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鑫
(沈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治未病中心, 遼寧 沈陽 110032)
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我國武漢被發(fā)現(xiàn),隨后其憑借超強的致病能力席卷全球,造成了世界范圍內諸多國家和地區(qū)的恐慌,對全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使人們產生了焦慮心理,甚至部分患者出現(xiàn)了抑郁傾向。
情志病是中醫(yī)學的一個專有的病名,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黃帝內經》中建立了五臟-五志-五行的模式,構成了情志與臟腑關系的雛形。經過后世醫(yī)家的不斷完善與創(chuàng)新,使情志病在理論與實踐上得到顯著的發(fā)展。中醫(yī)學認為,情志病包括七情(怒、喜、憂、思、悲、恐、驚)及五志(怒、喜、思、悲、恐)的異常,是人對事件、現(xiàn)象、環(huán)境等做出的情感上的應答[1]。筆者發(fā)現(xiàn),自2019年12月疫情暴發(fā)以來,部分門診患者或伴有心理方面影響,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抑郁或焦慮狀態(tài),現(xiàn)將代表性病例匯報如下。
患者張某,男,34歲。首診2020年3月1日,主訴:心慌、胸悶不適2周?,F(xiàn)病史:患者2周前于家中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心慌、胸悶不適癥狀,因疫情管控,未到醫(yī)院就診,于家中自行調整作息時間仍未見好轉,心慌、胸悶不適癥狀呈陣發(fā)性加重,甚至伴“窒息感”,遂于8 d前就診“某當地醫(yī)院”急診,于急診行心電圖、心肌酶、肌鈣蛋白等檢查,心電圖提示ST-T段改變、T波倒置,余理化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診為:心肌缺血,予“硝酸異山梨酯”“舒血寧”輸液治療,并建議行長時程心電圖監(jiān)測,患者拒絕。經3 d治療,患者心慌及胸悶癥狀好轉,但仍存在陣發(fā)性發(fā)作,并仍伴有“窒息感”,同時自覺四肢麻木。患者遂于2月28日再次至急診就診,此次心電圖檢查對比前圖(2月19日)ST-T改變明顯好轉,余理化檢查仍未見明顯異常。建議患者至神經內科就診?;颊哂谏窠泝瓤菩蓄^CT及肌電圖檢查均未見異常?;颊叻祷丶抑猩鲜霭Y狀仍未減輕。于3月1日就診沈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門診,與其細細交流,傾聽其癥狀始末,見其癥似好轉,所言悠然,原來本患者為本地一餐廳老板,家育2子,自新冠疫情始餐廳營業(yè)額大幅下降,后其關店賦閑家中,為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終日閉于家中,與妻子常因家中瑣事吵鬧,心情不快,又因新冠肺炎肆虐頗為擔憂,惶惶不可終日,乃致本癥。時癥見:時感心慌、氣短,心神不寧,面白,夜寐不安,不欲飲食,小便正常,大便時干。舌質淡、苔白膩,脈弦滑澀。其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提示:中度抑郁。遂診為郁證(西醫(yī)診斷:抑郁癥),證屬肝郁脾虛夾濕,治以疏肝健脾、解郁化濕。方以柴胡疏肝散加減,具體方藥如下:柴胡15 g,川芎15 g,白芍10 g,醋陳皮10 g,枳殼10 g,香附10 g,炙甘草10 g,人參6 g,茯苓15 g,薏苡仁10 g,砂仁10 g。上方水煎服,日1劑,連服7劑。2診3月9日:患者情志漸好,自覺心慌、氣短感發(fā)作次數減少,夜寐較前改善,納呆,不欲食、水,大便時干時溏,舌質淡、苔白,脈弦滑。患者現(xiàn)肝郁得解,脾虛仍在,濕困中焦,予調整處方,改予參苓白術散加減以健脾祛濕,佐以疏肝寧心:人參15 g,白術15 g,茯苓15 g,山藥10 g,蓮子心10 g,白扁豆10 g,薏苡仁15 g,砂仁10 g,甘草10 g,柴胡10 g,郁金10 g,當歸15 g,酸棗仁20 g。上方水煎服,日1劑,連服10劑。3診3月23日,患者心情舒暢,談吐自如,已無心慌等癥,觀其舌脈,舌質淡紅、苔已轉薄,脈象略弦,肝郁得解,濕困得除,中州漸復。復查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已經提示正常。囑其進食清淡之果蔬,切勿勞心過度,病變隨診。
按語:本患系情志失暢致病,癥屬中醫(yī)學“郁證”范疇,系因情志失調,肝氣郁結,橫犯脾胃,運化失司,濕困中州?!端貑枴ちo大論》指出“木郁達之”,《類證治裁·郁癥論治》云:“七情內起之郁,始而傷氣……”,治療本證時應以疏肝解郁、理氣調中為先,應用柴胡疏肝散可解郁疏肝、暢達氣機[2]。柴胡疏肝散源自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古方八陣·散陣》,指出:“若外邪未解而兼氣逆脅痛者,宜柴胡疏肝散主之……柴胡疏肝散,治脅肋疼痛,寒熱往來”。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本病的發(fā)生與生物化學因素如5-羥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腎上腺素(NE)、神經內分泌水平、遺傳因素及社會環(huán)境因素有關。神經遞質學說認為抑郁的發(fā)生由大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NE與5-HT不足導致[3]。而柴胡疏肝散不僅能夠提高血清中DA、NE、5-HT等單胺類神經遞質水平[4-5]改善抑郁,還可以通過調節(jié)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HPA)系統(tǒng)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及糖皮質激素(GC)含量而起到抗抑郁效果[6]。而柴胡舒肝散復方成分比較復雜,其有效成分包括黃酮類、皂苷類、酚酸類及萜類等[7],目前已被廣泛證實可改善動物的抑郁狀態(tài)[8]。而當此患者肝郁得解后,脾虛濕盛的本質得以顯露。脾虛則運化失司,日久必定有濕,故臨證當健脾祛濕,方以參苓白術散。此患者肝郁日久,雖尚未化火,但惶惶不可終日,而傷心神,故佐以寧心安神。
抑郁癥是一種病因復雜,無規(guī)律可循的易感性高、復發(fā)率高、致殘率高的心境障礙。可伴有行為、認知、軀體等多方面障礙的心理疾病。此病例即為一例不典型的抑郁患者,首發(fā)癥狀似急性冠狀動脈缺血,然經過其多日的情緒緊張及延誤治療,導致了心肌缺血,再經過抗心肌缺血治療后患者雖見好轉,糾正了心肌缺血,但并未真正治愈其病因。隨著癥狀持續(xù)時間的延長,其心理負擔逐漸加重,又出現(xiàn)了新的癥狀。所以在臨證時尚需多方面考慮,注意收集四診信息,并給予患者足夠的尊重,注意傾聽,再辨證論治,而后治之。尤其在當下疫情橫行的時候,更應對患者的心理健康加以重視,對可能存在抑郁及焦慮傾向的人群做好心理疏導,以防止本病發(fā)生及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