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石海芹
疫情下的“臨時媽媽”溫暖在線
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各行各業(yè)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盡一份力。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當被獨留在家、被隔離的孩子需要陪伴、照料時,有一群人化身為“臨時媽媽”,像周宏麗、張佩瑤、王慧博、祝颯一樣,讓那些或奔赴一線抗疫或被隔離的家長沒有了顧慮。她們以女性特有的溫柔、善良、博愛,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于平凡之中蘊含偉大力量。
“14+7 已成過去,回歸校園,卸去‘臨時媽媽’的重任,我已整裝再出發(fā),回歸教師本色?!痹跂|城區(qū)和平里第四小學“聚美講堂”上,周宏麗如是說。今年49 歲的周宏麗是東城區(qū)和平里第四小學一名優(yōu)秀的科學教師,是學生們喜歡的“科學周老師”。從3 月23 日起,她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臨時媽媽”。
那天,周宏麗在回家路上接到領導電話:“有位學生新冠肺炎病愈出院,爸爸媽媽隔離期未結束,家中無人陪伴,為避免交叉感染需繼續(xù)酒店隔離……”原來,3 月23 日下午,東城區(qū)和平里第四小學的三個學生因感染新冠,經過入院治療痊愈后獲準出院,但其中的麗麗(化名)因為家人目前都處于集中隔離狀態(tài),暫時沒有人能陪同孩子進行進一步健康監(jiān)測。
有關麗麗的所有物品已經被醫(yī)院收拾妥當,可麗麗何去何從,擺在家長、學校面前的這一緊急情況該如何應對?經過多方協調、慎重考慮,學校最終接下重托,負責照顧孩子接下來的健康監(jiān)測生活,并將陪護人選聚焦在科任黨員教師周宏麗身上?!皼]有什么豪言壯語,也來不及想那么多,臨危受命,陪伴小朋友酒店隔離……我始終覺得,和平年代,當國家、人民遇到困難時,黨員就要沖鋒在前,盡職盡責。”周宏麗說。從接到電話,到安撫家人情緒,收拾簡單行裝奔赴學校,周宏麗只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奉命報到了。在從學校出發(fā)奔赴集中健康監(jiān)測酒店的車上,周宏麗最擔心的是,“怕小姑娘不能接受我這個‘臨時媽媽’?!?/p>
14 天里,周宏麗和麗麗朝夕相處,她把每一天都安排得緊湊有序
在酒店門口,一輛120 救護車緩緩駛來,麗麗在“大白”護送下走下車。周宏麗迎上前,細心地給她換好N95 口罩,不自覺地伸展雙臂,用懷抱歡迎她。“小姑娘情緒不錯,開朗活潑,對我這個‘臨時媽媽’也不認生,我的心一下放下了?!敝芎犒惐硎?。隨后辦理入住,一切從熟悉環(huán)境開始,她和麗麗一起學習“健康監(jiān)測須知”并劃出重點,將物品全面消毒,再一一擺放整齊。一套流程之后,周宏麗撥通了視頻電話,“小姑娘自理能力、適應能力都很強……大家都放心,我們一切安好!”她把到達健康監(jiān)測酒店后的點點滴滴跟家長、校領導逐一分享,讓家長安心,讓領導放心。
幾天觀察下來,周宏麗逐漸發(fā)現孩子注意力集中不夠,關注時間短,極易受干擾;平時積累得少,閱讀量少,對電子產品特別依賴;學習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yǎng)規(guī)范……了解這了些情況以后,周宏麗決定伴讀,適時提示她。隨后與家長探討孩子教育方法,嘗試以尊重、鼓勵孩子為主,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因為我覺得她就是一個識夸的孩子,夸對了點兒,她就特別有干勁兒?!敝芎犒愓f。孩子媽媽表示:“您說的我也都發(fā)現了,還有沒發(fā)現的您也提醒我了,真感謝您這么用心!”
