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賓 賈 楠 趙慧杰 杜瑞民 路志國
(安陽市農業(yè)科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豇豆因其豆莢肥厚、質地鮮嫩、營養(yǎng)豐富而深受人們喜愛,是河南省夏秋季市場的主要蔬菜種類之一[1]。豇豆種植范圍廣、面積大,是河南省菜農增收致富的主栽蔬菜種類之一。目前,市場上的豇豆種子品質參差不齊,很多菜農不能準確地選到適合當地種植的優(yōu)良品種,甚至買到劣質種子,造成了經濟損失,影響了豇豆種植積極性。為篩選出適合河南省栽培的優(yōu)良豇豆品種,筆者于2020—2021年春季進行了豇豆品種引進篩選試驗。
參試品種13個,分別為綠劍青龍(江西省贛新種子有限公司),高田518、黑眉六號(沈陽市高田種苗有限公司),宏雨長青(大連宏雨種子有限公司),江南綠(遼寧富連農種子有限公司),鄉(xiāng)思青冠豐(江西省豐城市為農豇豆研究所),長青綠秀(北京澳德賽種業(yè)有限公司),綠博士(鄭州鄭研種苗科技有限公司),富友巨浪(沈陽金富有種子有限公司),夏綠(天津科潤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青雜五號(遼寧省北鎮(zhèn)市大成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安豇18-5、安豇18-6(安陽市農業(yè)科學院),以黑眉六號為對照(CK)。
2020年、2021年試驗在安陽市農業(yè)科學院試驗田同一地塊進行,土質為中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均為白菜。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為7.8 m2(長6.0 m、寬1.3 m)。播種前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干雞糞1 500 kg、三元復合肥50 kg、土壤調理劑40 kg,深翻30 cm。采用平畦覆膜種植,每畦2行,穴距30 cm,膜下微噴帶澆水。每穴播3粒種子,保苗2株。按常規(guī)栽培技術進行田間管理。
試驗過程中詳細記錄并統計所有參試品種的生育期、前期產量、總產量、銹病發(fā)病率、商品性。
產量分為前期產量和總產量,其中把始收后前10 d的采收量計為前期產量,每次采收記載采收時間、產量[2-3]。病害主要調查銹病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病害分級標準為0級(無病葉)、1級(病葉數占總葉數20%以下)、3級(病葉數占總葉數20%~40%)、5級(病葉數占總葉數40%~60%)、7級(病葉數占總葉數60%~80%)、9級(病葉數占總葉數80%以上),每小區(qū)調查全部植株,取3次重復平均值[4]。對產量進行SPSS方差分析,計算品種間差異。采用加權平分法,進行綜合評價分析。
由表1可知,參試豇豆品種生育期在90 d左右,出苗至開花需要39~42 d,屬早熟品種類型,品種間熟性差別不大。參試品種夏綠、綠劍青龍、黑眉6號、綠博士和青雜五號出苗至開花39~40 d,早熟性表現較好;高田518、鄉(xiāng)思青冠豐、長青綠繡、安豇18-5、安豇18-6、宏雨長青、江南綠及富友巨浪等品種出苗至開花41~42 d,早熟性較差。
表1 參試豇豆品種生育期
2.2.1 前期產量。由表2可知,綠劍青龍前期產量在所有參試品種中居第一位,667 m2平均產量1 252.64 kg,比對照增產20.39%,與對照相比兩年均差異不顯著。夏綠前期產量居第二位,667 m2平均產量1 136.42 kg,比對照增產7.10%,與對照相比差異不顯著。安豇18-6前期產量居第三位,667 m2平均產量1 115.52 kg,比對照增產4.93%,與對照相比兩年均差異不顯著。其次為高田518、黑眉6號、宏雨長青、綠博士、安豇18-5等品種。
表2 參試豇豆品種前期產量比較
2.2.2 總產量。由表3可知,綠劍青龍總產量在所有參試品種中居第一位,667 m2平均產量2 597.48 kg,比對照增產4.01%,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安豇18-6總產量居第二位,667 m2平均產量2 556.33 kg,比對照增產2.54%,與對照相比兩年均差異不顯著。高田518總產量居第三位,667 m2平均產量2 532.55 kg,比對照增產1.57%,與對照相比兩年均差異不顯著。其次為黑眉6號、夏綠、安豇18-5、宏雨長青、綠博士等品種。
表3 參試豇豆品種總產量比較
由表4可知,高田518兩年平均銹病發(fā)病率為21.3%,病情指數為3.2,對銹病抗性最好;其次為鄉(xiāng)思青冠豐、宏雨長青、綠博士、安豇18-6、安豇18-5、江南綠、綠劍青龍等品種,病情指數分別為3.5、3.6、3.6、3.6、3.8、4.1、4.2,對銹病抗性優(yōu)于對照。
表4 參試豇豆品種銹病發(fā)生情況
由表5可知,參試品種均為青綠條,嫩莢粗細均勻,無鼠尾,無鼓籽,果面光滑、有光澤,均符合市場需要。從嫩莢長度分析,安豇18-6嫩莢長66.4 cm,居第一位;黑眉六號66.1 cm,居第二位;夏綠65.4 cm,居第三位,其他品種依次為綠劍青龍、綠博士、高田518、安豇18-5、宏雨長青,嫩莢長度均在63.0 cm以上。
表5 參試豇豆品種商品性調查分析
熟性、產量及商品性往往是種植者選擇品種的重要參考因素[5-6]。此試驗表明,各參試品種均屬早熟品種,在熟性方面差異較小,但夏綠、綠劍青龍、黑眉6號等開花期要比高田518、安豇18-6等早一兩天;在前期產量及總產量方面,綠劍青龍、安豇18-6和高田518表現最優(yōu),兩年均高于對照品種;在銹病抗性方面,長青綠秀為5級,其他參試品種的抗性級別均為3級,其中以高田518表現最佳;參試品種商品性總體較好,粗細均勻,無鼓籽,無鼠尾,莢色青綠、有光澤,其中以安豇18-6商品性最佳。綜上所述,參試品種中以綠劍青龍、安豇18-6、高田518綜合表現最優(yōu),適合河南省春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