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芳
(菏澤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山東 菏澤 274015)
動畫片中角色造型相當于影視作品中的演員,有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因此,動畫角色造型是動畫片中的重要組成要素,是動畫片的基礎。在我們童年的記憶里,都有幾個動畫角色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們的成長之路上陪伴著我們,現(xiàn)在回憶起來,劇情是什么早已忘記了,但是他們的形象依然清晰,對我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不同學科對幼兒階段的時間界定不一樣。臨床醫(yī)學中的幼兒是指1~3歲之間。教育學中的幼兒指3~6歲的幼兒[1]。心理學家將個體的心理發(fā)展劃分為八個階段,其中幼兒期或學齡前期為3至6歲或7歲[2]。根據(jù)不同的年齡段,我國將動畫受眾大致分為中年觀眾(35歲以上)、青年觀眾(約22~35歲)、少年觀眾(約12~22歲)、兒童觀眾(6~12歲)及幼兒觀眾(3~6歲)[3]。
參考教育學和心理學對幼兒的時間界定,結合動畫受眾群體的劃分,3~6歲的幼兒是我們本次研究主體。孩子進入幼兒期,身高和體重明顯增加,心理與之前相比,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身體顯得更加強壯、精力更加充沛、動作更加靈活,可與他人進行簡單的游戲;語言表達能力明顯增強,在交流過程中可以表達出自己的需要和愿望。
易變性是幼兒的顯著特征之一。俗話說得好,寶貝的臉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幼兒常常因為一件東西、一件小事發(fā)脾氣、哭鬧,這時候給他們講道理往往是聽不進去的。但是他們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注意力很快就會被別的有趣的東西吸引。
易感性也是幼兒的一個顯著特征。幼兒的情緒很容易被周圍的人和事物所影響,當周圍人高興的時候,他也會不明原因的大笑,周圍人傷心的時候,他也會跟著傷心。在看動畫片的時候也是一樣,情緒很容易被動畫片里的人和事物所影響。
根據(jù)幼兒心理特征,我們在角色造型設計時應該遵循簡潔化、趣味性和易辨識的原則。
1.簡潔性。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因此,為了讓幼兒迅速記住這個角色,角色造型必須簡潔,將次要部分和繁瑣的部分舍棄。但簡潔并不是簡單,而是對造型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些經(jīng)典的角色造型都非常簡潔,如廣為人知的米老鼠、多啦A夢、海綿寶寶、中國娃娃等?!多?,道奇》是一部針對于2~5歲的學齡前兒童制作的教育動畫,播出后受到小朋友的喜愛。動畫片里有狗、鱷魚、犀牛、河馬、章魚、袋鼠等動物角色。這些角色共同的造型特點是形體簡約、扁平化,頭部和軀干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圓角方形以及其他圓角幾何形的簡單形狀。造型干凈、簡約,容易被幼兒接受。米菲就是世界公認的簡到極致的角色造型,它的設計師迪克·布魯納認為極度簡潔,單純化,是米菲被觀眾長時間喜歡的原因。
