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英
商水縣第二高級中學語文教師。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河南省特級教師,首屆中原名師,中原教學名師。河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鄭州師范學院兼職教授,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出版論著3部,發(fā)表論文30余篇。
從中師到中原名師,蛻變的背后是踏實務本,篤定前行
1982年,我初中畢業(yè),中招成績?nèi)l(xiāng)第一,報了中師。為了能夠勝任教學,1986年我報考了河南大學的函授中文??疲?989年畢業(yè)后又報考了河南教育學院的中文本科,1992年畢業(yè)。但我心底仍有個讀研究生的夢,就在工作之余拼命用功,把《現(xiàn)代漢語》翻了一遍又一遍。1999年,河南省教育廳鼓勵教師報在職研究生班,我報了華東師范大學的研究生。近20年的篤定前行,我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做一名合格教師,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2013年6月,河南省教育廳通知每個市各推薦一名中原名師候選人,周口市推薦了我。在全省20個候選人中,歷經(jīng)名校見習、聽課、評課、說課、見習報告、作業(yè)、現(xiàn)場討論、演講答辯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我最終成為10位中原名師中的一員。在演講答辯環(huán)節(jié),我抽到了“在中國,你最敬佩的老師是哪一位?你讀過他的哪些書?他對你的教學有哪些影響?”我回答了最敬佩的老師是魏書生。魏老師教兩個班的語文課,當兩個班的班主任。他從來不讓學生寫作文,但他教的初中生參加高考,平均成績卻超過高中生。他怎么能把語文課教得如此輕松愉快呢?我下決心向魏老師學習,陸陸續(xù)續(xù)買了幾乎他所有的論著。我在教育道路上的成長,很大程度上離不開魏老師的引領。因此抽到這個題時,我很釋然,也很順利地通過了最后一關。
這讓我體會到,有準備才有機會。踏實務本,篤定前行,勇于給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才能讓自己擁有更廣闊的人生。
從讀書到寫書,提升的背后是攻堅克難,點亮學生
高中語文要想教得輕松,必須攻克兩大難題,一是作文教學,二是古詩詞鑒賞。若想以己之昏昏使人昭昭,那是自欺欺人。我下定決心攻克難關,以我之“昭昭”點亮學生。
我把作文當作要攻克的第一個堡壘,展開了作文教學法的探索和研究。在我看來,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的“文無定法”、讓學生“多讀多悟”的觀點過于粗放,不適合拿來教初學寫作的學生。試想,下棋有棋法,彈琴有琴法,為什么作文這么抽象、復雜的事情卻沒有定法呢?我摸索出的快速作文法適合命題作文、材料作文、漫畫作文和寓言作文等,從審題到構(gòu)思,從開頭到結(jié)尾都有了具體可操作的方法。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就能夠1分鐘審題,5分鐘構(gòu)思,30分鐘成文,并且能夠舉一反三。2008年,我申報的省級課題“高中材料作文的可操作性研究”獲得了省級課題一等獎,課題成果就是我的論著《材料作文9課時》。
高中古詩詞鑒賞是我要攻克的第二個堡壘。高考考綱對高中古詩詞鑒賞的具體要求是“三賞兩評”,即“賞形象”“賞語言”“賞表達技巧”“評價詩歌的思想感情”“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賞表達技巧”是其中的難點,但我查遍所有資料,發(fā)現(xiàn)沒有哪一本書把“表達技巧”講得明白。于是,我花了3年時間去研究、琢磨“表達技巧”,然后申報了一項中國當代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古詩鑒賞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并出版了《高中古詩鑒賞手冊》。
可以說,我的課題研究是為了解決我教學中的實際問題。2005年,我主持河南省教育廳“十五”教育規(guī)劃課題《目標學案教學法的探索與研究》,出版論著《高三語文目標學案》,讓高三的課教起來輕松自在。2016年,我主持省級課題《高中材料作文自批的有效性研究》,所開發(fā)的《高中材料作文自批自改量化評價表》讓繁重的作文批改變成了學生自己的高效批改。2019年,我主持省重點課題《國學經(jīng)典誦讀在公辦中小學推廣的路徑研究》,探索出了“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國學經(jīng)典進課堂”的可行路徑。這些成果不僅切實解決了我的困惑,也幫助了省內(nèi)外眾多師生。2013年至2021年,我多次給河南師范大學、周口師范學院、杭州師范大學、金華教育學院承辦的“國培班”,以及多個地市學校做專題講座,受到一致好評。原本這些研究跟晉級無關,可是2016年河南省開始讓中小學教師晉升正高級職稱時,我發(fā)現(xiàn)要求的條件我都具備了。于是,2016年我評上了中小學正高級教師,2019年獲得了河南省“中原英才計劃(育才系列)中原領軍人才”榮譽。
這讓我體會到,有付出才有成功。攻堅克難,點亮學生,就是最好的晉級。
從教書到育人,跨越的背后是心系教育,擔當使命
要培養(yǎng)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就必須借圣賢教書育人,用經(jīng)典點亮心燈。國學經(jīng)典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華,飽含著古圣先賢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修齊治平的智慧。誦讀經(jīng)典,使學生身心健康、志存高遠、彬彬有禮、沉穩(wěn)厚重,形成修齊治平的格局,體悟人生奉獻的最高意義。
從2016年起,我就在教授高中教材之外,大力提倡“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國學經(jīng)典進課堂”,積極開展國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引導學生誦讀《大學》《中庸》《孝經(jīng)》《論語》《道德經(jīng)》 等。這些經(jīng)典培養(yǎng)了學生“仁義禮智信”的良好品德,涵養(yǎng)了學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而且,從2016年學校高一新生誦讀《大學》《孝經(jīng)》《道德經(jīng)》 《論語》開始,商水縣第二高級中學就一直堅持經(jīng)典誦讀,并在近幾年的高考語文中取得了輝煌成績。
我一直帶領我校教師及工作室每一屆的省市級名師近300人堅持誦讀經(jīng)典,用實踐驗證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希望更多教師加入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隊伍中來,心系教育,擔當使命,點亮心燈,篤定前行。
這讓我體會到,有目標才有動力。“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寄語青年教師: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盾髯印駥W》
(本欄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