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公共安全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全國公共安全基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秦挺鑫
整理/本刊記者 李靜宇
隨著世界經貿局勢和國際政治經濟環(huán)境不確定風險的日趨復雜,目前許多中國企業(yè)的供應鏈也正遭遇著嚴峻考驗,開展供應鏈安全標準化工作對構建安全可控持續(xù)的供應鏈非常重要。
2021年10月22日,在第八屆中國儲運發(fā)展高峰論壇上,中國物資儲運協(xié)會和江蘇省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共同發(fā)起成立了“全國公共安全基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51)供應鏈安全標準工作組”,并舉行了成立儀式,全國公共安全基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秦挺鑫博士發(fā)表成立致辭。
秦挺鑫博士在致辭中表示,全國公共安全基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要負責我國公共安全領域基礎性、通用性和綜合性標準的制修訂等相關工作,其中供應鏈安全標準制修訂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內容。非常感謝中國物資儲運協(xié)會承擔了供應鏈安全標準工作組牽頭工作。同時,該工作組的成立標志著將在供應鏈安全領域有組織的系統(tǒng)開展標準化工作,推動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現(xiàn)在的供應鏈橫跨全球,包括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OEM廠商以及外包服務商等,經濟全球化意味著愈加不穩(wěn)定的經營環(huán)境、更高的用戶期望、更短的產品生命周期。供應鏈成員在商業(yè)合作中的相互依賴也增加了供應鏈的復雜性,加之愈發(fā)不確定的外部經營環(huán)境,使得供應鏈在面對來自內外部威脅時顯得愈加脆弱。同時,無法預測的自然災害,難以防御的恐怖襲擊,交通、煤礦、化工等高危行業(yè)的眾多安全事故時刻威脅著企業(yè)運營中的生產、倉儲、物流、銷售等過程,再加上供應鏈網絡自身的復雜性和關聯(lián)性以及管理者對精細化管理的要求,這些內部因素和外部威脅無不突顯出供應鏈的脆弱性。因此,針對突發(fā)事件擾動進行不確定性分析,研究災害沖擊在供應鏈中的傳導機制,提高供應鏈的安全性,建立完善的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對于企業(yè)針對脆弱性高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采取應對措施來提升供應鏈魯棒性和柔性顯得格外重要。
供應鏈安全管理標準化工作是將供應鏈安全管理的技術和成功實踐經驗總結為大家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jù),為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yè)和利益相關方提供安全與韌性方面的指南指引,從而提升全社會供應鏈安全管理的水平,引領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美國9·11事件之后,各國高度重視公共安全領域標準化工作,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了專門的安全與韌性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 292推進相關的標準化工作。目前該技術委員會根據(jù)工作需要設立了9個工作組,分別是:WG1術語;WG2連續(xù)性與組織韌性;WG3應急管理;WG4產品和文檔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信性;WG5社區(qū)韌性;WG6安保;WG7大型活動安全;WG 8供應鏈安全;WG9危機管理。
供應鏈安全管理標準化工作主要由ISO/TC292/WG8來重點推進,到目前為止,共發(fā)布國際標準8項,分別是:《ISO 28000供應鏈的安全管理體系規(guī)范》、《ISO 28001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執(zhí)行供應鏈安全、評估和計劃的最佳實踐-要求和指南》、《ISO 28002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供應鏈韌性開發(fā)—要求及使用指南》、《ISO 28003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對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審核認證機構的要求》、《ISO 28004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ISO 28000實施指南第1部分:通用要求》《ISO 28004-2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ISO 28000實施指南第2部分:中小型海港運作采用ISO 28000標準的指南》《ISO 28004-3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ISO 28000實施指南第3部分:中小業(yè)務采用ISO 28000的附加特定指南(海港除外)》《ISO 28004-4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ISO 28000實施指南第4部分:若以符合ISO 28001為管理目標實施ISO 28000的附加特定指南》。該系列標準將為管理者在供應鏈安全管理方面提供理論和現(xiàn)實的參考;能夠為管理者在突發(fā)事件整個生命周期內提供防御、應急以及恢復策略指導,從而有效減少突發(fā)事件擾動在供應鏈中的波紋傳導,盡可能地降低供應鏈整體損失。
全國公共安全基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2008年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成立,目前已經是第二屆。該技術委員會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向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出公共安全基礎標準化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技術措施的建議;
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標準化體系,并提出國家標準制修訂的年度計劃與長遠規(guī)劃的建議,組織公共安全領域的國家標準及相關標準的制修訂;
三是組織公共安全領域國家標準的宣傳和實施工作,并針對企業(yè)及相關組織開展咨詢和培訓工作,組織推廣標準化成果;
四是對口ISO/TC 292,組織國內專家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提出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計劃建議并組織實施;
五是承擔相關國家標準的外文譯稿和承擔相關國際標準的起草工作,積極推薦我國公共安全標準成為國際標準;
六是研究建立公共安全標準化領域技術交流、人才交流和國際型人才培養(yǎng)的機制與平臺,積極與國外同類機構廣泛開展雙邊合作、學術交流和人才交流。
據(jù)了解,截止目前,SAC/TC 351研制國家標準44項,其中發(fā)布28項,報批6項,正在研制10項,已經發(fā)布的標準里面涉及到供應鏈安全管理的共有3項。
此次全國公共安全基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供應鏈安全工作組的成立,將系統(tǒng)推進供應鏈安全管理標準化工作,主要職責包含以下3個方面:第一,建立供應鏈安全管理標準體系,提出該領域國家標準制修訂的年度計劃與長遠規(guī)劃的建議;第二,組織各相關方開展供應鏈安全管理領域的國家標準及相關標準的制修訂等工作;第三,加快供應鏈安全國際標準采標工作,并組織國內專家參與ISO/TC 292/WG 8的國際標準制定工作。
希望在中國物資儲運協(xié)會的組織下,國內物流和相關企業(yè)積極參與標準化活動,共同推動我國供應鏈安全標準化工作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