2.趣味性。為了讓孩子觀看動畫片時感受到快樂,角色塑造上要充分體現(xiàn)趣味性。一般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是外形設計上體現(xiàn)趣味性,其次在細節(jié)刻畫上體現(xiàn)趣味性,比如五官和表情的刻畫。由日本著名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創(chuàng)作的哆啦A夢深受觀眾的喜愛,哆啦A夢的趣味性在于打破原型的特征,并且對身體和五官進行夸張變形,使觀眾耳目一新。多啦A夢是一只貓,但是它沒有尖尖的耳朵,圓圓的頭、圓圓的手、圓圓的尾巴,兩只圓眼睛離得非常近,眼睛下面是一個紅色的圓鼻頭,嘴巴占有整個臉部的二分之一,身體上還有一個半圓形的萬能口袋,整個角色飽滿圓潤,喜感十足。
3.易辨識。為了方便幼兒在動畫群像中分辯出某個具體的動畫角色,在設計動畫角色時要做到有辨識性。辨識性主要通過顏色、外形、道具、典型性標志和典型性動作進行創(chuàng)作?!短炀€寶寶》是由BBC與Rag Doll公司制作的幼兒節(jié)目,主要目標觀眾是1~4歲的幼兒?!短炀€寶寶》中有四個角色,分別是丁丁、迪西、拉拉和小波。它們外形相似,但是小朋友卻可以成功地區(qū)分它們。丁丁是紫色的天線寶寶,它的重要道具是紅色的手提包。迪西是綠色的,它的重要道具是一頂奶牛花紋的帽子。拉拉是黃色的,它的重要道具是一個橘色的球,它常常帶著它在山坡上跑來跑去。小波是紅色的,也是最矮的天線寶寶,它的重要道具是滑板車。這四個可愛的天線寶寶頭頂有四根天線,丁丁頭頂天線是倒三角,綠色的迪西頭頂?shù)奶炀€是數(shù)字“1”,黃色的拉拉頭上的天線是一個類似閃電的形狀,紅色的小波頭頂天線是一個圓圈。小朋友不理解這四種符號的含義,但卻成功地區(qū)分了它們。又如《喜羊羊與灰太狼》中每一個角色造型特點都很鮮明,易于識別。美羊羊頭上有兩朵漂亮的蝴蝶結、懶洋洋獨特的發(fā)型、沸羊羊黝黑的皮膚、暖洋洋憨態(tài)可掬的身形……這些都是通過增加角色形象辨識度的設計,方便孩子第一時間在一群羊里區(qū)分不同的角色。
審美是一種主觀活動,審美的建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并且伴隨生活和閱歷的發(fā)展不斷變化,幼兒的審美有不穩(wěn)定性。繪畫是一種語言,幼兒可以把自己的內(nèi)心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要想了解幼兒的審美,就要去解讀幼兒的繪畫,在幼兒的美術作品中,去提煉概括幼兒對造型的喜好和對色彩的喜愛。因此,筆者利用課余時間輔導孩子們畫畫,在與他們的接觸過程中,對其審美喜好進行了實踐研究。
首先,幼兒在繪畫人物時會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于刻畫頭部,用于身體和四肢的時間較短。在整體的比例上夸大頭部,減弱軀干四肢的比例,整體造型夸張,就像一個棒棒糖。在處理頭部的五官和毛發(fā)時會盡其所能的精細,比如,鼻子、眼睛、嘴巴、眉毛都會表現(xiàn)得很清晰;如果所畫的人物有胡子,他們還會把胡子一根一根地表現(xiàn)出來,但是耳朵卻會被大部分幼兒忽略;在畫軀干和四肢時會忽略掉很多細節(jié),多數(shù)的幼兒會用橢圓或圓角三角形代表軀干,會用弧線或者折線代表四肢。因此,這一時期幼兒的注意力大部分都在頭部,我們在進行角色造型時,應該采用兩頭身,或者三頭身的頭身比例。根據(jù)幼兒喜歡的角色造型調(diào)查報告分析,最受歡迎的幼兒動畫角色,依舊是小豬佩奇、喜羊羊、豬豬俠、大頭兒子、棉花糖以及他們的小伙伴,這些角色造型都是兩頭身的典型例子。
其次,圓形在幼兒繪畫里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對于幼兒來說,圓形很光滑沒有尖銳的凸起,沒有傷害,象征著安全,就像媽媽的懷抱一樣。圓形也是最初呈現(xiàn)在幼兒面前的圖形,他們對圓形是敏感的,也是依賴的,將最早出現(xiàn)在面前的圖形深深地印在腦海里,并在他們以后每一次的作品中反復出現(xiàn)。因此,我們在對幼兒動畫角色造型時要尊重幼兒的這一特點,多使用圓形造型。由杭州天雷動漫公司出品的動畫片《小雞彩虹》受到了孩子的喜愛?!缎‰u彩虹》在角色造型上以圓形造型,頭部和軀干都是圓形,沒有腿,腳是橢圓形造型,整個的角色造型比較圓潤。在五官的處理上,兩只圓圓的眼睛,一個橢圓形的嘴,特別可愛,使人耳目一新。畫風上,《小雞彩虹》獨創(chuàng)了與拉毛剪紙相媲美的 “三維轉二維”技術,升級了中國傳統(tǒng)水墨動畫的制作工藝,將水墨暈染的質感賦予了角色,讓角色毛茸茸、暖萌可愛,使圓形的造型更加柔軟[4]。
