng)親走來,管我們要點錢給師娘,說是讓她為我們唱一段。給了一點錢,師娘就對著我們唱了,她穿著一身繡片(絲、銀子、翡翠)連綴成的長裙,打扮得像一只錦雞。不知道她唱了什么,那人說,她的意思就是祝你們一路平安,幸福吉祥。

      風景好,聲音好,人好,聽罷心里高興,心落地了。后來司機開車也穩(wěn)當了,平安到達。那個地方叫阿者科,我寫了一首詩:

      阿者科

      時間之旋渦 大地的幾何學呈現(xiàn)為

      梯形 只有信神者知道并實施

      他們崇拜泉水 大樹 石頭和老鷹

      勞動與時日 生殖與死亡 日復一日

      測量出每一塊坡的深度 每一條嶺

      的光 一鋤頭一鋤頭修改著通天的梯子

      就像康德的筆在修改 《證明上帝

      存在的唯一可能的證據(jù)》 無數(shù)次

      抵達偉大與光榮 被朝陽選舉為

      帶路的人 在落日的歡呼中回到黑夜

      一個秋日 我在前往阿者科的路上

      遇到這些古銅色的哈尼族農(nóng)人

      他們的紅米如此飽滿 愛情如此誠實

      語言如此吝嗇 沉默是金 腳掌一次次

      陷入土地 腳踝上全是褐色的泥巴

      猜你喜歡
      大地語言
      大地之歌
      中國慈善家(2022年3期)2022-06-14 22:12:14
      薄如大地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38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大地之燈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26
      大地黃好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32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對語言磨蝕的補正之道
      累積動態(tài)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裂開的大地
      這里的大地春常在
      中國火炬(2015年9期)2015-07-25 09:47:35
      三亚市| 准格尔旗| 天祝| 泽普县| 久治县| 惠水县| 武汉市| 长春市| 镇原县| 大冶市| 阳朔县| 抚州市| 洪洞县| 平山县| 洪雅县| 芜湖市| 加查县| 嵊泗县| 三台县| 鹤庆县| 东城区| 龙游县| 札达县| 长海县| 丰顺县| 蕉岭县| 佛学| 岑溪市| 留坝县| 大安市| 海伦市| 项城市| 都匀市| 西盟| 新民市| 兴隆县| 吴旗县| 遵义市| 盘山县| 沾化县| 怀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