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航
(東莞市麻涌鎮(zhèn)工程建設中心, 廣東 東莞 523000)
擋土墻作為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之一,在水利工程中發(fā)揮著作用,對于防洪,排澇,防止水土流失及保護沿岸設施都極其重要。近年來,隨著水利設施建設的不斷增加,對擋土墻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但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擋土墻的自身狀況也逐漸惡化,遭受了自然或人為的破壞,且隨著時間的增加,破壞程度逐漸增大,如果不能及時對這些擋土墻進行險情分析和排危加固,很容易導致?lián)跬翂ζ茐氖鹿实陌l(fā)生。尤其是在城市地區(qū),擋土墻發(fā)生破壞的后果更加嚴重,時刻威脅著沿岸城市的安全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并且,擋土墻的破壞也會導致河道阻塞,間接削弱了水利工程的作用,阻塞嚴重時有可能會導致河水外灌,威脅沿岸的群眾財產(chǎn)安全。因此,為了保證河道的正常運行以及沿途居民的安全,針對擋土墻的險情分析和排危加固是很有意義的。
某擋土墻加固工程位于廣東省某地的一條河流沿岸,河流長度35.2 km,上游為大型水庫,承擔水庫的泄洪任務。該擋土墻的總長度已超過1.5 km,河床寬度平均16.6 m,常年水位線為269.0 m,最低水位線為261.6 m,該河道流量為582 m3/s。這一河段的擋土墻是防洪擋土墻,主要作用是防止洪水對河床的直接沖刷,造成河底土層流失,保護河床的完整和穩(wěn)定,避免因河岸的塌方造成河道兩岸建筑的下沉和破壞。該防洪擋土墻常年位于水位線以下,遭受河水沖刷,擋土墻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較為嚴重的損壞,局部出現(xiàn)倒塌現(xiàn)象。受到季節(jié)性流水的影響,擋土墻受力情況隨季節(jié)變化較大,較為復雜,使得該河段擋土墻更容易發(fā)生破壞。并且近年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排放,導致河道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阻塞,間接地加大了擋土墻被沖刷的程度和受到的水壓力。上述情況都導致了河道擋土墻的進一步破壞,時間越長,擋土墻越容易出現(xiàn)安全問題,擋土墻的使用壽命也會收到影響。因此,對于擋土墻的維護不僅限于對其進行加固,還應綜合考慮河道的情況,進行其他方面的處理,如進行清淤及河道的疏通等工作,延長擋土墻的使用壽命。由此可見,加強對擋土墻及河道的險情分析,進行合理的加固措施,對擋土墻及河道的正常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該河道擋墻為路堤墻,擋土墻對稱布置在水道兩側,擋土墻基本高度6.0 m,河床以上部分擋土墻高度為4.5 m,下部埋置深度為1.5 m,寬度1.5 m。如前所述,擋土墻遭到了較大程度的破壞,甚至部分位置出現(xiàn)了局部倒塌情況,經(jīng)過實地考察和分析,擋土墻破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受到洪水的沖擊以及河道阻塞的影響,導致?lián)跬翂Τ霈F(xiàn)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因為施工單位施工過程不規(guī)范,擋土墻背后的回填土沒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回填,河底淤泥作為回填土直接回填,導致土體力學性能很差,且施工時沒有對回填土進行壓實處理,土壓力過大,這導致?lián)跬翂Ρ砻娉霈F(xiàn)明顯裂縫,局部出現(xiàn)明顯鼓包甚至坍塌現(xiàn)象,墻體抗滑穩(wěn)定性和抗傾覆能力大幅下降,防洪水沖擊和侵蝕的能力不足;擋土墻內(nèi)部排水管數(shù)量很少,局部地區(qū)甚至未設置排水管,且擋土墻內(nèi)部地下水水位很高,墻內(nèi)地下水不能正常排出,使得內(nèi)部水壓力過大,導致了墻體從內(nèi)向外的破壞;并且,擋土墻上部的臨河房屋距離擋土墻太近,房屋荷載直接作用在擋土墻上,對擋土墻的結構安全造成了威脅。
