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有句警世之言:“思者慮遠,遠慮者安,無慮者危?!边@提醒世人不可安于眼前之逸,只圖一時之利,而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有備無患的長久之計。
“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睉]遠的可貴之處在于,能夠預(yù)察預(yù)判各種不利因素,從而選擇周全而長遠的應(yīng)對之策,從這一點而言,不失為一種嚴謹縝密的能力素養(yǎng)。公元968年,宋真宗即位,陳恕提任戶部郎中。宋真宗命令他整理列舉京師內(nèi)外的錢糧情況上報。陳恕許久不報,皇帝催促多次,并派官員責問,陳恕回復(fù)說:“陛下年輕,如果知道府庫充實,恐怕生出奢侈之心,臣因此不敢上報?!彼握孀诹私鈱嵡楹螅⑽簇焸?,反而很贊許他。正是陳恕心系朝政、凡事慮遠、善思深察的素質(zhì),頗為宋太宗器重賞識,曾親自在宮殿立柱上題寫“真鹽鐵陳恕”五個大字,以示褒獎,也被《宋史》稱為“能吏之首”。
“論事不可趨一時之輕重,當思其久而遠者?!睉]遠是一種眼光,看清本質(zhì),才能放眼未來;慮遠是一種素質(zhì),預(yù)知風險,必然占據(jù)主動;慮遠更是一種智慧,未雨綢繆,方可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