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遠
在中國花樣滑冰運動員張昊的記憶中,2006年都靈冬奧會雙人滑決賽是揮之不去的比賽。那時,他和搭檔張丹攜手向冠軍發(fā)起沖擊。
張丹/張昊是金牌的有力爭奪者。在之前的短節(jié)目中,他們排名第二,落后俄羅斯組合3.88分。為了沖金,他們決定在開場就使出高難度動作拋四周跳,在技術分上超越對手。當《龍的傳人》音樂響起時,他們在滿場觀眾注視下,旋轉、跳轉,隨后亮出了拋四周跳,意想不到的是張丹失誤了。她重重摔在冰面上,撕心裂肺地痛,下意識地想繼續(xù)比賽,可傷勢嚴重,站不起來。痛苦、煎熬,兩分鐘過去,張丹的內心不停地掙扎著。張昊至今仍記得現場觀眾的驚嘆和惋惜聲,他腦子里一片空白,雙腿也像狠狠摔了一下,變得十分僵硬。他用手輕輕地拍了下張丹的肩膀,輕聲問:“你怎么樣?要不……”張丹一擦眼淚,堅定地說:“比!”“好,堅持,我們一起加油!”張昊用力扶起張丹,兩人重新走進賽場,隨之而來的是觀眾的掌聲。音樂再次響起,張丹/張昊找回身體和心理的最佳狀態(tài),以幾乎完美、零失誤的技術完成了余下動作。
這屆冬奧會,張丹/張昊獲得了第二名。張昊說:“其實,用拋三周跳也可以沖金,但2005年我們拋四周跳就已經成功了,所以有信心亮相奧運賽場,向世界展示我們中國花滑水平。沒想到,一下子就失誤了,比賽結束我哭了。”不過,遺憾歸遺憾,這屆冬奧會他們在出現重大失誤的情況下,還獲得了寶貴的銀牌,創(chuàng)下當時中國隊的最好成績,這也是一種收獲。賽后,媒體評價他們這塊銀牌不是金牌勝似金牌。他們的精神感動中國,感動世界,感動都靈冬奧會。他們是冬奧會的英雄,也是中國的英雄。
張昊指導學生訓練。
張昊五次出征奧運會均未獲得金牌,不甘心就這么放棄。在張丹退役后,他堅持留在自己熱愛的冰場上。他先后和彭程、于小雨合作,在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中多次獲冠亞軍。
張昊4歲開始參加花樣滑冰訓練,換了兩任同伴,從昊哥變成了昊叔,在國際重大比賽中56次奪冠。他渴望參加2022年家門口的北京冬奧會,實現奧運夢。他說:“1998年我在首都體育館成名,2022年我也想在這里畫上圓滿句號?!笨墒牵虏蝗缛嗽?,張昊因多年傷病困擾,動了5次手術,無奈之下在2020年退役,結束了30多年的花樣滑冰歷程。
“到底是退役還是繼續(xù)堅持?”張昊在退役前苦苦思索了半個月,夜不能寐。他思來想去,雖然不得不接受退役這一現實,但可以用另一種形式延續(xù)自己的夢想,在另一片冰雪天地里滑行。2020年張昊走進北京體育大學任教,目前是學校冰上運動學院院長助理,花樣滑冰專項教師。
早晨4點50起床,6點30到校,經常加班,下班時間不固定,這是張昊的工作節(jié)奏。他協(xié)助院長完成師德師風、課程建設等任務,2022年助力冰雪運動專業(yè)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冰上運動學院在2020年1月成立,短短兩年就出了成效。張昊說:“我們籌備了一年多才申報成功,下一步會招收很多與冰雪相關的核心人才,比如教師和科研團隊等,打造一支綜合團隊。”
張昊目前任教有10多個班級,既有退役的專業(yè)冰雪運動員,也有零基礎的學生。面對不同班級,他授課的側重點也不同,把自己30多年積累的經驗和盤托出。綜合運動訓練班的學生多為退役的專業(yè)冰雪運動員,他們實踐操作扎實,但缺少理論支撐,張昊就多為他們講述理論知識。為藝術學院學生授課時,他講述中西方藝術特色,注重冰雪運動的規(guī)整性,舞蹈的韻律和表達的感情,把自己當運動員時出國比賽的感悟跟學生分享。張昊覺得應當在自然狀態(tài)下授課,他的教學嚴格中不失親切,必要時親自示范,讓學生能很快理解。
父子倆嗨起來!
