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英烈小檔案
成仿吾(1897—1984),出生在新化縣知方團(今瑯瑭鄉(xiāng))澧溪村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無產階級教育家和社會科學家。1921年7月與郭沫若、郁達夫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創(chuàng)造社。1928年在法國巴黎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赤光》雜志主編。1931年回國,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宣傳部部長。1934年到達瑞金,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先后領導和創(chuàng)建了陜北公學、華北聯合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山東大學的主要領導,為黨的教育事業(yè)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工農紅軍突破敵人的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后,又跨越五嶺的最高峰——老山界。
在陡峭的山脊二尺來寬的小道上宿營是非常危險的,一不小心,便會從這山脊跌到山下深谷中,后果可想而知。
成仿吾以苦為樂,在疲憊不堪之中還不忘記欣賞這高山夜景:“有時候忽然醒了,發(fā)現自己‘以天地為衾枕’,天上的小星星放著閃耀的微光,好像伸手可以摸到,而周圍的群山好像圍著我們的黑幕,矗立不動。”
1934年12月,中央紅軍西入貴州,完全出乎蔣介石的意料,嚇得毫無準備的貴州軍閥狼狽逃竄。1935年1月,成仿吾隨軍強渡了貴州的第一大河——烏江天險,接著在深夜暴風雨中沖入遵義。
突圍以來僅僅兩個多月時間,紅軍急劇減員,到達遵義時只剩下三萬多人。在這段行軍途中,成仿吾和同志們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通過血的教訓,大家充分認識到了王明“左”傾錯誤對黨與革命事業(yè)的極端危害性,要求迅速恢復毛澤東同志的領導職務。大家紛紛議論,甚至發(fā)出這樣的責問和感嘆:
“這是哪里來的打法?”
“這是什么軍事指揮?”
“成萬的英雄兒女就這樣中途喪命!”
“這些戰(zhàn)士是怎么死的?”
“是不是要把中國革命斷送掉?”
“毛主席從來沒有打過這樣的仗!”
到達遵義的第二天,中共中央便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徹底批判了“左”傾教條主義的軍事路線,結束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黨內的統(tǒng)治,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在危急情況下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這就是著名的遵義會議 。
遵義會議后,毛澤東同志帶領紅軍四渡赤水。毛澤東同志指揮紅軍大踏步地前進,大范圍地迂回,忽南忽北,聲東擊西,以各種佯攻調動敵人,爭取自己主動,逼敵陷于被動,弄得敵人捉摸不透,疲于奔命。當敵人以為我們決心北上的時候,我們突然南下;當敵人以為我們準備東進的時候,我們卻轉頭向西。真是用兵如神,成為古今中外軍事史上的奇跡。
成仿吾隨軍進入云南,更多地體驗到了行軍和戰(zhàn)斗的快樂。
由于云南軍閥的主要部隊已經被調往貴州,紅軍進入云南時“如入無人之境。我們好像長了翅膀,每天走一百多里路,兩天占三城(惠水、長順、紫云)”。1935年5月1日至9日,紅一方面軍在毛澤東親自領導下,經過九天九夜的努力,勝利渡過金沙江,“把數十萬敵人甩在很遠的后面”。巧渡金沙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又一偉大勝利。在金沙江的滾滾波濤上,成仿吾歡暢地大笑。
1935年5月下旬,紅軍進入大涼山,通過彝民區(qū),到達石達開兵敗的安順場。據說,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于1857年從南京出走,單獨行動,1863年被清軍逼到安順場這一帶,最后被清軍聯合彝民消滅。紅軍當時的處境也是非常惡劣的:前面有敵人扼守天險大渡河,后面是國民黨幾十萬大軍,西面是人煙稀少的少數民族地區(qū),困難重重。蔣介石揚言要讓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但是紅軍卻克服了重重困難,搶渡了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的美夢。
1935年6月,紅軍征服了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夾金山海拔4000多米,山峰高聳入云,終年積雪,山上一陣飛雪、一陣冰雹、一陣冰雨。紅軍長征途中,連續(xù)翻過五座高聳入云、終年積雪的大雪山。在夾金山下,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
1935年7月初,在千里雪山中,成仿吾與朱德總司令、周恩來副主席一起割麥子,有些地方麥子沒有熟時便一起找野菜。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他們始終充滿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成仿吾和紅軍經過了許多高山,對雪山也司空見慣了。成仿吾身體雖瘦弱了一些,意志卻更加堅強。走到距山頂還有二十里的地方,大家的呼吸開始短促起來了,腳步也不知不覺地緩慢下來了。但是大家越發(fā)鼓起勁來,逐漸爬上了山頂,于是大家開始藐視“山神”,在山頂上環(huán)顧四周,意氣風發(fā)。
1935年8月,成仿吾隨軍進入茫茫無際、荒無人煙的草地。在草地上度過了七天七夜,行程六百余里。進入草地以來,每天總有一些同志由于饑寒疾病,在某個地方倒下了,停止了呼吸。面對此情此景,大家紛紛表示:“同志,你已經為獨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國盡了最后的力量!”“不要緊,你的任務我們來完成!”“我們一定為中國的獨立、解放流盡最后一滴血!”
成仿吾克服重重困難,在過草地的過程中始終充滿著樂觀主義精神。
有一天,成仿吾所在部隊晚上在潮濕的草地上露營。
時將夜半,別處的篝火都熄滅了,戰(zhàn)士們?yōu)榱巳∨?,紛紛向成仿吾隊伍這里集中,并且越聚越多。
毛澤東、彭德懷也來了。他們兩人都穿著跟士兵一樣的衣服,將手提著的包袱墊于地上便坐下了。
“同志們!我請毛主席同你們講故事好嗎?”彭德懷說道。
大家便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
成仿吾和大家一起,認真地聽毛澤東同志講幾年來紅軍作戰(zhàn)的經驗。毛澤東幽默風趣的講話,引得大家不時地發(fā)笑。
毛澤東講完故事之后,就對大家說:“我們請成仿吾同志講講他留學的經歷吧!”
成仿吾也毫不推辭,就講他留學日本,之后又留學德國的經過。同時還講了他是怎樣從事小說、詩歌創(chuàng)作的。大家才知道原來他是學機械工程的,后來棄工從文,最后走上了革命道路。
成仿吾給毛澤東留下了深刻印象。
過了草地之后,成仿吾隨軍繼續(xù)北上??邕^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所寫的棧道,跨過兩邊是懸崖峭壁、周圍是崇山峻嶺的天險臘子口,跨過大刺山,終于走出了千里雪山岷山山脈。人人臉上都露出勝利的喜悅,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言:“三軍過后盡開顏?!?/p>
涼秋九月,成仿吾隨軍進入甘南,渡過了姜太公釣魚的渭水,又冒著槍林彈雨,隨軍在西北高原上與敵周旋。
深秋十月,軍隊把高高的六盤山甩在身后,又在陜甘寧三省交界的老爺山上宿營,又一次感受到“雞鳴三省”的意境。
1935年10月19日,這是一個值得永遠記住的日子。這一天成仿吾隨紅軍到達陜北紅區(qū)吳起鎮(zhèn),取得了中央紅軍長征的偉大勝利。
(摘自“湖湘英烈故事叢書”《長征路上唯一的大學教授·成仿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