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金,段志梅,姚 鍇,段艷濤
(1.紅河州質量技術監(jiān)督綜合檢測中心,云南蒙自 661199;2.紅河學院,云南蒙自 661199)
“場(廠)內(nèi)專用機動車輛[1]”一詞的定義來源于《特種設備目錄》[2]。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于2014年以第114 號公告[2]的形式發(fā)布《特種設備目錄》[2](在此,簡稱“目錄”)?!澳夸洝泵鞔_指出了“場(廠)內(nèi)專用機動車輛[2]”的使用前提條件、工作范圍和包括的車輛類型,具體如下。
(1)使用前提條件:除道路交通、農(nóng)用車輛以外;
(2)工作范圍:工廠廠區(qū)、旅游景區(qū)和游樂場所,通常簡稱“三區(qū)”;
(3)車輛類型:機動工業(yè)車輛中的“叉車[1]”和“非公路用旅游觀光車輛[3-4]”。
本文所述的“叉車”非通常大家生活中所理解的概念。TSG N0001-2017 中條款1.2.1 進一步明確了“叉車”的定義及范圍,即必須是通過門架和貨叉將載荷起升到一定高度進行堆垛作業(yè)的自行式車輛,且只包括平衡重式叉車、前移式叉車、側面式叉車、插腿式叉車、托盤堆垛車和三向堆垛式叉車,共計六種類型叉車,簡稱“六類叉車”。 TSG N0001-2017 同時指出,“六類叉車”不包括可拆卸式屬具,也就是指上述“六類叉車”通過更換專用屬具而形成的變種叉車不屬于“場(廠)內(nèi)專用機動車輛”的范疇[1-10]。
依據(jù)GB/T 6104.1-2018[11]中“工業(yè)車輛”的定義(條款1)以及其中分類表(表1)所述,“六類叉車”屬于“工業(yè)車輛”的范疇。同時根據(jù)GB/T 10827.1-2014[12]中“自行式工業(yè)車輛”的定義(條款3.1)和其所規(guī)定的適用范圍(條款1)可知,“六類叉車”的安全要求和驗證就是要符合GB/T 10827.1-2014[12]中相應條款的要求。
目前,叉車護頂架的具體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需符合GB/T 5143-2008[13]的相關要求?!胺枪酚寐糜斡^光車輛”包括非公路用旅游觀光車和非公路用旅游觀光列車,由于是采用司機室因而不涉及到護頂架的問題,故在此故不做討論。
綜上所述,本文僅探討歸屬于“目錄”范圍內(nèi)的“場(廠)內(nèi)專用機動車輛”中“叉車”的護頂架,即“六類叉車”的護頂架。
依據(jù)GB/T 10827.1-2014中條款4.9.1.1可知,最大起升高度大于1.8 m 的“乘駕式”叉車必須安裝符合GB/T 5143-2008要求的護頂架以保護操作者免受墜落物體的傷害。這是一條強制式條款,而且表述的非常清楚明了,只需弄明白“乘駕式”叉車的定義即可。自行式工業(yè)車輛可分為步駕式車輛、乘駕式車輛和無人駕駛車輛。乘駕式車輛分為坐駕式車輛和站駕式車輛,乘駕式車輛強調操作者坐在座位上或者站在操作平臺上控制車輛[12-14]。
步駕式車輛強調操作者步行跟隨,通過舵柄或者遙控裝置控制車輛。但是,步駕式車輛可備有“站駕”選項,這一點至關重要。備有“站駕”選項的步駕式車輛不能與站駕式車輛混為一談。
那么,分清楚“六類叉車”分別屬于哪種駕駛方式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依據(jù)GB/T 6104.1-2018 中分類如表1 所示。側面式叉車只能“坐駕”,三向堆垛式叉車即可以“坐駕”又可以“站駕”,所以這兩種類型叉車屬于“乘駕式”車輛;平衡重式叉車、前移式叉車和托盤堆垛車這三種類型叉車既可以“坐駕”又可以“站駕”,同時還可以“步駕”,所以屬于“混合式”,即既可“乘駕”也可“步駕”;插腿式叉車只能“站駕”和“步駕”,也屬于“混合式”[5-12]。
依據(jù)GB/T 10827.1-2014[12]中條款4.9.1.1 可知,當側面式叉車和三向堆垛式叉車這兩類單純的“乘駕式”叉車的最大起升高度大于1.8 m時必須安裝護頂架;平衡重式叉車、前移式叉車、插腿式叉車和托盤堆垛車這4種“混合式”叉車需要謹慎區(qū)別其實際駕駛方式,當它們?yōu)椤俺笋{式”(包括坐駕和站駕)時且最大起升高度大于1.8米時也必須安裝護頂架[7-11]。
