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香,向建英,唐軍榮,邱旭,闞歡,,劉云,
(1. 西南林業(y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4;
2. 西南林業(yè)大學西南山地森林資源保育與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云南 昆明 650224;3. 云南省高校大健康類森林資源開發(fā)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
紫萁(Osmunda japonica)為紫萁屬多年生草本蕨類植物[1],別名薇菜、高腳貫眾、貓兒蕨等,生于林下或溪邊酸性土上,北起山東,南達兩廣,東自海邊,西達云、貴、川西,北至秦嶺南坡均有分布,素有綠色保健食品之稱,可藥食兩用[2],以“山菜之王”和“山珍”聞名中外[3]。紫萁幼葉作為蔬菜食用在我國已有3 000 多年的歷史,加工成紫萁干后,長期出口到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國家[4]。紫萁含有黃酮類[5]、 內酯類[6]、 多糖類[7-9]、鞣質[10]及氨基酸類[11]等多種活性成分,其中黃酮類化合物是紫萁資源中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
紫萁黃酮具有抗衰老、抗腫瘤、抑菌、提高機體免疫力等生理活性功能[12-14],提取方法主要有乙醇提取法[15]、丙酮提取法[16]、微波輔助提取法等[17]。植物中的黃酮類化合物通常以糖苷或其它共軛體的形式存在液泡中[18]。植物細胞壁主要由纖維素組成,紫萁中的纖維素含量高達37.4%[19]。纖維素酶能水解植物細胞中的纖維素β-D-葡萄糖苷鍵,破壞植物細胞壁,有助于黃酮成分的充分溶出。超聲波產生的空化效應、機械效應及振蕩作用,能夠破壞植物組織,加速黃酮成分的溶出[20]。超聲波酶輔助提取法具有安全、環(huán)保、效率高等優(yōu)點[21],此法在提取紫萁黃酮中的研究至今未見報道。本研究以云南野生紫萁為原料,采用響應面分析優(yōu)化超聲波酶輔助提取紫萁黃酮的工藝[22],并對其進行抗氧化活性評價,以期為紫萁的綜合利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野生紫萁材料采自云南迪慶。將采集的新鮮紫萁于50℃恒溫干燥后,粉碎過80 目篩,得到的紫萁粉于4℃冰箱內保存?zhèn)溆谩?/p>
蘆丁標準品(≥98%)、纖維素酶(50 U/mg)、2,2′-聯(lián)氮-雙-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北京博奧拓達科技有限公司;維生素C(VC):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V-2600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島津儀器(蘇州)有限公司;SB25-12DTDS 超聲波清洗機:寧波新藝超聲設備有限公司;DK-98-Ⅱ電熱恒溫水浴鍋: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Spectra-Max190 酶標儀:美谷分子儀器(上海)有限公司;FD5-3 冷凍干燥機:金西盟(北京)儀器有限公司。
1.3.1 紫萁黃酮的提取 準確稱取適量紫萁粉末于離心管中,按一定液料比加入不同濃度的乙醇溶液,混勻后調節(jié)pH 為5,采用纖維素酶在50℃水浴中對樣品進行酶解,酶解后將酶滅活,然后將滅活后混合溶液在50℃下進行超聲提取,離心取上清液,即為紫萁黃酮提取液。
1.3.2 建立蘆丁標準曲線 參考李欣燃等[23]的方法,稍加改動。準確稱取10 mg 蘆丁標準品,用50%乙醇定容至100 mL,配成濃度為0.1 mg/mL的蘆丁標準液,之后吸取0、2、4、6、8、10、12 mL,分別置于25 mL 刻度試管中,依次加入5%亞硝酸鈉1 mL、10%硝酸鋁溶液1 mL 、5%氫氧化鈉溶液10 mL,最后用50%乙醇定容、靜置15 min,用50%的乙醇作為空白對照,于510 nm 處測定吸光值。以吸光值為縱坐標(A)、蘆丁質量濃度為橫坐標(C,mg/mL)繪制標準曲線,并擬合得到回歸方程為A=11.2664C+0.0007(R2=0.9994)。