(1)拆除重建。由于擋土墻全長較長,如果全部拆除重建,整個工程資金投入過大,且施工周期太長,汛期來臨前無法全部完成施工。因此,這一方案不適用。但是,對于局部變形較大,或已經(jīng)發(fā)生坍塌的位置,可以選擇拆除重建。如該河段上部左岸擋土墻,變形較大,鼓包明顯,且長度較短,約為20.0 m,可以拆除重建。但在施工時應該考慮實際情況,拆除重建需要進行放坡,坡度比最小為1∶0.5,因此,河岸近處有房屋的位置無法進行施工,在確定重建方案時應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綜合進行考慮。如果拆除擋土墻,強行進行施工,可能會導致房屋倒塌,施工安全不能保證。
(2)錨桿擋土墻加固。錨桿擋土墻是一種實用的擋土墻加固技術,由金屬錨桿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組成,錨桿一端錨固在土體中,另一端與外部擋土墻相連,依靠錨桿的拉力形成自我錨固,本質(zhì)是錨桿提供的拉力維持了墻體的平衡[1]。錨桿采用灌漿的方式來進行安裝,先用鉆機進行鉆孔,錨桿一般為熱軋帶肋鋼筋,先把錨桿插進鉆孔,然后進行灌漿,對錨桿進行錨固。錨桿擋土墻主要分為兩種型式:壁板式錨桿擋土墻和柱板式錨桿擋土墻。壁板式錨桿擋土墻包含兩部分,錨桿和墻面板,錨桿內(nèi)部連接土體,外部直接連接墻板,錨桿上的力直接傳遞給墻板,土壓力直接作用在墻板上。柱板式錨桿擋土墻由三部分組成,和壁板式錨桿擋土墻相比多了肋柱,錨桿與肋柱相連,力先傳遞給肋柱,然后通過肋柱傳遞給墻板,錨桿上的力直接作用于肋柱。壁板式錨桿擋土墻施工工藝簡單,工程造價較低,因此在工程中被廣泛采用[2]。
壁板式錨桿擋土墻的施工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工作面的開挖,對擋土墻后的填土進行注漿加固,用水泥漿使回填土固結,以此達到改良土體力學性質(zhì)的目的。漿體凝固后,能使土體顆粒更加穩(wěn)固,降低透水性,增加土體穩(wěn)定性。注漿加固的工藝流程可分為五個步驟,分別為鉆孔放樣、鉆孔檢查、加壓設備安裝、注漿及注漿質(zhì)量檢查。注漿結束后,需要將擋土墻表面的雜質(zhì)進行清理,使墻面平整干凈,對鼓包和脫落位置,需要進行簡單修補。然后進行混凝土的攪拌,攪拌完成后用噴射機對混凝土進行噴射。噴射凝固后混凝土可以開始鉆孔的施工,鉆孔施工前需要先對開孔位置進行定位,鉆孔角度要盡可能精確,保證在向下傾斜15°,鉆孔過程中需要隨時對鉆孔位置進行調(diào)整,保證鉆孔角度不變[3]。鉆孔結束后就可以開始錨桿的安裝,錨桿安裝一般采用人工推送的方式進行,推送時要注意調(diào)整好錨桿的位置和方向,保證錨桿能順利進入鉆孔底部,確定錨桿位置正確后開始對鉆孔注漿,鉆孔注漿最常用的方式是孔底反向注漿法,注漿時,注漿設備應該隨著注漿液的注入而往上抬升,抬升時應保證勻速上升,最終達到注漿飽滿的狀態(tài),在注漿過程中,應該隨時檢測注漿口的情況,如果注漿不夠飽滿,要及時進行二次孔口補漿。錨桿安裝完畢后,要沿著擋土墻布置鋼筋網(wǎng),將錨桿與鋼筋網(wǎng)進行焊接,綁扎和焊接完成后,安裝模具,進行第二層混凝土的澆筑,澆筑時應該分段分層進行,且澆筑厚度應該均勻。
(3)墻后設置抗滑樁。對于施工條件受限的特殊環(huán)境,如場地存在空間限制,不能隨意加厚擋土墻厚度,或擋土墻型式特殊,如擋土墻傾斜程度很大,則無法正常進行加固,對其墻厚加固存在施工風險,不能直接在擋土墻上施工,因此則可以考慮在墻后設置抗滑樁的加固方式,這種方式對擋土墻本身沒有影響,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但是,這一加固方法需要對擋土墻背面進行開挖,對施工場地要求較高,需要較大的開挖范圍。具體的施工方式是,在原有的擋土墻背面進行開挖,開挖范圍超過10.0 m,而且需要分級開挖,使整個工作面都暴露出來,且每級臺階高度和寬度都有限制,高度不能大于2.0 m,寬度不小于3.0 m。需要在擋土墻背面施工,設置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直徑大于80.0 cm,樁長大于8.0 m,灌注樁間距不大于10.0 m,灌注樁頂部采用連梁相連,連梁尺寸不能小于1.0 m,然后在連梁上設置錨桿,錨桿打入擋土墻背面土層,并進行注漿。施工時需要注意,灌注樁與連梁整體相連,灌注樁在施工時,必須采用機械施工的方式[4]。施工完成后,需要在擋土墻后設置排水孔,防止因為地下水壓力對擋土墻造成破壞,回填土也應及時回填,并且逐層壓實,保證抗滑樁的施工質(zhì)量。
