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飯君 丸醬
我們常說,漢語是世間最美的語言。張愛玲說“愛”,是“你穿著綠色的雨衣,像一個藥瓶子,里面是醫(yī)我的藥”;朱生豪說“愛”,是“要是你真比我大,那么我從今后每年長兩歲,總會追及你”。言語充滿了畫面感,是俏皮的,是能夠撩動心弦的。而網(wǎng)絡世界求新求快,誕生了更適用于網(wǎng)絡特點的語言,其顯著特點是直白、簡單、保質(zhì)期短。這些語言賦予了漢字更多生命力,不過也普遍缺少內(nèi)涵。所以,如今的漢語正經(jīng)受著巨大沖擊——當表情包代替了我們的表情,當“絕絕子”“y y d s”代替了我們的感嘆,當網(wǎng)絡流行語代替了我們心中的詩意……才發(fā)現(xiàn),好像我們被網(wǎng)絡劫持的,不只是時間,還有語言、文字,以及細膩而真實的感情。
來看看這些網(wǎng)絡熱詞吧!如果手動屏蔽它們,你還可以怎樣恰當?shù)乇磉_同樣的意思?
emo例句:我emo了。
emo是emo t i o n al的縮寫,用法五花八門,當動詞用,“我emo了”;當形容詞用,“××很emo”;當名詞用,“多少沾點em o”……大多數(shù)語境中,em o都被用來表達喪、抑郁、多愁善感等意思。“我em o了”可以翻譯為“我抑郁了”“我情緒上來了”等。
● 傷春悲秋的詩詞名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表達頹喪、郁悶、迷茫的情緒:黯然神傷、郁郁寡歡、愁眉不展、悵然若失
絕絕子?例句:炸雞的味道真是絕絕子!
絕絕子既可以表達褒義,意為“好極了”,也可以表達諷刺,意為“糟透了”。具體意思需要根據(jù)語境判斷,總之就是“絕了”。目前是網(wǎng)絡流行語的當紅炸子雞,但物極必反,越來越多的人產(chǎn)生審美疲勞。就連新華社也曾發(fā)問:不用“yyds”“絕絕子”就不會說話了?
● 批判一個人道德敗壞:厚顏無恥、衣冠禽獸
● 形容一個人唱歌難聽:不堪入耳、嘔啞嘲哳、鬼哭狼嚎
爺青回例句:啊,爺青回!
“爺青回”的完整表達是“爺?shù)那啻夯貋砹恕?,曾登上嗶哩嗶哩年度彈幕榜首。當看到青春記憶中那些令我們流淚的畫面,聽到青春歲月里那些熟悉的旋律時,高喊一句“爺青回”便能充分表達懷念。類似的還有“爺青結(jié)”,即“爺?shù)那啻航Y(jié)束了”。
● 為一去不復返的青春而傷感:“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破防?例句:太虐心,我破防了。
破防是“破除防御”的簡稱,原本是游戲用語。隨著該詞的廣泛使用,被嘲諷、被戳到痛處,只要是心理防線被突破,受到觸動,都可以說“我破防了”。
● 形容震撼人心:動人心魄、撼天動地、感人至深、震撼寰宇
● 被戳到痛處,內(nèi)心受到傷害:悲不自勝、心如刀割、萬念俱灰
奪筍例句:零食你都搶,奪筍哪!
“奪筍”是一個諧音梗,來源于“多損”,多用于形容“不干人事”或“做缺德事”。這個詞還衍生出了文字版的“山上的筍都要被你奪完了”“大熊貓都要沒吃的了”,以及各式大熊貓吃筍的表情包等。
● 形容缺德的行為:幸災樂禍、損人不利己、落井下石
yyds例句:我家哥哥,yyds!
yyds,是“永遠的神”的拼音首字母縮寫,常被粉絲們用來贊美偶像。首字母造詞法在網(wǎng)絡上很常見,比如“x s w l”是“笑死我了”,“n s d d”代表“你說得對”。當然,針對此類縮寫的吐槽也不少,因為首字母縮寫用起來的確很方便,但傳播效果……“懂的都懂”,不懂的全程看天書。
● 夸一個人身姿優(yōu)美: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 夸一個人美或帥:驚為天人、眉目如畫、玉樹臨風、龍章鳳姿
● 夸一個人唱歌好聽:余音繞梁、天籟之音、“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社死例句:認錯人了,當場社死!
社死,即“社會性死亡”,網(wǎng)友們通常用它來表達在大庭廣眾下出丑,恨不得鉆進地縫里的尷尬情緒。類似的詞還有“公開處刑”。“社死”還可以用來表示個體遭遇網(wǎng)絡暴力后,被負面輿論所包圍,社會聲譽、社會交往受到嚴重影響。
形容十分尷尬或十分丟臉:無地自容、顏面掃地、羞愧難當、無顏見江東父老
店無書砸例句:會說多說點,店無書砸。
在網(wǎng)絡評論區(qū),當網(wǎng)友們發(fā)現(xiàn)一條評論十分亮眼、精辟或諷刺意味十足時,就會評論“店無書砸”:我在書店里沒有找到您的書,就把書店砸了。類似的評論還有很多,比如“會說話您就出本書”“請問在哪里能買到您的著作”“當年××老師退出文壇我就不同意”等,也有人用這個詞來表示反諷。
● 形容文筆好:妙筆生花、文采斐然、行云流水
● 形容語言精辟、一針見血:字字珠璣、鞭辟入里、醍醐灌頂
@老白老白:試想一下,如果把“哈哈哈”“破防”“笑死”這些詞禁用,你上網(wǎng)還會說話嗎?
@韓牧在健身:回歸美好的文字并不意味著“句句引經(jīng)據(jù)典”,而是能言之有物。不要看到斑斕世界時,心里如一片荒漠,啞口無言。
@小學生愛查字典:可是“高大上”“斷舍離”“點贊”這些新詞匯經(jīng)過時間淘洗,進了《新華字典》,感覺《新華字典》也與時俱進,變得更接地氣了。當然,網(wǎng)絡流行語能留下的是少數(shù),但擁抱變化也挺好。
@武外十級學者:古時候: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F(xiàn)如今:物價容易把人拋,薄了燒餅,瘦了蛋糕。所以,流行的未必能成經(jīng)典,真正擁有生命力的語言要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
@守著一片瓦:長期身處網(wǎng)絡世界,我們的朋友圈看似擴大了,實際上現(xiàn)實的社交圈卻在持續(xù)萎縮,這不僅讓我們變得孤獨,還弱化了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多讀紙書總沒壞處的吧。
@菜園一棵:在關注和討論流行熱點方面,“青彩”yyds!
網(wǎng)絡用語簡單、形象,符合年輕人的表達方式,然而在快速產(chǎn)生且越來越多的同時,消逝得也越來越快。一時的語言潮流有炫酷的A面,也有殘酷的B面,任由網(wǎng)絡流行語泛濫而放棄閱讀與思考,會讓我們忘記漢語原本那么美麗與博大精深。認識漢語之美、感受漢語之美、運用漢語之美、發(fā)揚漢語之美,或許我們才能在網(wǎng)絡用語充斥日常生活時,不被裹挾而去,成為表達的清流。
丁一//摘自《課堂內(nèi)外》(高中版)202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