1.3.3 紫萁黃酮的得率測定 將1.3.1 中所得紫萁黃酮提取液定容至25 mL,取1 mL 按1.3.2 中建立標準曲線的方法測定,根據(jù)公式(1)計算紫萁黃酮得率:
式中:c 為紫萁黃酮質量濃度,mg/mL;N 為稀釋倍數(shù);v 為待測提取液的總體積,mL;m 為紫萁粉樣品質量,g。
1.3.4 紫萁黃酮提取單因素試驗 在1.3.1 的基礎上,分別考察超聲時間(10、20、30、40、50 min)、纖維素酶添加量(0.2%、0.6%、1.0%、1.4%、1.8%)、液料比(10、20、30、40、50 mL/g)、乙醇濃度(30%、40%、50%、60%、70%)、纖維素酶解時間(10、25、40、55、70 min)、超聲功率(100、200、300、400、500 W)對紫萁黃酮得率的影響。
1.3.5 紫萁黃酮提取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 用SPSS 26 軟件分析單因素試驗結果,選取4 個對紫萁黃酮得率影響顯著的因素作為自變量,以紫萁黃酮得率(Y)為響應值,進行Box-Behnken 響應面設計,優(yōu)化紫萁黃酮的提取工藝條件[24]。響應面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見表1。
表1 響應面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
1.3.6 紫萁黃酮抗氧化活性測定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測定:參照袁燕等[25]的方法并稍加改動。將紫萁黃酮粗提液凍干后,用蒸餾水復溶,配制濃度為0.1、0.2、0.3、0.4、0.5、0.6 mg/mL 的紫萁黃酮樣品溶液,之后分別取3 mL 于10 mL 離心管中,加入3 mL 濃度為0.08 mg/mL 的DPPH-無水乙醇溶液混勻,避光30 min 后,取200 μL 混合液于96 孔酶標板中,在酶標儀517 nm 處測定吸光值。同時設定空白組和樣品對照組,每組試驗重復3 次。配制濃度為0.01、0.02、0.03、0.04、0.05、0.06 mg/mL 的VC 溶液作為對照。根據(jù)公式(2)計算清除率。
式中:A0為DPPH 自由基和無水乙醇的吸光值;A1為紫萁黃酮提取液和DPPH 自由基的吸光值;A2為紫萁黃酮提取液和無水乙醇的吸光值。
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測定:參照李偉等[26]的方法并稍加改動。將7 mmol/mL ABTS 溶液5 mL 與140 mmol/mL 過硫酸鉀水溶液88 μL 混合均勻并避光反應12 h,得到ABTS+·儲備液;使用前用蒸餾水稀釋ABTS+·儲備液使其734 nm 處吸光值為0.70±0.02,即得ABTS+·工作液,現(xiàn)配現(xiàn)用。將紫萁黃酮粗提液凍干后,用蒸餾水復溶,配制濃度為0.04、0.08、0.12、0.16、0.20、0.24 mg/mL 的紫萁黃酮樣品溶液。移取不同濃度紫萁黃酮樣品溶液50 μL 于96 孔酶標板中,再加入ABTS+·工作液200 μL,暗反應6 min,于酶標儀734 nm 處測定吸光值。配制濃度為0.003、0.006、0.009、0.012、0.015、0.018 mg/mL 的VC 溶液作為對照。根據(jù)公式(3)計算清除率。
式中:A3為ABTS 自由基和蒸餾水的吸光值;A4為紫萁黃酮提取液和ABTS 自由基的吸光值;A5為紫萁黃酮提取液和蒸餾水的吸光值。
所有試驗均重復3 次,采用軟件Design-Expert 12、Origin 2018、SPSS 26 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和分析。
