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遞
2022年9月30日是我國第九個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當日上午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用實際行動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切緬懷英雄烈士、弘揚英烈精神,秉承英烈遺志,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回望過去,無數(shù)革命先烈、先鋒模范、共產(chǎn)黨員用生命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革命戰(zhàn)爭年代,有李大釗、蔡和森、方志敏、楊靖宇、趙一曼、劉胡蘭等;和平建設(shè)時期,有雷鋒、焦裕祿、王進喜、谷文昌、孔繁森、楊善洲、羅陽等,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他們以堅若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舍生忘死的犧牲精神,譜寫了一首首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鍛造出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不屈的“鋼鐵脊梁”。
觀點一覽
緬懷革命先烈不僅是為了慎終追遠,其根本目的還在于教育今人,凝聚14億多新時代中華兒女筑夢追夢的磅礴偉力。英雄偉業(yè)不容磨滅,英雄精神熠熠生輝。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目標,也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肩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wù),更加需要英雄模范的引領(lǐng)、英烈精神的激勵。
在新時代新的長征路上,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英雄,讓英烈精神融入血脈、刻進靈魂,轉(zhuǎn)化為報效祖國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在本職崗位上履職盡責、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就一定能書寫屬于新時代的“英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