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 晨曦
十幾歲的你,正處在花季雨季,
迷茫時,請和父母對對話,他們都是過來人。
女兒 —————— 安安(初二學生)
媽媽 —————— 晨曦(初中教師)
責任編輯 / 陳土宏
女兒的話
升入初二,我們分班了,以前的好友沒有一個跟我分在一個班。我很不自在,時常去找她們,可是巴巴地把人家從教室里叫出來,課間那點時間,聊啥都不痛快。沒多久她們都交到了新朋友,而我還孤孤單單的,真是好煩??!
現(xiàn)在一到課間,同學們不是埋頭寫作業(yè),沒人理會我,就是兩個人小范圍地說著悄悄話,我根本插不進去。舉目四望,整個班里都安靜極了,與初一時吵吵嚷嚷的課間景象迥然不同。周圍的面孔,沒有一張令我感到熟悉親切。我有時嘗試著跟周圍的人搭訕,得到的卻都是“嗯”“啊”的回答,顯而易見的敷衍,真是自討沒趣!
聽說到了初三還會分班,我感到很怵頭,有沒有盡快結(jié)交新朋友的好方法呢?
媽媽的話
你想趕快交到新朋友的心情,我能理解。不過,我也沒有快速交友的方法。再說“有其母必有其女”,我是慢熱型的人,你也一樣,所以,你看,咱們不如換一個角度去考慮這個交友問題。
你先想一想,你急于結(jié)交新朋友,為了什么?是希望出入有個伴呢?還是渴望找到同好呢?還是想借此建立起對這個集體的歸屬感呢?下面咱們分這三種情況來談談該怎么做。
首先,如果僅僅是為了出入有個伴,這很容易,只是你需要先邁出這一步。
比如你不想一個人去做什么的時候,可以邀請一個看起來比較和善的女生,而且要挑她不那么忙的時候。邀請的語言越簡潔越好,比如:“一起去辦飯卡嗎?”音量控制在你倆能聽清的程度就可以,這樣即使被拒絕,影響范圍也很小。你可以這樣假設一下:她也許像你一樣暫時交不到新朋友,但也不愿意形單影只呢!所以你的邀請也許正是她所需。
我曾見過一個社交達人,她每到一處都非常受歡迎。我仔細觀察過,她并非口若懸河之人,相反,她總是說得少,聽得多。她如果想跟哪個人交朋友,就會拿一些小問題去請教對方,她不僅從不炫耀自己,相反,她還常常示弱,這會讓每一個跟她相交的人都自我感覺良好。
我們也許做不來這社交達人,但可以借鑒她的做法,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有一顆助人為樂的心,當然,前提是你并不是真的給對方帶來了麻煩。
求助時要注意,必須得是真實的問題,而且問題問得越具體越好,“這道題怎么做”就不如“這道題我卡在這一步,不知道怎么往下進行了,你能幫我看看嗎”,后者更容易獲得幫助。
邀請或求助,都是有效縮短人際關系的做法,但這只適用于初級交往。
如果你是想找到同好,也就是意氣相投的朋友,那么就得跟人多交往多了解才行。
最好是能離開這個過于安靜的環(huán)境,到外面去走一走,尋找一下共同的話題。要是能一起做一些事會更好些,比如一起組團參加比賽,一起給班級出墻報,等等,只有這樣你們才有機會進一步了解。
我想提醒你,雖然社交軟件十分發(fā)達,但它僅適用于溝通事務,不管是文字消息還是語音消息,都具有片面性,只能作為現(xiàn)實交往的輔助手段。因為我們畢竟是生活在現(xiàn)實中的人。交友還是需要面對面,共同經(jīng)歷一些事,才能增進友誼。
此外,我還需要提醒你,對新結(jié)識的同學過分熱情,這并不能幫你交到真正的朋友,還會給別人帶來負擔。在與人交往時,最好不要對別人抱有期待,像“好希望她喜歡跟我做朋友啊”這種想法是要不得的,因為會給對方造成壓力,而沒有人喜歡承受壓力去認識新朋友,大多數(shù)人交友都是為了快樂。
因此,對那些曾接受你的邀請,或者幫過你的同學,如果你急于把他們當作朋友的話,很大概率會感到失望的!想結(jié)識新朋友,最好是順其自然。
最后,如果你是想通過交到新朋友,建立起對這個新集體的歸屬感,那我建議你換一個思路:不要總想著去跟一兩個人結(jié)交,而是面向大家伙,多與人為善。只要你不求回報地為大多數(shù)人做一些事,就能真正融入這個集體。你可以主動申請做課代表或者當班委,去分擔一些班級事務性工作;你可以在有機會時,幫人解決困難;你還可以在自己擅長科目的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在小組討論時認真傾聽和發(fā)言,等等。在集體生活中參與得越多,與周圍的人就會建立起更多的連接。
如果以上你暫時都沒有找到機會,那么你能夠認真做好自己分內(nèi)的事,也是可以的,認真學習,認真值日,認真地經(jīng)營好自己,也一樣是在為新集體添磚加瓦,因為你也是這個新集體的一分子。
我們身邊很多人并不能成為我們的朋友,不過也能一起學習、一起玩耍;而能陪伴我們一起成長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朋友,其實是很少的。所以不要著急,在新的環(huán)境里暫時交不到朋友也不要緊,再說有些事需要慢慢來,交友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