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鑫廷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00)
為順應社會經濟蓬勃發(fā)展的趨勢,我國鐵路工程項目建設也在不斷加快,特別是近些年來高速鐵路建設取得了較為卓越的成績。但同時,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和甲方公司的壓價過程中,鐵路工程項目建設的利潤逐年降低,施工階段作為整個鐵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控制與管理必須做到科學合理[1]。
某鐵路工程項目1標段位于陜西省區(qū)境內,管區(qū)長11.9 km,主要工程:路基長166 m,中橋1座長61 m,隧道1座長11 668 m,無砟整體道床鋪軌23.4 km。其在建設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混凝土、鋼材、鋼軌、鋼梁以及電力線材等,該工程項目計劃工期共60個日歷月,投資總額7.02億元人民幣。
在本工程項目中,施工階段成本控制與管理原則是整個鐵路工程項目建設的核心與基礎,在成本控制與管理過程中應遵循特定的原則。
“例外”即工程項目施工時發(fā)生的不符合常規(guī)的差異,在早些時候,“例外”是西方發(fā)達國家對鐵路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各種不確定因素進行控制與管理的一個過程,舉例來說,施工現場的地形地質條件情況、自然環(huán)境情況等,這些都會對工程建設成本造成影響,因此,管理人員必須遵循例外管理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動態(tài)調整目標成本和實際成本。
在施工時,增收節(jié)支是優(yōu)化成本控制與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徑,具體來說,就是不僅減少支出,而且要增加建設收入,以此減少工程建設成本,例如在定期核算、分析工程成本以及對比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時,應清楚支出與收入哪個大,如果支出超過了收入,則要深入研究產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糾偏,從而不斷促進項目施工期成本控制與管理的水平[2]。
成本控制與管理是一門科學,不論是哪一種管理方式都必須要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然后研究具備可行性的管理措施,在具體的工作中應用科學的理論、技術和方法,才能對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決辦法,從而更好地促進工程項目建設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
全面控制原則包括全員控制和全過程控制。在鐵路工程施工過程中,成本控制與管理關系著所有工作人員的利益,為此成本控制與管理的開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并肩負起自身的成本責任,層層分解成本控制與管理目標,將其落實到部門以及個人身上,確保全員養(yǎng)成自覺管理和控制成本的意識,合理確定成本計劃和目標,將技術手段和經濟手段結合使用,做好成本控制與管理的核算與分析,進而提升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效果。
施工材料成本在工程項目總成本中占比60%甚至更高,因此,必須著重做好材料成本控制工作,具體要管控用量和價格兩方面[3]。
1)材料用量控制:①嚴格根據定額來明確材料使用情況,貫徹落實限額領料制度,工作人員必須在規(guī)定限額內分期和分批領用,若超過了范圍,則應調查清楚原因并采取調整措施;②盡可能使用新的施工技術,有利于節(jié)約材料;③注重材料管理工作,合理確定堆放地點,避免搬運過程中產生過多損耗。
2)材料價格控制。施工材料價格一般由物資部門控制,材料的采購價格由買價、運雜費和運輸過程中的合理損耗組成,對此,應做好以下幾項措施來達到控制材料價格的效果:①買價控制,當市場發(fā)生改變,施工材料的買價也就產生,所以要提前了解供應商的綜合能力以及所供材料的質量,編制供應商名錄;②過程控制,在購買材料時,在供應商名錄中進行招標,貨比三家,從而在確保材料質量滿足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用較低價格購入好材料;③運費控制,科學策劃材料的運輸路面和方式,最好就近或當地購買材料,以此起到節(jié)約運輸成本的作用;④損耗控制,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驗收人員要明確驗收流程,及時辦理驗收手續(xù),防止質量差的材料進入施工現場,給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埋下隱患。
