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紅莉,任海林
(1.扶風縣國有野河林場;2.扶風縣中心苗圃,陜西 扶風 722200)
大葉女貞(Ligustrumlucidum)和丁香(Syringaoblate)同屬于木犀科,均廣泛應用于園林景觀及綠化中,果實均可入藥。大葉女貞是北方為數(shù)不多的常綠亞喬木,近年來市場苗木因繁育過多而滯銷,毀苗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丁香是落葉灌木,樹勢強健,花序碩大而繁茂,花色淡雅,香味醇厚,近幾年園林綠化大量應用、市場需求較多,但大多為灌木,限制了應用,為了生產(chǎn)欣賞價值較高、具有一定主桿高度的行道樹苗木,我們選擇大葉女貞高位枝接丁香,成活率達97%,形成了成熟的嫁接換頭技術。
選用2 a生以上生長健壯、樹干端直、干莖光滑、枝葉繁茂、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胸徑≥2 cm的大葉女貞裸根苗、帶土球苗或坐地苗作砧木,其中坐地苗做砧木最好。
從樹形豐滿、生長優(yōu)良的中年或幼齡丁香樹冠外圍中上部,剪取發(fā)育充實、芽眼飽滿、粗細(0.5~0.8 cm)均勻、無病蟲害的1 a生發(fā)育枝作種條。春季采集的種條隨采隨用;冬季采集的種條30~50條打捆,及時放在低溫(0~5 ℃)通風的深窯或溝內(nèi),分層沙藏,保持濕度,勤于檢查,防止種條發(fā)熱霉爛或失水風干。
一般在春季,氣溫10~15 ℃、地溫5 ℃以上開始,最佳期是砧木樹液開始流動至發(fā)芽之前無風的晴天,最好一周之內(nèi)結束。做到“三不接”:即下雨天不接、刮大風不接、不適時不接。
可采取插皮接、切接、劈接等方法,其中插皮接可用于大小砧木,不限粗度,具有愈合快、萌芽早、抽枝旺等特點,在實踐中成活率最高。
將種條剪成長6~8 cm的接穗,每個接穗上至少保留有1~2對芽,兩端剪平。將接穗上端放入盛有完全融化、冷卻至80~90 ℃的石蠟溶液容器中快速蘸液封口。
大量高接時要進行丁香接穗活性測定,以確保苗木生產(chǎn)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測定方法為:將接穗下端削成一個馬耳形傷口,插入裝有疏松濕沙土的燒杯或廣口瓶中,放入25 ℃ 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3~4 d,取出觀察,看傷口處是否長出一圈白色疏松幼嫩的愈傷組織,若無愈傷組織或愈傷組織不明顯,說明無生命力或生命力差,不能采用;愈傷組織多,說明接穗生命力強。
用剪或鋸在大葉女貞地上高1.2~1.5 m、光滑、樹皮發(fā)亮主干處截斷,用刀將截面削平滑。在截面一側(cè),用刀向下劃一深達木質(zhì)部的縱口,同時將頂部樹皮與木質(zhì)部分離。
在接穗芽的下部0.5 cm處向下削一個長3~5 cm的長斜面,在此斜面的背側(cè)下端向下削長0.5 cm的短斜面,同時在短斜面兩側(cè)各輕向下削一刀,削去皮層,露出形成層,形成尖端狀。要隨接隨削,減少削好接穗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
把削好的丁香接穗長斜面面對大葉女貞的木質(zhì)部向下插入,力度適中,不可過輕過重,后用鈍器輕拍接穗上部。接穗上部露白0.3~0.5 cm左右,以利于傷口愈合。根據(jù)砧木粗度,可依次均勻間隔插入1~4個接穗,保證后期接穗成活后樹冠快速成形圓滿。
將砧木截面上的木屑、灰塵等雜物清理干凈,用軟毛刷蘸取樹木愈合劑,均勻在截面涂一薄層,完全覆蓋,不要涂進嫁接口,以殺菌滅毒、防止干腐、抑制體流、促進愈合。
選用具有伸縮性好、厚度(5~8 mm)的聚氯乙烯塑料薄膜,綁扎時忌用力過猛,保證接穗與砧木緊密結合即可。1穗綁扎法:裁剪比砧口寬2~3 cm的塑料膜條,先稍稍用力在接口上緊纏兩周,后繞至砧木截面密封,再將膜條從上向下纏繞,超過縱切縫后綁緊。多穗綁扎法:先準備兩塊吸水軟紙和一塊塑料薄膜,其邊長比砧木直徑長10~12 cm,根據(jù)接穗的個數(shù)和方位,將軟紙和塑料薄膜從一側(cè)用刀向中間劃開至全長2/5處[1],再將紙和薄膜的開口處依次套向接穗,緊緊包在嫁接部位,最后用膜條從上至下扎緊。
選砧木頂部接穗空隙,綁1~3個高于接穗、頂部鈍化的硬棍或竹竿立柱,用大小合適、透光性好的白色塑料袋套住立柱、接穗及砧木截面,下部綁緊扎牢,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促進愈傷組織產(chǎn)生和生長。氣溫過高時,在塑料袋上部用針扎幾個小孔,保持通風。
接穗長出2~3片葉子后,剪開袋子下端放風,放風要勤放、小放,讓袋內(nèi)、袋外溫度、濕度大體一致,2~3 d后選擇無風的陰天完全取掉。不可一次完全摘除袋子,防日灼危害嫩芽、嫩枝。
