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群 鄭立濤
(1 乳山市大孤山鎮(zhèn)衛(wèi)生院 山東 乳山 264507 2 乳山市白沙灘鎮(zhèn)衛(wèi)生院 山東 乳山 264504)
真菌性陰道炎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炎癥種類,當前大多數是有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真菌性陰道炎臨床表現為瘙癢、小便疼痛以及灼燒感,可以觀察到外陰周圍發(fā)紅、水腫的情況,同時會感覺外陰有明顯的潮濕感覺,觀察白帶可以見到大量的水樣或者膿性而無白色片狀物的情況,疾病本身帶來的感受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心態(tài)以及正常生活,而疾病的影響則可能會導致患者陰道的糜爛以及潰瘍、在治療之后可能留下瘀斑,影響患者信心[1]。由于真菌性陰道炎容易復發(fā),患者會出現明顯的負面情緒,加上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夠,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相關負面情況的解決有利于疾病的緩解,因此本文就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討論,研究內容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內本院收治的真菌性陰道炎的患者80例,采用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其中實驗組40例,年齡24-50歲,平均年齡(36.24±4.5)歲。對照組40例,患者年齡23-50歲,平均年齡(36.15±4.6)歲。組間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資料接近,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婦科學》當中關于真菌性陰道炎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知悉并同意本次護理研究工作開展,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婦科癌癥患者;合并妊娠期患者;合并存在嚴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護理工作的患者。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治療期間加強患者的藥物管理,保證患者按照醫(yī)囑及時用藥,同時告知患者勤換內衣褲,擁有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合理飲食與休息、運動。
1.2.2 實驗組 實驗組患者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患者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內容如下。
1.2.2.1 心理護理內容:護理人員應和患者展開積極的交流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并且結合了解的情況分析患者的心理情緒,給予患者理解與支持,采用多種心理引導方式例如語言勸導、轉移注意力、社會關系支持等方式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疾病發(fā)生之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嚴重的影響,心情煩躁在所難免,除去基本的心理護理之外,護理人員還應當在交流過程中不斷強調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只有及時且有效的進行治療,疾病才能更快的康復,生活與工作才能夠恢復正常,應當引導患者正視疾病,以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去治療疾病,而不是難以啟齒、逃避甚至隱瞞癥狀。
1.2.2.2 健康護理內容:首先給予患者健康知識宣教,擁有足夠的疾病知識十分重要,在與患者交流過程中,采用口頭、視頻、健康手冊等方式告知患者關于真菌性陰道炎的致病原因、治療內容以及恢復過程,同時告知患者日常的自我護理知識,叮囑患者穿著舒適,盡量選擇寬松的純棉內衣褲,同時應當勤加換洗,內衣褲在更換之后應當用沸水及時的消毒,并且在陽光下曬干,避免陰干,否則霉菌極易滋生。除此之外還要告知患者陰道清潔衛(wèi)生的相關知識,合理的私處清潔十分重要,患病后盡量不要在公共游泳池游泳,應當洪勇單獨的新引導毛巾以及洗漱盆,要保持陰道的清潔干爽,盡量不要用手抓外陰。在經期內要特別注意陰道的清潔,晝夜都需要及時更換衛(wèi)生巾,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陰道的清潔并不是越徹底越好,因為陰道中本身就有相對平衡的菌群結構,如果菌群破壞,反而會導致疾病的加重,因此清潔方式應當合理科學,不要亂用消炎洗劑,理由一致。其次則是生活與飲食方面,生活方面,應當告知患者科學生活的重要性,在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合理的休息與工作,同時要加強運動鍛煉,提高免疫力,降低炎癥感染的可能性;飲食方面,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的飲食喜好,為其制定合理科學的飲食方案,一定要避免刺激性食物,盡量保持飲食的營養(yǎng)豐富、清淡、易消化。
(1)治療依從性:完全依從(患者對護理及治療的內容完全聽從,積極配合治療);基本依從(患者對護理及治療的內容基本能聽從,能夠配合治療);不依從(患者拒絕配合治療及護理工作)治療依從性=(完全依從例數+基本依從例數)/總例數*100%。
(2)焦慮抑郁情況:采用SAS、SDS評分量表進行分析,分值也高負面情緒越嚴重。
(3)疾病知識掌握程度:采用口頭詢問的方式,詢問患者包括疾病知識、藥物知識、日常生活健康知識、飲食知識、運動知識等方面的內容,滿分100分,分值越高疾病知識掌握程度越好。
(4)疾病復發(fā):治療后半年隨訪患者,觀察疾病復發(fā)率。
經過不同護理工作的開展,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疾病復發(fā)率對比,實驗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更高,疾病復發(fā)率更低,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數據對比:實驗組患者完全依從31例,基本依從8例,不依從1例,對照組完全依從22例,基本依從12例,不依從6例,實驗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為39例(97.5%),對照組為34例(85.0%),(χ2=3.914,P=0.08)。實驗組疾病復發(fā)率為0例,對照為4例(10.0%),(χ2=4.211,P=0.040)。
不同護理工作開展后,實驗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明顯緩解,疾病知識掌握程度明顯提高,對比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數據對比如下:實驗組SAS評分為(17.21±2.4),對照組為(31.07±4.4),(t=17.490,P=0.001);實驗組SDS評分為(16.67±1.9),對照組為(29.77±3.7),( t=19.920,P=0.001)。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方面,實驗組為(89.97±2.2),對照組為(71.12±4.7),( t=22.9733,P=0.001)。
真菌性陰道炎是陰道炎中最常見的疾病種類,受到真菌感染,患者的生活與工作受到嚴重影響,同時由于患病部位的特殊,患者的心理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在治病的時候甚至難以啟齒,掩蓋一些較為隱秘的情況,這無疑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同時由于大部分患者對于真菌性陰道炎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不足,導致疾病難以堅持治療,很多患者往往有療效之后就放松警惕,導致疾病反復出現[2]。同時在治療過程中,我們發(fā)現有過性生活的患者發(fā)病率明顯高于沒有過性生活的患者,同時有過生育史的患者發(fā)病率要高于未有過生育史的患者,因此我們認為出去疾病治療不及時、不徹底之外,患者身體狀況、衛(wèi)生、性交等也是導致疾病出現或是反復發(fā)作的重要因素[3]。
鑒于相關的情況,本研究采用了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的干預內容,心理護理根據患者疾病認知不正確、負面情緒的情況,找出導致疾病發(fā)生的原因,尋求針對性的心理引導方式,隨后對患者開展心理引導,有效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積極的配合治療[4]。而健康護理則是從患者的健康知識宣教、飲食護理、運動知識告知等方面入手,告知患者關于疾病、藥物使用、治療注意事項、日常衛(wèi)生的自我護理、飲食結構調整、運動加強等方面的知識,基本目的是促進患者對于疾病有全方位的了解,知曉配合治療及護理的重要性,并且在治療之后能夠實現自我管理,降低了疾病復發(fā)率[5]。本研究中,在不同護理方式實施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發(fā)現實驗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提高,關于疾病的知識掌握程度明顯更高、焦慮抑郁情緒明顯緩解,真菌性陰道炎復發(fā)率明顯下降,數據對比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真菌性陰道炎容易反復,采用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的方式,極大的改善了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心理情況明顯改善,同時患者關于疾病的疾病知識掌握更好,更服從治療,在后期隨訪當中發(fā)現復發(fā)率明顯降低。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臨床效果明顯,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