再次,孩子們在繪畫人物和動物時喜歡畫正面,對稱的五官和發(fā)型如果換一個有遮擋的角度,他們會把看不到的部分想方設法地畫出來,這正是幼兒無法理解立體造型的生理特征的體現(xiàn)。例如,他們畫的小狗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是四條腿,他們會在側面的鱷魚上畫兩只正面的眼睛,他們畫天空中飛的小鳥無論是哪種姿勢都有兩個翅膀。《小豬佩奇》的角色造型就是這樣的,在角色造型上不求寫實,但求生動可愛,來滿足孩子尋找快樂的本性。用簡潔的線條勾勒外形,吹風機似的側面輪廓里是兩只正面的眼睛和一張正面的嘴,側面的鼻子上有兩個正面的鼻孔,頭頂有兩只小耳朵。這個造型符合孩子的審美特點,能與孩子們產(chǎn)生共鳴,因此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小豬佩奇》迅速竄紅,享譽世界的時候,出現(xiàn)了幾部類似的動畫片也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例如《嗨,道奇》《熊小米和他的朋友》等。
色彩在繪畫里始終煥發(fā)著神奇的魅力。色彩是一種對光的視覺效應,最原始的三種色彩是紅黃藍,也稱為三原色。這三種色彩混合過,又能產(chǎn)生許多顏色,有間色、復色。有研究表明,幼兒最先看到的顏色不是黑色和白色,而是紅色。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幼兒難以辨別中間色、過渡色這些復雜的色彩,幼兒更喜歡高純度高明度的對比強烈的色彩。幼兒繪畫的色彩充滿了奇幻特征,多使用純度明度較高的顏色。我們在對幼兒角色造型色彩指定時,應使用多為較高純度和明度的顏色;但同時又要考慮到屏幕對幼兒眼睛的刺激。所以我們在顏色搭配時,要避免使用凌亂的色彩搭配,減輕幼兒的視覺負擔,力求讓孩子不傷眼睛。
同時,每種顏色都有不同的寓意和象征,例如,紅色象征著熱情喜慶、黃色象征著活潑、藍色象征著寧靜、綠色象征著清新等等,每一種顏色都有不同的視覺感受。因此,我們在對幼兒角色造型色彩指定時,除了要考慮顏色的純度和明度還應該考慮角色的性格特征。例如,《小雞彩虹》里有七只小雞,它們的名字根據(jù)顏色命名,顏色根據(jù)性格而定。小紅是一個三歲的小女生,它的性格開朗外向,嘰嘰喳喳愛冒險,但是粗心大意,因此在色彩指定上采用了紅色。小橙是五歲的男生,它的性格爽朗、沖動、好勝、擅長運動,所以在顏色上選擇了熱情有張力的橙色。小綠是一個兩歲半的男生,它調(diào)皮多動機靈,愛搞惡作劇,所以在顏色上選擇了清新的綠色。小黃是一個三歲的男生,用黃色體現(xiàn)它安靜容易害羞,溫柔有耐心的性格特點。小青是一個三歲女生,它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漂亮小公主,熱愛繪畫、音樂和舞蹈,顏色上選擇了文藝氣息濃厚的淺藍色。小紫是一個四歲的女生,它是一個貪吃憨厚的小胖,它的特點是極富同情心。小藍是一個擅長發(fā)明、自尊心強的四歲男生,用藍色體現(xiàn)它聰明、嚴謹。