砧木大葉女貞抗寒能力較差,且不耐干熱和強烈暴曬,可自制或購買涂白劑對嫁接口以下樹干全部涂白,防寒抗凍、殺菌滅蟲、防日灼裂皮。涂白在砧木截桿后應立即進行,以后每年在早春和秋季丁香落葉后各涂白1次。也可選用綠化無紡布、不加膜苗木防寒帶等軟質(zhì)材料纏裹主桿,雖美觀整齊但成本較高,且由于布、帶分解時間較長,纏裹不當影響苗木增粗生長。
大葉女貞萌芽能力強,截桿后15 d左右冒芽萌蘗,要及時、隨時抹芽除萌,否則將嚴重影響接穗成活后的生長。接穗當年也有開花現(xiàn)象,要隨即剪掉。對于接穗全部沒有成活而砧木上萌發(fā)的枝條,在頂端按不同方向、夾角120°選留3主枝,其余全部剪除,在夏季采取“T”形或方塊芽接補接。
觀察嫁接口完全愈合、接穗新梢長出20~30 cm時,及時松綁,防止產(chǎn)生溢痕、形成風折。依砧木粗度,用鋒利的小刀在綁縛塑料薄膜上縱切1~2刀,完全劃斷膜條,不要傷樹皮,更不要觸碰接穗,讓其自然脫落。
嫁接當年采用人工除草,必須及時,即“除早、除小、除了”,既省工又省力。從第二年起可人工除草與化學除草相交替,在土壤板結時,結合人工除草進行松土3~4次。
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過多,否則易發(fā)生肥害,引起枝葉徒長,影響花芽形成,開花銳減。第一年在5月中下旬可追施少量N肥一次, 8月噴0.3%磷酸二氫鉀2~3次。以后每年花后施N、P、K復合肥,每株50~100 g;隔年秋末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每株80~120 g。
嫁接前10 d,灌足水分,嫁接后不宜立即澆水,避免傷流。待接穗成活抽出新梢后,視土壤墑情及時灌水,促進新梢生長。土壤封凍前冬灌,幫助苗木安全越冬。以后每年春季萌芽前、開花前后、旺盛生長期及時澆水,入冬前澆封凍水。
接后當年5月對接穗新梢摘心一次,促發(fā)二級分枝;8月末再摘心一次,促進新梢成熟,提高防寒能力。第二年春季發(fā)芽前,剪除枯稍,通過疏剪、短截、拉枝等措施,依綠化用途對樹冠培育成圓球形、開心形、疏散分層形及有特殊寓意的造型,形成優(yōu)美樹姿;夏季刪剪內(nèi)膛部分過密枝、徒長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發(fā)新枝和花芽形成;冬季剪除病蟲枝、枯死枝、纖細枝,適當短截交叉枝、徒長枝、重疊枝、過密枝,保持冠形,以利翌年生長、開花。第三年起以夏季修剪為主,宜早不宜遲,以花后修剪為佳。
在早春噴施1∶1∶15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或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等保護劑,有效預防病蟲危害。
6.5.1 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褐斑病、白粉病。發(fā)現(xiàn)患病葉、枝,立即剪除有病組織,集中燒毀,減少菌源。黑斑病:噴灑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撲海因1 000倍液。褐斑?。河?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噴灑2~3次,間隔10~15 d。白粉?。哼x20%的粉銹寧2 000~4 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苯來特1 000倍液,每隔15 d噴1次,連續(xù)2~3次。
6.5.2 蟲害防治 蟲害主要有蚜蟲、袋蛾、刺蛾、蚧殼蟲等。早春新梢易發(fā)生蚜蟲危害,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1 000倍液氯氰菊酯噴灑防治,每隔10 d噴一次,共噴3~4次。防治袋蛾和刺蛾時,及時摘除蟲囊,清除蟲卵葉枝,火燒越冬蟲繭;幼蟲期噴灑90%晶體敵百蟲1 000~1 200倍液、或40.7%毒死蜱乳油1 000~2 000倍液;成蟲期用黑光燈或性激素開展誘殺。蚧殼蟲危害時,物理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少量發(fā)生時,佩戴手套等防護設備人工擠壓碾碎植株蚧殼,或用軟刷、毛筆、布團等蘸煤油抹殺;低齡若蟲期是最佳藥劑防治期,噴灑80%敵敵畏1 000~1 500倍液、或10%高效滅百蟲乳油2 000倍液、或25%殺蟲凈乳油400~600倍液2~3次,隔7~10 d重復一次;成蟲期先用細繩、刀鋸等刮除危害部位,再噴吉蚧破+阿維菌素的混合液500倍液2次,間隔5~7 d。
大葉女貞高接丁香換頭后,常綠樹變?yōu)槁淙~樹,冬季樹木活力退化、綠色景觀減弱[2];遇大風、人為因素宜造成枝條劈裂[3]。但嫁接后,灌木將迅速成為喬木,增強了應用性,同時一個砧木上可嫁接多個丁香樹種,延長了單株樹木花期,顯著提高樹木觀賞價值。另外,兩者特有的二氧化硫抗性作用并未失去,凈化空氣的功能依然存在,在實踐中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