2.1.1 超聲時間對紫萁黃酮得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紫萁黃酮得率隨超聲時間的延長呈先增后減的趨勢,20 min 時得率最高,為3.113%;繼續(xù)延長超聲時間,得率顯著減少,可能是超聲產生的空化效應、攪拌作用破壞了黃酮的結構[27],影響紫萁黃酮得率。因此超聲時間選擇20 min 為宜。
圖1 超聲時間對紫萁黃酮得率的影響
2.1.2 纖維素酶添加量對紫箕黃酮得率的影響
由圖2 可知,隨著纖維素酶添加量的增加,紫萁黃酮的得率先增加后減少,添加量為1.0%時得率最高,為3.468%;之后,紫萁黃酮得率隨著酶添加量的增加反而顯著性降低,可能是隨著纖維素酶添加量的增加,酶和分解后的纖維素會阻止黃酮類化合物與提取溶劑的接觸,導致紫萁黃酮得率降低[21]。因此選擇0.6%、1.0%、1.4%的纖維素酶添加量進行響應面試驗。
圖2 纖維素酶添加量對紫萁黃酮得率的影響
2.1.3 液料比對紫箕黃酮得率的影響 由圖3可知,在液料比10~40 mL/g 范圍內,隨著液料比的增加,紫萁黃酮得率呈顯著上升趨勢,液料比為40 mL/g 時得率最高(3.624%);繼續(xù)增加液料比,紫萁黃酮得率顯著下降。原因可能是隨著液料比增大,液體體積增加,體系黏度降低,傳質過程加快,紫萁黃酮得率相應得到提高;當液料比增加到一定程度,體系中可能會有一些可溶性物質隨溶劑溶出,導致體系黏度上升,擴散系數(shù)隨之降低,從而導致紫萁黃酮得率下降[28]。綜上,選擇30、40、50 mL/g 的液料比進行響應面試驗。
圖3 液料比對紫萁黃酮得率的影響
2.1.4 乙醇濃度對紫箕黃酮得率的影響 由圖4可知,乙醇濃度為40%時,紫萁黃酮得率達到最高峰3.513%;再繼續(xù)升高乙醇濃度,紫萁黃酮得率呈顯著下降趨勢。乙醇對細胞穿透能力強,溶解性好,用不同濃度的乙醇處理紫萁粉時,會使細胞內外形成濃度差,有利于細胞內部紫萁黃酮的溶出;當乙醇濃度達到40%時,可能紫萁黃酮的溶出已經趨于飽和,而隨著乙醇濃度的持續(xù)增加,一些能夠溶解于乙醇的雜質、色素等溶出,導致紫萁黃酮得率出現(xiàn)下降趨勢;同時較高濃度的乙醇可能也會抑制纖維素酶活性,導致黃酮溶出變少[29]。綜上,選擇30%、40%、50%的乙醇濃度進行響應面試驗。
圖4 乙醇濃度對紫萁黃酮得率的影響
2.1.5 酶解時間對紫箕黃酮得率的影響 由圖5可知,隨著酶解時間的延長,紫萁黃酮得率呈先升后降趨勢,40 min 時得率達到最高,為3.801%,之后得率顯著下降。原因可能是隨著酶解時間的延長,纖維素酶與底物的作用越充分,細胞壁被完全破壞,紫萁細胞內部黃酮充分溶出;但當繼續(xù)延長酶解時間,底物濃度降低或者產物積累會對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30]。故酶解時間選擇40 min 為宜。
圖5 酶解時間對紫萁黃酮得率的影響
2.1.6 超聲功率對紫箕黃酮得率的影響 由圖6可知,隨著超聲功率的增大,紫萁黃酮得率呈先升后減趨勢,超聲功率為300 W 時得率達到最大值,為4.156%,之后得率顯著下降。原因是隨著超聲功率的增大,所產生的空化效應及振蕩作用相應增強,對細胞壁的破壞程度也增強,有利于細胞內黃酮的溶出,紫萁黃酮得率升高;然而超聲功率過大可能會引起黃酮內部結構破壞,導致黃酮損失,因此紫萁黃酮得率降低[31]。綜上,選擇200、300、400 W 的超聲功率進行響應面試驗。
圖6 超聲功率對紫萁黃酮得率的影響
2.2.1 響應面試驗結果及回歸模型方差分析由表2 所示,通過回歸分析得到二次多項回歸方程為:Y=4.310-0.003A+0.200B+0.100C+0.007D-0.018AB+0. 025AC +0. 0170AD - 0. 055BC -0.012BD+0.035CD-0.081A2-0.240B2-0.440C2-0.230D2。
表2 響應面試驗設計及結果
由表3 可知,模型P<0.0001,表示該回歸模型差異極顯著;失擬項的P>0.05,表明模型與試驗因素擬合較好;模型的決定系數(shù)R2=0.9899,調整系數(shù)R2Adj=0.9798,進一步表明此模型精確度高,試驗設計較可靠,可用此模型對紫萁黃酮提取工藝進行分析和理論預測。