人工成本占據工程項目全部費用的10%~20%,在勞動市場價格不斷變化的背景下,更要加大對人工成本的控制與管理,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①嚴格控制施工人員的數量,雇傭專業(yè)技術水平高的施工人員,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時還可以有效避免出現窩工和怠工的現象;②制定獎懲辦法,遵循多勞多得原則,提高施工人員在具體工作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③減少中間管理,讓架子隊領工人員與施工人員直接對接,從而優(yōu)化人工成本控制與管理水平。
機械成本約占工程項目全部費用的5%~10%,機械成本控制與管理主要由臺班數量與臺班單價決定,應做好以下工作,以此提高機械成本控制與管理水平。
1)加強機械設備租賃計劃管理,避免由于安排不合理導致機械設備閑置。
2)做好使用管理工作,合理優(yōu)化配置設備,以此提高使用率和效率,如果購買了較貴但較少使用的設備可采取租賃給其他項目的方式,減少成本。
3)注重機械設備的維修和養(yǎng)護,防止由于操作失誤和不當使用導致設備損壞。
4)加大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管理,在工程項目開始建設之前應當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實現規(guī)范操作。
5)協調好操作人員和輔助人員的配合,不斷提升機械臺班產量。
物資成本控制與管理在本工程項目中的占比較大,如果物資成本控制效果不佳,勢必會降低整體的經濟效益,甚至阻礙工作有序進行,物資成本作為衡量物資成本控制與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需要物資管理人員認真做好這方面的工作,真實反映物資使用的實際情況[4]。物資成本控制與管理分為物資節(jié)超核算與物資盈虧核算兩個部分。其中,物資節(jié)超核算主要考核的是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物資使用數量的節(jié)超情況,物資盈虧核算主要考核的是物資使用的盈虧情況,物資節(jié)超核算是整個物資成本控制與管理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其根本目的是降低物資的損耗。同時,物資部門應當按月對物資進行盤點,了解物資的使用和損耗情況,及時編制《單位工程物資節(jié)超核算表》。另外,主管領導應當高度重視物資成本控制與管理工作,嚴格按照程序審核物資需求計劃,加大各部門的協調力度,促使物資管理部門做好對剩余物資的管理與控制,及時增加和補充物資。
勞務成本也在本工程項目中占較大比重,做好該項工作有利于提升工程建設的質量、進度和效率。
1)在勞務隊伍進入施工現場前,要與施工企業(yè)簽訂勞務用工合同,注意勞務合同范本的規(guī)范性。
2)勞務合同應按照施工企業(yè)內部評審流程進行評審,避免法律風險的產生。
3)每個施工周期,施工企業(yè)應當對勞務分包方進行驗工計價,驗工計價應以雙方簽訂的勞務合同為依據。
4)如果存在設計變更問題,要及時調整合同中的價款和工程量。
5)驗工計價由工程技術部門確定工程任務量,工程經濟部門確定勞務成本單價,安全質量管理部門確定對工程項目建設質量的獎罰。
6)計價單要經過工程經濟、技術部門,物資設備管理部門以及安全質量管理等部門的簽字和確認,然后經項目總工程師審核,審核通過方可進行計價。
7)當月完成的工程量要及時辦理驗工計價,不得因工程款項的不到位而拖延驗工,對于未能完成的工程任務量,不得進行提前計價,并能始終堅持先計價后付款的原則,不得出現超計和超付現象。
質量成本是為了確保和提高工程項目建設質量而花費的全部成本以及因沒有達到質量標準而導致的一切損失費用之和。部分施工企業(yè)為了自身可以獲得更加可觀的經濟利益,不惜使用劣質的施工材料,并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偷工減料,導致安全事故頻頻發(fā)生,這不僅損害了企業(yè)的施工形象,還而且因為工程項目建設的質量問題導致施工階段出現返工與停工的現象,增加施工成本,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5]。因此,必須采取質量成本控制與管理措施,在確保工程項目建設質量的同時節(jié)約成本。項目經理不能為了過于追求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而造成質量過剩現象的產生,從而出現經濟效益低下的局面。
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建設,而鐵路工程項目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還能拉動內需,促進地方經濟的發(fā)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做好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與管理非常重要,因為科學合理的施工階段成本控制與管理工作可以幫助施工企業(yè)進行成本把控,節(jié)約投資,提高自身在激烈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推動整個鐵路工程行業(yè)領域的發(fā)展,這也是成本控制與管理的主要目的和關鍵所在。
[ID:01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