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貝貝
(山西省林業(yè)和草原局宣教中心,山西 太原 030021)
蝴蝶蘭主要生長在亞熱帶地區(qū)的雨林中。蝴蝶蘭的根莖呈白色且粗大,裸露在葉片周圍,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有的細根還能夠攀巖在花盆的外壁上,因此蝴蝶蘭從外觀而言具有天然的野趣。春節(jié)之前,蝴蝶蘭的植株會從葉腋中長出花梗,其花朵的形狀似蝴蝶般飛舞,因此深受大眾喜愛,具有洋蘭王后的美稱。
蝴蝶蘭適合養(yǎng)在陰涼的地方,整體植株喜歡溫度適宜的環(huán)境,室溫為大于15℃小于28℃。冬季室溫10℃以下時蝴蝶蘭就會停止生長,低于5℃以下則很容易死亡。蝴蝶蘭需要生長在環(huán)境良好的地方,其光照需求為大于40%、小于70%;其溫度需求為大于50%、小于70%。溫度為15℃~30℃時,具有良好的長勢。培育土具有微酸性,要時常澆水,如果冬季陽光過于充足則可能會灼傷植株的葉片。
要提高培育蝴蝶蘭試管苗整體的成功率,出行之前要進行煉苗。有的幼苗具有幾片葉,將它放置在散光處,用陽光照射大約20d,白天最佳溫度25℃左右(最高溫度不能大于30℃),夜間溫度必須控制在20℃左右;濕度要大于70%、小于80%。試管苗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能夠茁壯成長。
取出試管苗時必須小心,可以先注入少量水,再通過抖動的形式將根系抖松,并用鑷子取出幼苗。
取出后的幼苗需要進行陰干處理,然后選擇白色透氣的小營養(yǎng)缽進行種植,一個營養(yǎng)缽種一株。營養(yǎng)缽的基質為水苔,下部可以放入少量碎磚塊,由此能夠確保營養(yǎng)缽通氣通水。在種植幼苗之前,基質應該先消毒,而水苔需滿足一定的濕度條件。在種植過程中,水苔不能過松也不能過緊,太緊影響根系通透性,太松則幼苗無法直立。此外,幼苗移植時也要注意深度,其高度是剛好露出株莖基為最佳。
依據(jù)植株生長狀況,需要為植株換盆,當根布滿整個花盆的時候就可以為植株換盆,這樣能使植株快速成長。幼小苗出瓶4個-6個月左右,就可以加大花盆直徑進行換盆,12個月左右也可以再換盆1次。換盆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例如需要修剪爛根殘枝,保持原有部分基質,并在外圍增加新基質。在操作過程中,千萬不能傷害植株根系。
3.1.1 基質及種植容器選擇
種植蝴蝶蘭的土質需帶微酸性,最好蓬松多孔,有良好的排水性,并且基質要肥沃。因此,在選擇基質材料時不能單單選擇園土,應該采用水苔、砂、粘土等進行配合,也可以將試管苗放在木炭上讓其自由攀附。栽培基質pH6.5。種植蝴蝶蘭要選用多孔陶瓷花盆。已種好的幼苗也不要放在地上,應該選擇架子擺放或者懸掛起來,由此能促使蝴蝶蘭的根系快速成長,也能使盆中的基質快速干燥,讓蝴蝶蘭能吸收空氣中的養(yǎng)分。除此以外,也能加快排水,避免積水爛根,還能有效防止害蟲侵入花盆。
3.1.2 換盆時間及方法
蝴蝶蘭換盆時應注意季節(jié),最好是春末夏初,此時環(huán)境溫度在20℃左右,而蝴蝶蘭花期已過,新根正在蓬勃生長。換盆時應該直接剪去花莖,把原土去掉,將舊基質挖出,并去掉殘根殘葉。盆底也可以墊一小部分碎石,將松針消毒后墊底,把蝴蝶蘭的根均勻放置在盆中,再將松針放置在根系處,通過壓實的形式讓植株直立。換盆時,蝴蝶蘭的根莖需要和盆沿高度一致,換盆完成后需要向根葉噴水并把花盆放置在通風處。剛換盆完的蝴蝶蘭不能施肥,只需要適當澆水。如果換盆成功,蝴蝶蘭在一個月后就能長出全新的葉芽。