從表3 可看出,一次項B、C,二次項A2、B2、C2、D2對紫萁黃酮得率的影響達到差異高度顯著水平(P<0.01),交互項BC 對紫萁黃酮得率的影響達到差異顯著水平(P<0.05),這說明各因素綜合交互影響紫萁黃酮得率。4 個因素對紫萁黃酮得率影響的順序為:液料比(B)>乙醇濃度(C)>超聲功率(D)>纖維素酶添加量(A)。
表3 響應面試驗二次模型方差分析
2.2.2 響應面各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響應面圖曲面坡度越陡、等高線越密集,表示響應面值受該因素影響就越大。從圖7 可看出,乙醇濃度與液料比交互作用的響應面圖最陡峭,等高線較密集,說明該交互作用對紫萁黃酮提取率的影響最顯著,而其余交互項顯著性相對較差。
圖7 兩兩因素交互作用對黃酮得率影響的響應面和等高線圖
2.2.3 驗證試驗 通過回歸模型預測,得到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超聲時間20 min、纖維素酶添加量0.98%、液料比44 mL/g、乙醇濃度40%、酶解時間40 min、超聲功率300 W,得率4.357%。結合實際情況,將預測最佳工藝條件優(yōu)化為:纖維素酶添加量0.98%、液料比44 mL/g、乙醇濃度40%、超聲功率300 W。同時進行3 次平行試驗驗證,實際得率為(4.371±0.020)%,與模型預測值相差較小,證實了該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實用價值。
2.3.1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 由圖8 可知,紫萁黃酮對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隨著質量濃度的增加而逐漸增強,當質量濃度為0.6 mg/mL 時,清除率達到93.23%,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量效關系。通過計算,紫萁黃酮與VC 對DPPH 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別為0.169 、0.015 mg/mL。
圖8 紫萁黃酮與VC 對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
2.3.2 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 由圖9 可知,隨著紫萁黃酮質量濃度的增大,其對ABTS 自由基的清除率不斷升高,當質量濃度為0.24 mg/mL時,清除率為85.72%,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量效關系。通過計算,紫萁黃酮與VC 對ABTS 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別為0.101、0.008 mg/mL。
圖9 紫萁黃酮VC 對ABTS 自由基的清除率
本試驗采用超聲波酶法輔助提取紫萁黃酮,考察了6 個因素對紫萁黃酮得率的影響,并通過響應面法優(yōu)化提取工藝,得到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超聲時間20 min、纖維素酶添加量0.98%、液料比44 mL/g、乙醇濃度40%、纖維素酶解時間40 min、超聲功率300 W,得率可達4.371%。這為袁亮等[32]采用80%乙醇提取陜南紫萁黃酮得率的2.8 倍,田國政等[15]采用60%乙醇提取湖北紫萁黃酮得率的3.4 倍,可見超聲波酶法能夠較好地對紫萁中的黃酮類物質進行提取。抗氧化活性研究發(fā)現(xiàn)紫萁黃酮清除DPPH、ABTS 自由基的IC50值分別為0.169、0.101 mg/mL,其清除率是隨紫萁黃酮質量濃度的升高而加強,具有一定的量效關系。該研究結果可為紫萁資源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