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鳳麗 祝何彥 桃金娘
舊時俗諺云:“十月半,牽礱(lóng)團子齋三官。”每年下元節(jié),奶奶就用糯米粉包上素菜餡,做成小團子,蒸熟后祭拜三官。
爺爺還在門口豎上天桿,白天懸掛寫著“天地水府”“風調(diào)雨順”等字樣的黃色旗子,晚上掛三盞天燈,下設(shè)香案,祈求三官保佑全家吉祥平安。
豆泥骨朵
你愛吃香甜美味的豆沙包嗎?小小的豆沙包可有歷史啦。原來我們常吃的豆沙包早在幾百年前的明朝,就已經(jīng)是農(nóng)歷十月的節(jié)令食物了。至今每到下元節(jié),北京地區(qū)家家戶戶都要用豆沙餡兒做成豆沙包,稱為“豆泥骨朵”。
南樓憶舊
[清]洪亮吉
才過中元又下元,
賽神蕭鼓巷頭喧。
年來臺閣多新鮮,
都插宮花粉杏園。
三官
三官是指天官、地官、水官,又稱“三元”,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人們認為天官為堯,地官為舜,水官為禹。道經(jīng)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燒紙錢的由來
傳說,蔡倫的哥哥蔡莫和嫂子慧娘向蔡倫學(xué)習造紙,但是蔡莫的恒心不夠,結(jié)果造出的紙質(zhì)量不好,賣不出去?;勰锛敝猩牵傺b病死。蔡莫在她的棺材前,邊燒紙邊哭泣。
只聽見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門打開,我回來了?!被勰镄Q她能再活過來是因為燒的紙在陰間能當錢花,她把錢都孝敬了閻王爺,就被放回來了。人們都信以為真,紛紛向蔡莫買紙,以燒紙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追思。