14 天時間,周宏麗和麗麗朝夕相處,她把每一天都安排得緊湊有序。一起學習,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預習、復習好習慣;一起繪畫,記錄疫情防控期間的點點滴滴,展現陽光心態(tài);一起跳繩,做互動操,鍛煉身體……“隔空不隔愛,既要安撫孩子不能與家長團聚的失落情緒,予以特殊的關心和問候,讓她感受媽媽般的呵護,又要擔負起全科教師24 小時一對一的課業(yè)輔導。同時,保證孩子一日生活既要充實有趣又要勞逸結合,讓酒店的隔離生活做到‘停課不停學’ ……”周宏麗回想陪伴孩子在酒店的14 個日日夜夜,說起把“愛融于教育之中,落實于實踐之行”仿佛就在昨天。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從最初“我只和我媽媽好”的生疏,麗麗漸漸敞開心扉,她與家人、同學視頻連線時會說“老師可好了……”“我們的距離與隔閡漸漸縮短,親情悄然滋長,心里話不住地說,再到最后兩天已是深深的依戀,我們還相約一起去郊游呢?!敝芎犒愰_心地表示。非常之時擔非常之責,當疫情吹響了沖鋒號,周宏麗選擇了做前行者,用安全的臂彎護學生周全、解家長燃眉之急。她說:“我做了一名人民教師,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p>
6 月5 日清晨,北京婦產醫(yī)院派出支援地壇醫(yī)院的6 名醫(yī)護人員完成為期三周的援助任務,返回家中進行隔離。20 多個日日夜夜,她們堅守在首都疫情防控一線,守護著首都人民的生命健康,張佩瑤是其中一分子。作為北京婦產醫(yī)院新生兒科的一名護士,她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新生兒的“臨時媽媽”。
“5 月5 日晚,得知我們醫(yī)院將選派醫(yī)療隊支援地壇醫(yī)院抗疫工作時,我第一時間就向護士長報名,參加醫(yī)療隊,到戰(zhàn)疫一線出一份力!”張佩瑤說。5 月7 日一早,帶著醫(yī)院、支部和科室領導以及同事們的關心和囑托,她們一行6 人集結出發(fā)。
到達地壇醫(yī)院,在經過幾輪嚴格的考核后,張佩瑤進入隔離篩查病區(qū)工作。為避免新生兒感染,寶寶在出生后就要立即和媽媽分開,轉到隔離篩查病房進行觀察。病區(qū)為此調配了多名兒科醫(yī)生和護士對新生兒進行24 小時持續(xù)觀察和精心照顧,年輕的張佩瑤就這樣做起了這些小寶寶們的“臨時媽媽”。
“只有無微不至地照顧這些一出生就和媽媽分開的小寶寶們,才能讓他們的媽媽更加安心地治療,早日康復?!睆埮瀣幈硎?。此后,為寶寶們喂奶、拍嗝、換尿布、洗澡和做撫觸等這些工作成了張佩瑤每天的日常工作?!懊慨斢袑殞毧摁[的時候,我會抱抱他,跟他聊聊天,互動安撫,而我每當看到寶寶吃飽奶甜甜睡著的模樣,看到寶寶洗澡時候舒舒服服的模樣,看到寶寶露出微微一笑可愛的模樣,自己也感到無比的幸福。也真心盼望著這些寶寶們能盡早和自己的媽媽團聚,早日回到自己溫暖的家。”說起當“臨時媽媽”的那段時光,張佩瑤滿臉笑容。
和張佩瑤一樣當起“臨時媽媽”的還有北京婦產醫(yī)院產科七病房護士祝颯。她在執(zhí)行此次任務前剛剛參加了醫(yī)院5·12 護士節(jié)五項全能護理技能競賽,獲得了二等獎。憑借著出色的護理能力,在地壇醫(yī)院轉運28 天最小陽性患者的任務中,祝颯協助同組醫(yī)生在凌晨2 點將孩子順利轉運到醫(yī)院。一路上由于孩子哭鬧得厲害,祝颯當起了“臨時媽媽”?!爱敃r很心疼,她在我懷里緊緊地抓住防護服不停地撕扯,我便盡最大努力安撫孩子。”祝颯的愛人也是一名醫(yī)生,剛剛支援完豐臺區(qū)的核酸采樣任務,“我接到任務時沒和他商量,因為我知道,他一定會同意的?!?/p>
為寶寶們喂奶、拍嗝、換尿布、洗澡和做撫觸,成了張佩瑤每天的日常工作