(4)錨定板擋墻。對于出現(xiàn)擋土墻坍塌的位置,除了拆除重建也可以采用錨定板的方式進行。擋土墻的坍塌是由于實際土壓力大于設計土壓力,因此,可以通過設置錨定板,代替擋土墻來抵消內(nèi)部的土壓力,從而達到內(nèi)外受力平衡,間接保證了擋土墻的穩(wěn)定性。錨定板的施工方式也比較簡單,但是需要較大的施工場地。首先需要在擋土墻開裂部位的墻背土體中開挖基坑或深井,開挖位置距離擋土墻的距離至少為5.0 m,并在此放置錨定板。在破壞的擋墻位置處,設置鋼筋混凝土連梁,連梁通過錨桿或錨筋與錨定板相連,錨定板上的力通過錨桿傳導至鋼筋混凝土連梁,連梁又將力傳遞到擋土墻上,通過這種方式,將原本擋土墻上的力傳遞到了錨定板上,達到了分擔荷載的目的[5]。錨定板間距不能超過2.0 m。施工結束后在擋土墻背面設置泄水孔并進行回填土的施工。
通過實地的分析和考察,發(fā)現(xiàn)后面兩種加固方案不適合本工程中的擋土墻加固。該河道的擋土墻破壞比較嚴重,倒塌部分加固難度很大,因此不能進行加固,應該直接拆除重建。對于未倒塌的擋土墻,在擋土墻背面有很多房屋,且距離擋土墻太近,無法大范圍進行基坑開挖和加固施工,因此,最好的加固方法是錨桿擋土墻加固。
確定了河道擋土墻加固方案之后,需要對施工方案進行詳細的計算,首先根據(jù)河道的勘探結果和水文資料進行初步分析,然后利用力學知識進行建模,分析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建模分析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土體的黏聚力、內(nèi)摩擦角等力學指標。首先計算河床地基承載力能否滿足河道泄洪的要求,對加固后的復合地基承載力進行計算分析,再對擋土墻的承載力進行校核,擋土墻受到的土壓力可按照朗肯主動土壓力進行計算。最后進行錨桿的計算,選擇合適的錨桿直徑和長度。
擋土墻下地基為水泥攪拌樁,樁直徑D為0.5 m,樁長L為6.5 m,復合地基承載力Rsp按式(1)計算:
(1)
式中:Rp為單樁容許承載力,取83.681 kN;Ap為截面面積,取0.196 m2;β為樁間土承載力折減系數(shù),取0.5;m為樁的置換率,取0.227;Rs為天然地基承載力,取65 kPa。經(jīng)計算Rsp=122.04 kPa。
對擋土墻進行加固后,基底應力分布均勻,平均應力為79 kPa,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
擋土墻后邊坡為黏性土,等效內(nèi)摩擦角為18.9,河岸兩側建筑作用在擋土墻上對墻后土體試件的附加應力E按照式(2)計算:
(2)
式中:γ為土的容重,取19.0 kN/m3;h為擋土墻高度,取6 m;q為豎向附加應力,取10 kN·m2;K為主動土壓力系數(shù),取0.51。q的取值雖然偏大,但更有利于工程設計的安全,對工程更加有利。經(jīng)計算E=206.34 kN·m。
錨桿軸向拉力值N可按式(3)計算:
(3)
式中:sx、sy為錨桿間隔,取1.5 m;α為錨桿安裝角度,15°。經(jīng)計算N=89 kN。
錨桿截面面積As按照式(4)計算:
(4)
式中:fy為鋼筋屈服強度,取400 MPa。經(jīng)計算As=113.475 mm2。
錨桿與土層間的錨固長度la應大于式(5)要求:
(5)
式中:K為主動土壓力系數(shù),取0.51;N為錨桿軸向拉力值,kN;d為錨桿鉆孔直徑,取0.2 m;qsik為錨桿黏結強度標準值,取60.0 kPa。經(jīng)計算la=1.205 m。
錨桿鋼筋選擇直徑為20.0 mm鋼筋,面積為314 mm2,錨桿長度取為3.0 m,滿足要求。
經(jīng)過驗算,錨桿加固的方式滿足要求,且錨桿施工時占用空間小,不會對擋土墻后建筑物產(chǎn)生影響,符合本項目的實際情況。
通過總結和分析現(xiàn)有擋土墻加固施工工藝,結合水文資料和地質(zhì)勘察資料,對該項目的擋土墻的破壞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針對不同險情,提出了合適的加固方案,并對擋土墻主體結構進行驗算。計算結果表明,加固后擋土墻的承載力滿足要求,表明了這一擋土墻加固方案適用于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