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吉祿,侯君合,王軍偉,逄超,王世松
(1.青島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山東青島 266100;2.青島市李滄區(qū)弘瑞德農資經銷處,山東青島 266000;3.青島市嶗山區(qū)北宅街道大嶗村,山東青島 266104)
美洲李,原產北美,有很高的抗寒力,其北方類型和栽培品種可做耐寒育種的良好材料[1]。1998年開始,在青島嶗山北宅大嶗村,以野山杏為基砧,美洲李黑琥珀做中間砧,嫁接嶗山當?shù)仄贩N少山二號杏。當時基砧野山杏離地20 cm的干直徑大于1 cm,嫁接高度20 cm,中間砧長度40 cm,育苗建園,株行距2~3 m×4 m,采用自然開心形。2020年調查,22年樹,株高2.5~3 m,主干部分的基砧部粗度20 cm,中間砧部粗18 cm,接穗部粗15 cm。早產、豐產?,F(xiàn)總結野山杏/黑琥珀李/少山二號樹的性狀表現(xiàn)及栽培技術,并以野山杏做基砧,嫁接少山二號杏樹做對照進行了比較。
多年生的野山杏/黑琥珀/少山二號,黑琥珀李中間砧表皮灰褐色,比接穗少山二號杏部分表皮粗糙程度小,嫁接處灰褐兩色明顯,接穗部多年生枝深黑褐色,表皮粗糙。新梢淡綠色,一年生枝褐紅色,有光亮。二年生枝條灰褐色,皮孔橢圓形,小且緊密。葉互生,心形,黃綠色,葉片長9~10 cm,寬7.5~8.5 cm,平展,葉基楔形,葉尖銳尖,葉緣細圓鋸齒形,葉柄淺紫紅色,長6.1 cm?;ㄑ枯^大,花粉量較大,花瓣粉紅色,柱頭健壯,高于雄蕊1 cm。
果實橢圓形,果頂略平圓稍凹,梗洼較對照淺??p合線較淺,兩半部較對稱,成熟期一致。果皮底色黃綠,光潔度高,果皮陽面深紅,有紫紅色圓點,色澤艷麗;果肉深桔黃色,纖維少,肉質比較細膩,液汁中多,較硬脆,酸甜爽口,口感濃郁、純正,品質上等,室溫存放15 d后軟化,香氣濃郁,有蜜味。平均單果重92.12 g,比野山杏/少山二號(112.78 g)小18%??扇苄怨绦挝锖?1.8%、總糖9.6%、總酸0.73%、Vc含量 11 mg/100 g、果實硬度15.0 kg/cm2,均顯著高于野山杏/少山二號杏(表1)。商品性佳,耐碰壓,耐貯運。果核扁圓形,黃褐色,粘核,仁苦。
表1 黑琥珀李做中間砧嫁接對少山二號杏果實性狀的影響
如表2,野山杏/黑琥珀李/少山二號組合與對照野山杏/少山二號組合比較,樹勢中庸,矮化效果明顯,新梢直立,結果后樹姿開張,成枝力弱。用白色硫酸袋進行套袋試驗,隨機選擇5株樹,每株樹100朵花表明,自花授粉坐果率高于40%。進入盛果期后以花束狀結果枝和短果枝結果為主,分別占果枝總量的56.5%和32.1%,顯著高于對照(21.2%、23.6%)。中、長果枝分別占7.2%和4.2%,早產、豐產性好,5年生樹株產30 kg,10年生樹株產85 kg。
表2 黑琥珀李做中間砧對少山二號杏樹體生長狀況的影響
在青島地區(qū),野山杏/黑琥珀李/少山二號樹2020年3月12日前后現(xiàn)蕾,3月17日前后初花,3月 20日盛花,3月24日末花期,4月初幼果出現(xiàn),5月中旬果實開始著色,6月4~7日果實成熟上市,比野山杏/少山二號(6月11~15日)早熟5~7 d,生育期72 d左右,11月上中旬落葉。
野山杏/黑琥珀李/少山二號嫁接樹適應性強,抗干旱,嚴寒,耐瘠薄。2010年嶗山北宅重度干旱,土壤濕度在31%~40%;2016年1月24日出現(xiàn)-18.4 ℃低溫;種植地塊土壤有機質含量0.6%,在這些逆境條件下,均未發(fā)生生長發(fā)育異?,F(xiàn)象。在青島即墨、嶗山、平度、黃島不同地塊土壤條件下栽植也均表現(xiàn)生長發(fā)育良好。2009年4月1日(幼果期)出現(xiàn)-1.7 ℃的低溫,2020年4月13日(幼果期)青島地區(qū)出現(xiàn)-2 ℃的倒春寒,對其影響程度均低。
