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萬州區(qū)白羊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404022)周世明 楊繼瓊
水庫采用增氧機增氧,是改良養(yǎng)魚水體、增加水體溶氧、保障養(yǎng)魚生產(chǎn)的重要手段。實踐發(fā)現(xiàn),水庫如果采用傳統(tǒng)池塘增氧技術,不但增氧效果差,而且耗電成本高,養(yǎng)魚效益低。這是由于水庫的水位深淺差距大,加上各種增氧機的增氧功能不同,如果按照池塘淺水標準選用增氧機,在水庫深水處就不合適。因此,水庫選用增氧機時,一定要根據(jù)水位深淺不同,選用不同功能的增氧機,才能獲得良好的增氧效果。
在同一水庫里,水位深度不同,溶氧差異較大。溶氧從上層到下層,呈遞減關系,特別是在夏秋高溫季節(jié)時,水庫上層與下層水體溶氧差距非常大。在水庫上層水體中,接受太陽光照較強,浮游生物較多,溶氧量高,特別是在晴天下午,溶氧量可達15毫克∕升;在水庫中層水體中,光照較弱,浮游生物較少,溶氧量較低,但在受水團運動和擴散作用下,晴天下午溶氧量達8毫克∕升,能維持飽和溶氧狀態(tài);在水庫底層水體中,沒有光照和浮游生物,無法產(chǎn)氧,同時,受熱阻力和水密度的影響,上層和中層溶氧無法擴散到底層水體中,底層溶氧量一般只有1~2毫克∕升,長時間處于“氧債”狀態(tài)。在同一水庫里,晝夜更替溶氧變化也較大,從早晨天亮開始,水面受到光和作用,溶氧逐漸升高,下午溶氧量處于最高值,晚上水面的光和作用已停止,水體中的生物和化學物質開始大量耗氧,溶氧逐漸下降,到天亮前,溶氧處于最低值。特別是在無風低氣壓的情況下,晚上水庫常會出現(xiàn)缺氧現(xiàn)象。同一水庫溶氧的晝夜變化,也與水質肥瘦、浮游生物多少等有直接關系。
增氧機的種類較多,目前大多養(yǎng)魚戶選用的增氧機有:葉輪式、噴涌式、涌浪式、水車式、射流式、注氣式等。增氧機的作用在于通過機械運動,不斷攪動水體,形成水浪,使上層水與下層水對流,擴大“水-氣”接觸面積,使空氣中的氧分子很快溶解到水體中,水層中的溶氧量不斷得到平衡,同時,由于水體中的溶氧量增多,厭氧菌的生長被抑制了,水質得到改良,為魚類正常生長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水體環(huán)境。
(1)晴天中午開機問題晴天中午開動增氧機2小時,可以有效打破水庫深水溫躍層,能使下層低氧水體通過機械攪動,很快到達上層水體中進行光和作用,中上層高溶氧水體很快填充到下層水體中去,從而提高下層水體溶氧量,也加快了下層水體中的硫化氫、亞硝酸鹽、氨氮等的分解,同時,消除了下層水體“氧債”狀況,改良了水質,起到了“平衡水層溶氧”和“儲氧”的作用。但是,如果這時選用噴涌式或水車式增氧機,在中午開動增氧機時,就只能實現(xiàn)上層水體的增氧,不能實現(xiàn)上下層水體溶氧的平衡。再說,水庫上層水體本省就處于高溶氧狀態(tài),再繼續(xù)增氧,就會出現(xiàn)超溶氧狀態(tài),做了無用功,增大了養(yǎng)魚成本。目前,很多水庫養(yǎng)魚戶,選用涌浪式或葉輪式增氧機,而這些增氧機的設計理念,是以“攪水”和“增氧”為目的,如果在晴天中午開動增氧機,就會出現(xiàn)功率浪費,攪水時,只能對局部水域產(chǎn)生作用,達不到理想增氧效果。
(2)低溶氧時開機問題在夏秋高溫季節(jié),夜間水庫常處于低溶氧狀態(tài),需要開動增氧機增氧。由于夏秋季節(jié)水庫底層飼料殘餌和魚糞較多,如果選用射流式或葉輪式增氧機,在攪動水體時,水層對流速度加快,在夜間沒有光和作用下,上層水的溶氧量就會越來越少,還起了反作用。據(jù)測試,夜間水庫出現(xiàn)缺氧時,開動深水區(qū)的葉輪增氧機,在水面10米范圍內,溶氧很快下降,低溶氧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第2天天亮為止。所以,在水庫養(yǎng)魚生產(chǎn)中,增氧機不管是在設計理念上,還是在養(yǎng)魚實踐中,都存在較多問題,應引起增氧機設計單位和養(yǎng)魚戶選用時的高度重視。
(1)推廣增氧機綜合選用技術推廣增氧機綜合選用技術,目的就是要提高水庫水質改良和增氧效果,根據(jù)增氧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在同一水庫內,適當搭配不同類型的增氧機,可起到較好的增氧效果。根據(jù)增氧需要,在不同時間和不同條件下,開動不同的增氧機,可有效滿足魚類生長氧氣需要。具體做法是:在水庫深水區(qū),安裝平衡水層溶氧的增氧機,例如:葉輪式、射流式等增氧機,專門用于晴天中午開動,不斷打破深水區(qū)的溫躍層,加快上下層水體對流交換,達到改良水質和儲氧目的;在水庫淺水區(qū),安裝表層增氧的增氧機,例如:噴涌式、水車式、涌浪式等增氧機,這些增氧機,專門用于水庫夜間缺氧時開動,通過擴大“水—氣”接觸面積,提高水體表層溶氧量,滿足魚類生長需要。
(2)加大耕水機的開發(fā)和推廣力度耕水機是專門為平衡水層溶氧而設計生產(chǎn)的,其工作原理,就是將底層水縱向提升到上層,由表面中心向四周推開,使上層的負壓水體,很快下沉到水庫底部,這時上下層水體就會形成特定的流態(tài),使表層水與底層水不斷循環(huán)和轉換。水體在循環(huán)過程中,上升到表面的底層水,被陽光曝曬和風的吹動,就會加速分解水中的亞硝酸鹽和有機沉淀物,從而達到凈水目的。耕水機,作為水層交換功能的增氧機,是晴天中午開機增氧的最好增氧機。
據(jù)實驗,根據(jù)耕水機工作原理,利用抽水泵把水庫上層水,用45°射角抽沖到水庫底層,使表層水與底層水混合并將底層水沖壓到上層,形成上下循環(huán)和轉換,產(chǎn)生較好的增氧效果。采用這種方法,能有效把機械能全部用于水層交換上,還能通過負壓和慣性作用,擴大交換面積,增大交換效率,時間不會浪費在擊打水花上,對改良水質和“儲氧”起到好的效果,達到高效耕水目的。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耕水機,還存在著耕水面積小、工作效率低等問題,建議研究設計部門改進,并加大推廣力度,促進漁業(yè)生產(chǎn)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