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en4架構(gòu)的銳龍7000系列處理器已經(jīng)在市場中熱賣,由于采用了先進的5nm制造工藝,銳龍7000系列最高頻率可達5.7 GHz,在實際應用中甚至可達5.8 GHz,性能表現(xiàn)極為強悍。不過,Intel方面也隨后推出了第13代酷睿,用Intel 7(10nm)工藝來實現(xiàn)了最高5.8 GHz的睿頻頻率。因此,廣大玩家對這兩大陣營最新的處理器在實際使用中的功率與溫度表現(xiàn)就非常關(guān)注了,畢竟誰也不想整天用著個“大火爐”、看著處理器過熱影響性能吧。那么接下來,我們就選擇銳龍9 7950X與酷睿i9 13900K在這方面來PK一下。
要比較兩款處理器的工作溫度,當然要從實際的滿載功率和制造工藝來綜合考慮。銳龍9 7950X的CCD部分采用5nm工藝,IOD部分采用6nm工藝,都相較酷睿i9 13900K的Intel 7(10nm)工藝更加先進,因此在能效比方面更有優(yōu)勢。從規(guī)格表就可以看到,頻率接近的情況下,銳龍9 7950X滿載輸出最高230 W,而酷睿i9 13900K滿載就高達253 W了。此外,從官方標注的默認溫度墻也可以看到,銳龍9 7950X為95℃,而酷睿i9 13900K為100℃。也就是說官方認為在搭載主流散熱器的情況下,要把溫度上限設(shè)定到這個位置,才不會影響處理器性能發(fā)揮,由此可見酷睿i9 13900K的理論使用溫度上限也會更高。
接下來我們用實際的測試來進行對比。
默認設(shè)置下,銳龍9 7950X滿載溫度最高94.5℃,最高功率大約227 W
首先在默認設(shè)置下進行Cinebench R23考機對比,AMD和Intel平臺都解鎖了處理器功率墻,各自都可以達到滿血輸出狀態(tài)。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到,搭載360水冷的情況下,基本上兩者都達到了各自的溫度墻上限。此時銳龍9 7950X最高溫度94.5℃,酷睿i9 13900K最高溫度沖到了102℃,然后又降回溫度墻之下,保持99℃。滿載功率部分,銳龍9 7950X最高227 W,沒有超過官方標注的230 W上限,而酷睿i9 13900K的滿載功率飆到了277 W,已經(jīng)超過了官方標注的253 W PL2功率??磥碓谀J情況下,銳龍9 7950X在溫度和功率方面的表現(xiàn)確實是優(yōu)于酷睿i9 13900K的。
不過,這并不是銳龍9 7950X溫度和功率的最佳表現(xiàn)。從正式發(fā)售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里很多主板廠商都針對銳龍7000處理器的功率與發(fā)熱特性進一步優(yōu)化了電壓與頻率自動調(diào)節(jié)的方案,在BIOS中增加了有效降低銳龍7000工作溫度并提升性能的功能選項,我們也不妨來試一試。
以華碩ROG CROSSHAIR X670E HERO主板為例,BIOS中就提供了AI Optimized選項,針對銳龍7000處理器的供電與頻率控制策略進行了進一步的優(yōu)化。打開后可以選擇“性能模式”或“能效模式”,從字面上就能理解到是分別注重提升性能或是專注能效表現(xiàn)。
首先是AI Optimized性能模式。使用此模式后,銳龍9 7950X在Cinebench R23考機中的最高溫度從默認的94.5℃降到了79.9℃(對于旗艦U來講已經(jīng)非常涼快了),最高功率也從227 W降低到了210 W。因此,在AI Optimized性能模式下,銳龍9 7950X不但大幅降低了滿載溫度和功率,Cinebench R23多線程得分反而還提升了814分。
在AI Optimized能效模式下,銳龍9 7950X滿載溫度進一步降低到79.6℃,滿載功率也降到了208 W,多線程分數(shù)也相對默認設(shè)置提升了578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我們這顆銳龍9 7950X在默認設(shè)置下,滿載時有些核心頻率為5.5 GHz,最高頻率為5.75 GHz,但開啟AI Optimized能效模式后,滿載時所有核心都在5.675 GHz以上,最高頻率甚至達到了5.85 GHz,這個頻率設(shè)定比性能模式還高,因此單核分數(shù)也有小幅增加。
在華碩ROG CROSSHAIR X670E HERO的BIOS中打開AI Optimized選項
綜合Cinebench R23多線程分數(shù)和滿載功率來看,銳龍9 7950X在默認設(shè)置下的能效比是酷睿i9 13900K的1.14倍,在AI Optimized性能模式下提升到1.25倍、AI Optimized能效模式下提升至1.26倍,可見先進制程帶來的能效優(yōu)勢是非常大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使用了主板提供的優(yōu)化設(shè)置之后,銳龍9 7950X的滿載工作溫度與功率是遠遠低于酷睿i9 13900K的,這就意味著玩家的散熱風扇轉(zhuǎn)速可以更低、噪聲也就更低、體驗也更好。
從前面就能看到,銳龍9 7950X由于采用了先進的5nm + 6nm制造工藝,在實現(xiàn)超高頻率的同時也提供了優(yōu)秀的能效比,最多可達酷睿i9 13900K的1.26倍。而在主板廠商的進一步優(yōu)化之下,銳龍9 7950X更是實現(xiàn)了遠低于酷睿i9 13900K的滿載溫度和功率,不到80℃的滿載溫度對于旗艦U來講可以說是非常涼快了,因此散熱器風扇的轉(zhuǎn)速可以保持得更低,大幅降低工作噪聲,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此外,銳龍9 7950X相對酷睿i9 13900K在價格方面也有1000元的優(yōu)勢,依靠這一點,在同預算裝機的時候,AMD平臺還可以選擇更高端的顯卡。從表中可以看到,銳龍9 7950X搭配RX 6800裝機的總價與酷睿i9 13900K搭配RX 6700 XT顯卡裝機的總價相同,但顯然AMD平臺這套組合的游戲性能要高出兩個檔次,性價比方面可以說是完全碾壓了。
總的來說,如果要選擇旗艦處理器裝機,那么銳龍9 7950X無疑是在能效、溫度控制、性價比方面完勝酷睿i9 13900K的存在,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