在北體大的冰場上,張昊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他配合馬克思學院副院長陳世陽同上一節(jié)思政課,把冰雪元素融入思政教育,帶給學生全新的感受,使學生覺得思政課不再枯燥。為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宣傳,張昊帶領冰舞實驗班學生伴隨著音樂《走進新時代》翩翩起舞,300多名學生手持國旗,豪情滿懷,“70”的造型熠熠生輝,晶瑩的冰面與國旗交相輝映,全校師生激動不已。這節(jié)課得到了教育部的認可。
雖然未能以運動員身份再次亮相冬奧賽場,但張昊以一己之力配合北京冬奧會工作。他和學校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鄭珊珊創(chuàng)編的《花樣滑冰解說的正確創(chuàng)作道路》《體育賽事解說理論與實踐》課程,獲得了北京高校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講師組二等獎。張昊說:“開設這兩門課程,目的就是指導學生用專業(yè)的講解打動觀眾。2022年冬奧期間,很多學生在比賽現場解說,收獲了好評?!?/p>
在冬奧會緊鑼密鼓地籌備時,張昊還和學校其他教師一起培養(yǎng)補冰員?;踊荣愔?,選手做動作會在冰面上留下或大或小的坑,要由志愿者補冰,保證冰面完整性。有些學生過去當運動員時埋頭訓練,不太了解補冰,張昊就對他們強化訓練,有意在冰場上刨坑,要求大家在最短的時間內快、準、狠地把冰面補齊。
立春、雨水、驚蟄……,北京冬奧會上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主題的倒計時短片,用中國式浪漫美學征服了觀眾,讓全世界領略了中國古老歷法的獨特文化魅力。龐大的演職員隊伍就是由張昊親自安排,親自指導的。燕式平衡和拋跳是整套動作中的亮點,張昊選中一對運動員排練,但很難達到導演要求,于是他親自登場演出。
平時,張昊在大中小學、社區(qū)、醫(yī)院普及和推廣冰雪知識,擔任學校團委舉辦的《冬奧大講堂》系列講座主持人,參加央視《冰雪公開課》錄制。他是北京盧溝橋教育集群冰雪運動顧問,每進入一所學校,都要帶上冰雪設備,普及冰雪知識,甚至帶著學生去學校附近冰場上體驗冰雪帶來的快樂。他帶著自己的獎牌,為學生講述比賽經歷,告訴他們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要勇于面對挫折,面對現實。
滑板、冰壺、短道速滑……,休閑時,張昊開始嘗試不同的冰上項目。他喜歡滑板自由的感覺,短道速滑在彎道中的感覺。張昊覺得冰壺是計算方式的體育項目,既講究團隊合作,也需要打準點位。他認為,不同冰上項目會帶來不同體驗,既可以和學生交流,也可以鍛煉身體。
兒子出生的第四天,張昊就赴加拿大訓練了。他一直和家人聚少離多。一轉眼兒子7歲了,張昊現在每天都能和家人一起,幸福感倍增。兒子有段時間看到電視里總播放迪拜風景,很是向往。2019年,張昊在旅行社報名,帶著一家人出發(fā)了。在那里,兒子大飽眼福,至今還記得一路的景點和美食。這次旅行團隊氣氛和諧,團友都成了朋友。張昊想疫情過后,帶兒子自駕去三亞等地旅行,感受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兒子愛好廣泛,喜歡美術、鋼琴、思維等課程。當年張昊忙于訓練,很少回家,孩子就用美術作品表達對父親的思念。兒子參與迎接冬奧會,創(chuàng)作了一幅中國滑雪運動員比賽的圖畫,還配上了吉祥物冰墩墩。他的一幅美術作品已送至法國盧浮宮參加少兒國際展覽。最近,兒子又喜歡高爾夫,第一次揮桿居然球進洞了。兒子的學業(yè)壓力不算大,張昊建議家長不要給孩子過重的負擔,讓他們健康快樂,多學幾門技術。
張昊希望有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他說:“參與的方式有多種,不僅是運動,其實聽到、看到的也都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