同時,根據(jù)GB/T 10827.1-2014 中條款4.11.1.1 可知,可以使用司機室代替護頂架,其應符合條款4.9.1的要求。
平衡重式叉車、前移式叉車、插腿式叉車和托盤堆垛車的“步駕式”且最大起升高度大于1.8 m時,相應的標準規(guī)范都沒有明確說明是否需要安裝護頂架,而是通過“帶有折疊站板的步駕式車輛”這一特殊型式車輛的有關條款要求變相來說明“步駕式”車輛安裝護頂架的條件[7-11],具體分析如下。
依據(jù)GB/T 10827.1-2014中4.9.1.3可知,帶有折疊站板的步駕式車輛當其“側面防護裝置[12]”處于保護位置時,應采取措施以防起升高度大于1.8 m。如果車輛安裝了4.9.1.1所述的護頂架,此條款不適應。
由此可見,帶有折疊站板的步駕式車輛有安裝護頂架的需求,必須帶有護頂架的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1)帶有折疊站板的步駕式車輛[12]。帶有折疊站板的步駕式車輛其實質就是前面1.1所述的“備有站駕選項的步駕式車輛”,其既可以站駕也可以步駕,站駕的操作平臺就是一塊折疊站板。折疊站板的折疊動作可以手動或自動來實現(xiàn),折疊站板不在折疊位置時,無法實現(xiàn)步駕。帶有折疊站板的步駕式車輛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車輛型式,按照駕駛方式其劃歸為“步駕式”,但實際操作中,它還具有“站駕式”的選項。
(2)側面防護裝置[12]。依據(jù)GB/T 10827.1-2014[12]中4.7.3.2 可知,防護裝置的設置條件是運行速度大于6 km/h 的帶折疊站板的步駕式車輛,其安裝在操作平臺的側面或前面。安裝在操作平臺側面的防護裝置就是“側面防護裝置”,其保護位置應高于操作平臺,其最小高度應為70 cm。
綜上所述,GB/T 10827.1-2014[12]中4.9.1.3 條款可以直觀的表達為:運行速度大于6 km/h 帶折疊站板的步駕式車輛,如果其側面防護裝置啟用且起升高度大于1.8m 就必須安裝護頂架;否則,必須采取限制措施把其起升高度限制在小于1.8 m的范圍。
需要注意,此處只限定于當采用了“側面防護裝置”時的情況,當采用“正面(前面)防護裝置”時,起升高度不受1.8 m高的限制,也不需要安裝護頂架。原因也很簡單,當采用“正面(前面)防護裝置”時,在司機發(fā)現(xiàn)貨物有墜落風險時,相較于采用“側面防護裝置”時的情況,更容易跳下折疊站板逃生。
由此可見,當平衡重式叉車[5-6]、前移式叉車[7]、插腿式叉車[8]和托盤堆垛車[8]這4 種“混合式”叉車采取“步駕”且同時滿足如下4 個條件時,必須安裝護頂架:運行速度大于6 km/h;起升高度大于1.8 m;側面防護裝置啟用;通過帶有的折疊站板采取“站駕式”控制方式。
本文把屬于特種設備目錄范疇的“六類叉車”按照控制方式(駕駛方式)進行分類歸納,分為“乘駕式”、“步駕式”和“混合式”。
首先,依據(jù)GB/T 10827.1-2014中條款4.9.1.1歸納出“六類叉車”采取“乘架式”時安裝護頂架的條件,即:側面式叉車和三向堆垛式叉車這兩類單純的“乘駕式”叉車安裝護頂架的前提條件;平衡重式叉車、前移式叉車、插腿式叉車和托盤堆垛車這4 種“混合式”叉車(簡稱“混合式”叉車)當采取“乘駕式”時,安裝護頂架的前提條件。
其次,依據(jù)GB/T 10827.1-2014 中條款4.7.3.2 和4.9.1.3 歸納出:平衡重式叉車、前移式叉車、插腿式叉車和托盤堆垛車這4 種“混合式”叉車當采取“帶有折疊站板的步駕式”時,安裝護頂架的前提條件或者是破除小于1.8 m起升高度的措施。
通過以上歸納總結,把“六類叉車”安裝護頂架的前提條件清楚明了的呈現(xiàn)給廣大一線特種設備檢驗人員,使檢驗人員做到心中有數(shù),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