3.1.3 溫度
蝴蝶蘭主要分布在熱帶沿海地區(qū),其最佳的生長溫度白天大于25℃、小于28℃,夜間大于18℃、小于25℃。蝴蝶蘭對溫度非常敏感,如果處于15℃的環(huán)境中則會立即停止生長,且植株根部會停止吸水,時間太長會導致葉片變黃且脫落。北方地區(qū)氣候多變,室內溫度可能小于15℃,因此蝴蝶蘭在北方地區(qū)的這個時間段很難養(yǎng)護,應該將其放置在朝陽處,盡量少澆水,防止爛根,可以向植株周圍灑水并且套上保溫袋。
3.1.4 澆水
蝴蝶蘭對空氣濕度要求較高,但是不能積水。在生長期內對水的需求也很高,一旦生長過程缺水很容易導致葉片發(fā)黃。因此,可以用松針葉作為栽培基質,澆水要用噴壺噴淋,直到盆底流出水即可。應保證蝴蝶蘭周邊可以時常進行灑水,讓環(huán)境空氣更加濕潤,另外不能在冬季夜間噴水。
3.1.5 施肥
由于蝴蝶蘭生長速度比較快,發(fā)育周期很長,所以應該適當增加施肥頻率,每次施少量的肥。5月不宜施肥,6月-9月每周施肥1次,肥料以磷肥、“花寶”液體肥等為主。
3.1.6 通風和遮陰
蝴蝶蘭對通風環(huán)境要求較高,不能悶熱,若通風不良則會導致根部潰爛。冬季天氣往往偏低,可以在晴天的時候適當增加通風時間,但不能讓風口直接吹到植株。自然狀況下應處于密林樹蔭的環(huán)境,盡量讓其待在半陰環(huán)境下。如果是家庭栽培,冬季盡量不要遮光,春夏兩季則應盡量對光照進行控制,夏季還應該加強遮陰,保障通風。
(1)控溫。應對花期溫度實行嚴格控制,溫度不能太高,最適宜的溫度是夜間15℃~18℃,白天24℃左右。溫度低于14℃以下時花蕾生長就會受到影響,進一步導致萼片被凍傷,花朵發(fā)育呈現(xiàn)畸形,也會失去觀賞價值。但是一旦溫度過高,植株新陳代謝會進一步加速,整個花期大幅縮減。
(2)控水?;ㄆ谒挚刂品矫?,應盡量保證比平時更少,在保障植株正常生長不會受到影響的前提下盡量保持基質干燥,這樣才能使花朵更為艷麗。控制濕度的方法是以手捏土壤感覺到濕潤為宜,最好不能太過干,也不能太濕潤。過干的土壤會使葉片變蔫,過濕葉片則會變皺,這樣都不利于其觀賞價值的保持。
(3)控光?;ㄆ谥仓晷枰墓庹諒姸扰c之前也有很大差異,前期必須要保持在陰涼環(huán)境下,但在開放時期需要將遮陰物拿開以增加光照強度,使花朵綻放更加舒展,顏色也會更為明艷。這一時期,不需要特意對光照強度進行控制。
(4)控濕。蝴蝶蘭生長于高溫和高濕地區(qū),生長周期對空氣濕度方面要求比較高,特別是當處于后期,至少應滿足80%左右的相對濕度,濕度較高的前提下花朵會更為艷麗,舒展也會更開。一旦空氣濕度降低到60%以下則花朵會皺縮,顏色也不會艷麗。所以在此期間內,特別是當天氣比較干燥時,應在空地上多次灑水讓水分可以實現(xiàn)交換,另外還要給蝴蝶蘭提供足夠的二氧化碳,這樣能夠保證花朵開放時間更長。
進入到后期蝴蝶蘭基本停止生長,這時不用過多施肥,施肥過多會使根部潰爛,另外少量施肥可以使開花得到有效促進,但是也不能完全不施肥。
蝴蝶蘭花期在春節(jié)前后,總的觀賞時間達3個月左右,在花枯萎之后應該盡量將凋謝的部分剪掉,以降低養(yǎng)分消耗。往往需要從花莖基部植株剪去,之后兩三個月即可開花。但是,這種方法對于來年生長有一定的影響。
蝴蝶蘭的主要病害有葉斑病、灰霉病等細菌性病害。在防治這類病害時,可以運用春雷或者鹽酸四環(huán)素進行防治。除了細菌類的病害之外,還有真菌類的病害,對真菌類病害可以用百菌清等藥劑進行防治。
為害蝴蝶蘭的主要蟲害有粉虱、蚜蟲、紅蜘蛛等,這些害蟲會吸收蝴蝶蘭的汁液,防治的措施是用73%克螨特、10%吡蟲啉噴灑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