嫁接中間砧杏苗通常3年出圃,第1年秋季在基砧野山杏苗離地20 cm處芽接中間砧,第2年春季剪砧,及時抹除基砧的芽,加速中間砧芽萌發(fā)生長,秋季在中間砧段40 cm高處芽接杏品種少山二號,嫁接后一般15~18 d愈合。第3年培養(yǎng)成中間砧成苗。
6~9月,接穗和砧木都容易離皮時進行最好。接穗在樹冠陽面外圍剪取一年生粗細適中、生長健壯、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的枝條,濕布包裹,4~6 ℃環(huán)境下保存。選擇晴天嫁接,成活率高。在接穗的飽滿芽上方約1 cm處橫切一刀,于芽下方2 cm處橫切一刀,于飽滿芽左右各0.5 cm處,從上到下各縱劃一刀,深及木質部,用拇指和食指側向掰下不帶木質部的“門”形完整芽片。在砧木上同樣操作取下砧木芽片,要求砧木門形框稍大一點,利于接穗芽片嵌入。最后用塑料膜由下至上綁緊,避免接芽失水和雨水滲入,影響成活率。
花期低溫是山東省杏產量不穩(wěn)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立杏園應著重考慮如何減輕花期低溫的威脅[2]。山地應選擇背風向陽的山坡中下部建園。杏樹抗旱不耐澇,礫砂壤土、粉砂壤土、壤土較適宜杏樹生長。壤土建園,園邊排水溝,梯田節(jié)流溝要挖的廣而深,行間挖50 cm深的排水溝,每兩行樹挖一條排水溝。
選擇帶有5~7個飽滿芽,主干粗壯、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的大苗栽植。秋栽和春栽都可。山地不建議挖定植溝而挖定植穴,深度和寬度均0.6~0.8 m。栽植時每株施入20 kg有機肥和0.25 kg氮磷鉀復合肥,與表土攪拌施入穴底,回填后澆水沉實。起壟栽植,壟高20~30 cm,將基砧全部埋入地下,中間砧2/3埋入地下,地上留1/3中間砧。春栽最好,株行距2~3 m×4 m。
樹形宜采用自然開心形。栽苗后定干高度70 cm,剪口下選留4~5個以上的飽滿芽。新梢長30~40 cm時,選擇長勢均衡、均勻分布的枝做主枝,開張角度30~45°,主枝上有側枝3~5個,角度60~70°。枝梢長20 cm左右時噴發(fā)枝素1次,促生二次枝,二次枝長15 cm時再噴發(fā)枝素1次,促生三次枝。此樹形的樹徒長枝條少,樹冠通風透光,能更好促進果實發(fā)育和提高品質。
野山杏/黑琥珀李/少山二號樹花量大,冬季修剪時,通過花枝修剪,控制花芽數(shù)量;花期預防霜凍可在降溫前1~2 d澆水,以緩和氣溫下降程度,并延遲花期。花后10 d疏除畸形果、小果、過密果,每6 cm左右留果1個。
新建杏園栽植前進行深翻熟化土壤,后期擴穴改土、灌水,無灌水條件的,可實行雨季擴穴深翻改土,借降雨補足水分。每年秋季落葉前30 d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666.7 m2施入腐熟的有機肥4 000 kg、復合肥150 kg。
杏樹病蟲害主要有蚜蟲、葉螨、潛葉蛾、介殼蟲、杏疔病等,杏果實病害較少發(fā)生。春季萌芽前,噴布5 °Be石硫合劑對杏疔病、介殼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葉螨用阿維·螺螨酯7 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介殼蟲用22.4%螺蟲乙酯5 000倍液噴霧防治,潛葉蛾用甲維·氟鈴脲2 5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