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娜
(本溪市明山區(qū)金山醫(yī)院,遼寧 本溪 117000)
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血管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導致血管狹窄和阻塞。作為臨床中較為常見的心臟疾病,冠心病在發(fā)病時會促使心肌處于缺血缺氧的狀態(tài)。作為冠心病的主要癥狀,患者在發(fā)病時會存在胸部疼痛,也就是心絞痛[1-2]。隨著時間推移,患者病情會逐漸加劇,這時患者出現(xiàn)心絞痛的次數(shù)也會逐漸增加,不但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也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4]。現(xiàn)階段對于冠心病的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患者可能因為一些基礎性慢性病、家族遺傳、肥胖、吸煙酗酒、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產(chǎn)生冠心病。不同誘因引發(fā)冠心病的概率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不但需要合理用藥,還需要找出冠心病發(fā)病誘因,從而更好的幫助患者康復[5-6]。在患者治療階段正確且全面的護理可以提升患者治愈速度,加速患者康復。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心絞痛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9例。對照組男女為10∶9,年齡43~72歲,平均年齡(56.83±12.37)歲。試驗組男女為8∶11,年齡43~72歲,平均年齡(56.27±12.15)歲。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本次研究經(jīng)過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曉研究。納入排除標準:選擇經(jīng)臨床診斷為冠心病心絞痛、依從性較高的患者。排除患有惡性腫瘤、認知障礙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觀察,并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和常規(guī)的護理。
1.2.2 試驗組 給予患者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在患者入院第一天針對其實際情況制訂護理方案,隨后為患者提供入院指導,為患者提供整潔的病房環(huán)境,告知患者住院注意事項。在患者了解院內環(huán)境后需要引導其進行健康檢查,評估患者健康狀態(tài),提升患者對于疾病的認識程度。在入院2~3 d后,結合患者目前病情制訂針對性飲食方案和用藥方案。患者需增加低鹽、低脂食物的攝入,并正確分類藥物。告知患者服用劑量和服用時間,定時檢查患者是否服藥。在患者入院1周后應對患者心理情況進行評估,強化與患者的溝通。通過分析患者文化程度為其展開不同的健康宣教,保證宣教通俗易懂,為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結合患者病情恢復進度為患者制訂運動方案,保證患者自身身體素質。在患者出院前需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出院注意事項,按照既定飲食方案和運動方案進行,按時用藥,定期復查。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護理效果:效果顯著為臨床癥狀消失,心絞痛消失,心電圖恢復正常;改善為臨床癥狀減輕,心絞痛減輕,心電圖好轉;無效為臨床癥狀未改變,心絞痛未減輕甚至加重,心電圖未改 變[7-8]。②護理滿意度: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對患者進行調查,問卷包括20道題目,不滿意評為 1分,一般滿意評為3分,非常滿意評為5分,其中非常滿意為總分80分以上,一般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以下[9-10]。③生活質量評分:使用自制的問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調查,包括心理功能、生理功能、飲食、睡眠、社會功能等,各項滿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好[11-12]。護理依從性:完全依從為完全遵醫(yī)囑進行治療護理;部分依從為部分遵醫(yī)囑進行治療護理;不依從為完全不遵醫(yī)囑進行治療 護理[13-14]。④比較心絞痛次數(shù),VAS評分(視覺模擬評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重復測量的計量資料進行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卡方(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絞痛次數(shù),VAS評分比較 試驗組治療后心絞痛次數(shù)(1.82±0.16)次、VAS評分(2.03± 0.22)分均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絞痛次數(shù),VAS評分比較()
表1 兩組心絞痛次數(shù),VAS評分比較()
2.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試驗組心理功能(82.42±6.08)分、生理功能(85.26±7.69)分、飲食(84.53±8.15)分、睡眠(83.11±7.84)分,社會功能(81.52±10.23)分,對照組心理功能(72.64± 10.01)分、生理功能(74.26±9.84)分、飲食(74.23±9.03)分、睡眠(72.34±9.15)分,社會功能(70.26±10.27)分。試驗組的生活質量比對照組高(P<0.05,t=3.6399,3.8394,3.6909,3.8961,3.3859)。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試驗組非常滿意8例(42.11%),一般滿意9例(47.37%),不滿意2例(10.53%),對照組的非常滿意2例(10.53%),一般滿意9例(47.37%),不滿意8例(42.11%)。試驗組護理滿意度17例(89.47%)比對照組11例(57.89%)高(P<0.05,χ2=4.8857)。
2.4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試驗組效果顯著7 例(36.84%),改善9 例(47.37%),無效3 例(15.79%),對照組效果顯著2例(10.53%),改善 8例(42.11%),無效9例(47.37%)。試驗組總護理效果16例(84.21%)比對照組10例(52.63%)高(P<0.05,χ2=4.3846)。
2.5 兩組護理依從性比較 試驗組完全依從8例(42.11%),部分依從10例(52.63%),不依從1例(5.26%),對照組完全依從3例(15.79%),部分依從10例(52.63%),不依從6例(31.58%),試驗組依從性18例(94.74%)比對照組13例(68.42%)高(P<0.05,χ2=4.3779)。
冠心病心絞痛發(fā)病時間較長,病情容易反復,誘發(fā)因素較多[15-16]?;颊咴诎l(fā)病時較為痛苦,這種瀕死感會直接影響患者后續(xù)治愈依從性,一些患者還會產(chǎn)生治療抵觸,影響治療順利進行,在這種情況下采取正確的護理措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17-20]。
臨床護理路徑與常規(guī)護理方式存在較大差異,臨床護理路徑具有標準規(guī)劃和時間規(guī)劃,需要按照不同時間節(jié)點對患者展開不同的護理。這種標準不但可以提升護理工作效率,同時也可以使整個護理過程更加具有規(guī)劃性和預見性,有效降低了護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提升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21-22]。除去基本護理以外,臨床路徑護理還會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展開針對性護理,若患者日常生活存在不良習慣,護理人員會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其改正,如吸煙、酗酒、飲食習慣等[23-24]。若患者心理狀態(tài)波動較大,護理人員則會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想法,并及時排解心里郁結,使患者可以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鼓勵患者。通過合理的運動量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避免復發(fā)[25]。本次研究,用臨床護理路徑,降低心絞痛次數(shù)(1.82±0.16)次,降低VAS評分(2.03±0.22)分,提高護理效果(84.21%),提高護理依從性(94.74%),提高生活質量,并且提高護理滿意度(89.47%)。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心絞痛使用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提高護理效果,改善心絞痛情況,降低心絞痛次數(shù),提高護理依從性,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滿意度,改善醫(yī)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