在創(chuàng)作幼兒動畫角色造型時,不但要研究幼兒心理特征、審美特征,還要考慮衍生產(chǎn)品的開發(fā),因為這是動畫所獨有的盈利模式。早期的中國動畫曾以獨特的風格輝煌一時,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中國學派,創(chuàng)作出了一批非常經(jīng)典的動畫,如《小蝌蚪找媽媽》《雪孩子》等,同時涌現(xiàn)出一批經(jīng)典的動畫角色形象。但是中國早期“有動畫、無產(chǎn)業(yè)”,沒有建立一個完整的動畫產(chǎn)業(yè)鏈,中國動畫逐步陷入了動畫加工的尷尬境地。美國是最早建立動畫產(chǎn)業(yè)鏈的國家,《福布斯》雜志曾經(jīng)推出虛擬形象財富排行榜,排在榜首的卡通形象是米老鼠和它的朋友們,它們每年都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財富。如果把一部動畫片的收益比成一輛火車,動畫片本身的收益就是火車頭,火車頭后面有好多節(jié)車廂,鏈接這些車廂的就是角色造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動畫產(chǎn)業(yè)鏈。以角色造型為中心的衍生品,在動畫播放完成后,會繼續(xù)創(chuàng)造出驚人的財富,而角色造型就是產(chǎn)品和消費者的黏合劑。
因此,在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下,要想做好原創(chuàng)幼兒動畫,就必須重視原創(chuàng)幼兒動畫衍生品開發(fā),形成一整套的幼兒動畫產(chǎn)業(yè)鏈,使幼兒動畫創(chuàng)作在良性循環(huán)中發(fā)展。所以,在前期角色造型設計時要有前瞻性,要充分考慮到角色造型和幼兒衍生品的轉化,以及衍生品在與幼兒交互的過程中要達到的陪伴、撫慰作用,角色造型的親和力和擬人化這些特征就表現(xiàn)得尤為重要。
和傳統(tǒng)影視相比,幼兒動畫具有更強的粘性和穩(wěn)定性。如果從國民知名度上來說,影視勝于幼兒動畫,但對比播放指數(shù),我們能發(fā)現(xiàn),一部好的幼兒動畫在一年或兩年里幾乎是一條平直向上的斜線,說明一直有人看這部幼兒動畫,這也與幼兒觀看習慣有關,幼兒對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反復觀看。但影視熱播劇除了熱播時播放量呈上升趨勢,到了后期播放量就開始下降,說明后來看的人就越來越少了。這足以說明幼兒動畫具有更強的粘性和穩(wěn)定性。因此越來越多的衍生品開發(fā)公司將目光投向了幼兒動畫。幼兒動畫角色造型衍生品在與幼兒的陪伴過程中親和力這一特征表現(xiàn)的尤為重要。
《超級飛俠》是由奧飛動漫文化傳播公司制作并發(fā)行,以幼兒為目標受眾群體的動畫片。2015年播出以來,全國電視平臺以及網(wǎng)絡平臺總點擊量將近200億次,并且翻譯成多種語言,輸送到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紅色的樂迪是一個積極向上樂于助人的快遞員,多多是個黃色的工程師,小愛是個粉色的救援飛機,它漂亮、天真無邪,充滿愛心。藍色的酷飛好奇心旺盛,勇于挑戰(zhàn),這些角色在造型上極具親和力。
幼兒動畫角色造型衍生品在陪伴幼兒的過程中可以起到安撫作用,擬人化這一特征表現(xiàn)的尤為重要。幼兒每天都在抬頭仰望這個世界,在他們眼里世界是由龐大的物體構成的,身材偉岸的父母,高大的樓房,龐大的交通工具等。每當?shù)皖^看到比自己還小的小動物時就會非常愿意親近,容易和小動物產(chǎn)生共情,獲得心靈的安慰。因此,相比人物類角色造型,幼兒更喜歡擬人化的動物類角色造型。這樣的造型比比皆是,例如,彩虹小雞、小豬佩奇、小馬寶莉、小魚尼莫、喜羊羊和灰太狼等,這些都是深受孩子們喜歡的角色。
動畫片已經(jīng)成為幼兒對新奇的未知世界探索的一個途徑,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動畫片的角色造型就像孩子的朋友,如何用幼兒的視角創(chuàng)作符合幼兒審美特點以及心理特點的動畫角色造型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只有全方位立體的考慮諸多因素,才能設計出適合幼兒觀看的角色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