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鳳華
秋意闌珊的日子,常常懷想故園的黃昏景致,想起一莖莖狗尾草在夕光中裊娜著,令人走進宋代陶善鏞冷月映山河的畫境。
狗尾草喜歡和青蒿、水蓼、蘆荻一起,簇擁在水塘邊,成為水塘精致的花邊。漁人的小木船染一身水綠,泊在一闕清麗婉約的宋詞里。
狗尾草,絨穗如蛾眉,低眉人間,俯服大地,卻有稚心童顏。飽滿的穗,密布的芒,如低眉女子,靜處荒涼,抵擋蕭瑟冷寂。
阡陌圩堤旁,老村院墻上,古街瓦礫間,狗尾草搖曳著纖弱身姿,沾著猩紅霞光,劃出道道弧線,光影閃爍,令人炫目。天空浩闊,雁群南飛,背景遼闊而高朗,我腦中頓現(xiàn)“秋風(fēng)生渭水,落葉滿長安”“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的詩句。
夕陽下的狗尾草最具詩性的唯美,光影的變幻,幽藍的天藍,柔軟的身姿,力與美的組合,蒼涼與貧瘠,孤獨與悲憫,令人走進羅中立的《父親》,凝重色調(diào)呈現(xiàn)的渴望眼神,詮釋最簡單的幸福就是皸裂、干枯手中那一碗渾黃的水。
狗尾似的穗子映著燦黃暖陽,有種蛋糕般的綿軟與甜香。細細茸毛,抱團取暖,嬌羞而神圣,好似失意文人的冰涼詩詞??莅椎奈菜耄S風(fēng)起舞,絲綢般滑膩。尾穗的花白,如微茫的天色,蒼涼而溫暖。
秋風(fēng)有情,秋陽如酒。狗尾草褪下青春華年的葳蕤裝飾。長長的尾穗,如道家的拂塵,是仙子遺留的胸飾。清朗的線條,如閨閣仕女的工筆花鳥。成熟的狗尾草彎腰私語,大氣豪爽,遺世獨立,將野地的清苦和寧靜濃縮成亙古的沉默。
涉足鄉(xiāng)野阡陌,最喜蹲身凝望狗尾草在地平線上輕舞。秋風(fēng)颯颯,狗尾草葉鞘莖稈干枯柔韌,尾穗亮白,旁逸斜出,天荒地老,如入太虛幻境。月下狗尾草,營造空靈意境。天地恍如一枚巨大的琥珀,有曠古的幽寂。
霜霰敷地的清晨,天色純青如宋瓷。尾穗爬滿鄉(xiāng)愁,泛著清霜的泠泠之光,憂傷而唯美。經(jīng)霜后,狗尾草如鳳凰涅槃,像一個人,變得內(nèi)斂溫潤。它和蘆荻、水蓼一起,綴了蕾絲花邊,如得道高僧,矍鑠且清醒。
青霜匝地,銜一莖狗尾草,走在衰草離離的幽僻小道,仿佛走進蕭寒凄清的畫境里。
《詩經(jīng)》是這樣描寫狗尾草的:“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無思遠人,勞心忉忉。”“既堅既好,不稂不莠?!薄拜奔垂肺膊?。
汪曾祺先生畫過一幅小品,一柄細草修長勁挺,枝頭花簇俯仰生姿,右側(cè)落款:“秋色無私到草花。有情懷,有格調(diào),一秋芬芳,一生精彩?!?/p>
凝望狗尾草,我自然想起林風(fēng)眠先生的《蘆塘秋鶩圖》,天空烏云密布,枯黃蘆葦和低矮狗尾草在風(fēng)中搖曳,一行野鶩,毅然展翅,逆風(fēng)而飛。
我拜訪一文友,室內(nèi)古樸茶桌旁,一青花瓷瓶斜插幾莖狗尾草,花瓶小巧精致,清供狗尾草,洋溢鄉(xiāng)野清趣。
小城一畫家,喜畫狗尾草,天地鴻蒙,頗有大化意識。狗尾草的蒼黃枯淡,是時間的堅挺,是歲月的幽黃。
狗尾草頗受攝影家青睞。逆光拍攝營造空間感,霞光飛濺,色調(diào)溫馨。尾穗呈現(xiàn)參差不齊的高低效果,有穿透時空的力量,攝人心魄。
狗尾草靈動嬌嬈,屬于鄉(xiāng)村,生于斯,長于斯,凝聚著恒遠的鄉(xiāng)土情感,凝聚著鄉(xiāng)村所有的歡樂和憂傷。
狗尾草婉約低調(diào),淡定自若,從腳邊逶迤到地平線。一如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活得散溢出蒼涼的厚重質(zh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