在地壇醫(yī)院的抗疫核心區(qū),張佩瑤感受到了非常狀態(tài)下的人間大愛,體會到善良與樂觀的醫(yī)患情誼,鍛煉了自己在大考面前的信心與能力,更被每一位平凡人堅信戰(zhàn)疫必勝的決心所感動。她表示,今年的5月12 日,是她最難忘的一個護士節(jié)。這一天,她收到了北京婦產醫(yī)院科室領導的問候和節(jié)日祝福,收到了新生兒科醫(yī)護姐妹們在科室微信群里暖暖的贊揚和鼓勵,地壇醫(yī)院也為每一名一線戰(zhàn)疫護士準備了蛋糕、鮮花、暖心的賀卡等精美禮物。“看著卡片上的字語,字里行間流露出院領導對我們一線工作人員深深的關心和愛護,也讓我感受到這個大家庭的溫暖?!睆埮瀣幈硎?,與病毒短兵相接的日子已經結束,最難忘記的還是送小寶寶與媽媽團聚時心中的喜悅與欣慰,“我會永遠記得她們說過的每一聲‘謝謝’ ‘辛苦了’。醫(yī)患之間的守望相助,是共同擊退病毒的力量所在,更是我們醫(yī)護人員堅守一線的信心之源?!?/p>
今年以來,疫情不斷反復,在學生居家學習期間,首鋼礦業(yè)子弟學校教師王慧博給自己的定位是:“充當孩子們的‘臨時媽媽’,他們的父母在抗疫一線,后方由我們來護佑。”她表示,面對嚴峻的疫情,很多學生的父母堅守在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第一線,舍小家為大家,我能做的就是引導照顧好居家的孩子們,讓奮戰(zhàn)在一線的父母們放心。
連續(xù)兩天上網課時,王慧博都注意到學生鑫鑫的英語書旁邊擺著方便面袋。她知道孩子的爸爸在生產單位保產駐廠,媽媽是工作在抗疫一線的醫(yī)護人員,他獨自一人在家。課后她便主動和鑫鑫聊天,了解到這兩天鑫鑫把家里的飯菜吃完了,便用方便面填飽肚子。
王慧博心疼極了,也自責沒有照顧好孩子,于是,便問鑫鑫最想吃什么。當得知鑫鑫最想吃豆角炒肉時,為了鍛煉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王慧博立即從網上選定了蔬菜包,郵寄到鑫鑫家里,同時決定組織一場班級廚藝大賽,鼓勵他和同學們都參與進來。廚藝大賽的通知一發(fā)出,班級學習群一下子活躍起來,同學們在群里分享各種美食的做法。美食大賽那天,王慧博看到了各類面條:青菜面、肉絲面、排骨面、炸醬面,還有創(chuàng)意方便面和火雞面,以及孜然羊肉、芝士蛋糕、炒米飯、土豆煎烤腸等美食。當然,還有鑫鑫做的一盤“黑乎乎”的豆角炒肉。在美食分享環(huán)節(jié),同學們大快朵頤,微信群里充滿歡快的氣氛。鑫鑫激動地說:“菜炒好的時候,我特別興奮,原來炒菜沒有那么難。幾天沒吃炒菜了,配著自己蒸的米飯吃特別香!”王慧博聽后欣慰地笑了。
王慧博每日詢問孩子們吃飯睡覺等生活問題,提醒家里的水電煤氣安全問題
這件事后,王慧博特意建了一個“自主獨立模范群”。作為班級中獨居孩子的“臨時媽媽”,她每日詢問孩子們吃飯睡覺等生活問題,提醒家里的水電煤氣安全問題。當有學生問到疫情何時能結束時,王慧博知道孩子們想爸爸媽媽了,她就引導孩子給堅守崗位的父母寫頒獎詞、錄制“有愛大聲說出來”的視頻。
學生們看到的是班主任隨時在線陪伴,其實王慧博家里還有上二年級和還未上幼兒園的兩個女兒需要照顧。前幾天,小女兒在客廳騎平衡車摔倒磕到鼻子,大女兒先發(fā)現了急著叫媽媽。王慧博著急上課沒有及時查看,下課后發(fā)現大女兒摟著小女兒在沙發(fā)的角落里睡著了,小女兒鼻子上橫豎粘了兩個創(chuàng)可貼,她們的臉上、手上都是血,旁邊的垃圾桶里裝著被血染紅的紙巾。看著眼前的情景,作為媽媽的王慧博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又是心疼又是自責?,F在,大女兒下課后所有的時間,都是在照看妹妹,給妹妹洗切水果、講故事、幫妹妹洗手、梳頭發(fā)……大女兒好像突然間長大了,學著像媽媽一樣照顧妹妹。
線上工作交流時,王慧博說:“當學生的‘臨時媽媽’ 我很有成就感,但面對自己的兩個女兒,我很慚愧!想到學校領導多次說,礦山的家長不易,礦山的孩子們不易。老師們要盡最大努力,做礦山穩(wěn)定發(fā)展的壓艙石。關鍵時期,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努力,立足育人崗位,為家長們防疫保產盡自己一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